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习
困难
学生
现状
对策
研究
中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对策研究
(2023-02-20 00:15:41)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研究成果
课题名称:中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对策研究
课题批准号:FHB050533
课题级别:教育部规划课题
学科分类:根底教育
课题鉴定时间:2023年7月
课题负责人:王在勇 山东省滨州市教学研究室
主要成员:王 瑜、赵长江、宋学军、王炳新、张俊香、
李东海、郭学辉、黄 丽、王广范
研究总报告
序 言
2006年1月19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下发通知,正式批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对策略究〔批准文号:FHB50533。主持人:王在勇〕立项。总课题组经过两个多月积极筹备,于3月21日举行开题会,正式开始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该课题是以“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对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研究项目。它以在校就读的普通教育中学阶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理论的借鉴、探索和提升,深入探讨普通中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有效途径和科学对策,最大可能地帮助每位“学习困难学生〞能够逐步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充满当前学习生活和未来社会生活的信心,既能够顺利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业,又能为今后一生健康、和谐、幸福的成长奠定坚实根底。把党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落实到每位学生,从根本上保证和提高中学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
摘 要
随着我国中学阶段教育逐步普及,产生了许多“学习困难学生〞,成为中学教育开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调查分析和理论抽象根底上,将“学习困难学生〞的概念界定为:一般是指当前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或困难,不能按期到达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根本目标和要求,仅靠自己的努力难以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需要通过相应的教育策略,给予系统补偿或矫治的学生。其一般特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假设干具体表现。从理性思考和实践验证两个维度上对“学习困难学生〞成因进行综合考察,主要影响因素为:一是问题家庭。包括父母离异、隔代管理、父母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或父母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业;二是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拜金主义〞、 “读书无用论〞等的影响,不少学生从厌学开展到弃学;不良影视、书刊及网络,对涉世未深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三是学生心理问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诸如孤僻、自卑、猜疑、乖张、粗暴等心里问题等。随之使生生、师生关系恶化;四是小学分化后遗症;五是学校教育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无视全面开展,压抑学生个性,心灵受到扭曲等,最终导致学习上产生困难。根据其特征、类型和成因,经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实验研究,归纳出四个方面的转化对策:正确对待“学习困难学生〞是转化的前提;实施成功教育是“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关键;改良评价方法是“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有效手段;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重要条件。该课题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亟待更多的研究者的合力攻关。
主题词: 中学 学习困难学生 转化对策
内容结构图
问题:“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对策研究
内涵界定
背景研究
根底性研究
根本特征征
形成原因
转化对策研究
学校教育对策
教育环境对策
正确态度
成功时机
科学评价
家庭教育
社会环境
效果与影响
学生学习状态
教师专业素质
学习学业水平
第一局部 研究的意义、背景与目的
一、研究意义
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备受教育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对于学校来说,它是关系到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它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很好地适应和效劳于社会和一生健康、幸福的成长的问题。中学教育阶段是在整个教育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教育的开展阶段,学生学业开展分化现象十分突出,相继出现了大量“学习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7%左右〕,在高中阶段尤为严重〔高达学生总数的26%左右〕。这局部学生学业根底差,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成功信心,未来目标模糊且动摇,对人生前途感到茫然,甚至出现个别轻生现象。据初步调查,“学习困难学生〞所占比重还呈上升趋势。面对此种严重的现实,必须引起广阔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保障所有适龄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更关系到我国未来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和财富等重大战略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更多关注的是少数优秀学生的升学、成才,而对“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少、投入精力少。这种与我国教育开展、人才成长不相适应的状况,应该予以改变。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开展,使他们都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二、研究背景
进行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是建立在对当前我国根底教育,特别是中学阶段教育现状的长期观察和理性认识的根底之上的。我们对该课题的关注和研究最早启于1994年对“双差生〞(当时对学业和品行都存在问题学生的称谓)教育问题开展的调查研究。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学段教育的“学习困难学生〞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稳固提高“普九〞成果和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于1998年立项山东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初中学段“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问题研究。历时三年研究,取得了第一批的成果,2023年通过鉴定。“学习困难学生〞的出现大量在农村学校,教育转化工作和研究的重点和也在农村教育。为此,我们与2023年立项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特级教师方案专设〕课题农村地区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策略研究,又进行了两年多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23年通过专家鉴定。我们基于对该问题认识的积累和一种职业者社会责任感,又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课题获得批准。我们又一次调整了研究的对象范围,扩大到整个中学阶段。
