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安王庄村汉墓群出土铜镜_王伟.pdf
下载文档

ID:492560

大小:3.47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淮安 王庄村 汉墓 出土 铜镜 王伟
53淮安王庄村汉墓群出土铜镜淮安王庄村汉墓群出土铜镜王伟(淮安市博物馆223001)【摘要】淮安王庄村汉墓群是一处西汉早期至东汉早期的墓地,共发现墓葬97座,出土各类文物近千件,是淮安市博物馆近年来发现墓葬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时代跨度长、出土物最丰富的一个墓地。其中出土的67枚铜镜,则是研究西汉至东汉早期铜镜发展变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关键词】铜镜西汉至东汉早期王庄村汉墓淮安王庄村汉墓群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城南乡王庄村,原为一高约4米的大型土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因烧砖取土和平整土地,土墩基本不存。为配合力辰物流园工程建设,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淮安市博物馆对王庄汉墓群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共发掘汉代墓葬97座,是淮安地区首次考古发掘的汉代土墩墓1,也是目前为止发现墓葬数量最多的汉代土墩墓2。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铁器、漆器等各类文物,其中有60座墓葬出土铜镜67枚,计为蟠螭纹镜2枚、星云纹镜7枚、草叶日光镜3枚、日光镜28枚、四乳四虺镜5枚、重圈铭文镜1枚、昭明镜12枚、四神博局镜2枚、乳钉神兽镜1枚、四乳龙虎镜4枚、博局铭文镜1枚、卷草乳钉镜1枚。现挑选部分铜镜介绍如下。1.蟠螭纹镜2枚。圆形,宽卷缘,三弦纽,圆纽座,纽座外有一圈细绹纹和凹面宽带。主纹为缠绕式蟠螭纹,螭勾喙,头上有角,躯干弯曲、缠绕。镜体较薄。M98:1,直径14厘米(图一、图二)。图一蟠螭纹镜图二蟠螭纹镜拓片东方博物青铜管窥(第八十五辑)542.星云纹镜7枚。圆形,内向十六连弧纹镜缘。博山纽,圆纽座。主区饰4枚大乳钉,其间有四组由乳钉和弦纹组成的星云纹图案。乳钉代表星辰,弦纹表示流动的云气。此类铜镜有大小两种,尺寸较大者如M49:3,直径10.5厘米(图三)。尺寸较小者如M35:7,直径7厘米(图四)。纹饰上的区别是,尺寸较大者镜座外廓也有一圈浅连弧纹,每组星云纹图案由7枚小乳钉和1枚联珠座乳钉组成。尺寸小者的星云纹图案由5枚小乳钉和1枚大乳钉组成。3.草叶日光镜3枚。圆形,镜缘为内向十六连弧纹装饰。三弦纽,方形纽座。座外有两圈方格纹,内框凹面,外框四角有两个底边相对的三角形构成的正方形,框内有篆体8字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主区饰有草叶纹,从方框外伸出,每边两枝,中间夹有乳钉纹。M75:3,直径13.7厘米(图五)。4.日光镜28枚。圆形,圆形纽,凹面圆纽座,素缘。纽座外有内向八连弧纹,纽座与连弧纹间有弦纹装饰。外书一圈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每两字之间有一云纹装饰。M84:1,直径7.5厘米(图六、图七)。M53:7,直径7.3厘米(图八)。M21:1,直径6.8厘米(图九)。5.四乳四虺镜5枚。圆形,半球形纽,柿蒂形纽座,宽素缘。纽座外饰宽弦纹,主区内外廓饰有栉齿纹。主区以圆座乳钉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饰简化的蟠虺纹,间隙处饰草叶纹及小鸟纹。M31:8,直径13厘米(图十、图十一)。M60:1,直径10.2厘米(图十二)。6.重圈铭文镜1枚。圆形,半球形纽,联珠纹纽座,素平缘。纽座外饰两周凸弦纹,将铭文分为内外两区,其外区铭文两侧饰以栉齿纹。内区篆书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每字间隔有云纹及田字纹。外区篆书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而象夫日月,心忽扬而忠,然虽塞而不泄。”M26:1,直径12.2厘米(图十三、图十四)。7.昭明镜12枚。圆形,半球形纽,圆纽座,宽平缘,座外为凸弦棱,再向外又有内向八连弧纹,凸弦棱内外有若干凸图五草叶日光镜图四星云纹镜图三星云纹镜55淮安王庄村汉墓群出土铜镜图六日光镜图八日光镜图十四乳四虺镜图七日光镜拓片图九日光镜图十一四乳四虺镜拓片东方博物青铜管窥(第八十五辑)56棱纹。主区隶书铭文为“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不汜”,每字之间以而字相隔,铭文两侧各饰一周栉齿纹。M32:12,直径12.5厘米(图十五、图十六)。完整的昭明镜铭文共16句72字:“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穆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絜清白而事君,怨污秽之弇明,微玄锡之流泽,恐疏远而日忘。慎糜美之穷皑,外承欢之可悦,慕窈窕之灵景,愿永思而毋绝。”但一般铜镜上的铭文多节取片段,以“昭明”句为主。