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思政建设中的心理育人研究_王永圆.pdf
下载文档

ID:480012

大小:1.32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建设 中的 心理 育人 研究 王永圆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新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研究”(项目编号:);年度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课题“新时代新疆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内涵及提升途径研究 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作者简介:王永圆(),女,山东烟台人,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政建设中的心理育人研究王永圆(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摘 要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既是助力高校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的动力源泉又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优势、听党话、跟党走的必要措施,对于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助推作用。然而,现阶段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依旧面临新挑战和新困境且教育过程也存在诸多弊病,所以高校要把握心理育人的时代特征,始终遵循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基本行动准绳,以加强心理育人建设、加强心理育人师资建设、完善心理育人实践体系为立足点研究高校思政建设中心理育人的具体对策。关键词高校;思政建设;心理育人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本刊网址:大学时代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夯实文化知识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三观、健全健康心理的黄金节点。大思政格局下开展高质量心理教育尤为重要,既可以提高思政教育覆盖率和影响力又能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时下,大学生健康成长既包含身体健康又包含心理健康。所以心理育人不单单是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应该坚持育心与育德的高度统一,真正做好人文关怀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并将其深入到实际教学过程和实践活动中,借此引导广大师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扎实推进大学生综合能力和道德素养的全方位提升。一、高校思政建设中心理育人的时代特征(一)心理育人的德育定位开展心理育人就要听党话、跟党走,立足学生和社会的多角度发展,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引领,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锻造有品德、有素养、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包含道德品质,也包含心理素质以及科学的三观。(二)心理育人的多向维度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内涵愈发多元化,所以构建心理育人新局面也要融入时代特色。首先,讲求温度。始终推动高校的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客观且平和的健康形态,增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将高校建设成安定团结、和谐的模范之地,在关心爱护、相互团结、彼此信赖的优良环境中开展教育工作,既是心理育人特色又是落实三全育人的优势。其次,要求精度。当代大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价值观、家庭、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根据其差异性和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手段。最后,追求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提高心理方面知识的科普率,将心理育人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化。(三)心理育人的整合模型随着党和政府对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视,高校也应对该心理育人引起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我国教育部所制定的相关纲要,为高校心理育人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为了扎实推进心理育人工作开展应从多个角度构建新工作体系,促进心理育人与德育育人、思政育人等多个育人环节深入融合以形成协同育人局面,实现心理教育的全面完善。高校思政建设中的心理育人工作要依托“政”“社”“校”“家”等多方面力量,调动一切利于心理育人工作的因素,保证育人目标的一致性、力量的互补性,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促使心理育人工作取得优异效果。二、高校思政建设中心理育人工作开展基本原则(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原则新时代多元、复杂的网络舆情环境使得一些腐朽、低俗、功利的信息进入学生视野,对学生原有的三观、心理健康造成恶劣了影响,传统的心理教育俨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亟需进一步学习先进心理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实现心理育人的科学化、标准化。高校思政建设中的心理育人要在教育部制定的纲要和规划的引领下,以心理学和思政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为核心内容,深层次挖掘隐匿于多元化资源的育心元素,扩充心理育人内容供给,推动实践活动多元化发展;要拓宽心理育人工作载体,依托线上线下模式统整心理育人资源,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要遵循科学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原则,时刻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主流意识形态,结合新时代特色,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提高心理育人工作实效性,为培养乐观向上、道德崇高的时代新人夯实基础。(二)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原则高校思政建设中的心理育人要覆盖全体学生,尊重其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开展定制化教育工作,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基本行动准绳。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节点,且面临诸多选项,普遍存在心理等方面问题,此时此刻亟需心理育人工作的介入与干预。就大学生群体内部而言,生生之间存在巨大的思想差异和心理差异,其心理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要求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过程中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来选择教育方法,通过引导和教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简言之,心理育人要在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整体心理状况基础之上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开展个性化教育工作,最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三)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原则教师是心理育人工作开展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教师要精准掌握学生心理发展情况,结合心理教育特点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并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教学管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落实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将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全面了解其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重视心理教育内容的启发性、循序渐进性,提高学生获得感,调动他们接受心理教育的自觉能动性;在实际育人中关注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心理育人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及主导性和主体性的高度统一,始终遵循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基本准绳来开展心理育人工作。