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色彩的风格演化与颜料粉工艺的变革_桂佩雅.pdf
下载文档

ID:492457

大小:2.45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绘画 色彩 风格 演化 颜料 工艺 变革 桂佩雅
139Fashion Color探索桂佩雅Gui Peiya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 200444Shanghai Academy of Fine Art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anges between Palettes and Innovation of Pigment Technology绘画色彩的风格演化与颜料粉工艺的变革摘 要:绘画艺术的风格指的是与某一艺术家、时代、地域、流派或运动相关联的绘画作品视觉外观,长期以来一直是艺术史学家对绘画作品进行分类的主要模式。色彩是绘画风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色彩的面貌与绘画风格有着重要的关联。而色彩风格的演化不仅出于艺术家的主观追求,也与材料,尤其是颜料粉的工艺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拟通过绘画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艺术家的作品和他们所用的颜料来梳理这种关系,论证材料对艺术风格演化的制约作用。并通过色粉笔画对印象派的启发作用,探讨工具材料对艺术风格演化的推动作用。关键词:色彩;颜料粉;色粉笔;工艺革新Abstract:The style of painting refers to the visual appearance that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artist,period,region,art school or movement,by which art historians classifying artworks.Colou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painting style.variation of paintings colour character through time is closely related to evolve of art style.The evolution of color style not only stems from the subjective pursuit of artists,but also has an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 of materials,especially pigment.This paper intends to sort out this relationship through the works of artists of different periods and schools in the art history and the pigments they use,and demonstrate the restrictive effect of materials on the evolution of artistic style.Through the inspiration of pastels to impressionist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motion of tools and materials to the evolution of art style.Keywords:colour;pigments;pastels;technology innovation一、色彩与绘画风格演变的关系作为绘画作品的审美元素,色彩几乎有着和主题一样的重要性。许多脍炙人口的绘画作品都以经典的用色著称。如乔托的竞技场礼拜堂湿壁画中交相辉映的金色与群青,凡高向日葵中灿烂的黄色,马蒂斯舞蹈中狂野的蓝色与橙色。有些色彩甚至带上了个别艺术家的专属烙印,如以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姓氏命名的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正如时装界不断更替的流行色一样,不断更迭的绘画流派与绘画风格往往也会呈现出各不相同的色彩性格。我们不妨以西方绘画为例(图 1),对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画家的画作与用色习惯做一番考察,看看用色所体现的色彩性格对艺术风格的塑造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图1 拉斐尔阿尔巴圣母(Alba Madonna),约1511年,木板油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常会在画作中使用对比色,让不同的色块在画面上形成均衡关系。但他们用于绘画造型的主导因素是明暗调子,在描绘对象时主要表现固有色和明暗变化,较少表现因环境光造成的冷暖变化,画面中可以看到的色相种类也比较有限(通常以红色、蓝色、黄色、绿色为主导)。这种用色与文艺复兴画派庄重的风格是相辅相成的。继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于 17 世纪的巴洛克画派更善于运用强烈的明暗调子营造空间幻觉和戏剧性气氛1,在他们的画作中,色彩调子往往显得更为单纯(黄色、棕色和红色用得较多),有时整幅画面都笼罩在统一的暖色调子之中。比如伦勃朗的用色,常被后人称作酱油调子。这种对色彩的限制更好地突出了强烈对比的明暗调子对画面的统领作用,更适于巴洛克风格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暖色调子的运用也为画面带来了强烈的情感表现力(图 2)。图2 伦勃朗浪子回头(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约1669年,布面油画2023-01-内页.indd 1392023-01-内页.indd 1392023-02-09 15:23:392023-02-09 15:23:39140Fashion Color探索到了 18 世纪,兴起于法国的洛可可风格开始流行于欧洲,这一风格的色彩以明亮、优雅著称1,画家开始更多地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来营造画面的整体氛围。