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职院校依托社区音乐教育平台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探究_丁宁.pdf
下载文档

ID:480524

大小:1.55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职 院校 依托 社区 音乐教育 平台 实现 工学 结合 人才培养 探究 丁宁
105大众文艺“工学结合”它是以职业为导向,将学生、企业、学校作为三大主体,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工作实践的全方位教学。工学结合充分注重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化学生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让学生在校期间便可了解自己未来工作的环境、工作流程、通过工作实践经验的获得课堂中无法获取的更加灵活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从而加速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加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近年来,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随着职业教育大方向而不断调整和发展。但就目前来看,音乐专业学生的“工学结合”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校与企业之间所建立的沟通联系没有其他工科专业那样紧密,只停留在与小学、个别培训机构之间的简单交流,几乎70%的高职院校把他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停留在小学学校教学上,缺少探索和创新。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培养人才的内容和模式也仍照搬中师、高师的旧模式,缺少对自身准确定位,阻碍了职院校学生自身优势发挥与体现。而从社会音乐人才需求来看,随着21世纪初,高校不断扩招,音乐专业毕业生日益增加,而小学音乐学校教育人才需求早已达到饱和,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无论在学历水平以及在学习的专业化、系统化程度上,高职院校学生并不占有优势,亟待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及就业出路。社区音乐教育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服务于社会大众的一种终身音乐教育模式,这是我们时代进步、文化进步的体现,但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社区音乐教育起步较晚,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它的发展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配合、需要更多的音乐理论研究与实践人才、教学人才的储备,这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来讲是一个新的契机,以此为机遇,以扩大就业为目的,以社区音乐教育工作需求为方向,搭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寻求社区音乐教育音乐人才的培养之路,实现对社区音乐教育的帮扶与整体发展势在必行。一、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在我国目前社区音乐教育主要有几大方面,一是针对社区居民的音乐教育活动,包括音乐培训机构、少年宫、老年大学等,这部分音乐教育活动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活动,通过一对一或集体教学实现对于儿童、成人、老年人音乐理论、音乐技能的学习与提升,比较具有普遍意义。二是通过音乐相关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主要包括市、区文化馆、宣传部门、县及街道社区等组织的结合时代主题的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音乐展演、音乐比赛、音乐讲座等,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紧贴时代主题展现社会新风貌、提升全民音乐活动的参与度、提升全民音乐*基金项目: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湛江地区高职院校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助发展模式探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J22YB70)。高职院校依托社区音乐教育平台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探究*丁 宁(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湛江 524084)摘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一种将学生课堂理论与技能学习与日后实际工作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工学结合”模式。社区音乐教育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未来很有空间的就业方向,全民音乐素养的提升需要大批量能够投身社区音乐教育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以此为平台更好地实现学习与工作的对接。文章从社区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未来发展方向、高职院校以社区音乐教育人才需求为依据,所需开展的教学内容改革以及依托社区音乐教育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终实现高职院校与社区音乐教育协同发展的双赢局面。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区音乐教育;工学结合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02-0105-03文化教育106大众文艺素养。三是社区群众自发组织或由一两个音乐专业人员带头组织的业余音乐团体活动,包括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等等。团员们定期开展活动,互相学习交流,以此来实现自娱自乐、丰富业余生活的目标。尽管社区音乐教育内容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比较迅速,特别是儿童社区音乐教育活动,覆盖面较广,认可度较高。但随群众对精神需求、文化需求的满足感的提升、更多的人想要参与到社区音乐教育活动中来,希望通过音乐学习缓解工作生活带给自己的压力;通过音乐学习发展自己的兴趣及爱好;通过音乐学习实现自身艺术品位的提升。这就要求我国社区音乐教育不能停留在儿童音乐教育这个狭窄的空间内,需要向更加宽广、更加精细、更加常态化的目标上发展,例如社区音乐教育还需更多地向成年人及老年人倾斜,实现中年人在工作之余的兴趣提升,实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丰富多彩;音乐教育的适应人群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工人、农民等社会各个阶层,满足大众人群、普通人群以及一些特殊群体对于音乐学习的需求;在教育方式上,不局限于机构、少年宫、老年大学等传统,要开发以企业、单位、学校、社区等更加便利化的教育场地;开设音乐剧、舞剧、音乐制作、音乐剪辑等多元化的教育内容;也可以适当开发一些音乐教育网络课程、教学软件等,实现音乐学习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让更多音乐爱好者参与进来。二、紧密结合社区音乐教育工作需求,深入探究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调整以未来社区音乐教育发展需求为向导,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需以实际工作为指导,摆脱现有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需求相脱离的现状,在不失专业化大方向的前提下,适度调整教学方向与教学内容。以钢琴技能教学为例,至今为止很多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仍是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系列练习曲,这些曲目尽管在钢琴教学上有一定的典范性、适用性,但而这些曲目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开始使用,但其在趣味性以及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培养上有所局限。现在在社区儿童钢琴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已经比较多元化,巴塞蒂安、菲伯尔、英皇及国内各类考级等等,因此在高职钢琴教学中我们需要摆脱传统套路的束缚,在提升学生基本弹奏技能的同时,加大对以上社区中使用较高的教材内容的涉猎,多一些接地气的学习,对于高职院校生源素质水平来说,可以减轻他们日后就业时的衔接内容、减轻工作压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提升自信。