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中的应用与探索_张彬.pdf
下载文档

ID:492368

大小:2.93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混合式 教学 模式 高职 院校 公共 选修课 中的 应用 探索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卷第24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2(21)24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中的应用与探索张彬【内容摘要】选修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选修课作为选修课的类型之一,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开设的规模逐步扩大,开课模式多以混合式教学为主。该模式在实践运行中,实现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解决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多数院校对此模式的认识和有效做法,尚有极大的提高和完善空间,本文在跟踪某高职院校的基础上,探索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尝试着提出了公共选修课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基金项目】本文为眉山职业技术学院2019 年度院级教改项目“混合式 教学在公共选修课中的实践性研究”(编号:19JY22)成果。【作者简介】张彬(1974),女,四川眉山人,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类教育教学管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 1998 2 号)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要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常将这类课程开设成公共选修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课程资源多数选自开放课程平台,学生按照规定参加学习和考试,成绩合格后即可结课。笔者对某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公共选修课中的实践进行了跟踪调研,发现该模式运行中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融合较差,效果欠佳,通过对此问题之路”的浸入式教学,广泛发动共青团员开展相似的实践教学,使同学们对东北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生活有更多的了解,让大家深切体会到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仰与意志,缅怀革命前辈。要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目前大学生的主要授课方式为教师讲授,在学校最多的就是学习文化知识,而社会实践的培训所占比重并不大。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前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如果没有在学校进行社会实践,大学生进入社会后会遇到很多不便。为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知行合一”教育。为使学生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在寒暑假期间,可组织相关的“红色实践”,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传承东北抗联精神,为促进社会发展营造积极和谐的环境。(四)聘请抗联后代宣讲,还原英雄事迹。东北抗联战士后代可以最真实地还原抗联英雄的事迹,因此高校可以邀请东北抗联战士后代不定期来学校进行宣讲和开展红色教育。通过抗战老兵后人所讲的真实历史,让同学们对抗战的本质和时代意义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得到熏陶和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能增强红色文化意识,增强对红色基因的情感认同,使红色文化根植于心;此外,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五)利用新媒体,创新东北抗联精神传播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推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技术变革,各种互联网产品和在线教育平台层出不穷,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因此,高校要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创新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播方式。一是高校要创建一个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网站或公众号,收集有关东北抗联的事迹,在大学生中积极传播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的文章。使广大学生除了通过文字,还可以通过图画、纪录片、短视频等形式感受东北抗联精神的震撼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东北抗联精神真正实现。二是搭建网上讲座平台,让大学生通过网络讲座形式观看相关视频。透过录影及录音,让同学们能够体会到东北抗联的精神内涵。三是开设专题网上学习问答,以逐步加强大学生对红色知识的认识,使其更加深入、更加广泛,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爱国精神。【参考文献】1 张洪兴 东北抗联精神 M 沈阳:白山出版社,2010 2 东北三省联合召开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座谈会 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5:161 3 陈松友,吕路军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140 143 4 边云霞,吴俊达 东北抗联精神的意涵及其现实启示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0:79 81 5 吕路军 东北抗联精神研究 D 吉林大学,2017 6 王光远 东北抗联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D 吉林大学,20182912022年第21卷第24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的研究,找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中运用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混合式教学的路径。一、相关概念及背景(一)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是在全校范围开放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倡人文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2,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要素。(二)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不仅反映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也能影响和体现学习者的学习成效3。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4,该模式也可通过一定的方式固化下来,形成一种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该模式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也指出,要抓好高校教育教学“新基建”,教与学都需要通过新技术来变革,混合式教学要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新常态6。