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职院校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究_吴晓坤.pdf
下载文档

ID:480340

大小:834.12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职 院校 经管 复合型 创新 人才培养 机制 探究 吴晓坤
78 人才资源开发 2 0 2 3.1 近几年,随着我国信息化、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经管类人才过程中,主要存在人才培养理念落后、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学生跨界交叉能力的培养、教师队伍短时间内很难与时俱进、经管类学生参与企业实践难等问题。为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本校情况开展研究,构建高职院校经管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等教育要契合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的专业、类型以及层次,促进相关学科的交融。同时,要求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要结合实际分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定位要清晰,杜绝走向同质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不同层次和领域的高职院校都能各有特色。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各高职院校培养经管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内涵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提出是相较于传统的经管类人才培养而言,是我国数字化、智能化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一方面强调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特点:一是拥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与敏锐的判断能力;二是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有自己思考之后独到的见解;四是具有丰富的专业储备知识和熟练的实操能力。另一方面强调经管类人才的复合型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够在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实现复合,在多方面展现自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基于某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具有广泛理论基础和宽阔知识面,能够掌握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具备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经管类复合人才在知识层面要具有传统的经管专业各学科知识之外,还需要适应社会需求具有互联网、大数据相关知识和思维能力,在面临多领域需求的广阔就业前景下,确定未来就业方向,并具备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人社天地 职业能力|吴晓坤 李昊阳高职院校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究DOI:10.19424/ki.41-1372/d.2023.02.0182 0 2 3.1 人才资源开发 79二、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众所周知,经管类人才始终遍布各行各业,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从国家政策方针角度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中明确指出,要显著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而由于受到单一的培养模式影响,高职院校培养的经管类人才往往出现专业特色不明显、偏重于本专业内理论内容学习、基本不涉及交叉学科内容学习、专业就业方向不聚焦等问题,明显已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增速迅猛,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渗透各行各业,企业对经管类人才的创新能力、数字化分析与应用等方面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高职院校在经管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完善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避免经管类人才走出校园却不能直接胜任岗位工作,间接导致企业再培训成本增加,甚至很多经管类工作岗位最后被技术人员挤占等现象发生。三、高职院校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1.经管类人才培养理念落后。一方面,多年来,众多高校的经管类人才培养多以偏向文科的教育教学模式存在,认为经管类专业学习内容属于软学科,课程内容的可实践性、操作性较工科专业相比差别较大且不容易实施。在这种相对落后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教师对经管类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时,始终保持重视传统的经管类理论内容的讲解,造成学生的复合型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足,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众多高职院校认为经管类人才未来就业范围较广,各行各业都有经管类人才的工作岗位。因此经管类人才培养的方向一般比较宽泛,往往不会聚焦于某一领域。然而伴随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企业对于经管类人才所能从事的专业领域的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期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对未来所从事的领域有较为深入、细致的学习,学生就业即能胜任岗位工作。而高职院校还停留在针对面向所有企业的经管类人才培养中,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需求。2.经管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单一。多年来,众多高职院校紧跟国家的政策方针的调整,不断深入进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从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三个层面展开。但是由于近几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迅速,社会对于经管类人才需求不再满足于在单一领域内懂专业、能操作,还要求经管类人才能够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相关工作,要求经管类人才能够在校学习期间就确定就业领域,对该领域所涉及的知识能够做系统的学习。然而这些知识内容的学习主要来自院校内其他交叉学科。现有的经管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基本不涉及这部分内容,这就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3.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不能与时俱进。在高职院校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当中,老师是培养学生各项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直接负责人,老师的教学质量与专业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综合素质。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鼓励和组织教师定期参与下厂实践,到企业中真正从事一个阶段的工作,从而来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但是,仅仅是一个阶段的下厂实践与真正在企业长期工作的人员所积累的工作经验相比较,明显存在着很大差距。进而造成教师仅仅能够在教学中渗透层次浅显的实践内容,缺乏对实践内容深层次的交流,学生也很难实现与未来岗位的无缝对接。另外,从复合型人才培养角度考量,经管类教师对于交叉学科知识的储备明显不足,短期内也很难有较大提升。