在他们的画面上,常可以看到红绿对比或蓝橙对比形成的补色调子(图 3)。这种用色与洛可可艺术雍容华贵的气质相得益彰。但较之 19 世纪以后的作品,19 世纪以前所有风格和流派的画作,呈现出的色彩都给人以不那么鲜艳的感觉,色相也以原色和间色为主。这是由于在 19 世纪之前,画家能够使用的颜料品种一直较少,尤其是绿色,不仅种类少,也没有纯度较高的品种,画家要追求鲜艳的色彩往往还要使用罩染之类的特殊技法。而且在这些古代大师的画作中,色彩始终未能取代明暗调子,承担起审美传达的主导作用。图3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秋千(The Swing),1767年,布面油画图4 J.M.W.透纳维姆勒堡(Fort Vimieux),1831年,布面油画到了 19 世纪,被誉为“光之画家”的英国浪漫主义画家透纳,开始试着用新发明的化工合成颜料,创作出了在色彩上更具新鲜感的画作。一些新出现在市场上的颜色鲜艳的颜料(如胭脂红铝色淀、柠檬铬黄、氧化铬翠绿等)帮助他更准确地捕捉到了天空和大海在朝霞和晚霞中所呈现出的明艳色彩。这些艳丽的色彩从客观上更符合人眼对自然界的色彩认知规律,但已经突破了当时人们对绘画作品的欣赏习惯。透纳在晚期作品中开始尝试让色彩与光来主导他的画面,甚至放弃了古代大师用轮廓形追求“触觉价值”1的做法,超越了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绘画的接受习惯,一些作品还在艺术批评界激起了质疑的波澜(图 4)。印象派时期,随着外光写生的流行,画家开始关注从更科学的角度分析人眼对色彩的认知规律,尝试以冷暖关系取代明暗调子来塑造形象,各种色彩都呈现出较高的纯度和明度,这就让色相的对比变得更为突出。美国物理学家奧格登 魯德(Ogden N.Rood)在 1879 年出版的现代色彩学(Modern Chromatics)中明确区分了光学混合与颜料混合的差异。新印象派的修拉依据此理论,将不同色相的色点并置,这样“加法混光”使色彩的明度效果显著优于按传统方法调和颜料的画面2。这两个画派的作品中,明度调子对画面的支配作用明显让位于色彩,与粗放的笔法共同支撑起了他们侧重表现自然光影变幻的风格。这种视觉效果进一步突破了当时人们对绘画作品的欣赏习惯(图 5、6)。图5 克劳德莫奈威尼斯大运河(Grand Canal,Venice),1908年,布面油画图6 乔治修拉从杰克岛看塞纳河(The Seine seen from La Grande Jatte),1888年,布面油画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的新颖用色几乎启发并影响了后世所有流派的画家,19 世纪末登场的后印象派画家用色则更为大胆,甚至摆脱了视觉客观规律对色彩的约束,更为强调色彩的象征意味和文化符号性,实现了主观用色,与他们在造型方面的创新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更具精神性和人本主义色彩的风格特征。进而启发了野兽派等诸多现代艺术流派(图7)。图7 保罗高更黄色的基督(The Yellow Christ),1889年,布面油画二、画家所用的颜料与色彩表现可以看出,随着时代与流派的更替,画家作品的色彩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 19 世纪以前,古代大师作品所呈现出的色彩明显不如后世画家的作品那样丰富和强烈,他们对色彩的运用也不像 19 世纪以后的画家那样自由。如前所述,19 世纪之前的画家能够使用的颜料品种是有限的,尤其缺少高纯度的绿色,也没有紫色。这是由于古代大师使用的颜料以天然来源为主,多取自天然矿物,如赭石、群青,少量来自动植物,如胭脂红、茜素红。尽管也有铅白、朱砂这样的合成颜料,但合成方法较为传统,种类极为有限,技术革新的速度也非常缓慢,很少出现新品种。因此古代大师可以选用的颜料种类范围较小,且较为固定(表 1 中拉斐尔和伦勃朗使用的颜料品种清单),他们在作画时更多是依照各自流派的程式调色、用色。比如意大利人切尼尼在艺术之书(Il libro dell arte)中就记载了画人物衣服、肌肤和头发的亮面和暗面时调色的具体配方3。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画家对色彩的表现,尤其是在风景画中,很难看到如实展现朝霞与晚霞色彩的作品,草木的色彩也很难做到如自然2023-01-内页.indd 1402023-01-内页.indd 1402023-02-09 15:23:392023-02-09 15:23:39141Fashion Color探索中一样青翠,画家至多也只能在弱化对象色彩原有强度的情况下保留色彩的对比关系(图 8)。图8 克洛德洛林托比亚斯与天使的风景(Paysage avec Tobie et lAnge),1663年,布面油画图9 J.M.W.透纳威尼斯:泻湖日出(Venice:Looking across the Lagoon at Sunset),1840年,纸面水彩19 世纪上半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化工合成颜料粉占据了市场,大大扩充了颜料的品种颜料色相的种类比以前更多,一些色相的颜料(如绿色)也有了纯度更高的品种这彻底改变了画家选择颜料的范围(表 1 中透纳、莫奈和马蒂斯使用的颜料品种清单)。因此,19 世纪以后的画家在用色方面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可以用更鲜艳的颜料捕捉他们看到的或想到的色彩,也更有可能摆脱传统流派在调色方面的程式。比如透纳开始用鲜艳的胭脂红铝色淀和浅柠檬铬黄来描摹朝霞的暖色(图 9)。法国印象派画家的调色板上,几乎有半数都已是新品种的现代合成颜料。表1 画家使用的颜料画家颜料品种清单白色蓝色绿色黄色棕色红色紫色黑色拉斐尔4铅白群青,石青铜绿铅锡黄,黄赭,雌黄褐赭石茜素红,胭脂红,土红,朱砂骨黑伦勃朗5铅白石青,钴蓝土绿黄赭,木樨黄赭石,橙赭,凡戴棕土红,朱砂骨黑,炭黑透纳6锌白钴蓝,合成群青氧化铬翠绿,铬绿铬黄,浅柠檬铬黄,铬橙,钡铬黄胭脂红(铝色淀),橙色朱砂,铬红莫奈7铅白钴蓝,合成群青巴黎绿,铬绿镉黄,柠檬铬黄,锌黄,镉橙朱砂,胭脂红(碳酸钙色淀)钴紫马蒂斯8铅白,锌白钴蓝铬绿铬黄,镉橙朱砂,甲苯胺红钴紫骨黑,炭黑但画家可用的颜料与呈现在画面上的色彩并不是简单对应的关系。因为西方画家,尤其是印象派以前的画家,习惯于调和不同的颜料来生成所需的色彩,调和后的色彩在明度、色相和纯度方面都与未经调和的颜料有所不同。比如拿波里黄和石青调和成的绿色,明度介于拿波里黄和石青之间,纯度则低于拿波里黄,也低于石青,只能得到一种近乎灰的绿色。而印象派以来的画家尽管也使用调和颜料的方法,但开始更多地在画面上使用未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