由此看来,公共选修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传统线下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传统线下教学是指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特长、地方文化及学校专业特点开设的课程,教学时间和地点固定,考核根据实际情况主要以出勤、作业、小论文、小方案为主。随着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提高,与素质教育相关联的公共选修课,随着规模的扩大也就遇到了瓶颈。(一)师资有限,课程规模小。多数高职院校师资数量有限,教师工作任务重,再加上公共选修课班额较大,学生多,结构复杂,教学实施、监管和评价比较松散,管理难度大,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不愿开、不愿上公共选修课,所以课程规模小,学生选择机会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某职业技术学院在 2017 年以来,教师人均周工作量约 16 学时,任教课程一般为 2 3 门,再加上近几年狠抓质量工程,教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教科研项目、职业技能比赛以及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对公共选修课的关注度和热情不高。据统计,在五年的时间里,该校先后开出公共选修课 35 门,近三年来出现了教师不愿意开课,学生不愿意选课的现象。(二)线下课靠教师口传身教,缺乏配套线上课程资源。近几年来线下课因各种原因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冷落,但就前几年的实践来看,开设线下课的教师一般都采用口传身教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缺乏配套的线上教学资源供学生进行同步拓展和提升,学生止步于此,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以支撑其与教师的对话、讨论互动等,更没有体现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优势融合。(三)认同度高,选择度创新低。线下课的时间和地点一般来说都是固定不变的,学生需要按规定参加学习,多数学生都认为线下公共选修课直接坐在教室里,能实现与教师互动,学习氛围好,可学到更多的知识,尽管学生对这种模式的教学效果的认同度高,但由于上课时间不自由,选课学生人数创下新低。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公共选修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线上教学是指学校相关部门在公共在线课平台遴选部分通识类课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获得学分,最后由教务处完成期末课程成绩与教务系统的对接。此模式近几年来成为很多高职院校的首选,这种修课方式有一定的优势,如学习不受时空约束,自由度高;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名校名师的课程,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考试和评价较为智能化,可自动管控,效率高。在对某职业院校近五年来的跟踪调查发现,该校先后在爱课程、智慧树、超星尔雅三大平台中选择了 音乐鉴赏 走进 红楼梦 走进心理学 等 60 多门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全校学生选修,虽然突破了传统公共选修课存在的瓶颈问题,但又出现了值得探讨的新问题。(一)教学完全网络化,缺乏线上与线下的对接和融合。目前,公共选修课通常选择一些已有的在线开放课来实施教学,常见的方式有“网络课”和“网络学习+直播见面课”,所以对选修的学生来讲,这部分课程完全是网络化、在线化的,尽管个别课程设置了“直播见面课”,可以实现与教师互动,但终究还是完全依靠网络,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行为参与学习,整个过程本校教师在教学上与学生之间没有对接和互动,所以这种模式只关注了线上学习缺失了线下教学,没有体现混合式教学的内涵。截至目前,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均处于“在线”学习和管理阶段,完全依靠学生自主意识,主动学习,缺乏教师的线下监管、交流,学习较流于形式,学习效果不理想。据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公共选修课除了在平台学习相关在线课程资源外,辅以本校教师的线下指导、辅导、讲座、总结等,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二)课程与学生层次匹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高职院校建设的通识类课程数量不多,特别是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通识类课程,高职院校在选择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时不得不选择部分本科课程,但个别课程内容章节较多,理论性强,高职学生基础比较弱,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究性普遍较差7,所以课程与学生层次的匹配度不高,课程吸引力不够,学习流于形式成为一种普遍状态。据统计,从 20172020年,国家评选出了 3033 门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2020 年为一流本科课程),232 门高职精品在线开放课。同期,高职(专科)院校的数量与本科院校不相上下,甚至还略高于后者,但国家级的课程仅占后者的10%不到。据调查,有70%的学生认为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章节内容较多,没耐心,兴趣不大。(三)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缺乏学习主动性。线上课学习是一种自觉行为,没有课堂教学氛围和老师监督,学习情况和效果难以保证,虽然平台已经实现了教、学、练、考、评的结合,但也存在监管死角。线上课在运行过程中,有 80%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中,采用人机分离方式完成视频的播放,几乎没有学生能将自己选修的课程从头到尾认真学习,多数只为完成任务,取得学分,在形式上应付,学习的主动性整体都较为欠缺。据调查统计,能按期或提前完成学习计划的学生占比为 52 32%,低于学习计划的占比为 40 8%,完全没有学习39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卷第24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2(21)24的占比为 6 87%。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公共选修课中有效推行的途径(一)建立混合式教学管理机制。在对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中发现,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是实现高效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1 建立一套针对公共选修课混合式教学的管理制度。从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修读对象、课程设置与安排、修读要求、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规范学校、教师、学生的行为,为混合式教学良性运行提供制度保障。2 统筹考虑混合式教学中线上和线下的课时比例,实现优势互补。开课部门要根据课程特点,为线上课程配备线下课指导教师,确定线下教学开展的形式和频率,按计划开展指导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混合。3 完善混合式教学激励机制。在教师工作量饱和的基础上增加公共选修课的线下指导,无疑是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但公共选修课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能偏废。所以还需要完善混合式教学的激励机制,从工作量计算、绩效考核进行统筹考虑,对于参加课程建设的教师在评先选优、职称评聘等方面享受与必修课建设同等待遇,从而激发教师干事的积极性。4 加强对师生的引导。加强对教师的引导,让教师深入了解公共选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