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新入职
辅导员
应对
大学生心理
危机
策略
研究
马宁谦
Vol.44 No.1Feb.2023大连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第44卷 第1期2023 年 2 月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策略研究马宁谦,邹 雷(大连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2)摘 要:学生生命健康安全是一切学生工作的前提与底线,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应当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成因及发展过程,分析了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培训讲座、加强对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应急演练、完善突发事件工作的应对预案,利用好“两个深入”,做好走入学生内心的工作、加强与专业心理教师的通力合作等策略,以帮助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尽快适应角色,提高识别及干预能力,化“危险”为“机遇”,有效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危机;策略研究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23)01-0139-06收稿日期:2022-11-22作者简介:马宁谦(1994-),女,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邹雷(1987-),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呈高发态势,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受到高度关注,这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是一个巨大考验。新入职辅导员属于高校思政队伍中的“新兵”,在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的挑战时,一定会“捉襟见肘”,因此探索研究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策略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极其重要,也可以为新入职辅导员指明工作方向。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成因及发展过程(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1954 年,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G.Caplan)首次将心理危机概念定义为个体在遇到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挫折与困难,当事人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解决时所产生的心理失衡反应1。心理危机是个体失衡的一种表现,此种表现体现在人的精神领域,表现出人在精神方面的困扰、忧虑、失常,如不干预,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大学生容易受学业困难、就业压力、恋爱受挫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障碍,在无法排解调节的情况下将引发各种大学生心理危机。当前学术界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从不同角度划分各有不同,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主要包含以下几类(见表 1)。表 1 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类型划分依据具体类型性质成长性危机、情境性危机、心理障碍危机、自杀危机、存在性危机应激源人际交往困扰、家庭冲突、恋爱挫折、各种灾难、自杀事件、性困扰等时间急性危机、慢性危机、混合性危机表现形式显性危机、隐性危机大连大学学报140第44卷(二)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目前在总体上我国大学生有近 16%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强迫症、神经衰弱等这让你改装为主,较严重的自理障碍者约占10%,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 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有上升趋势2。大学生群体初入校园,不谙世事,尚未完全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此也是易受其所处环境影响的群体。而复杂环境中存在的多重因素有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不利,容易成为心理危机事件的诱因与根源,这些因素大致可划分为外界因素与内在因素,二者相互作用且相互影响。1.外界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关系等外界因素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外界环境因素伴随其成长可能会持续影响身心发展,在多种不良因素的共同催化下,极易使大学生产生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甚至是心理问题。一是就业竞争压力,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与日俱增,大学生自入学起就面临着强大的就业竞争压力,这无疑是给憧憬着理想生活的大学生群体一记现实重击,一部分大学生为了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提升个人竞争力,被迫花费大量时间在考证、竞赛等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上,不断与身边人竞争,形成一股“内卷”之风;另一部分大学生干脆放飞自我,放弃竞争,活在虚幻的理想世界中,“散漫摆烂”现象在大学生间层出不穷,这些都使本就焦虑迷茫的大学生受身边环境影响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在压抑苦闷的环境氛围下,更容易引发心理危机;二是原生家庭环境,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等原生家庭环境会在特殊时期下诱发一定的心理危机;三是校园环境,初入校园的大学生处于角色转换的适应阶段,如不及时帮助其调整对校园生活、人际关系、教育水平差异等方面不适应的心态,在日积月累下容易产生心理失调,进而造成心理危机。2.内在因素如果说外界环境因素诱发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内在因素则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根源所在。外界环境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第二原因;而内在因素则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根源动力,是变化的根据,内在因素与外界因素共同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内在因素可细分为生理健康因素和心理健康因素,二者亦辩证统一、相互联系。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主要体现在个体的认知与人格情绪上,很多大学生对待世界、对待人生、评价自我的认知有偏差,不能用科学的发展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以科学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顺境与逆境,正确的审视自我和悦纳自我,从而造成情绪的长期低落、状态的持续低迷,引发心理危机。此外,人格有自卑、怯懦、自闭、狂妄等缺陷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当面对挫折与困难时,造成因情绪波动较大而产生心理危机。在与日俱增的社会竞争压力、不健康的原生家庭环境、不利于个体成长与发展的校园环境等外界因素及非健康的身心状态等内在因素的共同催化影响下,如若放任自由,未予以关注并进行有效干预,大学生心理异常状态将演化为心理危机。(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变化的,在心理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个体的行为与心理会有差异化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也曾在危机理论中提出危机反应的演变过程。一般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冲击防御期。当个体发生危机时或发生后不久,维持内心平稳的平衡被打破,个体会产生警惕、不安、紧张等情绪,此时,为了追求内心的平稳,个体尝试用以往使用过的方式缓解情绪,此时会出现心理防御的反应。