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淮河
流域
安徽
表层
沉积物
芳烃
分布
来源
风险
评估
潘露
作者简介:潘露,在读硕士,合肥学院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沉积物污染治理。通讯作者:笪春年,博士,副教授,合肥学院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水污染治理。基金项目: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淮河水体污染的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课题编号:)。文章编号:()淮河流域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估潘露,张焰文,陈佳伟,张元成,笪春年,(合肥学院 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安徽 合肥;安徽禾美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摘 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淮河(安徽段)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含量,以确定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污染情况和来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安徽段)沉积物中 种多环芳烃总含量为 ,平均值为 ,多环芳烃浓度最高的为 采样点,含量达到 ,该采样点靠近淮南市的煤炭厂和燃煤厂,多环芳烃浓度最低的为 采样点,含量为 ,该点远离城区以及工业区;与国内不同流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相比较,研究区域内多环芳烃含量相对较低;运用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得出 年淮河(安徽段)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木材和煤炭等生物质的燃烧;通过效应区间低值和中值法评估得出 年淮河流域(安徽段)的大多数沉积物都不会造成生态毒理学风险。关键词:淮河流域(安徽段);多环芳烃;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多环芳烃()是一种由两个及以上的苯环连接而成的有机化合物,其来源可以分为人为和自然两类。人为来源主要是交通排放和生活垃圾焚烧等,自然来源主要是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由于土壤、沉积物存在着大量有机物以及矿物质,能够吸附它的有机物,向下层迁移。不仅在大气、沉积物、土壤等环境中广泛存在,同时还能够长时间在环境中保留,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淮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位于中原腹地,是全国粮食和棉花生产的重要基地,华东和华中地区重要的化石能源生产基地。淮河源自于桐柏山主峰,落差 多米,全长达到。淮河中游流域其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由于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导致淮河中游流域的污染加重,被大量地释放进入环境中。近年来,有关沉积物中 污染虽有报道,但关于淮河表层沉积物中 的分布及对环境影响研究甚少。本文主要研究了淮河(安徽段)沉积物中 的含量、组成特征以及来源,分析了沉积物中 与有机碳的关系,并对其生态毒理学风险进行了评估。材料与方法 样品采集与保存 年 月,在淮河(安徽段)共采集()个沉积物样品(),每个点位均采集一个样品,采样位置如图 所示。本研究采样点主要位于煤炭厂、工业加工厂等污染源附近,水域特征选择较为平缓、笔直的河道进行采样。对采集好的样品贴上标签并放入冷藏的保温箱保存。样品送到实验室后,先进行冷冻、干燥、粉碎,然后进行冷冻储存。仪器与试剂实验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旋蒸仪(德国 )、冷冻干燥机(美国 公司)、仪(德国)、索氏提取器(上海欧戈)、氮吹浓缩仪(美国 公司)。第 卷 第 期 年 月黑 龙 江 工 业 学 院 学 报(综 合 版)()DOI:10.16792/ki.1672-6758.2023.01.013主要试剂:种优先控制的 混合标准溶液,购入美国 公司;正己烷和二氯甲烷均为色谱级,购入国药集团;铜粉和硅胶购入国药公司。样品前处理样品经研磨后过 目筛,称取(精度)样品和 铜粉脱硫,再加入 的二氯甲烷,索氏萃取。抽提液经旋蒸仪在条件下浓缩至约 后替换为正已烷。用硅胶 氧化铝层析柱将萃取到的浓缩物分离,加入 的二氯甲烷和正己烷(体积比:),对其进行淋洗并抽空。将淋洗液用高纯度的氮气吹干,然后将溶剂转化成乙腈,定容至。使用美国 公司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来分析 种美国 优控 污染物,色谱柱为(长 ,厚,直径 ),流动相采用乙腈 水(体积比:),流速为 ,柱温条件为,进样量:。质量控制与保证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实验所有的分析操作均严格按照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程序进行。对实验样品加入了 种 标准物质、种氘代指示物进行回收率检测。氘代内标选用、和 标准溶液进行样品回收率的计算结果分别为 、。结果与分析 多环芳烃的分布及组成在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检测出 种 环的,如表 所示。本研究中淮河中游表层沉积物总 的浓度范围为 ,平均值为 。其中,浓度最高的点为(含量为 ),该采样点靠近煤炭厂和燃煤电厂;次之,浓度为 。由于受到流域地形、地貌的约束,淮河中游沉积物中 的分布不但与流域周围的污染源有关,还受到淮河流域水文特征的影响。河流的汇合将会使表层沉积物中 再次悬浮,进而导致多环芳烃的含量偏高,的 浓度偏高正是与此流域上游的两个支流在此交汇有关。含量最低的点为远离城市和工业中心的,浓度为 ,与 相邻的采样点 浓度为 ,相对于 采样点的浓度偏高,这有可能是因为河水的稀释作用所导致。因为大部分采样点位于人口活动轨迹较少的农村,远离煤炭厂、燃煤电厂,所以表层沉积物中 浓度含量较低。表 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 浓度点位经纬度()点位经纬度(),由于 的来源非常复杂,不同来源的 其结构和组成也截然不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异,所以分析环境中 的组成特征,能够帮助我们更进一步研究污染产生的原因。各采样点沉积物中 的环数分布情况如图 所示,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主要以 环的 为主,所占比例为 ;环 次之,所占比例为 ;环 最少,。其中 和 点位 环均大于,点位 环达到。陈孝杨在研究淮河流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中指出,淮河主干道沉积物中的 主要为 环以上,与本文结论相一致。第 期淮河流域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估 年图 游沉积物不同环数的 分布 表层沉积物中 浓度与中国其他区域对比研究通过与国内不同流域沉积物中 浓度相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淮河中游 的污染水平。本文依次列出了我国其他河流、河口的 种 的浓度。如表 所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河流相比,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 浓度比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低,如太湖、黄河、大连湾、秦皇岛近岸、厦门西港、南海近岸带、珠江口、长江南京段、北黄海;其中黄河地区沉积物中 污染最严重,浓度高达 ,比淮河中段高出 倍。