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国家
文化
公园
综述
内涵
特征
实践
进展
理论
探索
毛华松
专题:国家文化公园/Special:National Cultural Park57国家文化公园综述内涵特征、实践进展与理论探索毛华松 吴映华夏 王雪纯 谢守红摘要:【目的】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中国首创的概念,是以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与标识为目标的重大文化工 程。开展系统性的综述研究,对国家文化公园的理论体系构建和建设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国家文化公园政策文件、建设方案与建设保护规划的资料梳理和学术研究的文献追踪,对其内涵特征、实践进展与理论探索做出总结。【结果】归纳当前国家文化公园的理论与实践主要表现为:1)国家文化公园具有从地方性离散到区域性整合的文化资源集群保护的内涵本质,表现出国家性、地方化、公园型的概念特征;2)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逻辑为从宏观到微观、从中央到地方,分载体、分省域、分区段开展,形成了基于国家性与地方化的综合性资源识别方法、基于资源属性与保护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设置、基于落地建设与管理运营的关键领域基础工程与体制机制保障;3)国家文化公园理论探索主要围绕多元载体拓展、特色资源补充以及均衡发展、边界划定、跨域协同、法规保障等方面展开。【结论】在国家文化公园内涵特征、实践进展、理论探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规范建设、边界整合、创新传承 3 个方面提出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的展望。关键词:国家文化公园;线性文化遗产;内涵本质;概念特征;空间规划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宋代城市风景的营建机制及空间模式研究”(编号 51878087)Beij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ournal Periodical Office Co.,Ltd.Published b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ournal.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license.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30(2023)02-0057-08DOI:10.12409/j.fjyl.202207260439收稿日期:2022-07-26修回日期:2022-12-1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毛华松,吴映华夏,王雪纯,谢守红.国家文化公园综述:内涵特征、实践进展与理论探索 J.风景园林,2023,30(2):57-64.国家文化公园属于中国首创、侧重文物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旨在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与标识打造的新型公园类型,对于中国遗产话语的“范式性”国际化交往和本土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1。国家文化公园的相关政策经历了概念思考、建设规划和建设提质 3 个阶段。1)概念思考阶段。2016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章节的“文化重大工程”专栏中,首次将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传统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的组成部分提出,吹响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号角;2017 年 1 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3明确将“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纳入“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任务中;2017 年 5 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4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章节的“中华文化传承工程”专栏中提出“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这一阶段初步明确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资源载体和目标方向。2)建设规划阶段。2019 年 12 月,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5确立了国家文化公园的基本概念,即“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同时明确了长城、大运河、长征 3 个首批国家文化公园的线性空间载体;202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6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章节提出,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方面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提出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构想;2022 年 1 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7。这一阶段在明确 5 个国家文化公园的基础上,推进各省市分段规划、示范建设,标志着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确立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5工作格局的形成。3)建设提质阶段。2022 年 8 月,“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8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章节中,强调“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2022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章节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部分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9。这一阶段标志着国家文化公园已结束了从无到专题学术主持人Guest Editors of the Special曹磊 CAO Lei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本刊编委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Tianjing University,and an editorial board of this journal58Landscape Architecture2023/02有的初始阶段,进入关注如何“推进”“建好”的质量提升关键阶段。现有研究与上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 3 个发展阶段对应,内容涉及概念分析、实践建议、价值提升 3 个方面。