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论方言与普通话在文学创作中的区别与联系.doc
下载文档

ID:487155

大小:43.50KB

页数:1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方言 普通话 文学创作 中的 区别 联系
学科代号:23022 学 号: 贵州师范大学 本科〔函授〕毕业论文 题 目:论方言与普通话在文学创作中的区别与联系 专 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年 级:200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年 月 论文开题报告 姓 名 专业 班级 汉语言文学2023级 学号 导师姓名 开题时间 结题时间 论文题目 论方言与普通话在文学创作中的区别与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方言的文学功能是指方言在文学作品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文学作品中的方言是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抒发情感、揭示文化的得力工具,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表现手段,更是当代语言学家研究历代语言面貌的重要依据。 二、理论根底 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作用是一个有点微妙色彩的话题,也是一个当今人不愿多谈的问题。因为随着“推普〞运动的深入开展,讲普通话已经是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公共交际场合方言的活动天地在日渐缩小。但方言作为一种言语形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文明的一种化石,自有它存在或消亡的合理性。方言在某些场合的作用可能还是普通话所无法取代的:亲人团聚,乡音使人倍感亲切,普通话那么有点拒人千里;文学艺术中,方言使作品风格纯粹自然,普通话那么带有一定的装饰性。“方言文学〞的概念至今被人们沿用,至于地方戏曲评书弹词一类,更是与方言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强调方言的文学功能和普通话的推广并不矛盾,中国现代语言方案的每一步推进都没有对方言做简单化的否认和排斥。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也总是与方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方言与普通话在创作中各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表达优势。当下的文学创作中依然可以发挥方言之长为中国的文坛增光添彩。 四、研究思路 本文在研究方言与普通话在文学作品创作中的联系与区别时,分为三步论述,首先提出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表现形式,其次是表现于文学作品中与普通话的区别与联系,正确运用方言是对文学作品的点精之作,反之亦然,最后论述了在文学作品中不能乱用方言,作到张弛有度,才能更好地体现于文学作品之中,才能使方言与普通话相互辉映,到达方言与普通话争媚的效果 五、研究方法 比拟法、分析研究法、归纳总结法、推理法、归纳演绎法 六、论文结构 引言 1、方言作为非正式语言在文学上的表现形式 2、方言与普通话在文学作品上是相辅相成的 3、方言在文学作品上的正确运用 七、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第199页,商务印书馆2023年9月版. [2]胡适:〈海上花列传〉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3]刘半农:半农杂文,第15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2023年版. [4]张爱玲: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5]白春仁:文学修辞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2月版. [6]阎连科: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 [7]韩少功:马桥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00年1月出版. [8]韩邦庆:海上花列传,齐鲁书社2023年4月版. 指 导 教 师 评鉴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成 绩评 定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 毕业生 论文领导小组 评审 学院毕业生论文领导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成教〔本科〕生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评语 学生姓名 系专业,年级 汉语言文学、200 级 论文题目 论方言与普通话在文学创作中的区别与联系 指导教师评语: 评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论方言与普通话在文学创作中的区别与联系 XXX 〔凯里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函授本科2023级,贵州 凯里 556000〕 摘 要:方言的文学功能是指方言在文学作品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文学作品中的方言是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抒发情感、揭示文化的得力工具,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表现手段,更是当代语言学家研究历代语言面貌的重要依据。强调方言的文学功能和普通话的推广并不矛盾。中国现代语言方案的每一步推进都没有对方言做简单化的否认和排斥。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也总是与方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方言与普通话在创作中各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表达优势。当下的文学创作中依然可以发挥方言之长为中国的文坛增光添彩。 关键词:方言;文学功能;文学与方言;文学方言地位;文学方言功能;文学方言与普通话 Abstract: dialect refers to the literary dialect features in literature played a special role. Dialect literature is the literary works portray characters, express feelings, reveal a culture of effective tools, but also a means of performance can not be more linguists study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 is the face of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language. Emphasis on the literary dialect features and does not contradict the promotion of Putonghua.