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商对外沟通渠道的内涵解读和当代启示_袁良天.pdf
下载文档

ID:492350

大小:1.64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对外 沟通 渠道 内涵 解读 当代 启示 袁良天
江苏商论2023.2徽商对外沟通渠道的内涵解读和当代启示袁良天,汪琼(中共黄山市委党校,安徽 黄山245031)摘要:古徽州以新安江和徽杭古道等水陆交通条件为依托,走出大山,融入市场,经贸互通。谱写出富可敌国的商业神话,打造出无徽不成镇的光辉业绩,成就天下闻名的徽商。留给今人的启示是:交通是平台,融入是动力,坚持要常态。唯志存高远,才能做强做大。关键词:徽州;徽商;启示中图分类号:F727文献标志码:A收改日期:2023-01-17基金项目:20202021年度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课题阶段成果(项目编号:XT202004);2021年度黄山市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项目:徽商“一带一路”的内涵解读和当代启示(立项编号:2021141)作者简介:袁良天(1981),男,安徽庐江人,中共黄山市委党校综合教研室讲师,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及财政学研究;汪琼(1962),女,安徽屯溪人,中共黄山市委党校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徽州地域文化。本文所有作者授权本刊,无偿同意中国知网等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应用以及新华文摘报刊复印资料的转载和摘编,如有法律代理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电子使用应征得本刊的同意。一、导言追溯中国古代“丝绸贸易”的具体内容,实则是水上交通和陆路交通的结合体。其中古徽州地区的崛起,与其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换角度说,历史上的徽州,其实也有自己的对外通道。古徽州地处崇山峻岭之中,他们走出山重水复地理的通道,即“山这边”与“山那边”“水这边”与“水那边”的行走路线,这其中既有陆路,又有水路,是对外通道。正因有了这样的通道,才成就了徽商,才谱写出徽州彪炳史册的奇迹,成为今天名重天下的胜地。当年徽州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今天虽被人称为徽州古道,实质则是徽州古代“一带一路”的重要贸易依托。今天看古徽州在“一带一路”中的对外通道,因岁月侵袭,不少肌体已残缺不堪,旧貌不再。然也有不少遗迹,风貌犹存。其中部分保存较好,且因历史文化厚重的水上通道、陆路古道,或被关注并利用,开发为旅游热线。或引起官方注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水路和陆路的古道,之所以受到方方面面的青睐和重视,不仅仅是通道沿途有迷人的自然风光,重要的是周身满载的岁月烟尘,在历史上所发挥的人员往来、物资交流、通信传递等方面的作用。信息量奇大,价值连城,令人兴趣浓烈,频频问津。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走出了一支叱咤中国商界历史300余年的徽商,创造出富可敌国的商业神话。从这个角度说,留存至今的古徽州走出去的通道,既是孕育徽商的摇篮,也是徽商成长壮大的温床,更是徽商腾飞的活证。一代代徽商不惧艰难险阻从这里出发,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一条条饱含风霜的古徽州通道,也是风云际会的“徽商之路”。二、古徽州对外通道的历史状况与现实遗存徽州地处安徽省南部山区,为皖浙赣三省交界处,“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隘”,是一个“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由于地窄人稠,土地出产不足以供应民食的生存缺陷,从而注定了生存于此的徽州人,要走出大山讨生活,要向外部拓展生存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路”理所当然成为他们联系外部世界的生命线。幸运的是古徽州那些封闭的山村,有着天然的“黄金水路”,其中东南有新安江,以通杭州;北有青弋江、水阳江,以达芜湖;西南有阊江,以抵鄱阳湖和长江,人员外出或货物运输则可顺流而下。这些水路虽然滩多水湍,所谓“一滩复一滩,一滩高一滩。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然而毕竟只要不畏艰难,力克险阻,均可通达。