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关于
新形势下
机电
专业人才
培养
模式
改革
思考
褚振忠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0引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也离不开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目前,我国正朝着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扎实前进。探索新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对加快建设新形势下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1。机电专业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属于机械工程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传统意义上,机电专业主要面向机械、电子、与液压(气压)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培养机械和电子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性被不断提升。但是,当前高等院校的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应用环节的现象,且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无法有效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面对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等教育培养质量,是新形势下亟待创新与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培养方案改革、理论实际联系以及教学内容更新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期望能够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1新形势下机电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必然性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专业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涉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多方面问题的前提条件。为培养优秀的机电专业人才,各高等院校每隔一定的时间都会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与调整。目前,培养方案的改革大多重点关注开设课程的设置与更新问题,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性要求3。但是,培养方案的改革,通常会伴随着知识量与信息量的增加,这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毕业生极高的就业压力,部分院校在培养方案设置上做出了一定的妥协,存在重教学、轻实践的问题,这就有可能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为此,本文对此方面的问题展开思考,其可能存在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量学生为提升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在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之外,利用课外时间参加了大量的社会培训用于考取各种资格证书,这严重挤压了课后预习与复习的时间。在此情况下,仅仅单方面的强调课堂教学的质量,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作 者 简介:褚 振忠,博士,副 教 授,研究方 向为 机 电系 统 设 计。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2.31.39关于新形势下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褚振忠(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0093)【摘要】集 机 械、电 子、控 制、计 算 机、信 息、管 理 等 多 学 科 交 叉 的 机 电 专 业 综 合 性 人 才 是 国 家 战 略 人 才 力 量 发 展的 重要 组成 部 分。本文 从 新形势下机 电专 业 培养方 案改 革 的必 然 性、理 论联 系 实际 的 必 要性以 及教 学 大纲更 新的 及 时性 三个 方面 展 开 思考,探 讨改革 机 械 专业人 才 培养 的 创新 模 式。【关 键词】机 电专 业;人才培 养;培 养模式;教学 大 纲科学课堂138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2)同样因为就业问题,近年来大学应届生考研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一些高等院校为给考研学生预留更多的复习时间,所制定的培养方案中大四很少甚至是未开设专业课程,造成前三年间的专业课程教学压力较大,且各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相互间衔接度不足,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3)在同等学分情况下,近年来教学课时量也在逐步降低。如传统的 2 学分课程理论授课时间通常为 36学时,而目前很多高等院校都将其调整为 32 学时。同时存在的是,将 1 学时的授课时长由原来的 50 分钟降低至 45 分钟。综合来算,同为 2 学分的课程,授课时长减少了 20%,造成知识点讲不透、听不懂的问题。从上述几点来看,在培养方案规定的知识量、信息量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授课时长、课程预习复习时间在不断地被压缩,这极有可能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从符合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要保证开设课程的稳定性,同时又要考虑课程设置的丰富性以及与时代的相适应性。为此,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减少机电专业培养方案的总学分要求,如逐步降低通识性课程的开设数量或学分,并结合机电专业特色开设有针对性的基础理论课程。另外,建议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后学习时间,通过课上教学与课外学习的结合,有效提升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新形势下机电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机电专业本质上要求培养具备机电系统设计、制造与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从而能在工业生产的第一线从事机电相关的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这必须要求在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机电专业课程的特点在于,通常具有很强的应用背景与明显的应用对象,这能够让学生快速了解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场景及用途。然而,部分专业知识的抽象性与理论性,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或掌握其相应的使用方法,欠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此,本文对此方面的问题展开思考,其可能存在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实践能力的前提在于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目前部分实践课程的开设是与理论课程相配套的,但在授课过程中只强调如何操作,却不深入挖掘和总结其后的基础知识。显然,缺少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实践能力提升只能是空中楼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2)专业课程知识的讲授更加关注的是通用性与指导性,但实际的机电工程问题是千变万化的,会随实际的环境或者工况而改变,而课程知识无法有效体现这种特殊性与差异性。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毫无头绪、无从下手,无法将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问题。