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to promote every step of the dialects are not so simplistic denial and exclusion. The history of the classic works of literature are always inextricably linked to dialect. Dialect and Mandarin are different in the cre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vantages. Current literature in dialect can still play for China's long literary Zengguang luster. Key words: Dialect dialect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function of the status of literary dialect features literary dialect and Mandarin dialect literature 引言: 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作用是一个有点微妙色彩的话题,也是一个当今人不愿多谈的问题。因为随着“推普〞运动的深入开展,讲普通话已经是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公共交际场合方言的活动天地在日渐缩小。但方言作为一种言语形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文明的一种化石,自有它存在或消亡的合理性。方言在某些场合的作用可能还是普通话所无法取代的:亲人团聚,乡音使人倍感亲切,普通话那么有点拒人千里;文学艺术中,方言使作品风格纯粹自然,普通话那么带有一定的装饰性。“方言文学〞的概念至今被人们沿用,至于地方戏曲评书弹词一类,更是与方言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本文尝试着对方言的文学功能做一粗略的梳理,力求对方言在文学中的实际作用作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一、方言作为非正式语言在文学上的表现形式 方言作为标准之外的文学话语形式,具备特殊的审美品质,是对汉语写作特定性和普遍性的消解。它从非意识形态的、经验的、生命的角度与世界对话,更强调存在的本真性和个体性。它以语言的自由态势对逻辑语法权势及各种语言规定加以冲击,为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感觉;同时它作为人类最新活最本己的声音,是对遮蔽存在本真的所谓“文明之音〞的解蔽。以方言为语言形式,无疑是文学倾听大地、回到本原的一条便捷之径。海德格尔把“因地而异的说话方式称为方言〞[1];方言作为文学语言形式具备特殊的审美品质,已有众多学者作家对此有明确认识,如胡适就认为它是最自然的语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2];刘半农认为它有“地域的神味〞[3];张爱玲认为它有“语气的神韵〞[4]。 但这些都是从方言的外部特征来说的,就其本质而言,方言不加修饰,最接近人类存在之本真。   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不仅是文学的工具、手段,也是文学的实质。到了二十世纪,文学作品中“语言〞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大人们的关注。文学语言是人类语言的一种,但它和普通语言又有显著的区别。普通语言是外指的,文学语言那么具有内指性。因此,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讲究心理蕴涵。实事求是地讲,各类语言中最能直接、准确地表达人们的情感的恐怕是非方言莫属了。文学家运用语言,自有其特别的要求和原那么,文学语言只会完善原有的语言体系而不会改变它。但如果把目光从标准语——汉语普通话扩大到全民语上,情况就要复杂一些。文学采撷的,确实不单是标准语。它还涉足方言俚语、文言古语、外来语等成分等领域,空间和时间上都超越了现代普通话的范围。因而一些人认为,标准语牢笼不了文学语言,后者获得了独立的身份[5]。这个逻辑推论,听来言之成理,但并无实际的意义。我们看重的是,从语言体系上说,文学语言不管怎么广收博采,根基没有动,结构没有动,仍然不失为标准语的一个变体 。    我国幅员辽阔,民情文化、习尚语言,随地而异。表现一地的生活,描写一地的人物,必得展示出此地的独有色彩。方言因其结构要素〔语音、语法、词汇〕有悖于民族语的标准而不能使用。但方言的文化负载对文学却是不可或缺的。方言的话语,除了传达信息,往往透射出一方人们的性情喜好、想事和言谈的特点。在本地人和异乡人的眼里,这种话语能显示出地方风韵,传达出乡土的情趣,而独特的乡土情趣恰恰是文学意境所珍视的,追求的。 文学方言经过了文人的加工,在辞章上剔除了一些突出的方言形式,保存地方话的精神,这就是乡土型小说语言的根本特点。甚至将方言口语形诸文字本身也常常带有创造的色彩。文学作品〔地方戏曲除外〕中方言往往已经是在舍形取神地运用民族语的材料。近代经典小说几乎篇篇如此,即使在现代小说中,方言写得有声有色、耐人寻味的也不在少数。阎连科的受活、韩少功的马桥词典、 老舍的骆驼祥子、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沈从文、汪曾祺、林斤澜、阿城等人小说的成功,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的乡土味。使用本地方言行文,从而带有了很强的地域色彩。经过加工提炼后的各地方言纷纷进入小说等文学体裁中,也使得白话文进入了一个异常丰富的阶段。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叙事类作品,无一例外地反映着丰富的语言文化风貌。今日的文学作品中也还有不少作家情不自禁地运用方言来表达情感、刻画人物。推普运动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艰难的克服方言问题。但克服和灭绝不是同义词。文学方言在文学史以及文学作品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并且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也还会继续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二、方言与普通话在文学作品上是相辅相成的 方言写作绝无贬低或排斥普通话的意味。方言是中国文化中渗透力较强的一分子,有时甚至可以说方言是文化的凝聚点,其文学功能我们当然不能视而不见。   “方言的文学之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