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认为经管类专业属于文科类专业,在实践教学环境上并不需要有太多硬件设施,所以在校内实践设施建设时,往往向工科专业倾斜严重。然而近几年国内技术环境实现很大提升,对经管类人才从事的领域也逐渐细化,企业对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能力需求已发生了改变,经管类专业实践环境的建设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经管类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存在诸多障碍。企业能够提供的经管类学生进行实践的岗位数量有限,很难实现学生全员参与校外实践,并且大部分接收实习学生的企业也没有将学生的实习工作当成企业的重点工作进行管理,学生很难实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企业能够提供的大量基层岗位,例如客服人员、餐饮服务员等岗位,又与经管类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空间有限。这些问题都制约了经管类专|人社天地 职业能力|80 人才资源开发 2 0 2 3.1 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形成了障碍。四、高职院校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分析1.建立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改变落后的经管类人才培养理念,认识到现阶段社会对经管类人才需求发生的重大变化,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角度入手,将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学科交叉课程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全新的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改变经管类人才培养能够满足各行各业需求的过时观念,按照专业领域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可以考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便于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同时,也为当地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例如,我院坐落在秦皇岛市北戴河区,2016 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以此为引领,秦皇岛构建了立足“健康旅游”“体育健身”为发展特色,强化“医疗”“医药”“医械”支撑带动,把握“养生”“养老”空间,做好做优生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我院积极响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细化经管类人才未来发展方向,开设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医疗器械经营与服务等专业,为学生就业提前谋好出路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2.建设立体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与传统意义上的经管类人才的重要区别主要在于课程学习的跨界交叉融合、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所以高职院校要制定一个适合学生能力提升和思想成长,将经管类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将学科交叉所涉及的信息化、数据分析以及专业所面向的服务领域的专业化内容学习相结合,设计符合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育的课程体系。举例来讲,我院的医疗器械经营与服务专业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分层次开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此同时,考虑到专业服务领域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新技能需求,还设置了数据分析与应用、医疗器械产品认知、医疗器械技术服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通过专技融合、专创融合立体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实现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3.分层次建设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师资队伍。依据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计内容分层次建设经管类专业教师团队。团队教师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专业教师,主要由校内经管类教学教师组成,开展经管类专业中传统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要求这部分教师对自己讲授的专业课程内容精益求精,能够准确对接专业未来就业领域。在此基础上,安排教师下厂实践、实践交流、实践技能提升培训,提升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第二层次专业培养涉及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教师。来自校内已有其他专业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主要满足经管类学生人才所需的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领域等交叉融合课程内容学习需求。第三层次是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师。教师能够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课程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多途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结合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力度进行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对于操作性强的学习内容引进虚拟仿真实训室,通过虚拟仿真情境创设,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实现对可操作性内容的反复操作。摒弃经管类专业不需要硬件设施建设的陈旧落后思想,引进专业领域所需操作性强的硬件设施,满足经管类人才的复合型学习需要。成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以区域发展特色为引领,形成政、企、校多主体协同发展,职业院校教师作为企校连接的黏合剂,与企业充分探讨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适时适度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展,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为经管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真实的实践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比赛、考取 1+X 证书等形式,抓住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各项活动,通过备赛、备考过程的不断打磨,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呈螺旋式上升。我院多个经管类专业结合未来就业领域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在备赛过程中,对专业领域工作内容理解进一步加深,与企业探讨项目的开展并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学生需要全盘考虑项目运营,需要在与企业交流、项目内容制作等方面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最终实现自身实践能力的整体提升。(课题项目:本文系 2022 年秦皇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22LX243;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编辑 侯贝贝|人社天地 职业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