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隔代照料需求下乡村闲置小学...、川北地区乡村闲置小学为例_蒋雨芮.pdf
下载文档

ID:480156

大小:2.15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照料 需求 乡村 闲置 小学 地区 蒋雨芮
192城市建筑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2023.03在城镇化进程的冲击下,我国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村落常住人口主要为留守老人和儿童,而且根据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 2019,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隔代照料。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老龄化社会的加深,以及三孩政策的落实,隔代照料现象势必会在中国乡村长期存在且愈演愈烈。然而,从乡村建设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乡村仍缺少充分贴合老年人和儿童生活、满足隔代照料需求的公共空间及服务设施。近些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持续推进和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作为我国乡村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闲置小学的处置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专家指出,可以合理利用这些乡村闲置建筑资源解决现有乡村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1。因此,如何基于农村老年人和儿童隔代照料的特殊需求,对乡村闲置小学进行合理改造,以推动构建新型养老模式,提高乡村养老质量,创造更为有利的乡村儿童成长环境,最终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助力乡村振兴,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1 乡村闲置小学相关研究与再利用现状1.1 文献综述国内外关于乡村闲置小学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现状和改造模式的分析上,如汪莉莉2、陈卓3、龙彬4、梁摘要乡村闲置小学作为我国乡村闲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教育学生的功能,而且是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标志,它的闲置意味着乡土文化的流失,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再利用一直是乡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对川西、川北地区乡村闲置小学的再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从乡村特殊人群隔代养育的老年人与儿童的需求入手,梳理了此类人群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分析了乡村闲置小学耦合此类人群需求进行改造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策略,以期为乡村闲置小学再利用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关键词乡村闲置小学;隔代照料;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T U 2 4 4文献标识码ADOI1 0.1 9 8 9 2/j.c n k i.c s j z.2 0 2 3.0 3.4 1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rural idle resources,rural idle primary schools not only carry the function of students education,but also be the symbol of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Its idleness means the loss of local culture.How to effectively reuse it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rural area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use of rural idle primary schools in western and northern Sichuan,starts from the needs of rural special groups-the elderly and the children raised by different generations,and combs the requirements of such groups for public space.Then it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transforming rural idle primary schools to couple with the needs of such groups,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e of the reuse of rural idle primary schools.Key words rural idle primary schools;intergenerational care;rural revitalization作者简介:蒋雨芮(1996-),女。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隔代照料需求下乡村闲置小学改造再利用研究以川西、川北地区乡村闲置小学为例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use Strategy of Rural Idle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Demand of Intergenerational Care:A Case of Rural Idle Primary Schools in Western and Northern Sichuan蒋雨芮栗佳玮Jiang Yurui,Li Jiawei193 2023.03/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建筑设计理论晓东5等,通过对特定片区乡村闲置学校的调研分析,梳理了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对此类建筑处置与利用的原则、对策、途径和方法。也有部分学者着眼于研究将乡村闲置小学校舍改造为乡村养老设施的可行性上,如赵小龙6、石磊7、钟霓8等人从教育空间与养老空间的匹配度出发,分析了闲置学校改造中的共性问题,并以乡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需求为出发点,归纳总结出了适老化改造的策略和要点。但总体来看,针对乡村特殊群体需求进行乡村闲置学校改造再利用的研究仍然较少。