如M16:1昭明镜上的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辉向夫日月,心忽而不泄”(图十七)。8.四神博局镜2枚。圆形,半球形纽,连珠纹纽座。座外方框四角有“长宜子孙”铭文。主区纹饰以8枚连弧纹乳钉及博局纹分为四方八极,神兽纹饰分别是龙与凤鸟、虎与独角兽、朱雀与禽兽、玄武及蟾蜍。外饰一圈栉齿纹,镜缘上饰有锯齿纹和螭龙纹。M33出土的一件(藏品号7:519),直径16.5厘米(图十八)。M85:1,直径14厘米(图十九)。9.乳钉神兽镜1枚。圆形,半球形纽,座外饰9枚乳钉纹,间饰云纹。主区两侧各有一周栉齿纹,中间以一周凸弦纹带分为两个区域,内区为连续三角形纹饰,外区有7枚连弧纹座乳钉,乳钉间饰有四神和瑞兽。镜缘饰锯齿纹和变形四神纹带。M1:4,直径16.7厘米(图二十;封面)。10.四乳龙虎镜4枚。圆形,半球形纽,圆纽座,宽素缘。纽座外围一圈宽凸弦纹。两周斜栉齿纹之间是主纹,饰有四乳和二龙、二虎相间环绕。龙虎四肢粗壮,作昂首奔驰状。M67:7,直径12厘米(图二十一)。11.博局铭文镜1枚。圆形,半球形纽,方纽座,座上饰12个圆座乳钉纹间以十二地支。主纹为8个圆座乳钉纹、博局纹和四神瑞兽纹。中间有一圈铭文,内容为:“上大山,见神人,食玉央,饮澧泉,宜官秩,保子孙,乐未央,贵富昌。”主纹饰外有一圈栉齿纹,镜缘上饰锯齿纹和云气纹。M56:5,直径14.5厘米(图二十二、图二十三)。西汉早期,铜镜基本延续战国铜镜的样式,整体较为轻薄,镜缘及镜座外有凹面宽弦纹。如M98:1蟠螭纹铜镜,蟠螭纹为战国铜镜中的常见纹饰,相较于战国时期的图十四重圈铭文镜拓片图十三重圈铭文镜图十二四乳四虺镜57淮安王庄村汉墓群出土铜镜图十五昭明镜图十七昭明镜图十九四神博局镜图十六昭明镜拓片图十八四神博局镜图二十乳钉神兽镜东方博物青铜管窥(第八十五辑)58注释1 胡兵:江苏淮安王庄村汉墓群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6 年第 5 期。2 胡兵:江苏淮安王庄村汉墓群的发现与研究兼谈淮安地区汉代土墩墓,东南文化2016 年第 5 期。3 杨金平:东汉七乳镜的源起和发展,文博2006 年第 6 期。4 熊传新:谈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陆博,文物1979 年第 4 期。蟠螭纹铜镜,汉初的蟠螭纹镜没有了战国时期的繁缛、细密的风格,底纹消失,整体纹饰趋于简练。西汉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铜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铜镜整体造型变得扁平厚重,镜纽由弦纹纽变成了博山纽、圆纽、半球形纽。镜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纹饰,如草叶纹、柿蒂纹、联珠纹、连弧纹等。西汉初年,铭文只是作为纹饰的一部分,汉武帝时出现了以铭文为主题内容的铜镜,内容多为祈求富贵寿禄平安的吉祥语,如昭明镜、日光镜等。铜镜铭文字体的变化也反映了汉代书法隶变的这一过程,如M16:1昭明镜字体方圆规整,笔画瘦劲,字体已经发生了隶变。而M32:12昭明镜铭文字体则变得方正端庄,笔画平直,字体已经变成了隶书。铜镜上的文字既是一种信息的表达,也是一种装饰性的符号。铜镜纹饰从图案化到文字符号化,是铜镜美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进展和突破。西汉末年,谶纬学说、神仙思想、阴阳五行盛行。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出现了以修仙、神兽为主题的铜镜。七乳神兽镜作为东汉出现的铜镜样式,它代表了古老的七曜之说,中国古铜镜从日月星辰、修道成仙的世界向普通的人世生活转换3。如M1:4乳钉神兽镜的主区乳钉间填以各种神兽纹饰,关于神兽的含义,各有不同解释,博古图称为“四灵三瑞”,四灵即四神,三瑞为何物则不明。此墓出土了一件灰陶壶,平底、腹部圆鼓,形制为西汉晚期陶壶风格,据此推断这枚乳钉神兽镜的时代应为西汉晚期。博局镜为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流行的铜镜类型,这类铜镜最初被称为规矩镜,镜面上的TLV纹饰被认为代表着绘图工具规和矩。随着后来的考古发现,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一套陆博,根据陆博上的纹饰判断TLV纹与陆博有关,应命名为博局纹镜4。王庄墓地M56、M85、M33共出土三枚博局镜,其中M56和M85均在土墩墓的西北面,远离墓葬群中心;此外墓葬中还出土了“大泉五十”“大布黄千”等新莽时期货币,所以这两枚铜镜的年代应为新莽时期。汉代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政府设有专官管理铜镜的制作。据前汉书记载,“少府之下有尚方令一人,御用及官制铜镜均由尚方制作”。因此汉代的铜镜整体做工精良,纹饰优美,内容丰富,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王庄土墩墓出土的这一批汉代铜镜,时代明确,为研究西汉至东汉早期铜镜的发展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图二十一四乳龙虎镜图二十二博局铭文镜图二十三博局铭文镜拓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