再以高职院校合唱指挥教学为例,所谓合唱指挥课在现实中更多的只是学生被动参与的合唱课。而在社区音乐教育活动中,往往需要的音乐人才不单是合唱活动的参与者,而是合唱活动的组织排练者、指挥者。因此在合唱指挥课程中,我们就要去涉猎歌唱、指挥技法之外的更多细节,例如如何读合唱谱、如何去组织合唱排练、如何通过指挥技法去传递音乐处理等更多的实践知识。而在合唱课程曲目的选择上,提倡使用自编教材、不仅能够涉猎童声、混声、女声、男声不同的合唱种类,还能够涉猎流行、儿童、影视、红歌等更加贴近群众的喜闻乐见又不失高雅的合唱作品。高职院校可以开设表演实践课程,让学生平日所学的技能通过音乐表演充分展现出来,通过排练一些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获得宝贵的舞台表演经验1。目前一些对于实践课程开设比较早的院校,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下,不单是每学期固定举办数场实践音乐会,而是形成了自己的演艺工作室、下设有主持组、编导组、舞台组、场务组、宣传组等,招募学生工作者参与其中。工作室可以独立完成全系的音乐会、比赛、观摩、专业考试等活动的组织全过程,这对于学生熟悉音乐活动组织策划,参与音乐活动提供了条件,学生日后从事开展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值得参考借鉴。高职院校还需开设更多方向的选修课程以及艺术团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他们的专业技能十分多元化,而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教学仍然以传统高师,钢琴、声乐、舞蹈为普修学科,导致一部分学生不得不放弃或中断原有的器乐学习,对于人才培养以及学生而言是一种损失。从高校本身来看,因涉及师资配备及教学成本等因素,要满足每个学生的意愿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为避免资源浪费,高校可以通过组建乐团,或者开设器乐选修课等方式,让学生自身,专业可以得到继续的学习和提升。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开设音乐制作、录音、艺术管理、音乐心理、音乐教学法、音乐治疗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更好地为社区音乐教育教学、音乐活动组织服务。三、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建立良好的社区音乐教育与高职院校的沟通与互动,最终实现双赢“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中突显职业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形式,特别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当下,职业能力成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一些工科专业通过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以实习实训、订单培养等方式为学生争取到实践工作的机会,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更贴近需求的人才,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又解决了企业人才需求。前文中我们探讨过从事社区音乐教育工作对于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是未来就业的一个很好契机,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对于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来说,也需要参考和借鉴其他学科,以社区音乐教育工作者为就业为导向,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与社区、企事业单位、音乐培训机构、文化演艺公司等建立沟通和联系,了解他们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于音乐文化教育107大众文艺活动的需求,结合高校自身情况,搭建“工学结合”实践平台,与社区、企业等建立互动、互助的模式是必然如趋势。(一)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满足社区音乐教育人才需求与能力提升高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为社区音乐教育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培养在校学生,使他们能够具备一定从事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的教学能力、音乐活动安排与组织能力、根据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细化到每门课程的具体讲授内容上,让学生在校期间便可获得相应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硬件、师资等的资源,为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开设短期培训班,组织从事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的专、兼职人员到校进行相关的师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带动社区音乐教育水平提升2。(二)实现实践平台搭建,提升音乐人才职业实践经验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的,侧重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是高职教学的方向。在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中,日后实际工作相吻合的实践平台搭建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社区音乐教育可以为高职在校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和实践机会,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与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根据所需以及自身学生的能力,定期为社区送教。学生可以将在校乐理课、视唱练耳课程、音乐史类课程的内容,通过整理和筛选后,选取适用于大众的内容,向社区音乐爱好者进行讲解,这种由“学”到“讲”的转化,及时音乐文化、音乐知识的传递与交流,也是对自身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内化的过程。全民音乐欣赏水平与能力的提升、高雅的艺术氛围建立是目前我国社区音乐教育有待提升的一个方面,在一些有着上百年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的西方国家,音乐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处可见的音乐表演、随时可听的美妙音乐,无时不弥漫着高雅与浪漫。高职院校定期组织学生利用自身所学为社区、为企业等编排一些既具有专业性又贴近人们生活的音乐节目,将高雅音乐文化送到社区、送到乡村、送到企业。同样一些院校中定期开展的专业性较强的系列音乐会、音乐展演活动,可以适当对外开放,让人们可以多一个欣赏到高质量的音乐节目的途径。在这过程中,学生通过舞台实践,实现了自身心理素质、提升了专业技能的质量,又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又提升了全民整体音乐欣赏水平。(三)实现以就业为目标的精准化学习,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成了国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学生就业率已经作为高校考核的标准之一。学生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日后能学以致用,找到称心的工作。而学生通过一定的企业实训实习,便可以提早了解工作所需,准确协调自身学习与工作之间差异,快速提升从事本职工作的能力,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学生自身都是有利的3。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到社区、企业、培训机构等进行调研或从事志愿者服务,深入了解掌握社区音乐教育不同方向的人才需求,根据自身学生的能力与特长,为学生量身定制为来工作的方向,及早根据就业需要,及时弥补自身学习存在的差距,调整自身学习内容和目标。也可以通过志愿者或者兼职工作,提早获得相关工作的积累,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例如老年音乐技能教学,它不能单纯照搬传统高职课堂技能学习的进度与安排,也不能照搬儿童教学的内容,他需要结合老年人的手指条件、认知能力、心理状况、音乐喜好,确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