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的影响分析_孙雯.pdf
下载文档

ID:493646

大小:1.24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行为 金融学 投资 影响 分析 孙雯
49SI LU JING JI YAN JIU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的影响分析文/孙雯摘要:行为金融学结合人的心理对传统金融学进行了修正,系统地阐述了人在非理性状态下的投资决策行为,能够更好地帮助投资者进行准确地分析。本文通过研究投资者的投资表现,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最后给出了合理化建议,这对规范市场、提高市场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非理性行为;行为金融;投资一、行为金融学概述传统金融学研究的模型通常假设投资者的行为是理性的,但大量的实验表明人们进行投资时并不能按照最理性的方式进行思考,完全理性人的假设也并不适用于目前的证券市场,因为我国投资者中主要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他们大多数抱有很大的投机心态,时常性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盲目跟风”“追涨杀跌”等行为屡见不鲜。再加上证券市场很多制度都不健全、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解知识的能力不同,使得市场有效性也不适用于我国。传统金融学对一些非理性行为并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能体现人类复杂的心理变化,因此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是心理学现象对金融行为的作用,特别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的心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及对资本市场不同表现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会出现各种认知错误、心理偏差,这都会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行为金融学并没有取代传统金融的位置,而是成为传统金融学的一大补充,传统金融学的投资工具仍然是非常有用的,当人们学习某一金融知识的时候,也会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进行分析。投资者可以利用行为金融学的知识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和理性判断分析相结合,减少盲目从众,在增加自身的投资收益的基础上推动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营。二、非理性投资者的表现由于人们的情感、偏好和信念等心理因素不同,而对人的认知过程和选择产生影响,这就将非理性投资引入资本市场,它指投资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不合理的投资行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做复杂决定时总是表现出非理性,市场也会因为人们的非理性行为变得低效,本文主要针对过度自信、羊群效益、过度反应、处置效益四种非理性行为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进行探究。(一)过度自信过度自信作为认知偏差的一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们会高估自己知识的准确度。二是自我感觉良好,倾向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高于平均水平。三是控制幻觉,人们认为自己对事件有超乎寻常的控制能力。四是过度乐观,人们过高估计事情的成功率并且低估风险,在非理性行为中表现尤为突出。在证券市场中,市场的繁荣使得人们过度自信,若信息不对称,信息拥有方会过高地估计自己手中掌握的信息,认为自己能够准确地预测股价,因而股价预测的分布范围较小,买点和卖点很容易被触发,进行频繁地交易,犯错概率也会增加,进而影响市场效率。同时曾有研究论证,学历高的个人投资者比学历低的个人投资者更加过度自信,学历高的人会认为自己所学知识多,理解市场释放出来的信息能力较强,因而更加自信。(二)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又称从众心理,他是指投资者由于对市场信息缺乏充分的了解,难以对市场未来的变化做出合理预期,只能通过对周围人群行为的观察,获取片面的信息并进行跟随,模仿他人的决策而忽视自己原来50丝路经济研究所掌握的信息。作为非理性行为的一种,羊群效应在投资决策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股市中经常会有一大群投资者同时买进或者同时卖出一只股票,同时进入或者退出一个行业板块。同时,证券市场中资产价格大规模变动以及股票指数的变动也体现出我国投资者这种非理性行为。资本市场中的大量数据表示,这种非理性行为将直接导致资本市场上大部分买卖活动的不规范,可能会只为了追随他人而不从公司的基本面来进行决策,并且很多人放弃自己的信息转而追随他人也会产生信息的中断,对稳定市场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三)过度反应作为行为偏差的一种,过度反应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们的重视。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面对突然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事件时,对新信息常常会反应出过于重视的态度,而轻视甚至忽视以前更具有代表性的老信息,正因这种违背了贝叶斯法则的心理认知偏差,导致出现资产价格的超跌或者超涨的现象,等到投资者反应过来事件的真实意义后,价格才会回归到正常区间内。过度反应已经在股票市场中得到了验证,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对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带来的不同影响会导致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从而产生选择性认知偏差。比如,若股价持续下降,投资者因亏钱而对此产生消极态度,从而对利空消息过于敏感,而对利好消息麻木,同时促使投资者持续卖出,形成一种相互加强作用,使得股票价格低于其实际价格。相反,则会高于实际价格。进而,造成市场过度反应现象。(四)处置效应处置效应也是投资领域中非理性投资行为的一种,指投资者卖赢持亏的一种表现,具体指人们更倾向于卖出自己手中正在盈利的股票,而选择继续持有已经亏损的股票,让损失暂时停留在账面上,期盼未来股票价格会上涨,回归其当初购买价格或者超过购买价格的状态。