同时,更多的徽州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刚毅坚韧,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或开山辟岭,或架桥铺路,修建了一条条 交通物流 40DOI:10.13395/ki.issn.1009-0061.2023.02.022江苏商论2023.2图1徽州部分古道分布示意图上接云天下探谷底的山道,即人工开凿的徽州旱道。水陆并进,从而构建出徽州向外发展“丝绸贸易”的肌体。回顾古徽州水陆通道形成的历史。水路自古天然,由来已久;而旱路起源,则为人工开凿。自三国开始以至于明清,共开辟9条陆路古道,俗称“九龙出海”。具体说:一为徽浮古道,由徽州府城至江西浮梁,全程约200千米。二为徽安古道,从徽州府城至安庆府城,全程约210千米。三为徽池古道,自徽州府城至池州府,全程约200千米。四为徽开古道,自徽州府城至浙江开化,全程约140千米。五为徽婺古道,由徽州府城至婺源。六为徽泾古道,从徽州府城至泾县,全程约94千米。七为徽宁古道,由徽州府城至宁国,全程约120千米。八为徽青古道,由徽州府城至青阳,全程约160千米。九为徽昌古道,由徽州府城至浙江临安昌化,全程约105千米,后延伸至杭州,又称徽杭古道。其中徽杭古道又有南北之分,北线从徽州府城歙县县城出发,经绩溪县城、伏岭镇,越逍遥岭至昌化,通杭州。南线从徽州府城歙县县城出发,越昱岭关,在昌化与北线汇合,通杭州。图1“徽州部分古道分布示意图”标示出这些陆路古道的具体走向。明清时,徽商鼎盛,商旅繁忙,徽州民间自发集资修建府县乡村道路,通达四方,几近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据不完全统计,古徽州一府六县现存大小古道约有124条(段),保存较好的有徽杭古道、徽饶古道和徽青古道等,计50条,总长442千米。其中保存较完整、富有历史价值的古道,有20多条。与今日四通八达的高铁、高速公路以及不计其数的县道、乡道、村道相比,古徽州水路因时代变迁,或因水利建设需要,今多不复存在。唯有新安江水路,至今仍可断续通航,现已被辟为水上旅游线,其中屯溪有夜游新安江、歙南有水上画廊等项目。而早年修筑的那些陆路旱道,因岁月侵袭,时至今日,多数已淡出视野。然也有不少因基础牢固,作为古徽州厚重的人文历史载体,至今仍存。这些得以保存的陆路古道,大都分布在交通闭塞、人迹罕至的高山深谷中。有的穿行于悬崖峭壁,惊险无比;有的大气磅礴、险峻陡峭;有的淡雅率真、石径迷踪;有的花木掩映、野趣横生。滴水见阳光。古徽州的对外通道,举凡一湾一滩、一坝一碣,抑或一木一桥,一亭一碑,浸湿着徽州商人的汗水和泪水。换个角度说,古徽州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至今依旧在这些通道上流淌和映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安江水道的渔梁坝、徽杭古道绩溪段,现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连接浙江的昱岭关,则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古徽州对外通道对徽州人的影响(一)古徽州对外通道是徽州人出行和货物运输的交通纽带经济发展与交通发展密不可分,“要想富先修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便利的交通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明清时期,徽州的大市场主要是人口最稠密的长江三角洲,徽州人凭借天然的“黄金水道”和四通八达的陆路古道,将大山里的土特产直输山外,同时将山外产品带入山内。其中水路货运成本最低,便利的水路交通,使徽州土产外运,顺水而下,数日可达。回程而来的丝绸、百货、盐等商品,因备受徽州人青睐而销售大旺。应该说,在那样一个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落后的时代,陆路虽也是徽州人重要的出境通道,然而在物资运输中所起的作用,只能作为水路交通的重要补充。唯有当水路受阻时,“雨伞挑冷饭,背着甩溜鳅”,抑或牵马驴、挑山货,“过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有生意,就停留,没生意,去苏州。转来转去到上海,半来年一过,身命都不愁。逢年过时节,寄钱回徽州”。这既是民谣,也是一代又一代徽州人,借助山水通道,前赴后继努力拼搏的真实写照。生动诠释的不仅是徽州人来回奔波闯荡的艰辛,也是当时水陆交通状况的真实描绘。常年居住大山中的徽州人,正是充分利用这样简陋的水陆交通条件,才顺利完成大山徽州与广袤外界的有效沟通,“山”的封闭,因“道路”而开放,缘此才开创出徽帮流寓天下的历史局面。