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_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doc
下载文档

ID:487792

大小:157.50KB

页数:20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级 历史上 重点 材料 分析 专项 练习
七年级历史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揭发,那么十家连坐。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发生的目时间和的分别是什么? 〔2〕为便于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四项内容。〔限20个字以内〕 〔3〕根据材料一中加点的字,概括并写出这次变法的特点。 〔4〕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汉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1〕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执政时期?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其大致路线是怎样的? 〔3〕读了上述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和认识? 张骞对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奉献;今新疆地区早在西汉〔汉朝〕时期就归属中央政权;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桥梁〕;丝绸之路是佛教和佛教艺术等传入中国的通道;佛教在两汉之际〔汉朝时〕传入中国;丝织品〔丝绸〕是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代表。〔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4〕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局部,始于汉宣帝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3、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那么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1〕材料一、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展有何历史影响? ③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开展有何启示? 4、民族大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大显著特征之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请答复: 〔1〕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2〕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凝结下来的成果非常突出。请举出其中最为生动的三个事例。 〔3〕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大显著特征是什么? 〔4〕你从孝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 5、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答复: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5-1.识读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请答复: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名称。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什么时候?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生有何影响? 〔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6.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假设有违者,免所居官。──引自魏书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指谁他提出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魏主的改革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 7、问答题 〔1〕某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心里很难过。你认为用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什么观点可以劝导他?并请说明理由。 〔2〕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学们都关心、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请你分别用墨、儒、道、法、兵家的代表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8.阅读以下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礼记 ①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②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什么史实? 2、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开展。〞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①“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开展。〞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② “可持续开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有了这种可持续的开展观,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③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指出要使天下都富起来,丢掉贫穷,要使天下太平,丢掉混乱,应该互爱互利、相互帮助〔兼爱〕? 9.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 结合所学知识答复: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②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4.阅读以下材料: “古之人,借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缺乏,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结合所学知识答复: ①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生产的情况? “神农〞为什么“教民农耕〞? ②列举出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10.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考古学家曾在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枚骨针长82毫米,有火柴棍那么粗,一头是锋利的尖,另一头是针眼,整个骨针都很光滑。 材料二: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考古学家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有孔的兽牙和磨光的石球。 结合所学知识答复: 1.材料一说明了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什么技术? ②两段材料说明了山顶洞人的生活有哪些变化? 1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古书上记载,尧虽是部落联盟首领,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但他却对百姓的生活十分关心,部落里如有人挨饿受冻,他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 材料2:舜也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那么…… 材料3:禹治水十分辛苦,他与群众同甘共苦,节衣缩食,带头劳动,三过家门而不入。 请答复:①尧舜禹的部落联盟首领的职位是怎样产生的?这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做法? ②你是否觉得这种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请说明理由。 1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他在都城北边的沙丘,养着各地进贡的珍禽异兽,还造了“酒池〞“肉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还有巨大粮仓,装满了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都城南,建造了高大的鹿台,堆集无数珍宝。 材料二:他还制作了炮烙等酷弄,镇压人民。 ⑴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哪个君主的情况? ⑵这个朝代是哪一年被谁灭亡的? ⑶我们在哪一部小说中可以阅读到有关这年君主暴行的故事。 13.阅读以下材料: 子〔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引自论语•宪问 阅读材料后答复: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史实? 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14.阅读以下材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 请答复:①上述材料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其中“平王东迁于洛〞是在哪一年? ②根据材料,简述当时的政治局势。 ③材料中“齐、楚、晋始大〞时的国王分别是谁? 齐桓公 楚庄王 晋文公 1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缺乏多〞。 请答复: 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其中“孝公〞是谁? ②此人的主张是什么?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 ③这一理论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④此人的变法是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进行的? ⑤这次变法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条? ⑥这次变法实施奖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⑦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送?理由是什么? 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答复:①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②这一作品是谁作的?他生活在哪一时期的哪一个国家? ③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④此人在国际上有什么重要地位?我们今天的哪些民俗是为了纪念他的?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答复: ①上述这段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哪个时期? ②他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③他在政治上有什么主张? 18.阅读以下材料: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结合所学知识答复: ①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②他属于当时的哪一个学派?此话反映了他的一种主张? ③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19.阅读以下材料: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互利,非相攻。……〔战争〕春那么废民耕稼树艺,秋那么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结合所学知识答复: ①这话是哪位思想家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他是哪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上述言论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③产生这一思想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联系今天的现实谈谈你的感想? 20. 阅读以下材料: “壮士不死那么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想一想,答复: 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②口号含义是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1.阅读以下材料: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答复:①材料中讲的是汉武帝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