有关“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东、西方,历代各个时期的教育家都有论述。但真正的科学研究,一般认为始于1896年西方人摩根。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不少研究对学习困难的定义作出屡次的修正。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88年,由美国八个与学习困难有关的学术团体代表组成的“学习困难全国联合委员会〞(,共同为学习困难拟订了一个综合的定义,“学习困难是指人们在吸收与运用所接收的信息、说话、阅读、书写、推理或数学能力时所出现的困难。〞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韦纳在内外维度上,对 “学习困难学生〞的归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教育教学中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归因训练,从而开发他们的内部动力系统。罗推尔的控制点理论反映那么了一个人对行为结果的领悟的方式是积极主动的抑或消极被动的。学生的这种可开展性和可塑性为学校教育中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提供了依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习障碍研究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个别化的趋势。
前苏联在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著名的儿童心理学专家C.R鲁宾什坦认为,智力开展落后儿童“没有大脑器官的损伤,他们的神经过程是正常的〞,只是由于失去了学习时机,迁入了新的语言教学环境,或有了“坏的习惯和嗜好〞,使得“在智力开展方面常常落后于同年龄的其他儿童。〞他们更多的从“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上进行分析,认为“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与教育自身的缺乏有关,因此在解决方法上较为集中在研究教育自身的改良上。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对3000多儿童的细致观察,也坚决地认为:儿童出现问题的原因大局部在教育而不在儿童自身。就是由于教育而形成的差生。他认为所谓“学习困难学生〞就是“一些由于种种原因在智力上开展有偏差的孩子。〞对这些孩子的教育无论是对其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家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总结的五条教学原那么,其中第五条就是使全班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开展的原那么。学生处在各自的水平上,有一定的个性差异,学校的教学工作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只能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起跑线,到达各尽所能的一般开展上的高速度和掌握知识的高质量。
我国对于学习困难学生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1986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一些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专业研究人员开始这一领域的研究。如江西省教科所和上海教科所设立了专门的研究课题。学习困难学生问题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研究的重点从探讨“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习困难学生“的分类方法及类型的研究,国内学者吴增强吴增强等研究认为,由于个别差异和学习困难的起因不同,“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不同的类型特征。台湾幼教学者简淑真〔1994年〕表示,都市家庭由于环境的限制,造成小孩在动作开展阶段未能充分开展导致大量儿童被认为是感觉统合失调,可能造成学习障碍。北京市教科院学习障碍研究中心梁威认为,目前我国根底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较重,教育开展不够均衡,一些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
学者、专业人员对“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对策和措施实验和研究相对较少。但第一线的学校和广阔教师开始有不少实践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很多的有价值的成果。
三、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诉求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大面积提高中学阶段的教育质量,努力把我国数以亿计的青少年都能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高素质的劳动者。同时,为进一步丰富和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宝库作奉献。
具体研究目标是:
1.进行中学“学习困难学生〞形成原因的调查与研究。
2.形成中学 “学习困难学生〞转化教育的较完整的系统对策。
3.构建中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初步框架。
四、研究假设
初步研究认为:“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是一个与学习相关诸多问题日积月累的开展过程。从学生内因看,“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因素、情意因素和行为障碍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不良循环。从学生外因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助推或加速了 “学习困难〞群体的形成。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的学说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及大批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只要根据“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有的放矢地科学制定正确的教育教学策略,根据他们共性和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突破口〞,进行持续的综合调理,并在各种开展变化的因素中,加以动态的反响调节,实施有效对策措施,不断鼓励和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的逐步转化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局部:研究对象、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对象
本着兼顾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及自愿参与的原那么,在滨州市普通中学中确定13所学校作为该课题的实验研究基地,以这些学校局部班级的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其主要研究方法,在推进参与实验研究学校“学习困难学生〞积极转化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探索规律,丰富理论。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一阶段〔 2023年4月--5月〕:通过查阅学校和个人文献、资料,开展问卷调查,在系统分析研究的根底上,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内涵作出初步界定。
第二阶段〔2023年6月—8月〕通过问卷、个别谈话、走访学生就读学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等方法,调查、分析“学习困难学生〞形成与开展的动态资料。在此根底上,揭示了局部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形成对“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假设。
第三阶段〔2023年9月--2023年6月〕在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及文献研究的根底上,寻找“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途径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