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九年
语文
上册
第七
单元
课时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语文版
26 鱼我所欲也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2.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__________________
(3)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
(4)蹴尔而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
(5)呼尔而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4.以下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B.二者不可得兼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C.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避也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
6.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取譬设喻的手法来阐述道理,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那么重点从舍利取义的角度,进一步证明本文“舍生而取义〞这个中心论点。
(2)文章最能表达作者“人性善〞思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表达“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一意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文中能够说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在孟子看来,即使遇到祸害也会挺身而出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此之谓失其本心〞与开头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出自鱼我所欲也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
言或行
文天祥
陈 毅
闻一多
朱自清
8.孔子,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孟子,被誉为“亚圣〞。他们是儒家的奠基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缔造者,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奉献。为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九年级(1)班拟组织“孔孟之道 〞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强调主题,营造声势,请你在黑板上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2)“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影响着国人的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你知道“四书〞“五经〞分别包含哪些书籍吗?
“四书〞: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民族之魂,孔孟思想在今天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下面两句话分别选自论语和孟子,请你任选一句,谈谈感想。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那么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蹴尔而与之(一起)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奉侍)
C.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指代来好处)
D.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10.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选文最后一句“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此〞指什么?“本心〞具体指什么?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所列举的两个事例,并说说这两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13.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哪类人?肯定了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衣①敝衣②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③焉,曰:“请以此修衣④。〞曾子不受。反⑤,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那么献之,奚⑥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⑦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⑧以全⑨其节也。〞
(节选自说苑·立节)
【注释】①衣(yì):穿。②敝衣:破旧衣服。③邑:封邑、封地。④修衣:添置衣物。⑤反:同“返〞,返回。⑥奚:疑问词,为什么。⑦不我骄:即“不骄我〞,不对我显露骄色。⑧足:足够。⑨全:使……得以保全。
14.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1)故患有所不避也( )
(2)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 )
(3)纵子有赐( )
(4)使人往贻邑焉(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先生非求于人,人那么献之,奚为不受?
16.【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乙】文中赞扬了曾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根本准那么。
【参考答案】
1.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
2.(1)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2)如果,假使
(3)丧失
(4)踩踏食物的样子
(5)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3.D(解析: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4.D(解析:A项:比对于;B项:获得现在写作“德〞,感谢;C项:为了接受;D项:所以)
5.(1)那么一切可以用来获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能用呢?
(2)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会死亡。
6.(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为宫室之美为之;为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嗟来之食、舍生取义
7.
人物
言或行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陈 毅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闻一多
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
朱自清
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8.(1)例如:走近孔孟,感受文明。(感悟孔孟思想精髓,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孟子 中庸 大学 诗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
(3)例如:①时间如流水,不停地流逝,要抓紧时间,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
②做人要有志气,能坚守节操,具有大义凛然的高尚品格。
9.A(解析:此处的“与〞是“给〞的意思。)
10.(1)(如果你)用脚踩踏食物再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2)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天性。
11.“此〞指“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心〞具体指孟子提倡的“义〞。
12.乞人不食嗟来之食;不辨礼仪而接受优厚的俸禄。这两个事例正反比照,意在证明义与生二者不可得兼时,舍生而取义的观点。
13.批评和嘲讽了“万钟那么不辨礼仪而受之〞的人。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14.(1)祸害 (2)由于 (3)赏赐 (4)送
15.(1)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别人主动送给您,为什么不接受呢?
16.舍身取义 不受别人施舍,廉洁自律的高贵品质
17.例如:①当面对重要抉择时,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的价值观。②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不贪不占。x k b 1
【乙文参考译文】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送给他一座城,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添置衣物吧。〞曾子坚决不接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先生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别人主动送给您,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纵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也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从曾参的话来看,是足够用来保全他的节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