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探究_陈晓旭.pdf
下载文档

ID:494572

大小:2.52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国土 空间规划 背景 南京市 生态 保护 红线 划定 探究 陈晓旭
133 2023.03/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ace in Nanjing.Key words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t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Nanjing经济增长导向下的城市无序扩张和快速建设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病,造成资源浪费,日益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以生态为先的高质量发展是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然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完全依赖市场机制,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推进,规划体系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多类型的空间规划融合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底线思维在空间上谋求开发和保护的平衡。“三区三线”的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空间管控手段。其中,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1。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通过行政强制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态系统的负效应、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2。同时,生态保护红线也是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举措。对于生态红线划定的技术方法,相关学者在不同地区已经做了较多的实证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方法:第一,指标体系法,即从生态安全概念出发,建立指标体系并进行叠加分析,从而划定生态红线的方法。如丁雨賝等3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价值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山地区域土地生态,划定生态红线;王摘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背景下应对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矛盾的重要规划途径。相比于生态保护红线的静态性,生态安全格局更具动态性,更注重维护生态空间的整体结构和复杂系统。因此,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有助于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功能。本研究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不同敏感性等级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包含一级生态刚性边界、二级生态刚性边界和生态弹性边界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提出相应的空间管控措施,从而为南京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功能的维护,以及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安全格局;国土空间规划;南京中图分类号 T U 9 8 5.1文献标识码 ADOI1 0.1 9 8 9 2/j.c n k i.c s j z.2 0 2 3.0 3.2 9Abstract Delimiting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 is an important planning approach to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erritory spa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Compared with the static nature of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th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is more dynamic and pays attention to maintain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complex system of the ecological space.Therefore,based o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it is helpful to optimize the delimita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so as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function of the city more effectively.Taking Nanjing as the empirical object,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with different sensitivity levels,explores the delimitation schem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including primary ecological rigid boundary,secondary ecological rigid boundary and ecological elastic boundary,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patial control measures.This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maintenance of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functions 作者简介:陈晓旭(1996-),女。研究方向:健康城市。通信作者:何仲禹(198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建成环境与人类行为的互动关系。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探究Exploration on Delimita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陈晓旭 何仲禹Chen Xiaoxu,He Zhongyu134城市建筑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2023.03丽霞等4基于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敏感区评价,探索了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的优化方法;张雪飞等5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探讨和实践省级空间规划中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分方法。第二,生态格局法,即在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识别出城市中具有安全意义的某些关键元素、局部、空间位置及联系所构成的整体生态格局6,并以此为依据划定生态红线的方法。如袁鹏奇等2对汝阳县生态安全格局进行识别,以安全格局核心空间要素为依据形成县域生态红线方案;胡飞等7以武汉市为例,借鉴生态安全格局理论,提出“源地+廊道+缓冲区”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体系;王成新等8以青岛市为例,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和最小路径法等生态网络方法,构建生态廊道和踏脚石连接破碎生境,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指标体系法应用广泛,主要包括生态敏感性、生态服务价值、开发适宜性等指标,这些指标一方面强调生态系统自身的健康、完整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强调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完善的生态服务或维护人类的生存安全9。然而,指标体系法更强调人类活动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垂直生态过程和联系,大多基于线性适宜性指数模型,较少考虑水平生态过程,难以反映地域单元生态属性和生态保护红线之间复杂的关系7,10。生态格局法则更强调水平生态过程,一方面,通过“源地+廊道”网络化生态体系的构建,促进网络中不同部分生态功能之间的补偿和支撑,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另一方面,采用空间水平运动阻力分析设定合理的“缓冲区”,从而建立空间增长与生态保护之间的韧性机制7。在国土空间背景下,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存在刚性和弹性的双重要求,不仅是对重要生态空间的评价筛选和边界形态的界定,也要强调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性,以及生态保护和空间开发之间的动态平衡。生态安全格局强调动态性,且注重维护生态空间的结构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与新时代背景下生态保护红线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本研究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探讨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方案,并提出相应的空间管控措施,从而为南京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功能的维护,以及实现高质量空间发展提供参考。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1.1 研究区域概况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及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行政区域总面积约为 6587km2。其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湿地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11。南京市的森林生态系统沿境内的山地和丘陵分布,以江宁、溧水、浦口居多;湿地生态系统除长江之外,主要分布在高淳和溧水12。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增长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南京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耕地和沿江岸线等不断被侵占,生态优势难以凸显,给城市的发展转型与功能提升带来不利影响。1.2 数据来源本研究使用的数据包括全国土壤质地数据、全国 2018年植被覆盖数据、全国 90m 精度的 DEM 数据、江苏省2018 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南京市 2015 年降雨量数据,这些数据都来源于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http:/ 研究方法2.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技术路线本研究参考 Steinitz13和俞孔坚14的生态安全格局框架,针对南京市的生态资源现状和重点生态问题,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总体研究框架,并以此指导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见图 1)。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4,15:(1)确定分析重点:分析当地重要生态资源布局和生态问题,确定需要重点分析的生态安全格局,如水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等。(2)识别源地:生态安全源地主要通过资源的适宜性分析及其空间的分布数据来确定,如河流、湖泊和水库作为水安全保护和水文运动过程的源地,生物的主要栖息地作为生物保护和动物迁移过程的源地。(3)判别生态过程:通过自然过程和生物运动过程的分析和模拟,如水的流动、物种的空间运动等,来判别满足这些过程产生的完整系统的生态安全廊道,包括缓冲区、生态安全源地间的联系等。(4)基于安全格局划定生态红线:根据识别出各类安全格局的评价结果,最终生成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并以此格局为核心,结合南京市生态现状分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提出相应管控要求。雨洪安全格局评价水安全格局生态资源现状和生态问题分析水源地保护评价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鸟类栖息地 适宜性评价哺乳类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两栖类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图 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技术路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135 2023.03/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2.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方法2.2.1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地质灾害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如淤积河湖,对防洪造成威胁;污染水质,影响人畜饮水安全;减弱土壤肥力,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等等。根据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的南京市地质灾害统计数据,南京市的地面塌陷等灾害相对较为严重,因此本研究将地质灾害敏感性作为影响生态安全格局的因素之一。根据南京市的生态现状及其孕灾环境,结合相关研究6,14,本研究选择地形、地貌、降雨、土壤、地表覆盖、土地利用类型这 6 个因子作为评价条件,各因子的评价指标及其分级赋值和权重如表 1 所示。2.2.2 水安全格局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得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增加了洪水发生的概率。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快速建设及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对生态水循环过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不透水铺装对雨水下渗的影响,导致城市内涝频发。南京市的洪涝灾害也较为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运用 ArcGIS 空间分析技术模拟南京市洪涝淹没等过程,构建雨洪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水源地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叠加水源地保护安全格局,形成综合水安全格局。其中,100 年一遇、50 年一遇和10年一遇的洪涝淹没范围采用SCS方法16计算降雨量,并根据地形高程数据模拟获得;水源地保护安全格局基于南京市河湖水系现状划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