因此,从当前乡村中人口结构占比最大的两类人群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与交互行为出发,探讨如何在乡村闲置公共空间中满足二者照料、交流、交往等方面的共同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1.2 乡村闲置小学再利用现状及不足从 2001 年起,随着国家小城镇建设的深化推进,“撤乡并镇”行政区域的调整和“撤点并校”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大批乡村小学被撤点关停,并随着乡村人口外流,教育资源向城市不断聚集,这些乡村小学逐渐被遗忘、闲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的“教育数据统计”,20002020年我国乡村小学约减少426908所(见图1)。学校数量的急剧减少必然会产生大量乡村闲置小学,其中近半数的闲置小学是可利用的,但实际废弃比例却超过 40%。乡村闲置小学改造后的功能类型可大致分为行政办公类、教育类、文娱活动类、养老类、住宿类、厂房类、展陈类 7 类9。但在对川西、川北地区乡村闲置小学再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改造为幼儿教育、养老设施、党政办公建筑,以及租赁出去用作厂房等最为常见(见表 1),其中半数以上仍处于低利用率甚至闲置的状态。作为乡村中少有的公共、教育复合空间,乡村小学的再利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是在改造这些废校时没有触及真正的乡村痛点,未能涉及、考虑到乡村大多数人群的内在需求。因此,从乡村中最大的两类人群老人与儿童的需求出发,思考他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诉求,或许是盘活此类乡村闲废资源的有效途径。2 隔代照料需求分析隔代照料在中国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城乡老年人的调查,我国 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对于乡村中隔代养育背景下的老年人与儿童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活动往往紧密关联,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二者的需求十分相似且相互影响。如图 2 所示,在生理需求层次上,根据实际调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2015 年的统计数据,我国乡村儿童表现500 000400 000300 000200 000100 00002000 2005 2010 2015 2020年份/年图120002020年我国乡村小学数据统计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数量/所出明显的低龄化,学前和学龄儿童约占 3/4,故而对于大部分乡村儿童来说,他们需要亲人及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和物质保障,而乡村中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以家庭供养和劳动收入为主,要维系自己与孙辈的日常生活开销,他们往往需要通过从事务农等活动来增补家庭收益10。在安全需求层次上,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变差,作为儿童监护人他们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儿童缺乏监管陪伴,容易遭受意外伤害,他们都需要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活动环境。在社会需求层次上,乡村老年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认知水平有限,其生活社交圈较小,主要由亲人与附近邻居组成,接触新兴事物的机会不多,因此他们常处于与社会脱节的状态,相应被照料的儿童也多因为缺乏社会化机会、经验、环境,容易形成孤僻、社交焦虑、抑郁、自卑、敏感的性格特征。在此情况下,他们更加需要来自亲人与朋友的关爱和陪伴,需要公共活动的场所,以促进其融入社会群体中。在尊重需求层次上,乡村老年人与儿童都属于弱势群体,他们都渴望得到认同与尊重。在自我实现需求层次上,他们都需要有社交、学习和展示的机会与平台,以实现自我价值11。基于上述对于乡村老年人与儿童 2 类群体的需求层次剖析,不难发现乡村老年人与儿童对于公共空间的诉求很大,这两类群体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安全需求:空间应注重对老年人、儿童的关爱,无障碍设计要完善,环境要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在空间上要能便于老年人监管照料儿童,满足儿童在视线范围内活动的需求12。(2)社交需求:乡村老年人很喜欢群体活动,而且倾向于跟兴趣爱好趋同的人群聚集在一起,社交圈较为封闭固定;而儿童一般通过玩耍、冒险活动结交朋友,社交圈相对开放。空间要既能满足老年人之间、儿童之间的社交需求,又要能促进老年人与儿童之间的沟通交流。(3)文化与教育需求:空间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氛围以唤起场所记忆,同时也应当具有一定的教育引导作用,在空间游玩过程中激发儿童探索、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信心,提供情感寄托与自我展示的平台。194城市建筑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2023.033 隔代照料需求下乡村闲置小学改造再利用策略3.1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乡村闲置小学学校规模不一,现存状况复杂,且受地方经济条件、风土人文影响巨大,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造再利用时首先应当根据学校规模、规划现状,以及现存校舍质量和利用价值等具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因校施策。其次应当综合考量区域人口规模、建筑风貌、老幼具体需求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最后,相较于其他乡村闲置建筑资源,如住宅、工业遗存等,乡村闲置小学在原有空间尺度和设计上都更加贴合老年人与儿童的使用需求,所以在进行改造设计时应当尽可能地整合校舍资源,利用原有的设计,避免大拆大建,做到合理利用。3.2 相对独立,良性互动闲置废弃建筑的空间改造方法如图 3 所示,主要有空间分割、空间重组、功能加建、功能置换 4 种13。在基于隔代照料需求进行乡村闲置小学改造再利用设计时,既要分别考虑老幼 2 类人群对于空间的使用习惯,做到相对独立,避免老年人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干扰,又要满足视线监护、共同使用的要求,实现空间共享,保障老年人和儿表 1乡村闲置小学再利用情况表学校位置照片虹井小学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IT 大道改造为幼儿园戴家林小学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戴家林村改造为戴家林村敬老院后又废弃闲置涌泉村小学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吴清路校舍被改造为村委会(由于撤乡并镇政策已闲置)和住宅,后侧空地加建了厂房苏溪村小学绵阳市江油市九岭镇苏溪村教室主体空间已废弃,室外活动场地加建了仓储厂房红光村小学绵阳市江油市红光村租赁出去用作养猪场后又荒废闲置了柏河村小学绵阳市江油市柏河村现租赁出去用作私人住宅自我实现 尊重需求 社会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乡村老人 乡村儿童需要有社交、学习和展示的机会与平台,以实现自我价值渴望得到认同与尊重需要来关爱和陪伴,需要公共活动的场所,以促进其归属融入社会群体中需要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活动环境需要通过务农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