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故宫
古建筑
防火
文化
信仰
研究
周乾
第1期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No.12023年1月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 Edition)Jan.2023doi:10.3969/j.issn.2096-2991.2023.01.010故宫古建筑防火文化信仰研究周乾(故宫博物院 故宫学研究所,北京 100009)摘要故宫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火灾。古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防火智慧,形成了特殊的防火文化信仰。故宫古建筑的防火信仰文化,主要包括采用螭吻、游龙、海马、行什等异兽来“防”火,采用藻井、水生植物来“镇”火,书写不带钩的“门”字来避讳火灾;利用五行中“北为水”“金生水”“水克火”的古代哲学思想来“克”火等。尽管这些做法没有科学价值,但对研究我国古代消防史及消防文化而言,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而从文化遗存和文化信仰等方面来讲,它们是积极的,值得包容的。关键词故宫古建筑;防火;木结构;文化信仰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991(2023)01-0078-11收稿日期 2022-11-20基金项目 故宫博物院科研项目(KT2018-01-6)作者简介 周乾(1975-),男,湖南株洲人,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古建筑、馆藏文物科学保护。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又名紫禁城,在明清时期为帝王执政及生活场所。故宫拥有房屋近万间,这些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极易遭受火灾。据统计,故宫古建筑群在600多年来,曾遭受火灾近60次。1923-931仅以太和殿为例,它在历史上至少遭受过5次火灾。从故宫古建筑防火角度而言,一方面古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防火智慧,减少了古建筑火患的发生;另一方面,基于有限的生产力条件,古人把防火愿望的实现,又主观地寄托于特定事物,形成了防火文化信仰。这种防火信仰反映了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防火文化,2之所以这样说,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化是主动、有积极意义的,如推进公众对历史的认识、推进社会道德的整体进步等,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过去的信仰行为对当代人而言,则是一种文化体现。3179故宫古建筑的防火信仰文化,主要包括异兽、藻井、水草、“错”字、五行相生相克等,以下分别进行解读。关于太和殿的5次火灾的详细情况,参见周乾:因为这个原因 故宫三大殿“瘦”了一半,科技日报,2020年12月11日,第8版。关于故宫古代防火智慧的研究,主要成果有:周乾:紫禁城古建筑的防火智慧,科技日报,2019年4月19日,第8版;周乾:紫禁城内金水河 并非防火排水这么简单,科技日报,2020年1月10日,第8版;周乾:紫禁城里的“灭火枪”,科技日报,2021年3月19日,第8版;周乾:紫禁城里的防火墙,科技日报,2021年5月7日,第8版;周乾:清代的皇家消防队,科技日报,2021年7月23日,第8版;周乾:宫墙高 防火巧,北京日报,2022年4月14日,第15版,等等。-78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一、异兽异兽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想象出来的神兽。一方面,异兽谐音“益寿”;另一方面,这种想象中的神兽往往被古人赋予超乎寻常的本领。基于此,古代工匠建造紫禁城时,会在建筑不同部位安放各种异兽造型。部分异兽就被赋予了“镇火”功能,如螭吻、龙、海马、行什等。(一)螭吻故宫古建筑正脊(前后屋面坡的交线)的两端,多有龙形兽首,其名称为“螭吻”。