(二)古徽州对外通道是孕育徽商的平台和载体康熙徽州府志中记载:“郡处万山,百货皆仰于外,陆则担顶荷之,夫沿崖陡岭,虽隆冬暗寒而汗雨 交通物流 41江苏商论2023.2行;水则溯流推挽,从急湍石濑中负舟以上”。祁门大洪古道碑刻又记载:“山崩水浅,石磴剥蚀,岭路倾危,肩挑负贩者常以性命为忧”。这些文字所记,不但道出徽州水路滩高礁阻的艰险,陆路古道翻山越岭的艰辛,同时告诫行人需时刻提防豺狼虎豹的袭击,随时防备自然灾害。在这样恶劣的交通环境中,徽州人义无反顾,长年累月像骆驼一样,在水陆古道上负重前行,再融入山外大市场中,拼搏创业,大显身手。从明代走到清代,再到民国;从十三四岁到五六十岁,直至终老,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就这样走出一批职业性商人。他们以破釜沉舟、不达目的死不休的坚强意志,以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顽强品格,以脚踏实地、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务实精神,走出丛山,奔向全国,最终以从商人数众,经营行业多,延续时间长,活动范围广,商业资本大,成为历史上的著名商帮;缔造出富可敌国的神话,营造出无徽不成镇的丰功伟绩;跻身于明清时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永镌史册,名扬天下。四、古徽州对外通道走出的著名徽商“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之民寄命于商”。这些史料既道出了徽州商人命运的艰辛、悲苦与无奈,也道出了徽州人从小就开始学做生意,从而“丢”出徽商的由来。追溯徽商发展历史,当以南宋迁都临安为始。其时与徽州山水相连的杭州,一度繁荣,吸引徽州人开始外出贸易。到明成化、弘治后,徽人经商者更众,形成“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的局面。他们父带子,兄带弟,朋带友,跋山涉水,下苏杭,驻扬州。不但驰骋两淮遍江南,还远达运河到京城,关里关外显身手,甚至溯江而上入川陕,闽粤海上有名声,经商的“足迹几遍域内”。徽商跻身于盐、典、茶、木业和粮、布、丝绸等商业领域,“其货无所不居”,走出了以江春、胡雪岩为代表的一个个商业大鳄,打造出无数个诸如张小泉等金字招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吴裕泰、张一元等存世百年的商业神话,享誉千秋,影响深远。“以布衣上交天子”的江春,是清乾隆时期从歙县走出的“两淮八大总商”之首。他从歙南顺新安江水路南下,到扬州创业,站稳脚跟。后在两淮盐区总商职位上一干40年,成为“一身系两淮兴衰”的盐业巨头,先后6次成功接驾乾隆下江南,曾创下“一夜堆盐造白塔,徽菜接驾宴乾隆”的奇迹,被誉作“天下最牛的徽商”。乃至乾隆也不得不惊叹:“富哉商乎,朕不及也!”可谓红极一时。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帝八十大寿,江春的春台与三庆、四喜、和春,号称四大徽班进京驻演,从而掀开中国戏剧史上崭新的一页,成为中国国粹京剧诞生的前奏。所有这些,当属徽商功勋,同时也是水陆古道奏出的绝响。“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这是清乾隆皇帝亲笔为歙县鲍家祠堂所写的对联。至今完好无损的鲍家祠堂,是徽州盐商鲍志道、鲍漱芳父子所出资重修扩建。鲍志道于十一二岁时,被母亲狠心“丢”出家门,踏上古道,外出经商。他一路乞讨做工,后至扬州,跻身盐业。经多年打拼,父子皆成盐业巨商,最终以“资重引多”出任两淮总商20余年。因多次为朝廷捐款捐物,为国家济困,深得乾隆帝赞赏,乃至专门为其家族题写对联,以召唤天下人向其学习。鲍氏父子于清嘉庆初将此联悬挂祠堂二进正厅,至今熠熠生辉,是水陆古道荣耀的折射。现今杭州清河坊有“胡庆余堂”,为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所建。胡雪岩是徽州绩溪湖里人,15岁身背包袱雨伞,登上徽杭古道,外出经商。他无数次翻山越岭,多少年来来回回,在古道上奔走,到杭州打拼,从“阜康”钱庄打造第一桶金开始,到营造出金碧辉煌的“胡庆余堂”,不但谱写了中国商界神话,而且自己也成为富可敌国的巨商。可以说,这也是徽杭古道的业绩。正因为徽杭古道是胡雪岩的发迹之路,其一代人所创造的突出业绩,完全可用于激发和励志后人砥砺前行,所以徽杭古道绩溪段于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徽州古道旗帜,以纪念先哲,激励今人。杭州“张小泉剪刀铺”是黟县会昌乡人张思家创立。明崇祯元年(1628),张思家带子张小泉离家通过古道到芜湖学习做剪刀手艺。后至杭州,在大井巷搭棚设灶,开设剪刀铺,名为“张大隆”。所制剪刀因质量上乘,生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