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兼容型城镇化”的实证...—以四川省两个县域单元为例_贺旺.pdf
下载文档

ID:493838

大小:1.13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关于 兼容 城镇 实证 四川省 两个 单元 贺旺
8中 彩 页城市发展研究 29 卷 2022 年第 12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29 No.12 20221.概念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务工,但是未能实现稳定居住和稳定就业,长期往返于城乡之间,城镇化呈现出不完全、不充分的特征,即“半城镇化”现象1。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人口流动出现了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新趋势2,并呈现“城乡双栖”、“工农兼业”、“城乡通勤”的特征3。附加在农业户籍上的利益以及城镇化的高成本,使得农业转移人口更多地选择保留农业户籍下的土地、房屋等生产生活资料,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同时规避城镇化后的失业风险4。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农民自发形成了一种进退有序、往返自由的城镇化模式,即“弹性城镇化”模式5-8。这种弹性的、城乡互补的城镇化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非常重要9。有学者进而提出了“柔性城镇化”概念,相较于“刚性”的城镇化,“柔性城镇化”整合了兼业与流动性,可能成为另一条城镇化路径10。最早提出“半城镇化”概念的学者王春光在考察了城镇化的新趋势以后,同样认为“城乡两栖”可能成为中国“第三条城镇化之路”,并在促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1。笔者深入分析了学界提出的相关概念,针对人口流动近域化、弹性往复、城乡兼容的新趋势,提出“兼容型城镇化”的概念。所谓“兼容型城镇化”,是指动态生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从事非农和农业双重职业,或者居住在乡村,但主要从事非农职业的城镇化形态。兼容型城镇化的核心要义是“兼容”,主要反映在人们的“居住形态”和“就业形态”两个方面。在县域层面,农民农忙在家务农,农闲在外务工十分普遍,随着城乡通勤交通的便利化,县城工作、村里居住成为可能。在外出打工并获得一定收入的农民工家庭中,“城里有房,村里有家”的现象十分普遍。“工农兼业”表现为农民工个体同时从事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也表现为家庭成员在农业生产和非农就业方面的个体与代际分工12。这种“城乡双栖”使得城乡之间的生活、就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活动紧密联系。“兼容型城镇化”是一种动态、弹性、自主的城镇化,不再是不充分、不完整、不稳定的“半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在获得城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权利权益的同时,保留了农村资产、公共服务和社贺 旺 杨晨路 陈科良 秦 玺 王燮杨(清华大学 社科学院,北京,100084)【摘要】在梳理“半城镇化”相关概念、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最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兼容型城镇化”的概念,即动态生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从事非农和农业双重职业,或者居住在乡村、主要从事非农职业的城镇化形态。选择四川省两个县域单元开展实证研究,将城镇化类型和兼容型城镇化类型作为因变量,将个人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 12 个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多分类逻辑回归分析,探寻个体城镇化选择的相关因素,研究不同案例地区兼容型城镇化特征和规律的异同,进而提出了兼容型城镇化的两种模式。【关键词】兼容型城镇化;半城镇化;城乡双栖;工农兼业;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关于“兼容型城镇化”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两个县域单元为例会保障的权利权益,公共服务由供给不足逐步走向多元供给,农业转移人口在居住和就业形态的选择上更加灵活多样,在发展质量上超越了“半城镇化”。种种迹象表明,在现有城乡二元的体制下,兼容型城镇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能成为一种“新常态”,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根据居住和就业形态可以将人们的城镇化状态分为“未城镇化”、“完全城镇化”和“兼容型城镇化”。“未城镇化”是指长期居住在乡村、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完全城镇化”是指在城镇稳定居住、长期从事非农职业。根据人们居住和职业的空间特征和迁移距离,又可以将“兼容型城镇化”分为“就地兼容”、“就近兼容”和“异地兼容”三种类型。“就地兼容”是指居住在乡村,就地从事非农职业的城镇化形态;“就近兼容”是指居住在乡村、在附近城镇从事非农职业,或者居住在城镇而在附近乡村从事农业或非农职业的城镇化形态;“异地兼容”是指部分时间在乡村务农,部分时间在异地从事非农职业的城镇化形态。2.兼容型城镇化实证研究2.1 案例地区简介为了深入探究“兼容型城镇化”的特征和规律,笔者选择四川 Z 县和 P 区两个县域单元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兼容型城镇化现象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其特征和规律。Z 县位于成都平原与秦巴山区过渡地带,2020 年户籍人口37.7 万人,常住人口 27.7 万人,县域经济欠发达,是一个典型的人口流出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 33.7%和21.6%。P 区位于成都平原核心腹地,2020 年户籍人口 67.3 万人,常住人口 139.1 万人,县域经济较发达,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净流入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 73.4%和 59.9%。两个县域单元虽然地理区位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但都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以“城乡双栖”和“工农兼业”为特征的兼容型城镇化趋势比较明显。Z 县的农业转移人口依托县城和工业园区就近务工经商,近郊农民依托旅游景区发展【文章编号】1006-3862(2022)12-C008-06城市发展研究 29 卷 2022 年第 12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29 No.12 20229中 彩 页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兼有“农民”和“市民”的属性。P 区地处大城市边缘,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为契机,大量的农民迁入农村新型社区,土地集约化程度高,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达。