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医疗卫生
问题
关乎
人民群众
生命安全
医疗卫生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平安、身体健康,与国民福利息息相关。目前,在中国,医疗问题遭到民众的普遍诟病,与住房、教育并为人民新时代的“三座大山〞。然而医疗问题在中国并非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改革开放后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而逐渐变得严重起来的。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虽然很低,但医疗卫生并没有成为大问题,先反还取得了不少成就。阿玛蒂亚.森就曾经羡慕中国的医疗体制,而现在印度成了我们学习的对象。里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同为社会主义的古巴,其医疗水平与兴旺国家不相上下,以古巴经济开展水平之低医疗成就之高,那是真正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由古巴再反观我国改革前后医疗绩效的比照,不能不令人感慨!在中国,对医疗体制改革的观察必须放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才能看得清楚。我国的改革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缺乏民众的参与。其根本方针是逐渐放开国民的手脚,还国民以自由。可是由于民众被排除在改革权力之外,造成政府主导的改革一方面放弃了既有的政府责任,令一方面又不放弃原有的权力。我国医疗体制的半市场化、半方案化的现状就来源于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依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等方面,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加强根本医疗的建设、对现行的医疗资源进行优组等方面,充分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员对医疗效劳的需求。
〔一〕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医疗费用增长快,药品占医疗费用的比重过大 1995年综合医院平均每人次的诊疗费用是39.9元,每人次住院费用是1667.8元,到2023年,这两项提高到159.5元和5951.8元,各增长4倍和3.6倍,大大高于人们平均收入。医疗费用的上涨已日益成为人们抱怨的热点话题,在广阔民众看来,这一问题是直观的、明显的、实实在在的,正是由于高额的医疗费用才导致他们“望医兴叹〞。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使得财政、企事业单位和患者负担加重,这是造成“看病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我国的医院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的比重平均到达50%[2]左右,少数中小医院高达70%-80%。而OECD〔经济合作和开展组织〕国家同类指标在5%-20%,一般开展中国家和地区在15%-40%。药费在医疗收入的比重居高不下,说明医院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医药费用,医院本该是依靠医生提供医疗效劳获取收入来维持运行的医疗行业。出[1] 现这种情况是很不合理的。 医疗保障能够使得低收入者不会因为费用问题而对医院望而却步,医疗保障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建立医疗效劳的第三方购置者。当人们把医疗费用交给医疗保障机构之后,医疗保障机构就可以以集体力量,成为医疗效劳市场中具有强购置力的购置者,从而运用各种手段来约束医疗效劳机构的行为,确保医疗效劳的质量与 价格匹配。正是因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其保险者、第三方功能发挥有限,才使得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下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经济兴旺的东部地区和城市集中了我国大局部卫生资源,而城市医疗资源又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医院,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而2/3又集中在大医院,农村的合作医疗资源几乎陷入瘫痪,缺医少药问题严重[7]。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者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只有奔向大城市大医院,致使大医院患者越来越多,农村医疗合作几乎形同虚设。大医院规模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高,设备越来越好,收费也越来越多;而农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断流失,设备老化,房屋破旧,患者被迫到外地到大医院求医问药。近20年以来,城市医疗效劳供不应求的矛盾已根本解决,却没有及时把扩大供应的政策调整到促进 医疗卫生事业的内涵开展上来。
现行的医疗效劳不能满足患者不同层次需求,医药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 改革开放造就了不同层次的人群,不同层次的收入群体对医疗效劳有着不同的需求。而我国多数综合性医院走的是“大而全〞的开展模式,水平比拟接近,效劳类型也比拟单一,未能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于是就出现了低收入阶层对得不到最低医疗不满意,中等收入阶层对得不到与自己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医疗效劳不满意,富裕阶层对自己花钱买不到超值的医疗效劳不满意。我国医疗制度不能跟随各个阶层人们对医疗效劳的需求增长的现状,是我国医疗制度建设不完整、不健全、开展畸形的表达,是值得思考的。 我国现行的医药学的中高等教育,就其内容和模式来说,在培养出称职的医药学人才方面是比拟欠缺的。现在的医药学学院的学生很少下到临床实习。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个药师需要有在碰到病人的时候知道应该选择什么药,怎么用合理,如果出现了问题是为什么,要怎么处理等等这类的能力;一个医学生应该具有能在众多临床病症中迅速找到最主要的矛盾并且对症合理用药,在临床看病的过程中应该灵活地区分急症缓症、里症表症、真病症还是假病症,看到病症需要很快反响出可能产生的疾病或者这些病症是哪些疾病的表现,对于一些紧急病症应该如何处理等等这类问题的能力。而以上所说的这些对医药学生的要求只有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渐渐熟练掌握的,在学校课堂和书本中是很难领会的,因为书本 上的病症都是很典型的,而实际临床中是不可能有那么典型的病症出现,一般来医院就诊的病人,都是混合了几个甚至更多病症的,需要清醒地辩证。但是现今的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大局部医药学生下到临床的时候会出现手足无措,感到自己学的理论知识根本和临床对应不上,不知道如何理论结合实际等等问题。这种医药教育和实际需求脱节的现状,是应该改变的。
近20年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变革根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其带来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效劳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91个成员国进行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评估,中国仅列第188位,倒数第4;而对卫生总体 绩效评估,中国名列第144位。“看病难、看病贵〞原因何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路在何方?国家大计,民生为重。医疗问题是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牵动着千家万户,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开展的全局,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13亿人的切身利益。
