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工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发展分析_夏淑倩.pdf
下载文档

ID:493736

大小:328.96K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化工类 国家级 一流 本科专业 建设 现状 发展 分析 夏淑倩
年月 第 卷 第期 作者简介夏淑倩(),女,教授,博士。通信作者夏淑倩,:。化工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发展分析夏淑倩,张凤宝(天津大学 化工学院,天津 )摘要 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高校化工类专业建设对化工行业的良性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从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切入,介绍了 年化工类国家级一流专业的申报、获批情况,对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华北、西北六个区域的化工类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国内高校化工类专业建设的成果、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围绕新时代特点和行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化工类专业建设重点和改革方向,为培养适应和引领时代发展的化工创新人才提供参考。关键词 一流本科专业;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校企融合 ,(,):,:;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遴选与建设(一)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 年月,教育部高教司发布 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这标志着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旨在建设 个左右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 个左右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加快培养一流人才。教育部对一流本科专业(简称“一流专业”)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面向各类高校和全部 个本科专业类别遴选一流本科专业;二是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名额分列,鼓励专业特色发展;三是加快建设“四新”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专业质量不断提升;四是实施先遴选后认定的“两步走”举措。(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情况教育部根据申报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四新”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在专业定位、改革成效、师资力量、学生培养质量等方面对其展开全面评价。申报高校须填报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采集表(以下简称 采集表),高等学校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推荐意见,确定建设点名单。年,经过三轮遴选,教育部最终确定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入选专业数量及所属高校类别如表所示。从表中可知,年全国共计推荐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个,其中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占 ,地方高校占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我国当前专业点总数中的占比约为 。表 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量及所属高校类别(单位:所)年度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合计 合计 二、我国化工类专业建设情况分析(一)全国化工类专业布点情况我国化工类专业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化工安全工程、涂料工程、精细化工个专业。截至 年,全国化工类专业布点共计 个。笔者对当前我国化工类专业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表所示。表化工类专业在全国的布点情况(单位:个)专业名称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总计化学工程与工艺 能源化学工程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化工安全工程 涂料工程 精细化工 合计 按照地域,我们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华北、西北共个区域。其中,东北地区包含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地区包含上海、江苏、浙 江、江 西 和 安 徽;中 南 地 区 包 含 河夏淑倩,等 化工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发展分析南、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和海南;西南地区包含云南、广西、四川、贵州、重庆和西藏;华北地区包含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内蒙古;西北地区包含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从表可知,我国化工类专业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基本均衡。其中,中南地区化工类专业布点最多,有 个;西南地区化工类专业布点最少,只有 个。从专业来看,个化工类专业的布点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布点数最多,共 个,占化工类专业总布点数的;其次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共 个,占 ;而涂料工程专业全国仅有个。(二)化工类国家级一流专业申报与获批情况笔者对 年化工类专业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的 采集表 进行了汇总分析,得到的申报及获批情况如表所示。表 年化工类国家级一流专业申报及获批情况专业名称年份东北地区(获批申报)华东地区(获批申报)中南地区(获批申报)西南地区(获批申报)华北地区(获批申报)西北地区(获批申报)总计化学工程与工艺(个)能源化学工程(个)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个)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个)精细化工(个)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个)年 年 年 地方高校(个)合计 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和 年分别获批化工类国家级一流专业 个、个和 个,三年共计获批 个。在这些专业中,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获批 个,占比为夏淑倩,等 化工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发展分析 。另外,笔者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化工类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的情况,结果如表所示。表不同化工类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情况一流专业个数总布点数占比化学工程与工艺 能源化学工程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精细化工 化工安全工程 涂料工程 化工类专业合计 全国 从表可以看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的数量最多,为 个;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获批 个;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精细化工专业各获批个。同时,化工类专业整体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的比例为 ,高于全国 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我国化工类专业整体建设情况较好。对各区域的获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化工类一流专业分布基本均衡。其中,华东地区获批一流专业建设点最多,为 个,占该区域总布点数的 ;而西南地区最少,仅有 个专业获批,占该区域总布点数的 。各区域的国家级一流专业获批情况与各区域的行业发展现状是吻合的,其中华东地区的化工行业发展最好,对化工类人才的需求也最旺盛。而相比较而言,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化工专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专业建设还存在不足,需要国家进一步支持和帮扶。中南地区化工类专业布点数最多(为 个),但一流专业占比相对较低(),整体专业建设水平仍需提高。(三)化工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情况分析当前,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各校化工类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表各区域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情况一流专业建设点个数总布点数占比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华北 西北 合计 一是专业领域分布广泛,定位基本清晰。