但是理论上我们应该持有上涨的股票来赚取更多的收益,卖出下降的股票及时止损,现实操作却恰恰相反,经过统计学分析,持有下跌股票的时间比持有上涨股票的时间高 20%,卖出上涨股票的概率比股票下跌后的卖出的概率高 60%,最后的结果是上涨股票的年平均收益率比下跌股票高 4%,所以,处置效应在传统金融学上是非常异象的,也就是即使买了上涨的股票也是拿不住总想要卖掉的,用卖出去的钱再去买另外一支自身认为要上涨的股票,但很有可能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并且有学者验证处置效应在中国投资者的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他们更愿意冒风险规避风险,而不是冒风险去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三、产生非理性行为的原因(一)缺乏专业知识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主要以散户为主,但是广大个体投资者缺少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投资过程中缺少对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投资产品风险、行业发展状态清晰的认知,并且没有稳定的投资战略,从而容易出现盲目跟从他人投资、对市场信息反应过度等现象,导致中小投资者容易形成非理性行为。(二)注意力控制尽管大多数投资者清楚事件的最终优劣,但是在选择时,却不能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更多地倾向于选择短期的利益满足而放弃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许多投资者对未来的收益缺乏耐心,认为收益时间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件,因此会做出推迟投资的行为,进而取得较少投资。(三)自我归因偏差人们会倾向于将成功或者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将失败归咎于自己不能控制的外部环境,只能看到自己的成功而忽略了自己的失败,进而导致过度自信的程度得不到纠正反而被强化。一个人的表现综合来看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如果事件发展顺利,那过度自信的人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能力强、知识水平高或者技术强,而不会考虑外部环境可能起的作用。并且人们可能会出现“事后诸葛亮”的心理,比如:“事情不是明摆着吗”“我早就说过”,当投资者进行回忆时并不能记起当初投资时的所有观点,但经常能记起与后来发生结果相一致的观点,这种事后显而易见的观点也会让人们产生高估自己的判断力,从而过度自信。(四)证实偏差学者发现当人们一旦形成一个信念较强的假设,51SI LU JING JI YAN JIU 人们倾向于寻找与自己已有信念相一致的证据,并且忽视相矛盾的事实。曾经有学者做白天鹅的例子证明证实偏差的存在:学者给出一个假设,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那么通常的逻辑会不由自主地关注白天鹅,寻找很多只白天鹅去证实这个假设;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不论寻找多少白天鹅都不能证明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去寻找一只别的颜色的天鹅否定原假设,用证伪的思路解决问题,但是往往会忽视这种证伪的心理。证实偏差会使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让人更加自信。四、应对策略(一)走自己的路由于各个投资者的性格特点不同,那么投资习惯和面对风险时的选择、态度也不一样,每种选择可能都会产生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我们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计划并认真遵守,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坚定就轻易改变。可以适当地远离市场上的投资氛围,避免受到投资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言论、行为干扰,养成静思独处的习惯,摆脱情绪控制,要心无成见地客观理智分析,用平和的心态应对投资中可能会发生的暴涨暴跌现象。(二)学会规避错误如果投资者根据所公布的股利分配,对企业的前景作出了错误的判断,那么投资者的投资活动便会夸大股利对投资的导向作用。因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就需要培养规避错误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学会分辨信息的对错,这就需要投资者加强自我判断和预见能力,提高专业理财知识水平,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对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避免出现盲目跟从现象,做到不偏听偏信,不能根据自己的偏好对投资信息进行主观判断,对信息的处理要全面,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其次,避免“羊群效应”,不要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大多数人的判断可能是依赖投资市场的虚假信息,出现失误。最后,避免反应过度,在验证新信息的同时,不要抛弃原有的正确的旧信息,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三)约束自我投资者应该用严谨的投资态度和缜密的投资计划约束自身行为,做到不冲动投资,同时切忌贪婪和恐惧心理,贪婪可能损失掉已经得到的收益,出现“煮熟的鸭子飞了”的现象,而恐惧会使投资者浪费许多有前景的投资机会。当然要想改变自身的弱点是非常困难的,那就需要用铁定的纪律约束自身的投资行为,避免一时冲动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因此,可以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并结合自身性格特点,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投资计划,严格遵守,不要半途而废。同时应该学会调节自我,判断难免失误,不要因一时的失败而否定全局,可以进行投资多样化来转移风险。(四)抓住逆向投资机会当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时,特别短期利空导致股价大幅度下跌,布局一些被错杀的优质股票,通过中长期持有来等待价值回归,从而获得一个较好的回报。反之,当市场出现比较亢奋、估值较高时可以通过减仓或者清空的方式,从而规避下跌风险。因此可以通过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抄底优质股票,并且进行中长期持有来规避短期再次出现亏损的短期波动,进而获得投资收益。(作者简介:孙雯,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参考文献1 范宝学,刘昭.管理者过度自信、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投资效率 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85-96.2 邢嘉慧.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分析 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0):66-67.3 刘浩田.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分析 J.营销界,2020(38):188-189.4 夏中泽.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 J.中国商论,2020(18):64-6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