三、高校思政建设中开展心理育人的具体对策(一)加强心理育人建设稳步推进心理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心理育人工作高效发展的需要,也是发挥心理教育育人效能的有效手段。优化教育内容科学安排课程内容是扎实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心理教师要围绕课程思政目标对现有授课内容进行完善和统整,深挖隐藏在心理教育中的思政内容,确定具体授课内容,突出重难点,推动心理教育与思政内容的有效结合。其一,内容要体现价值取向。心理教育内容选择上要以教育目标为基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选取具体内容,合理运用典型教育法。如,就业与心理指导部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不能过于强调职业竞争中的负面内容。其二,重视内容之间的联系。寻找心理教育和思政内容之间的契合点,厘清内容间的关系,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等内容渗透至心理教育内容中,借此促进心理育人和思政育人的协同发展。如,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中国梦深度融合起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切忌生搬硬套。其三,内容符合学生思想和心理。心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诉求和心理情况并围绕时事政治、热点话题,将隐晦难懂的思政理论与心理知识联系起来,确保教育内容贴合生活、贴近学生。完善教育方法完善教育方法是推进高校思政建设中心理育人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不断调动学生的热情。其一,案例教学法。借助现代化手段完善心理教育方法、改进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教育内容收集具有针对性、教育性和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对其中所包含的思政内容进行整合,依托新媒体的“音、视、文、画”的视听优势向学生展示,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探究、分析和讨论。其二,情境体验法。以本节课教育内容为核心,以学生思想情况和心理特点为基础创设生动鲜活的育人情景,引导学生自觉加入到情境中。其三,创新应用项目教学法。根据课程教育目标师生一同制定含有心理教育内容和思政内容的“工作项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项目”。改进评价机制教育评价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够检验心理育人的实际效果又可为课程发展提供针对性指导。所以要对现有机制加以改进,推动心理育人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其一,评价方式要丰富。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对学生心理情况和思想动态要进行定期评价,并结合考核结合展开综合评价,这样才能为心理教育高质量开展提供借鉴。其二,评价内容要多维。要围绕心理教育课程目标构建多维度评价内容,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基础,结合专业素养、德育培育、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其三,评价主体要多元。为了切实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要构建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元化评价体系,使评价主体由单方向多方转换,加强各个主体之间的良性活动,以多元化评价推动学生发展。(二)加强心理育人师资建设为了进一步发挥育人合力,高校要打造一支心理育人师资强队,充分发挥专职教师、辅导员的主导力量、骨干力量。发挥专职心理教师主导力量第一,保证专职教师数量。根据相关规定以一比四千的比例配备心理教师,确保专职心理教师的数量能够进一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凸显专职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二,保证专职教师职业素养。加大专职心理教师培训力度,对其进行系统的思政理论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专职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促使其具备夯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主导力量。发挥辅导员骨干力量首先,完善辅导员心理培训体系。邀请专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个性化培训讲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从而增强教师对心理教育的认识,提升心理育人能力。其次,要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员。为了使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更好地开展,心理辅导员要加强和专职心理教师的交流,协助心理健康中心完成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档案等工作,彰显辅导员骨干力量。(三)完善心理育人实践体系做好心理实践活动顶层设计和改进实践活动内容、形式,对于高校思政建设中思政育人的高质量开展至关重要。做好实践活动顶层设计其一,明确目标。将培养优良心理品质、健全人格作为总目标,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将目标详细化,为心理实践活动的有序运行提供支撑。其二,强化保障。构建兼具专业性、系统性的心理实践活动机构,做好活动保障工作。结合新时代发展走向对心理育人实践活动进行设计;还要做好活动后期工作,对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和具体成果加以总结归纳,从而推动心理实践活动高效进行。改进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其一,新时代背景下深入了解社会热门话题以及国内外形势,加强心理教育和思政理论的融合,借此扩充和更新心理实践活动内容。其二,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实践活动,实现心理育人资源的共建共享,打造多维度、立体化心理实践活动,努力为学生营造优良活动氛围。其三,创新实践活动形式。联合校外心理服务中心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学习活动,深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或者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教育内容,为其身心能够健康成长夯实基础。结语心理育人在高校思政建设中有着独特价值,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抓手,高校要时刻秉持时代发展准则,意识到心理育人在思政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发挥心理育人的思政育人效能,积极摸索多部门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大思政格局。心理中心作为核心部门要重视加强与各个部门、各个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真正从被动应付转为积极主动、从定向转为系统,彰显心理育人特色,加强心理育人队伍建设、完善心理育人实践活动体系,推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效开展。参考文献:李积鹏心理育人嵌入思政育人大格局的关键问题及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年 月(下)()解决路径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丁英平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陈思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研究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李洋洋,崔元慧“大思政”视阈下高校心理育人的实效性研究鄂州大学学报,():丁宏,寇玉达新思政观引领下的高校“一体化”心理育人体系构建研究黑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