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红色
基因
融入
大学
课程
现实
困境
路径
探析
管小青
110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年第5期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现实困境及路径探析管小青(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摘 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赓续百年的历史浓缩和精神内核,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的力量来源。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是从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有效涵育新时代红色传人,汇集更多的青春正能量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存在大多未成体系、方式较为生硬传统、素材尚待深层开发等现实困境,剖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部分师生缺乏文化自觉、红色资源缺乏现代转化等,进而提出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精准路径,包括红色文化精准对接办学特色,构建有深度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精准关照校园现实,打造有温度的生态课堂;课堂教学精准激活红色基因,涵育有情怀的红色传人。【关键词】红色基因大学课程现实困境精准路径伟大的建党精神内涵丰富,包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更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需要赓续传承的红色基因1。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和凝练的精神内核。与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高度契合,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之钙2,是涵育新时代大学生红色传人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是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有效融合点。因此,激活红色基因并有效融入大学课程,精准协同构筑红色基因链,以强大的思想魅力和精神张力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培育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塑造科学的价值观念以及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弘扬红色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者为国为民的精神血脉,始终保持社会发展担当者的奋斗与担当精神,为民族复兴培根铸魂,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新时代要求与实践路向。1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现实困境红色基因是大学课程教学中弥足珍贵的原生教育素材,是大学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着力点,是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动力源3。红色基因将所有课程育人的目标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统一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强国一代,并使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现实中大多数学校师生对红色基因于课程育人的意义认知与认同都非常清晰,而践行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仍存在体系、方式和素材等方面的现实困境。第一,融入课程大多未成体系。课程是高校的办学基础和中心环节4,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是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在达成红色基因育人价值意义的理念共识下,高校大多没有设置关于红色基因传承的专门机构,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不明确,以至于红色基因融入课程也只是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有所涉及,这直接导致大多高校未从顶层设计上构建红色基因融入课程的体系,相应的体制机制更是缺乏,使红色基因基金项目:1.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广州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课例和推广研究”(项目编号:2021GZGJ123);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人文湾区视域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的岭南家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20XJY12);3.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德育专项)“广东红色基因的课程传承和红色传人的培塑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JKDY047)。DOI:10.19494/ki.issn1674-859x.2022.05.008111 教学实践与课程改革融入课程呈现零散、单一的态样。零散是指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时,部分高校只出现在课程思政意识较强的教师教学中,尚未在所有课程中全过程铺开融入;单一是指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时,部分高校仅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没有实现所有课程全方位融入。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未成体系,就无法在传承红色基因和育人过程中形成合力,无法激活红色基因催发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功能,更无法实现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年大学生肌理,从而阻滞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红色传人的培塑。第二,融入方式较为生硬传统。红色基因融入课程的实效取决于适切的方式,应精准分析授课班级的专业特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巧妙地在课程中化盐于水。然而,就红色基因零散地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维度来看,尚存认知偏差、套路异化、同质僵化、体系缺乏5的问题。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背景下,不少课程均讲述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奋斗历程,基本忽视所教授的课程如何与具体党史有机结合,导致不能有机融入红色基因,从而无法达成通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建构新时代青年国家认同的课程育人目标。同时,就红色基因单一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维度来看,这一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大多采取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灌输方式,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仅苍白地阐述红色理论的内涵,或者单调反复地赞扬歌颂成就,而忽略红色故事直抵人心的宣讲和厘清红色精神传承的时代意蕴,导致课程教学单纯强化红色基因的理论记忆而忽视实践传承的本质,进而延缓大学生将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厚植于心、外化于行。第三,融入素材尚待深层开发。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价值取决于选取的内容素材,如何用好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从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创新融入和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涵育新时代红色传人是大学课程的时代课题和育人使命。