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谷地
20
耕地
利用
变化
土壤
保持
效应
程玉卓
第 卷 第 期 年 月中 国 水 土 保 持 科 学 河湟谷地近 年耕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效应程玉卓,赵文婷,焦菊英,张丽萍,曹 雪,陈同德,李建军,张子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西宁市湟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西宁)摘要:为了探究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带河湟谷地在生态修复和城市建设共同发展下土壤保持对土地利用的响应,以退耕及西部大开发蓬勃发展的近 为研究时段,采用 模型,分析该区域近 来耕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效益,识别维持土壤保持功能的关键区域,为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及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年,河湟谷地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减少 (.)、林地和建设用地分别增多 和(.和.)为主,并伴随以耕地向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转移为代表的多种地类转变方式;)近 来土壤保持量持续增大,林地和草地共占研究区土壤保持总量的 以上,耕地转移至草地和林地均引起土壤保持的正效益,种转移模式以耕地转移至林地土壤保持价值更高,且脑山区耕地转移的土壤保持效益优于川水区和浅山区。未来应围绕耕地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以提高区域土壤保持功能。关键词:土壤保持;耕地利用;时空变化;河湟谷地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修回日期:项目名称:第 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一作者简介:程玉卓(),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土壤侵蚀。:通信作者简介:焦菊英(),女,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流域侵蚀产沙,土壤侵蚀与植被关系。:,(,;,;,):,(),(),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 ,(),(),(.),(.),),:;()土壤侵蚀,即水力等外营力对土壤及其母质的剥蚀、破坏、搬运和沉积等作用,使被侵蚀的区域表土流失、土壤质量恶化。流失的土壤在水流的搬运作用下淤积于水体中,引起江河、湖泊等河床抬高、水体污染、洪涝灾害加剧等,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土壤保持是生态系统提供的减少土壤侵蚀的调节服务,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及维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类对土地利用需求的日益增强,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发生深刻变化,使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和土壤保持的影响愈发显著。目前,评估土壤侵蚀和土壤保持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和模型模拟 种方式,随着、等模型研究的深入及其与“”技术的交融,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的遥感动态监测已成为区域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的重要方式。河湟谷地地处黄河流域中上游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是青海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同时也是全省经济、人口和农业生产的中心,对整个甘青宁黄土丘陵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乃至黄河上游地区的侵蚀调控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区梁峁纵横、千沟万壑,大面积陡坡开垦、过度放牧使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内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曾是全省水上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虽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取得成效,但水土流失状况仍不容乐观。近年来,退耕还林 草工程实施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多方因素导致河湟谷地耕地变化剧烈。针对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效应鲜有研究;因此,笔者以 模型为基础,对河湟谷地近 来土壤保持进行定量评估,并立足于青海省重要农业区的功能定位,围绕耕地资源,分析其土壤保持功能及其动态的土壤保持效应,以期为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及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政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区概况河湟 谷 地 位 于 青 海 省 东 部(,)(图),是由湟水河和黄河冲积形成的河谷地区组成,流域地貌类型可分为川水区(河谷平原)、浅山区(海拔 的低山丘陵区)和脑山区(海拔 的半低山 第 期程玉卓等:河湟谷地近 年耕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效应丘陵区),平均海拔为 .。年降水量.,降水主要集中于 月,雨热同期,农业区位与资源优势明显(图)。区域内水资源自南向北分布主要有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湟水河,土壤侵蚀以水蚀为主,由于河流、沟道沿岸岩体破碎,受暴雨侵蚀后极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其以青海省不到的面积承载全省 的人口和 的耕地,是青海省开发历史最久、开发强度最高的地区。其行政区划由西往东依次为湟水谷地的门源县、湟源县、湟中县、大通县、西宁市市辖四区(城北、城西、城中和城东)、互助县、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县和黄河谷地的贵德县、尖扎县、同仁县、化隆县、循化县,国土面积约 万 .。图 研究区的区位及气象站分布 ()数据与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根据 模型的基本框架,本研究所用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数据以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获取的 影像通过监督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校正后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个一级类型。时间节点为、和 年,空间分辨率为 。系数.以上,精度满足本研究需要。)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数据(,)以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获取的 遥感影像,经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后计算得到,空间分辨率为 ,时间节点为、和 年,时相为 月;)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 数字高程产品;)土壤机械组成及有机碳含量来自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 万中国土壤数据集;)河湟谷地及周边共 个气象站点 年月尺度降雨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笔者在进行相关分析之前利用几何配准与重采样,将所有数据坐标系统统一为投影坐标系统,数据栅格大小统一为 。.