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人民币
国际化
进程
存在
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经济联系的加深和货币信誉的进一步提高,国际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到21世纪中期,在国际社会中人民币可能被一些国家正式列为国际结算货币,也可能成为国际储藏货币之一。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持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无疑有利于我国扩大国际交往,增进国际经济合作能力,可能更广泛地利用国际经济资源,为世界经济的开展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但是我们也要重视在人民币国际化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应积极探讨解决这些问题,使人民币更好的国际化。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问题 对策
目 录
1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1.1 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可靠地信誉保障。
1.2 中国经济持续开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物质根底。
1.3 良好的信誉和国际清偿力。
1.4 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渐成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的有力的保障。
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影响力缺乏。
2.2 政府防范金融风险能力薄弱。
2.3微观经济主体开展还在初级阶段。
3 人民币国际化对策。
3.1 进一步提高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认识,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3.2 人民币必须实现资本账户下的自由兑换。
3.3 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结算、投资范围,以此率先实行人民币国际化。
3.4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3.5 金融体系的健全和金融市场的规模。
3.6 建立健全的人民币境外流通监管机构。
1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1.1 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可靠地信誉保障。
随着人民币币值的稳中有升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人民币现金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跨境流通的规模速度扩大,并在局部边贸地区成为第一结算货币,在世界主要国家的机场和旅游地,人民币已成为挂牌货币。
1.2 中国经济持续开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物质根底。
中国的经济增长远远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较强的经济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一定根底。但经济的开展规模和运行质量还不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我国还是一个开展中国家 , 虽然近年来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但总体经济规模还不够庞大。产业结构一直存在着重化工业、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偏小 ,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与根底设施、根底工业的“瓶颈〞制约并存的现象。投资与消费增长速度差距不断扩大。消费环节的障碍使投资所带动的经济增长并未完全实现 ,经济运行质量不良。
1.3 良好的信誉和国际清偿力。
中国的经济增长远远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较强的经济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一定根底。但经济的开展规模和运行质量还不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我国还是一个开展中国家 , 虽然近年来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但总体经济规模还不够庞大。产业结构一直存在着重化工业、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偏小 ,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与根底设施、根底工业的“瓶颈〞制约并存的现象。投资与消费增长速度差距不断扩大。消费环节的障碍使投资所带动的经济增长并未完全实现 ,经济运行质量不良。
1.4 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渐成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的有力的保障。
1996 年 12 月 1 日 , 我国正式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 , 取消了所有经常项目的汇兑限制 ,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完全可兑换。一般来讲 ,货币兑换的自由度越高 ,该货币的风险越小 ,国外持有者获得和使用该货币的可能性越大。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的根本前提是该种货币完全可自由兑换 , 但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仍然实行管制 ,意味着人民币在交易制度上还不具备国际化的根底。由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都还处在一个比拟低的水平还不具备放开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条件。何时开放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 最终取决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开展状况和金融监管水平与之相适应的程度。
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影响力缺乏。
一国货币的输出主要是通过贸易逆差和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强有力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地位对本币的国际化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一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的影响力越强 , 他国对该国的经济依赖程度越高 , 越能提高该国货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使用程度 , 有利于推进该国货币作为国际支付和结算手段 , 进而实现该货币的国际化。IMF研究说明: 强有力的出口和国际投资地位直接推动了日元和德国马克的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的国际贸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 但无论总量还是国际分工地位 , 都还缺乏足够的影响力。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还处于下游位置 , 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和一般性制成品所占比例较高 , 在国际贸易领域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出口虽获得巨大开展 , 但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却远低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德国和日本 , 出口依存度却远高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德国国际化与日本 , 国民经济属于外生性增长。同时 , 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与范围也缺乏 , 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2 政府防范金融风险能力薄弱。