但渤海湾近岸(浓度为 )沉积物中 浓度比淮河中游低,含量平均值仅有 ,是淮河中段含量的三分之一,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海域远离城镇及煤炭等加工厂。综合比较可知,淮河中游(安徽段)沉积物中 污染处于较低水平。表 国内河流表层沉积物 的含量地点 同系物数量含量范围()平均值()太湖 黄河 长江南京段 大连湾 秦皇岛近岸 渤海湾近岸 厦门西港 珠江口 南海近岸带 北黄海 淮河(安徽段)本研究 淮河沉积物中 与有机碳关系因较低的水溶性和高辛醇 水分配系数,使得 易吸附到颗粒物质上,最终沉降到沉积物中。由于有机质含量非常高,沉积物有着复杂的孔隙结构,其外表面可迅速吸附,使得 在沉积物中蓄积。年,淮河中游(安徽 段)表 层 沉 积 物 中 含 量 范 围 为 ,平均值为 。如图 所示,淮河表层沉积物中 和 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采样点 和采样点 处底泥中的 含量较高,同时这两个采样点的 含量也高于其他采样点。由此表明,是影响沉积物中 的重要因子。图 表层沉积物中 与 的关系 多环芳烃的来源本文通过同分异构体比值,确定出 的来源。研究表明,()、()、()及 (第 期黑 龙 江 工 业 学 院 学 报(综 合 版)年)说明为煤炭等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源;()、()、()及 ()说明为石油源;若 ()介于 和 ()介于 说明为石油燃烧源。通过这 种比值对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 的来源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和 ()的比值,如图 ()所示,()和()的比值说明了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 的主要来源为煤炭和生物质的燃烧源,石油源仅占一小部分。综上所述,煤炭和木材等生物质的燃烧为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 的主要来源。()()和 ()的比值()()和 ()的比值图 表层沉积物中 同分异构体比值 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评估目前,国内尚未拟定水体沉积物中 环境指标,本文采用 等方法,即效应区间低值和中值法来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值和 是一种含量指标,它们表示化合物对生物体很少产生负面效应和常常产生负面效应。当污染物浓度低于 时,则表明生态风险低于,说明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若污染物含量介于二者之间,则表明偶尔出现不良的生态影响;若污染物含量超过,表示环境风险超过,则说明经常产生不良的环境影响。采用质量标准法 和,对所有 浓度大于最高阈值的点都进行了标注。通过毒性当量因子()方程,得出 年最致癌的 是苯并 蒽()、二苯并,蒽()、苯并芘()。如表 所示,年,淮河(安徽段)大部分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污染程度都均大于,只有 的沉积物样品 浓度大于。另外,淮河(安徽段)除了二苯并,蒽()()以外,所有沉积物中 浓度均比 值低。所以,年淮河中游的大多数沉积物都不会造成生态毒理学风险。表 年 与 的化学浓度的比较表()()年淮河流域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各类 的风险评估及毒性因子 第 期淮河流域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估 年结语本研究在 年淮河中游(安徽段)共采集了 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对沉积物样品中的 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 浓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城镇及工业的建设时间短未对沉积物中 的污染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 的浓度在国内属于较低水平。运用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分析得出 年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 主要来源于煤炭和木材等生物质的燃烧。根据淮河(安徽段)沉积物中 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认为 年 的毒性风险较低。参照国际沉积物质量标准,年沉积物中 不会对水体造成潜在的危害。综上所述,除 采样点 含量偏高外,淮河(安徽段)其他区域表层沉积物中 污染状况总体程度较低。参考文献朱樱,吴文婧,王军军,等 小白洋淀水 沉积物系统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与生态风险 湖泊科学,():宁怡,柯用春,邓建才,等 巢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来源 湖泊科学,():赵彩平,丁毅,李玉成 淮河中游重化工聚集区干流水体中多环芳烃研究 科技导报,():罗孝俊,陈社军,麦碧娴,等 珠江及南海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及来源 环境科学,():汪京徽,高天惠,李新宇,等 基于资源环境视角对安徽区域发展质量的评价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许士奋,蒋新,王连生,等 长江和辽河沉积物中的多环芳 烃 类 污 染 物 中 国 环 境 科 学,():陈国良,刘玲,张金良,等 淮河干流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环境与健康杂志,():陈孝杨,黄凯,严家平,等 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系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性状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王庆,丁毅,李玉成,等 淮河淮南 蚌埠段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污染性状研究 宿州学院学报,():周弛,刘波,任越,等 浅谈美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中国环境监测,():,():,():,(),():包贞,潘志彦 环境中的多环芳烃的分布及降解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袁旭音,李阿梅,王禹,等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及其毒性评估 河海大学学报,():罗雪梅,刘昌明,何孟常 黄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环境科学研究,():许士奋,蒋新,王连生,等 长江和辽河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 中国环境科学,():刘现明,徐学仁,张笑天,等 大连湾沉积物中 的初 步 研 究 环 境 科 学 学 报,():林秀梅,刘文新,陈江麟,等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价 环境科学学报,():田蕴,郑天凌,王新红 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及来源 海洋环境学科,():麦碧娴,林峥,张干,等 珠江三角洲河流和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罗孝俊,陈社军,麦碧娴,等 珠江及南海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及来源 环境科学,():孙丽环 利用 软件实现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及比较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