研究方法.撂荒地提取及校正 以河湟谷地 年土地利用分布图为基准,分别叠加 和 年土地利用,若发生耕地向草地和林地土地利用的转移,则将其初步判定为退耕草地和退耕林地。但因耕地转移至草地包括退耕、撂荒和休闲 种方式,为移除耕地短期休耕的影响,本研究将以 的年内变化特征对退耕草地进行进一步辨别。首先,以 年耕地为范围,分别提取 和 年的疑似退耕草地地块,作为本底数据;其次,基于 高分辨率影像分别选取不同研究时段内 个以上耕地和退耕草地样点,以 个研究时段末期相邻年份(和 年)为判定年,分析其年内 月度变化特征,设定退耕草地与耕地的辨别标准(表);最后,以第一步提取的疑似退耕草地为范围,根据辨别标准提取出非退耕草地,即短期撂荒休闲耕地,将其合并到对应研究年份的耕地中,形成新的 和 年耕地分布数据,在后续数据处理与分析中,通过叠加分析即可获得退耕地数据。.土壤保持量计算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河湟谷地的土壤侵蚀量与土壤保持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为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单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表 河湟谷地不同时期撂荒地及耕地判定规则 土地利用类型 判定标准 精度 判定标准 精度耕地 极差.且极值.()极差.且极值.()撂荒地 极差.或极值.()极差.或极值.()位面积实际土壤侵蚀量,();为单位面积潜在土壤侵蚀量,();为降雨侵蚀力因子,(),以 月尺度公式计算;为土壤可蚀性因子,(),以 模型中的方法计算;为由坡长和坡 度 组 成 的 地 形 因 子,计 算 公 式 见 相 关 文献,;为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量纲为,采用蔡崇法公式计算;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量纲为,结合前人研究,将耕地设为.,建设用地及水域 值设为,林地、草地以及未利用地的 值均为。结果与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河湟谷地、和 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及分布(图),可以看出:年河湟谷地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占全区面积的.;耕地次之,为.,主要环绕着水域,呈树枝状分布于建设用地周围低海拔地区;林地占比.,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丘陵区;未利用地主要包括祁连山、拉脊山等高山处常年覆盖的冰川和积雪以及河谷两侧图 河湟谷地、和 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 ,谷坡的裸岩石质地或裸土地;建设用地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湟水、黄河等河流河谷,且以西宁市为重心;水域面积最小,主要包括以黄河、湟水河等为主的河流以及若干规模不等的水库。近 来,河湟谷地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以耕地和草地减少以及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多为主要特征(表)。耕地面积持续缩减,在 年和 年 个阶段分别减少 和 ,减幅略有下降;研究初期建设用地面积约 ,仅占全区域总面积的.,在 年主要于河谷内扩张,面积约增长 ,年均动态度达.;林地在原有林带基础上填充,在近 来平稳增长,面积扩大 ;其余 种地类面积、分布格局的时序变化较小。.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年后,受退耕还林工程推动,河湟谷地耕地大量流出,主要转移至林地和草地。将耕地的主要变化类型,即耕地转移至草地及耕地转移至林地的类型单独提出,得到 年和 年耕地不同变化类型的分布图(图)。分析耕地在不同时段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年,退耕草地集中连片地 第 期程玉卓等:河湟谷地近 年耕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效应 表 河湟谷地、和 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特征 ,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比例 面积比例 面积比例 耕地.林地.草地.水体.未利用地 .建设用地 .图 年和 年耕地不同变化类型分布及其各区(县)数量统计 ()分布于湟水一线及化隆县,退耕林地较少。年耕地转出同样以草地为主,主要发生在门源、大通、互助、湟源、平安、乐都和循化,整体向更高海拔的地域蔓延;而耕地转出至林地的部分主要分布于拉脊山、达板山等山脉周边。近 ,耕地转移重心逐渐变化,由浅山区向脑山区靠拢。.土壤保持变化特征.土壤保持时空变化根据土壤保持量计算公式得到、和 年河湟谷地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呈先减小后增大的状态;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分别为.、.和 .(),总体土壤保持量分别为.亿、.亿和.亿 ,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按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湟谷地、和 年土壤保持量进行统计(表)。结果表明:土壤保持功能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具有明显差异,按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林地 草地 耕地 未利用地 水体 建设用地。自坡改梯、小流域综合治理、造林种草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河湟谷地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各地类在 年间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整体均呈增大的状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林地和草地土壤保持量之和占研究区土壤保持总量 以上,构成河湟谷地土壤保持功能的主体。.耕地动态的土壤保持效应对河湟谷地 种主要耕地转移模式的土壤保持功能进行分析。如表 所示,在仅考虑耕地的耕作措施情况下,同一地块,不同年限的转移后林地土壤保持量均大于转移前,且呈持续增大的趋势,近 来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增加 .();而耕地转移的草地则表现出土壤保持效益回报的滞后性,单位面积土壤 保 持 量 先 减 小 后 增 大,近 总 体 增 加.()。由此可见,农业用地转移至林、草生态用地的 种转移模式对土壤保持均具有一定的正效益,且与草地相比,耕地转移至林地具备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 表 河湟谷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保持量 土地利用类型 单位面积量 ()总量单位面积量 ()总量单位面积量 ()总量耕地 .林地 .草地 .水体 .未利用地 .建设用地 .表 不同耕地转移模式的土壤保持功能 年份转移年限 耕地至草地 耕地至林地 土壤保持量 ()植被覆盖度 土壤保持量 ()植被覆盖度 转移前 .以内 .以内 .以上 .图 和 年高于和低于各区(县)耕地土壤保持量的退耕地分布及数量对比 ()更高的短期和长期土壤保持效益。以不同年份同区县耕地土壤保持量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图)。可以发现,河湟谷地退耕地土壤保持呈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并受地势和地形影响较大。和 年,分布于河谷地和黄土塬上的退耕地土壤保持量低于同区耕地,而分布于低山丘陵的退耕地则发挥出更强的土壤保持功能。随着退耕地向脑山区的蔓延,具备更高土壤保持效益的退耕地块明显增多,包括门源、大通、互助、湟源、平安、乐都和循化等 年主要退耕区。讨论.土地利用变化笔者利用监督分类工具,提取河湟谷地、第 期程玉卓等:河湟谷地近 年耕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效应 和 年土地利用分布数据,并基于耕地闲置或荒芜 年及以上耕地撂荒的定义,结合耕地和撂荒地 时序变化特征,尽可能降低短期轮休地对单一时刻影像监督分类造成的误差。所得研究结论与青海省、海东地区等尺度的研究相同,且本研究重点的耕地及其流失的数量和分布与曾永年等针对海东地区 年的研究成果相似。此外,与青海省统计年鉴记录的地级市耕地面积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