螭吻是故宫古建筑用于防火的镇物,其外形是由汉代的“鸱尾”演变成“鸱吻”,再由“鸱吻”演变成“螭吻”的结果。“螭吻”的雏形是“鸱尾”,而关于“鸱尾”较早的典故见于西汉时期柏梁殿的火灾。史记 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十一月乙酉,柏梁灾”4481。营造法式 记载:“汉记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祥。”539也就是说,在柏梁殿火灾后,有越地巫师说海中有大鱼,虬龙形状,且与“鸱”相似,可激起巨浪产生降雨,从而灭火,因而古人认为将鸱尾形象置于屋顶,可以起到镇火的作用。魏书 记载,“(刺史李世哲)逼买民宅,广兴屋宇,皆置鸱尾”61714,反映出至少在曹魏时期(220266)已有在屋顶置放鸱尾的做法,且这种做法一般用于较高等级的建筑。唐人释道宣 续高僧传 记载:“雷电震吼,烟张鸱吻,火烈云中。”71206这是笔者目前发现关于“鸱吻”一词较早的记载。“鸱吻”与“蚩吻”意同。苏氏演义 记载,“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见其吻如鸱鸢,遂呼之为鸱吻”817。这说明汉武帝在建造柏梁殿时,就有大臣建议在屋顶放蚩尾,以用于镇火。“蚩”为海中神兽,可以镇火。由于“蚩”的嘴部像“鸱鸢”,因而后来其被称为“鸱吻”。“鸱鸢”是指鹞鹰。如唐代诗人韦应物所撰诗 鸢夺巢 就载有“野鹊野鹊果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91095。从造型来看,“鸱吻”相比于“鸱尾”而言,在唐代有了明显变化。如梁思成绘制的修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佛光寺东大殿的鸱吻,1054不仅有鱼尾,而且明显可见鱼尾前部的龙形神兽,瞪眼张嘴,做吞脊状(图1)。不难发现,在唐代,“鸱”的造型发生了改变:由早期的“鸱尾”变成了中期及后来的“鸱吻”。所谓“鸱吻”,即露出了龙形脸部,咧嘴獠牙,做张口吞脊状,形貌狰狞,用于驱邪镇火。图1 梁思成先生手绘佛光寺东大殿鸱吻明清时期,“鸱吻”又被称为“螭吻”。“螭吻”一词目前笔者发现最早见于宋代龙衮撰 江南野史,-79周乾故宫古建筑防火文化信仰研究“初,台阁殿各有螭吻”1161。但此时“螭吻”的叫法还不普遍,明清以后,“螭吻”这一名称才开始普遍出现在各种文献记载中,并且大多与“龙生九子”说法密切相关。如 剡溪漫笔 记载:“汉时以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有鱼尾星,宜为其象冠于室以禳之。自唐以来,寺观旧殿宇,尚有为飞鱼形尾指上者,今屋上兽头乃是龙种九子之一,名曰螭吻,性好望。”1290这说明螭吻的用途是用来灭火,汉代人认为天上有“鱼尾星”,将其形象置于屋顶,可以镇火,且该神兽属于龙子,名为螭吻。又如明人杨慎撰 升庵集 记载:“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13808这进一步说明,螭吻是龙生九子之第二子。而清人查慎行撰 人海记 载有“龙生九子螭吻好吞(火)”1427。这同样说明,螭吻作为龙子的身份,可以吞火,具有灭火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螭”是指没有角的龙。如 说文解字 记载:“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云无角曰螭”151873,即“螭”为龙形兽,无角,色黄。另在古建筑领域,“螭吻”又被称为“正吻”,主要是因为螭吻位于屋顶正脊两端。图2所示的太和殿螭吻由吻口、龙身、脖子、蜷尾、中央、前爪、后爪、火焰、剑把、背兽等部分组成,它张牙舞爪,“咬住”正脊,极具震慑感,利于镇火。图2 故宫太和殿屋顶的螭吻(二)游龙、海马位于文华殿北面的文渊阁,为乾隆皇帝藏 四库全书 的场所。乾隆皇帝为避免文渊阁失火,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之一即在文渊阁屋檐部绘制了异兽游龙、海马。在画面中,两种异兽均驮负书卷,或遨游于云海,或奔跑于浪中。龙是我国古代的神灵,古人认为龙具有上天潜渊、无所不能的能力。龙在我国古代神话中还专管司水布雨,因而可以灭火。如 子夏易传 记载:“时乘六龙,以御天。”161彩画中的海马造型,与陆地上的马几乎相同,但被赋予了在海中奔跑的能力。类似造型的神兽早在 山海经 中就有记载。如 山海经海外北经第八 载:“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17167“”是传说中善于行走的神马,因产于“北海”,故称之为“海马”。