化工领域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学品、盐化工、电子化学品、高分子材料、生物质化工、无机化工等。在教育部统一专业目录之前,我国化工类专业的名称中基本涵盖了以上各领域,各专业根据学校、专业的历史沿革和所在区域的发展需求,基本明确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并设置了清晰的专业定位。二是专业教学资源丰富,改革取得成效。近年来,全国化工类专业在实验、实习、实训装备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同时建立了大批虚拟仿真资源,为学生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夏淑倩,等 化工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发展分析各专业还积极进行“课堂革命”,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课程,获批国家精品课程(含精品资源共享课)门、国家级一流课程 门。三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近几年,各专业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大部分专业采取引育并举的措施,形成了能力突出、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各专业非常注重教研融合,不断健全基层教学组织,产生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团队。四是质量保障 体系健全。随着“以 学 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近几年各专业陆续建立并不断完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了科学有效的校内校外双循环质量保障体系,针对校内各教学环节给出了清晰的质量要求,形成了完善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评价机制。同时,各高校也非常关注外部评价,并对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行持续跟踪,合理分析评价结果,持续改进育人工作。五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从 采集表 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本科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在国内外学科竞赛中表现突出,展现出了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流专业毕业生深造率约为,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数理基础、团队精神等获得用人单位认可。六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果突出。化工类专业是我国首批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试点专业,其中天津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为首批试点,顺利开展了专业认证的尝试性工作。此后,全国化工类专业在专业建设和认证方面表现积极,部分高校不仅通过了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还在我国正式加入 华盛顿协议 之前就通过了国际认证。其中,天 津 大 学 化 工 专 业 于 年 通 过 了 (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认证,后续华东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化工专业先后通过了美国 专业认证,这为我国顺利加入 华盛顿协议 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截至 年底,我国共有 个化工类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个、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个、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个,其余均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四)化工类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和挑战如上所述,化工类专业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面对当前我国行业发展新机遇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化工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需求,我国化工类专业建设和化工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并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人才资源总量不足。近年来,一方面平均 每 年 技 能型 行 业 从 业人员 需 求增长约为 万人,而另一方面“谈化色变”的现状使化工专业招生数量和人才输出量逐年下降,这种矛盾导致每年技能型从业人员的缺口达到近 万人。二是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当今行业对新能源、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的创新要求很高,产品研发手段也与大数据、智能技术紧密相连,毕业生在创新思路、动手能力、学科互融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三是学生爱岗敬业、奋斗精神的培养有待加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有着辉煌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产业,其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民族工业先驱,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优良作风,需要继承和发扬。因此,高校应注重引导年轻人树立热爱化工、投身化工的奋斗理想,为行业的发展培养人才。四是学生的国际视野需要拓宽。中国化学工业销售收入自 年起始终位居世界第一位,预计到 年中国化工市场将占到全球化工市场的。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化工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创新人才。五是学生的环境、安全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仍需增强。化工是与环境和安全关系密切的行业,当前我国提出的“双碳”战略对清洁能源开发、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绿色工艺开发、节能降耗工艺研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正是化工从业人员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六是个性化和特色教育不足。近几年,随着夏淑倩,等 化工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发展分析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工作在高校中持续推进,各专业更强调“通专融合”,更加关注化工类专业的共性要求,各专业的育人模式、课程内容体系等趋同化严重,多样化和个性化教育不足,无法为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特色人才。七是校企合作的机制和条件需要改善。目前受供需渠道不畅、企业需求多样化等因素影响,校企合 作 积 极 性 不 高 的 问 题 十 分 突 出。高校需要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让企业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学校为企业提 供 人 力 资 源 支 撑,促 进 校 企 双 向 良 性互动。总之,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技术和管理创新,最终都要依靠人才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化工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由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跨越的关键。面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化工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提高质量。三、化工类专业建设重点和改革方向化工类专业虽是传统的工科专业,但在“工业 ”的大背景下,由于行业本身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持续加强,促使高校化工专业必须建设新生新兴方向。笔者根据各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行业发展需求及当前我国化工行业现状,并在 此基础上提 出了加强 化工类专业建设的建议。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国高校化工类专业应持续完善“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育人体制机制,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健全校内外质量保障体系,将思政课程体系和课程思政体系相互融合,培养爱岗敬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