红色基因灵动地展现在红色元素中,如红色人物、红色地点、红色物品等,它们忠实地记录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红色过往,积淀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大学课程将红色元素转化为教学素材,就是通过课程教学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肌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新时代高校教师坚持立德树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积极在课程教育教学中融入红色元素并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但也存在着融入素材不够饱满、内容枯燥无味、元素干瘪平淡等问题,根本症结在于红色基因蕴含的思想张力和育人价值有待深层次开发、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待时代化阐发以及红色元素内在的鲜活故事和精神内涵有待多元叙事展现等。2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影响因素影响红色基因有效融入大学课程的因素诸多,本研究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六所高校的90名专任教师(各校选取5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0名专业教师)的访谈与座谈,凝练影响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三个主要因素,为精准融入路径的提出奠定现实和实践基础。第一,缺乏文化自觉,协同力度不足。高等教育主客体对红色文化的自觉自信是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逻辑支点。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6。红色文化的自觉自信是指对红色文化的禀赋与价值的充分认同、深刻内化、积极践行、主动传承和时代创新。如果教育主客体缺乏红色文化自信自觉,就意识不到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精神价值,无法内化为思想力量,不能主动践行与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的适切创新更是无从谈起,进而影响社会各群体对于红色文化的浸润和红色基因的传承,无法形成一个宏观推进格局。在大学课程中,也无法激活红色资源、红色故事、红色旧址等本应协同育人的各要素,从而导致协同力度不足、育人效果有待提升的状况。大学师生、社会各界只有提高对红色文化的自觉,增强对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的自信,才能盘活红色家底,红色基因融入大学校园才能更主观能动,从而构建校本融入红色基因的课程体系,采用更适切的融入方式和开发更贴合的融入素材。第二,缺乏现代转化,亲和力不够。对红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着力点。红色文化形成于我国特112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年第5期定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过程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是新时代强国征程的思想明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的背景与红色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如果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过程中教师未对红色文化进行现代转化,时代亲和力不够,就容易给大学生一种怀旧、老套和自我陶醉的感觉,甚至出现红色文化的形式主义化、空壳化,那么更深层次的红色基因就更加无法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和心灵。赓续红色基因,不能总是局限在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上,要处理好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加强对红色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社会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一方面,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保持红色文化生长和赓续的根基;另一方面,要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7,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不断开掘红色文化的价值新内涵,搭建具有时代气息的亲和载体,采用新潮的表达方式,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气质和青年大学生吸引力,从而使大学生主动接受课程的红色文化熏陶,将红色基因融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血脉,有效预防外来文化渗透的“转基因”。第三,缺乏现实关照,融入效度不高。关注大学生的现实和对接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是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价值点。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为人民服务,一切从群众的需要出发8,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红色文化,为大学课程育人提供深厚力量和价值引领。单纯的思想不能触及事物的本质,思想必须根植于信仰,而信仰必须关照现实,才有生命力和可信度。正是缺乏对大学生现实的关照,即部分高校教师在备课中对学情把握不够充分和不够精准,从而导致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方式生硬传统、素材未深层次开发、融入效度不高的困境。大学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师与践行者,应关注大学生现实困惑,用富有时代性的现代话语使红色文化与职业发展相契合,推动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强国之路对接,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坚定政治信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课程关怀,善于运用鲜活话语叙说红色故事,直抵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根植红色基因;应树立问题意识,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结合起来,彰显红色文化的理论魅力和时代导引,让生命和使命同向同行,将人生书写在培塑新时代红色传人的壮阔事业中。3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精准路径根据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现实困境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秉持以课程建设为统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遵循“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从课程体系的“破”与“立”、红色文化的“根”与“魂”、理实一体教学的“时”与“势”三方面探索红色基因融入大学课程的精准路径,构建有深度的课程体系、有温度的课堂教学和培塑有情怀的红色传人。第一,统筹“破”与“立”。红色文化精准对接办学特色,构建有深度的课程体系。打破纯知识技能传授的学科体系,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与地域红色资源,融合国家课程,为大学生设立有深度的校本课程体系。首先是教学管理部门要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架构以红色基因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具体包括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旗帜鲜明地讲授红色文化,为文化基因的植入做好思想准备和提供理论认知;激发各门专业课程活力,以红色文化为融合点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作用,学科渗透红色基因,达成课程政治方向一致性、育人方向一致性和文化认同一致性,为文化基因的传承实现情感认同和价值观认同;整合地域红色资源和革命旧址开设“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红色文化”“革命体验式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等选修课程,为文化基因的赓续贡献力量。其次是各二级学院要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院专业特色,打通红色基因与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及其实践类课程的互动9,构建同向同行的特色课程体系。同时,设置相关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协同规划整合红色资源,并将其系统融入各课程教材体系和知识结构中10,所有课程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实现为党育人与为国育才的有机统一。113 教学实践与课程改革最后是积极联合社会红色机构,开发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和烈士陵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