在概念分析上,已有研究将国家文化公园与国外国家公园、欧洲文化线路、美国遗产廊道、中国线性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进行对比,梳理了国家文化公园的缘起、特质、目的、意义等内容1,10-13。在实践建议和价值提升上,从建设载体和资源识别、空间规划优化、保护工程等方面,关注了长城、长征、大运河等国家文化公园的具体建设情况14-18;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理念、建设目标、遴选方式等方面,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国外历史文化类与文化型国家公园的经验19-21。以上研究也揭示了当前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建设需要突破的问题:面对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中国首创文化工程的属性,如何实现载体复杂性与文化标识打造的协调、处理好经验借鉴与实际创新的关系?针对这些思考,本研究从内涵特征、实践进展与理论探索 3 个层面,提出国家文化公园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方面的展望,在多元文化资源整合、复杂城乡发展需求和国家文化标识建设等方面为国家文化公园提供经验思考。1 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特征把握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本质和概念特征有助于理解其规划建设的总体框架,推进其高质量建设。虽然国家文化公园是“在吸收国外国家公园和区域性遗产保护等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家公园体系和制度上衍生的大尺度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方式”13,是“国际遗产保护空间范围从单体建筑向集群式遗产、大遗址、文化街区、历史城镇、文化线路逐步扩大”趋势的响应1,但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文化公园反映了“文物和单体遗产已不足以承担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文化、精神层面国际地位”1,显现了“一种与美国国家公园和欧洲文化线路既有理念联系又有内涵区别的大结构叙事”22。可见,国家文化公园由中国首次创新发展,具有区域性文化资源集群保护的内涵本质和国家性文化保护、地方化文化发展、公园型文化共享的概念特征。1.1 内涵本质:从地方性离散到区域性整合的文化资源集群保护国家文化公园的集群保护主要表现在文化资源和保护方式 2 个方面。在文化资源的集群上,国家文化公园依托具有中华地理空间标识的巨型线性载体,结合载体文化的主题性、连续性特征,突破了单体文化资源类型、时空边界、地方与部门管理边界,对沿线文化与自然资源进行系统性保护,以集群的形式建构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中国符号、标识。其一,与文旅部门的文保单位、大遗址保护区、考古遗址公园、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城乡建规部门的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不同,国家文化公园打破了文化与自然割裂的局面,以各类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综合性保护代替单体或单地域的离散性文化资源保护1416-18;其二,国家文化公园依托长江、黄河、长征、大运河、长城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大尺度、大范围、大跨度“地理媒介”,联动了不同子文化空间区段,发挥出文化价值的集合放大效应,凸显文化共同体价值22-23,反映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遗产体系。在保护方式的集群上,国家文化公园通过 4 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和五大关键领域基础工程的设立等方式实现了资源集群化保护,进而实现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复合功能和文旅发展、生态修复、乡村振兴等多元目标。国家文化公园集群化的保护方式实现了“遗产要素导向型”分头保护到“管理目标导向型”统一保护的转变1,以及意象式松散集合到功能性有机整体的转向16,建构了文化遗产作为战略性“社会-技术”集群24的创新性方法。这样的“社会-技术”集群方法,从资源保护、文化阐述、设施配套、环境修复等方面,关注多元主体、多重功能、多重分区的协同,将遗产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和文化生态来保护16,平衡了文化保护与公众权益之间的关系。1.2 概念特征:国家性、地方化、公园型国家文化公园的国家性体现在国家意志的战略目标、中国符号的形象定位和中央统筹的组织保障上。1)在国家意志的战略目标上,“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成为相关政策文件的共性目标,体现了“文化自信”国家战略下提升中国文化遗产国际话语权、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诉求。2)在中国符号的形象定位上,首先,国家文化公园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这样跨区域、代表中华民族融合发展、中华精神形成发展的共性地理媒介为载体,与“西欧北美民族认同型国家和中东宗教认同型国家”有所区分,从国土层面建构了中华文化总体性把握的形象体系,架起了强化国民文化身份认同感的通道22;其次,国家文化公园具有世界级、国家级文化资源的支撑性,如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就明确指出作为参观游览和文化体验的主体区域,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展示园应该由“国家级文物和文化资源及周边区域组成”5,反映出国家文化公园所具有的国家性文化脉络。3)在中央统筹的组织保障上,国家文化公园从公园名单、规划方案、建设分期等方面,建构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5的推进机制,协调国家文化公园在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确保国家意志、中国符号的全面呈现。国家文化公园的地方化体现在差异互补的地方特色、价值外溢的地方发展和落地实践的地方支撑 3 个层面。1)在差异互补的地方特色层面上,国家文化公园跨越文化单元、要素类型、时空边界的集群保护,促使国家形象定位与特定地域、不同文化特点的“和而不同”得到彰显。在已启动的长城、长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中,带、段、线、区的文化聚类引导成为既能凸显整体标识、代表国家形象,又根植于地方特色的普遍规划途径,实现了国家性宏大叙事与地方性特色故事之间的关联25。2)在价值外溢的地方发展层面上,国家文化公园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 4 类主体功能区的差异化管控,为“拓展投融资渠道,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确保公园建设、管理和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25提供了空间保障;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关键领域基础工程的系统推进,指专题:国家文化公园/Special:National Cultural Park59引、统筹了文旅发展、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3)在落地实践的地方支撑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