2023年,国家 药监局受理了10009种新药报批,而同期美国药监局新药报批数量仅受理了148种。2005年,国家药监局批准新药1113个、改变剂型的品种1198个、仿制药品8075个,而同期美国药监局批准新药缺乏100个。相比之下,似乎我们的药品审批态度相对轻率,其实药品审批中隐含着极大的灰色利益链,近期国家药监局高官腐败案频频曝光,即是最好的诠释。另一组数字是:2023-2023年审批下来的化学药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仅有212个,其中真正的化学实体仅有17个,加上中药22个,这个比例只占总药品数量的0.3 9%。由于我国药品低水平重复严重,“一药多名〞和“虚高定价〞现象突出。许多 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躲避降价政策的限制,把普通药品改个名称、剂型、规格,就变成了所谓的“新药〞,价格也一路飙升。
卫生资源总体缺乏,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优质卫生资源严重缺乏,这是长期 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总费用的2%左右。同时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城乡之间医疗保健资源分配不均,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和农村承当根本医疗的功能不强,卫生开展严重滞后。老百姓得了病,在基层得不到有效治疗,只好奔向城市大医院。因此,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难,在偏远农村地区 看病更难现象凸现。 2、政府卫生投入缺乏,医疗机构以药补医,公益性淡化 我国对卫生事业的投资比例非常低,不仅远低于兴旺国家,而且低于大多数开展中国家。国家每年给医院的补贴常不到位,由于政府投入严重缺乏,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群众看病不仅要负担医药本钱,还要负担医院工资、奖金、买设备、盖病房。政府为了弥补补偿缺乏,允许医院对购进药品加成15%,这就意味着,药品进价越高医院收入越多。没有合理的制度机制控制,“以药养医〞于是泛滥。有人戏称“天使〞下凡至人间,非人非鬼。
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国民总体健康水平改善速度减缓。
在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支出当中,用于医疗费用支出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高居80%以上,造成疾病预防、公共卫生效劳等环节那么因资金、人才的缺乏而机构萎缩。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近8年来,全国 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这与医院的利益驱导密切相关,也与政府医疗政策执行偏差相互关联,致使医疗机构重医疗轻预防,在诊断中过度用药、过度检查。 综上所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面临的症结在于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费用上涨急剧三个方面。
政府投入缺乏,浪费严重。
从90年代下半期到现在,政府财政投入在全部医疗支出中所占比重 仅为15%-18%左右,占GDP不到1%,而兴旺国家对公共医疗财政投入那么占GDP近8%。 然而在这少量的政府支出中,也绝大局部都用在了政府官员身上。据国家卫生部前副部长殷大奎披露,在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效劳的。 据说,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40万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500亿元。以此推算,202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7595亿元,其中17%为政府卫生支出为1294亿元,850万党政干部享用80%为1035亿元,在这1035亿元中,40万干部用去了500亿元,而留给13亿人口中的绝大局部非党政干部只有259亿元。
医疗保障覆盖面缩小。改革以来 ,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人口范围不断缩小。第三次国家卫生效劳调查主要结果说明:城市享有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为30. 2%、公费医疗为 4.0%、劳保医疗为 4.6%、购置商业医疗保险的占 5.6%,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占 44. 8%;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比例为 9.5%、各种社会医疗保险占3.1%、购置商业医疗保险占 8. 3%、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占 79.1%。
,譬如上海协和医院将本来没病姐妹俩等至少500名以上患者先后送上“宫-腹腔镜〞治疗 不孕症手术台。按照医疗原那么,用药越简单越好,非紧急情况最好不要静脉打针。可医院在利益驱动下将静脉注射当成常规给药方式,造成大量患者不良反响乃至死亡。
(四) 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实现分类管理,使得“医药别离〞 政府集中财力办好一批公立医院,加大投入、严格管理、转换机制、明确政策,真正办成为群众提供优质、低价、能够满足中国医疗最低需求的效劳的公益性医院,表达医疗的普遍性、福利性及社会性,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效劳。其医疗、药品的价格由政府定价,运营费用也完全由政府支付。而对于一些具有市场运作条件的医疗机构,也应实施改革,通过产权多元化、民资或外资进入、股份制变更等途径,使之变成市场化、商业化的医疗机构,为特殊人群提供高端、特殊效劳[12]。采用社会效劳的收入不和自己挂钩,支出由政府来保障,医生的收入和医疗效劳的收费也不挂钩的这种不同于现在医院的机制的新机制,使得医药分业管理,医院药房变成社会药房,完全成为不同的医疗机构,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监管。 〔五〕改革现有医药学教育、培训模式 对于医药学生的教育,应该保证与实际需求相符。在保证学生理论知识根底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以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特殊定向的学生应对应着重进行培养,表达出其在专业上的优势。对医学生,还应加强其自身的教育,包括医德、医风、医术三者结合;对药学生那么应更多给予符合医药市场多元化开展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教育。
每个国家的医疗体制都难免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发现了问题,解决问题是关键。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虽然还不尽完善,但是从这么多年来取得的成效看来,还是很成功的。我们相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国的医疗体制会越来越完善,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局面终会得到极大改变。 浅谈医疗体制改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