第二阶段为解决初期。经历一段时间后,个体发现自己经常使用的缓解情绪策略并不奏效,逐渐产生焦躁的情绪,在此阶段,个体会积极地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问题。141第1期第三阶段为解决后期。此阶段也为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期。当个体在尝试各类方法解决问题无效后,内心的紧张、不安情绪会随之增加,个体也会想方设法地寻求新的方法,找寻新的途径来解决问题。第四阶段为成长或挫败期。个体在经历前三个阶段后,如能解决问题,并且灵活地掌握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则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成长与锻炼,自身调节能力增强;但个体在经历了前三个阶段后,如仍未能解决问题,则会对自己失望和失去信心,感到挫败,甚至怀疑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产生心理不健康的行为。从心理危机的后果来说,会有四种不同的结局。第一种是顺利渡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渡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未能渡过危机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3。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应学会审时度势,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变化,研判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展阶段,把握时机,以便于进一步进行转介工作,最终实现妥善处理危机,进而安全度过危机的目标。二、新入职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挑战(一)对法律法规政策不明晰,自身工作定位不清晰由于辅导员身份的特殊性,辅导员必须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依法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保持学生工作的底线,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也作为胜任辅导员岗位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4,将法律思维贯穿于处理校园危机事件的全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高校新入职辅导员位于处理危机事件的第一线,如若缺乏对法律法规的常识性了解,不能将法律思维贯穿于处理心理危机事件的全过程,在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时,不仅无法把握主动先决权,更不能明确自身责任与义务,对于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界定不清晰,不能正确平衡人身健康、社会矛盾、权益维护之间的关系,这不仅危机到学生个人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也将给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甚至波及社会面的一定范围,进而造成必不可免的网络舆情,也将面临知识、技能、善后等诸多因素的严峻挑战。(二)队伍趋向年轻化,学生工作经验严重不足高校新入职辅导员一般是指通过社招、留校或转岗等方式,进入高等院校工作不满 2 年,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工作的教师5。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思政队伍对于辅导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校辅导员队伍也持续性壮大,许多“90 后”应届毕业生纷纷参与岗位应聘,“年轻化”逐渐成为辅导员队伍的特征与标签。由于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大多是刚出大学校园、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年龄与所带学生差距较小,在从学生转变为教师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多数新入职辅导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适应的过程。学生角色主要以校园学习生活为主,相对比较单一,无需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而辅导员角色则需承担多种工作,充当学业指导者、生活保障者、心理咨询者、宿舍管理者等不同的职业角色,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因此,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对自身的角色适应性本就有待加强,再加之处理紧急突发状况经验尚浅、阅历不足,又被日常复杂琐碎的学生工作所牵绊,因此在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时,会感到无所适从、毫无头绪,容易出现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处理方式欠缺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处理结果的不尽如人意,甚至引发新的风险,陷入困境。(三)受专业所限,识别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能力欠缺通常意义上来讲,辅导员的职能被表述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者,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学生教育管理的执行者”6。其需履行的职能范围涵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虽辅导员职能看似具备全面性,但实际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中却存在专业背景受限的问题,大多数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并未限制专业,使具备心理咨询专业资格的辅导员数量较少,多数新入职辅导员皆缺乏系统化的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不仅存在专业的盲区,更存在实践的短板。马宁谦 等: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策略研究大连大学学报142第44卷受专业背景的影响,新入职辅导员亦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能力,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充分掌握学生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信息,容易凭主观印象推测与判断,无法准确识别心理危机,且因工作的特殊要求与职责所在,所有情况都必须向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如实汇报,如缺乏一定的干预能力与技巧,就会造成学生的不理解,甚至失去学生的信任,进而无法继续开展工作。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需要因时而动,高校新入职辅导员若不能准确识别及有效干预,一旦错过最佳时机,就会丧失主动权,无法掌握事态发展。(四)谈心谈话基本功不扎实,难以真正走入学生内心世界 作为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是一项经常性的教育工作,是一种沟通师生心灵,增强师生情感的有效方式7。谈心谈话是走入学生内心世界的基本方法与制胜法宝,是辅导员走进学生的重要途径,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有效方式。识别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通过面对面谈心谈话的方式去走进学生、倾听学生、与学生共情,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挖掘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各类因素,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信任认可辅导员,接受辅导员的关心关注,为完成进一步的转介工作做好铺垫。有效的谈心谈话可以协助辅导员高质量地完成识别与干预心理危机工作,在关键时刻能够扭转局势;相反地,无效的谈心谈话会导致辅导员无法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甚至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使学生不信任辅导员。高校新入职辅导员由于经验欠缺,基本功不够扎实,导致谈心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