明人陈耀文 天中记 记载“海马骨,水火俱不能毁”18827,这说明海马不仅能在水中疾行,而且不惧水火,因而海马驮书,有利于避火。(三)行什在故宫建筑的屋顶均有数量不等的小兽造型,其主要用途为消灾驱邪。故宫古建筑屋脊上小兽数目,一般均为阳数(单数),且数量不超过9个。然而太和殿屋脊上的小兽数量却为阴数(双数),且数量为10个,故宫内仅此一例。太和殿屋顶上的第10个小兽,排在末尾,名为“行什”(见下页图3)。其造型特点为:头戴环冠,尖嘴獠牙,圆鼻上翘,双目圆鼓,硕耳耸立,上身裸露,乳凸腹鼓;呈站立状,-80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双手十指交叉,置于宝杵顶部;脚趾则为四爪形,立于瓦背面;背后有一对张开的翅膀,似做飞行状。该造型与雷神(又名“雷公”)密切相关。古人认为雷神是主管打雷的神,上天打雷造成建筑破坏、人员伤亡,人们认为这是雷神发怒的表现,进而对其产生恐惧之感,并对之加以膜拜。19有学者认为,太和殿屋顶行什造型就是雷神。20而把雷神造型“请”到太和殿屋顶上,是对雷神“膜拜”的一种方式,以祈愿太和殿免遭雷击。21实际上,雷神在我国历史上的造型是多变的。太和殿行什的形象与清代雷神造型非常相似。以下进行简要分析。图3 太和殿行什侧视汉以前的雷神形象,多为龙身人头,如先秦 山海经 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17194“雷泽”指今太湖,“鼓其腹”即通过拍打腹部发出雷声。从汉代起,雷神造型逐渐多样化。如东汉 论衡 记载:“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2267此处雷神造型如“力士”,通过击鼓产生雷声。又如东晋 搜神记 记载:“(雷神)唇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似六畜,头似猕猴。”23151此处雷神脸部造型与猕猴相似。初唐时期莫高窟壁画的雷公形象有“力士”状身型、“猕猴”状脸型、背带双翅型,与太和殿屋顶的行什造型有一定的相似性。24自元朝起,雷神的形象逐渐统一。张北元中都遗址出土的行什造型(见下页图4)为人身猴脸造型。明 封神演义 中的雷震子造型,即为明代的雷神形象。据 封神演义 记载:雷震子为周文王姬昌义子,吃了两个红杏后,“不觉左胁下一声响,长出翅来,拖在地下。雷震子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雷震子曰:不好了!忙将两手去拿住翅,只管拔。不防右边又冒出一只来。雷震子慌得没主意,吓得痴呆了。原来两边长出翅来不打紧,连脸都变了,鼻子高了,面如蓝靛,发若朱砂,眼睛暴突,牙齿横生”25132。随后,其师傅云中子送他一根金棍,并传授他棍术。此处雷震子的双羽、暴眼、金棍与太和殿屋顶行什造型有一定程度相似。而 封神演义 又载:“(云中子)随将雷震子二翅,左边用一风字,右边用一雷字,又将咒语诵了一遍;雷震子飞腾起于半天,脚登天,头望下,二翅招展,空中有风雷之声”25132,这反映出雷震子具有呼风唤雷之本领。有学者研究认为,封神演义 中的雷震子形象是古人对雷公形象崇拜的体现。2677-80清代的雷神形象进一步接近太和殿的行什造型。如清 集说诠真 载:“今俗所塑之雷神,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鹊,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称曰雷-81周乾故宫古建筑防火文化信仰研究公江天君。”27116不难发现,太和殿屋顶的行什造型与 集说诠真 所记载的内容高度相似。图4 元中都遗址中的行什康熙三十六年(1697)复建的太和殿,屋脊行什造型为雷神。太和殿在历史上至少3次因雷击而被毁,它正脊两端的螭吻在历史上亦多次遭受雷击。28可知,行什造型放在屋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雷。由于雷击是古建筑火灾的重要诱因,因而行什造型为古人防火信仰的重要组成内容。(四)藻井与水草藻井是我国古建筑室内顶棚的一种高级装饰形式,位于顶棚上方,其结构变化无穷,层层上升,犹如井状。29467宋朝 营造法式 记载了“斗八藻井”和“小斗八藻井”的详细做法。5161-164故宫的部分古建筑内就有藻井。如太和殿内宝座上方的藻井(图5),全称为“龙凤角蝉云龙随瓣枋套方八角浑金蟠龙藻井”。从分层构造来看,太和殿藻井由三层组成:最下层形状为方形,中间层形状为八角形,最上层形状为圆形。其中,有三角形或者菱形的空间部分称为“角蝉”。从功能上讲,太和殿藻井不仅是象征皇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