(3)专业课程任课教师自身缺少一线的工程实践经验,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往往仅注重课程教材内容知识的讲解,但无法将抽象的、理论的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相结合,造成学生“虽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4)机电专业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且对提升实践能力具有极大的渴望。但正如前文所述,由于缺少课外时间、缺乏实践锻炼机会、缺少实践指导教师等多方面的原因,切断了从课堂理论走向实践操作的道路。(5)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且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建设理念已深入人心。不管是科创条件还是科研经费方面,国家都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与投入。但是,部分学生仅注重项目立项、拿学分,而不注重项目结题与技术创新,未能实现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综上所述,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目前部分高等院校机电专业学生无法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紧密联系,欠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针对上述问题,作者首先建议授课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同时,应注重加强自身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其次,建议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重视创新创业项目工作,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同时结合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另外,建议以校外企业为载体,重视校企共建,从而引导学生认清新形势下的市场人才需求。3新形势下机电专业教学大纲更新的及时性教学大纲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师教学、评价专业人科学课堂139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才培养质量是否达标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的修订要体现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更新5。机电专业的发展既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在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一方面传统机电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未曾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又会表现出部分专业基础理论弱化的假象。目前普遍存在着高等院校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存在脱节的问题,这一方面是源于上节所述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不足,而另一方面是由于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未及时性更新而造成的6。作者通过对大量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存在由个别教师独立负责的情况,编制后未经过充分有效的论证,编制过程普遍存在先设定课程、后选用教材、再编制大纲的问题。由于所选用教材的片面性与滞后性,造成知识面陈旧或是覆盖性不足,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2)教学大纲过于注重机电专业传统基础理论的教学安排,所使用的专业课程教材未能及时更新,有些甚至是十多年未改版或仅是小改版。如液压传动、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等众多机电专业核心课程中介绍的元器件与元部件,无法体现机电技术的最新发展现状与趋势。(3)机电专业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是与国家标准相对应的,所选用的教材是对众多国家标准的整理与总结。以机械制图为例,其课程内容建立在几十个国家标准之上。这些国家标准的内容在逐年更新,然而教学大纲所选用的教材未能有效体现最新的变化。(4)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的训练。以金工实习为例,目前很多高校仍以锤子制作作为主要训练内容,虽然其制造过程涉及车铣刨磨等多种工序,但所应用的制造技术过于陈旧,未能引入最新的机械制造加工技术,无法实现新旧技术的有机结合。综合来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更新的及时性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大的意义,而专业课程教材选用的不合理性与专业教学设施的不完备性是造成机电专业人才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脱节的两个重要方面。为此,作者建议首先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适应新形势下技术发展的现状,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合理取舍教学内容,鼓励把教研、科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突出课程特色,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教材,或是自主编制教学讲义;其次,建议注意各课程间的内容衔接,避免先修课程、并进课程、后续课程内容的脱节与重复,保持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最后,建议教学大纲内容应和高校现有设施条件相结合,充分且有效利用现有教学条件,而在条件受限情况下可考虑引入虚拟仿真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4结语本文针对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思考,探讨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可行化建议。首先,建议通过调整培养方案学分要求,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外学习时间,认可课内、课外学习的同等重要性;其次,建议重视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教师指导,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升机电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最后,建议及时更新专业课程教学大纲,选用合适的专业课程教材,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期望本文所提建议,能够为提升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些的思路。【参考文献】1孙杰远.论大学人才战略的实践逻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2):3-11.2聂珍.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2018(31):184-186.3袁靖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19(2):6-9.4陈晓明.机械类专业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5):86-89.5殷赳,阳同光,范彬,等.面向新工科的地方高校机械制造课程群建设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22(1):196-199.6关跃奇,魏克湘,关汗青,等.OBE理念指导下机械类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2(6):85-89.科学课堂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