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中要求,“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1]“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融合发展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发展,将其贯穿育人全过程。202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成为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毕业人数持续增加,加之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研究背景(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及紧迫性2019年7月,教育部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了新时代高职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应将培育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结合,通过劳动教育环节中的劳动观、劳动素养培养及劳动能力等提升来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提升,在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过程中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知,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的过程及结果并未达到理想成效,同时当代大学生的劳动观及劳动能力还存在较多问题,如“佛系”、“不劳而获”等错误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养成,此外劳动实践的缺乏也导致部分大学生不会劳动、不爱劳动、不懂劳动,均体现了劳动教育的现实紧迫性。(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大学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难”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同时,快速发展的社会各界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刚离开校园步入社会职场的大学生来说,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技能,更需要的是较高的劳动素养。“创新创业实质上是一体的活动,不存在只有创业而没有创新的活动,也不存在只有创新而没有创业的活动。”[2]高校为学生们的职业能力提升提供了课程开展、双创比赛等平台,但部分学生仅为了资格证书、学分认证、证书奖项等参与活动。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学校组织的双创、“互联网+”等比赛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效果并不明显。二、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内在关联(一)劳动教育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高职院校思政队伍在劳动教育中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融合的对策平迪(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