货币国际化将使一国的金融风险增加。其原因是 , 货币国际化后 , 国外持有者可以在短期内取得大量该货币一旦该国的某一经济环节出现问题 , 便会成为国际投机家进攻的目标 , 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要求该国政府要有很强的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 主要表现在: 具有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 , 拥有宏观调控的丰富实践经验和高超的操作技巧从而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变化情况 , 并成熟运用政策工具进行调控。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 , 市场经济发育不够成熟 , 为防止金融危机的措施之一就是我国对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就不能不顾及到这些经济问题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因此 , 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 , 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就更为突出。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人民银行 1984 年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 对政策工具的运用还不成熟 , 应对经济变化的相应经验缺乏 , 对世界经济金融动态的信息采集和分析研究能力还不强。一些监管部门刚刚建立 , 还需完善其监督管理职能。可见 ,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远不能够承当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所带来的风险防范问题。
2.3微观经济主体开展还在初级阶段。
货币国际化是以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作为前提的。而企业作为微观经济的主体是宏观经济开展的最终承载者。企业竞争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国货币能否实现国际化。一国的企业竞争实力强 , 就可以直接提高其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地位 , 从而扩大以本币计价结算的贸易和投资 , 扩大本币的影响力。日本在其经济衰退后 , 就是通过这一途径来积极推动日元国际化的。这一路径对我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大借鉴意义。我国的企业总体来说竞争实力不强 , 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技术水平落后、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还没有完成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利益主体的转变 , 国有企业亏损 , 形成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最终还需财政来补贴 , 导致财政恶化。民营企业的开展还受到诸多限制。大多数企业规模小 , 国际经营意识很差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开展缺乏足够的研究 , 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全形成 , 相应的投资咨询系统也没有建立起来 ,与兴旺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可见 , 我国企业的开展总体还是处在初级阶段 , 构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巨大障碍。
3 人民币国际化对策。
3.1 进一步提高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认识,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当前和今后,我们应该大胆地解放思想, 发挥聪明才智, 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有方案、有步骤地推陈出新,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和尝试, 特别是在外汇管理体制方面, 要加大改革力度, 适应形势开展的需要, 为人民币国际化 “松绑〞,减少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制度障碍,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使人民币早日走向世界, 成为像美元、欧元、日元等一样的“硬通货〞,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认同,从而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这一宏伟目标。
3.2 人民币必须实现资本账户下的自由兑换。
完全货币自由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备条件之一 ,人民币的国际化需以自由兑换为根底 , 人民币只有实现了自由兑换 , 才谈得上国际化。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 在促进资金流入方面,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可逐渐实行外国直接投资的汇兑自由;可逐步适当放宽外国投资者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 加大证券资本的流入;在对待资本流出方面,应完全放松境内居民、机构对海外投资的限制。 总之, 当前我们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可以进一步促使人民币国际化,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奠定必要根底。
3.3 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结算、投资范围,以此率先实行人民币国际化。
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享有较高声誉, 与这些国家的边境贸易额不断扩大, 人民币计价的直接投资也开始出现。 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即继续积极开展与这些国家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 投资和金融往来, 包括签署双边支付结算协议, 扩大人民币在边境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增加边境贸易中优惠措施,进一步促进边境贸易开展。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开通人民币银联卡受理业务, 进一步推动银联标识走出国门等, 创造条件使人民币在周边接壤国家和地区率先实现国际化。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香港、 澳门与内地有紧密的经贸关系,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今后双方应加强合作, 不仅推动在双边贸易、 直接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计价, 而且要大胆尝试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发行国际化的人民币债券, 提供人民币的贸易信贷,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另外, 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亚洲区域货币合作, 积极促进与亚洲更多国家签定货币互换协定,特别是以人民币为根底的互换协定。总之,我们要创造条件, 使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包括整个亚洲率先实现国际化, 在亚洲区域内形成以人民币为关键货币的最优货币区, 从而切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3.4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根本保证。一国的经济实力是其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 , 一国货币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本身的稳定性以及能否经受世界市场的冲击决定了其是否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且 , 作为国际货币 , 其币值必须相对保持稳定 , 只有发行国经济实力雄厚 , 经济状况稳定,才具有了币值稳定的根底,才能增强国外持有该种国际货币的信心。
3.5 金融体系的健全和金融市场的规模。
健全的金融体系是货币国际化的有力保证。具体包括多元化、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和功能齐全的金融市场。如果一国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结构单一 ,数量有限,业务狭窄,那么各种外汇交易就不能顺利进行,进出口贸易和国内外投资而引起的货币兑换也不能够很好得到满足,货币的国际化也就无从谈起。而如果中国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国际金融市场,成为国际离岸金融业务中心,通过接受以人民币计价的短期流动性较强的负债,向国际上提供长期流动性较弱的贷款 , 借以提高国际清算能力和货币转换能力,就为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循环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工具,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