周边产业园区密布,都市区内人口密集,就业机会多。许多农民虽然保留着农业户籍,但是就业已经非农化了,生产生活方式趋于现代化。2.2 城镇化样本分类笔者于 2020 年 1 月对 Z 县和 P 区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查,共计回收问卷 4708 份,其中有效问卷 4402 份,占回收问卷总量的 93.5%(表 1)。按照前文对于城镇化类型和兼容型城镇化类型的定义,根据居住形态、就业形态、从事职业等关键变量,对两个县域单元的样本进行分类。表 1 样本基本情况说明地区调查时间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回收率有效样本量有效率样本占比Z 县2020.12,3152,315100%2,13792.3%48.5%P 区2020.12,3932,393100%2,26594.7%51.5%总计-4,7084,708100%4,40293.5%100%资料来源: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绘制两个案例县“兼容型城镇化”样本比例都比较高,Z 县和P 区兼容型城镇化占比分别为 39.9%和 49.6%。说明在不同地区兼容型城镇化是普遍存在的。在兼容型城镇化中,Z 县和 P区均以就近兼容为主,占比分别为 55.8%和 52.9%。P 区就地兼容占比 33.9%,明显高于 Z 县就地兼容占比(13.7%);Z 县异地兼容占比 30.5%,明显高于 P 区异地兼容占比(13.2%)。说明在两个案例地区,兼容型城镇化的特征和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表 2 Z 县城镇化样本分类(N=2137)未城镇化兼容型城镇化城镇化样本量(占比)743(34.8%)853(39.9%)541(25.3%)就地兼容就近兼容异地兼容样本量(占比)117(13.7%)476(55.8%)260(30.5%)资料来源: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绘制表 3 P 区城镇化样本分类(N=2265)未城镇化兼容型城镇化城镇化样本量(占比)517(22.8%)1124(49.6%)624(27.6%)就地兼容就近兼容异地兼容样本量(占比)381(33.9%)595(52.9%)148(13.2%)资料来源: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绘制3.兼容型城镇化相关因素分析3.1 研究假设笔者根据实地调研和文献调查,梳理了兼容型城镇化的相关因素,主要涉及个人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通过多分类逻辑回归分析,验证相关理论假设,并检验既有研究关于城镇化相关因素对于兼容型城镇化行为选择是否同样具有相关性,并引入一些新的变量,如家庭结构、环境关注度等。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城镇化类型和兼容型城镇化类型与各因素的关联关系比较,发现区域间的共性规律与差异特征。(1)个人因素根据既往研究和经验判断,假设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兼容型城镇化,年龄越小越倾向于城镇化,而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兼容型城镇化和未城镇化。学历越高越倾向于城镇化。在兼容型城镇化群体中,女性更倾向于就地就近兼容,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就地就近兼容,学历越高越倾向于异地兼容。环境关注度越高,越倾向于兼容型城镇化。(2)经济因素以往研究表明,收入水平与城镇化程度和迁移距离正相关,宅基地、住房、承包地等资产要素与城镇化意愿呈负相关,即资产规模和资产潜在收益越高,城镇化意愿越低13。因此研究假设是城镇化、兼容型城镇化和未城镇化的收入水平逐渐降低,耕地面积、农房改造等因素与城镇化程度和迁移距离负相关。(3)家庭和社会因素家庭结构方面,“上有老下有小”的群体更倾向于兼容型城镇化,特别是就地和就近兼容。子女教育是城镇化行为选择重要的相关因素,城镇化空间迁徙距离与子女上学地点具有密切联系。有研究表明,子女教育已经成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和购房的重要动因14。3.2 变量说明3.2.1 因变量因变量即为城镇化和兼容型城镇化类型,城镇化类型包括未城镇化、兼容型城镇化、完全城镇化,兼容型城镇化包括就近兼容、就地兼容和异地兼容型城镇化。3.2.2 自变量将理论假设中城镇化行为选择的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个人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环境关注度;经济因素包括个人年收入、务工情况及返乡意愿、耕地面积、耕种方式、农房重建、购房地点;家庭和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子女就学地点,共有 12 个自变量。自变量的详细定义、编码及分类型变量的分布情况见表 4。3.2.3 控制变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农业转移人口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影响,为考察两个县域地区样本兼容型城镇化相关因素的差异,在回归模型分析中加入地区虚拟变量(0=Z 县,1=P 区),以便对两地的经济、社会、制度特征进行控制。3.3 多分类逻辑回归分析考虑到因变量均为分类变量,选择多分类逻辑斯蒂回归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对变量间关系进行分析。为比较不同类型城镇化群体的特征差异,构建城镇化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模型 1);为比较兼容型城镇化内部就地兼容、就近兼容、异地兼容三个类型城镇化群体的特征差异,构建兼容型城镇化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模型 2)。3.3.1 城镇化类型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1)个人因素数据结果表明,在未城镇化与兼容型城镇化之间,年龄表现出显著关联,即年龄越大越倾向于未城镇化。在兼容型城镇化和完全城镇化之间,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表现出显著贺 旺等:关于“兼容型城镇化”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两个县域单元为例10中 彩 页城市发展研究 29 卷 2022 年第 12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29 No.12 2022面积没有显著差异。兼容型城镇化群体更倾向于将土地交给亲友或流转给集体。完成农房重建的人更不倾向于完全城镇化,完全城镇化群体购房比例更高,兼容型城镇化既倾向于重建农房,购房比例又相对较高。在兼容型城镇化群体中,完成农房重建的人更倾向于就地兼容,而就近兼容和异地兼容购房比例更高,其中就近兼容购房比例更高。(3)家庭和社会因素与“只有老”的家庭相比,“上有老、下有小”和“下有小”的人更倾向于兼容型城镇化。兼容型城镇化群体中,“下有小”的家庭更倾向于就地和就近兼容,更不倾向于异地兼容。而在子女就学地点方面,子女在市外及省外就学的群体,更倾向于异地兼容。表 5 城镇化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结果城镇化类型(兼容型城镇化为参照组)模型 1未城镇化完全城镇化个人因素性别(男)0.039(0.094)-0.242*(0.095)年龄0.051*(0.005)-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