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陕北
秧歌
传承
教学
实践
策略
研究
雪莲
民族传统体育2023年(第13卷)第1期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实践策略研究郑雪莲(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 716000)摘 要:陕北秧歌作为民间艺术形式,结合音乐、歌唱、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元素,是陕北人民在劳动实践中的智慧结晶,与其相似的还包括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等,均是民间舞蹈的代表。陕北秧歌因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与重要的传承价值,在2006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陕北秧歌传承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文化传承的主途径,开展陕北秧歌传承教学对其传承和发展意义深远。对此,该文通过了解陕北秧歌的起源与嬗变,分析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的影响因素,从民间采风,提炼素材,制订教学计划,建设专门教材,培养专业师资等维度提出教学实践策略,以探索陕北秧歌这一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路径。关键词:高校 陕北秧歌 传承教学 实践策略中图分类号:G8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3)01-0147-04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Strategy of the Inheritance of Northern Shaanxi Yangko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ZHENG Xuelian(Yanan University,Yanan,Shaanxi Province,716000 China)Abstract:As a folk art form,combining music,singing,dance,opera and other artistic elements,northern Shaanxi Yangko is the wisdom of the people of northern Shaanxi in the labor practice.Similar to the northeast Shaanxi Yangko,Hebei Yangko,Shandong Yangko,etc.,are the representative of folk dance.Northern Shaanxi Yangko was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in 2006 because of its distinctiv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ortant inheritance value.Since then,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Shaanxi Yangko has received unprecedented attention.As the main position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main way of cultural inheritanc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 out the inheritance teaching of northern Shaanxi Yangko with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In this regard,this paper understand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Yangko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orthern Shaanxi Yangko inheritanc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puts forward teaching practice strategies from the dimensions of folk collecting,refining materials,making teaching plans,building special teaching materials,and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teachers,so as to explore the contemporary inheritance path of northern Shaanxi Yangko as a folk art.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Northern Shaanxi Yangko;Inherit teaching;Practical strategies陕北秧歌作为兼顾艺术与技术的歌舞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伴随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审美取向发生了较大变化,陕北秧歌传承中亦融入了创新元素,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道路。近年来,陕北秧歌逐渐纳入我国高校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而且对学生DOI:10.16655/ki.2095-2813.2207-1579-9174基金项目:2022年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22WY52Z)。作者简介:郑雪莲(1972),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社会学。147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2023年(第13卷)第1期民族传统体育艺术素养、舞蹈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受到学生接受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实践效果并不乐观,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深远意义。1 陕北秧歌的起源与嬗变 1.1 陕北秧歌的起源关于陕北秧歌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陕北秧歌与原始信仰有着密切关联,即傩祭,殃指的是带给人灾祸的灵魂,而陕北秧歌正是殃歌演变而来1。另一种说法认为,陕北秧歌的前身是歌舞戏,唐朝时期著名的歌舞戏流入民间后,形成具有多样性的秧歌。诚然,这些说法均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但陕北秧歌的起源与农耕文化必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即农民在劳作中载歌载舞,以祈求风调雨顺的丰收。陕北秧歌在我国陕北榆林延安等地广泛流传,特别是佳县、绥德、清涧、吴堡、米脂等地最为流行。陕北秧歌刚劲有力、粗犷豪迈、洒脱健美,其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十分鲜明。根据相关调查记录显示,陕北秧歌现如今有近百种的表现形式,且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指导中心组织全国秧歌专家,结合陕北秧歌的特点和表演风格,共同创编了有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的一套健身秧歌。2006年,陕北秧歌被正式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次年被作为延安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科目,陕北地区的各大高校艺术专业陆续开设陕北秧歌的教学科目,充分凸显出陕北秧歌的文化价值、传承价值与教育价值。1.2 陕北秧歌的嬗变1.2.1 盛唐前早在汉末时期,秧歌主要是人们用以驱鬼辟邪而组织的活动,在盛唐时期后,胡人将秧歌带入我国中原地区,并逐渐大范围传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人们将秧歌作为表达欢愉和庆祝节日的手段。此时陕北属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织的地带,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群众逐渐喜爱秧歌,也不断创新秧歌的表现形式,使秧歌在发展中嬗变,越来越多人参与到秧歌这项艺术活动中。盛唐时期,陕北秧歌在基于傩祭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原独有的地域风格和特色,使其内容与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1.2.2 宋明清时期宋明清时期,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发生转移,秧歌亦伴随其逐渐从北方发展至南方地区,南方群众将生活习惯与喜好融入秧歌表演中,包括插秧的劳动动作,不仅确立了秧歌的名称,也使其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宋明清时期,陕北地区发生朝代更替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宋金时期,陕北成为主要的战争场地,诗人范仲淹曾在此组建军队,其中大部分士兵均来自南方,在庆祝战争胜利等活动时,则表演陕北秧歌舞,并在其中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使秧歌逐渐从傩祭发展为人民庆祝和娱乐的活动形式2。1.2.3 新秧歌时期在近现代社会中秧歌的发展进入新时期,红军进入陕北地区以后,改变了秧歌的传统形式,进一步淡化了秧歌的傩祭色彩,并且可以通过秧歌展现时代元素。以往秧歌表演人员全部为男性,在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秧歌表演,成为男性与女性一同表演的艺术形式,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各地区的文艺爱好者均加入秧歌活动中,并融入各类创新艺术元素,使秧歌内容与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包括农民挥舞镰刀、腰鼓等动作,并演变成秧歌曲、秧歌剧。1949年以后,秧歌表演者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岗位,进一步推动了秧歌的发展3。2 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的影响因素 2.1 学生接受度待提高陕北秧歌作为我国重要民间传统艺术门类,其在实际表演过程中,融合了音乐、舞蹈、戏曲、体育等多种艺术元素,对表演者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但高校大学生长期接受应试教育,在舞蹈能力与艺术素养方面相对欠缺。进入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喜欢具有视觉冲击性、刺激感的艺术形式,普遍体现出对民间传统艺术接受度、认可度较低的问题。特别是陕北秧歌起源于陕北地区的特色民间艺术,极强的地域性使学生深入学习的难度增大。2.2 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度是直接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当前我国陕西省开设陕北秧歌传承教学的高校较多,大多数均是设置陕北秧歌选修课,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响应高校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艺术修养的作用相对有限。加之陕北秧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榆林、延安地区高校的陕北秧歌传承教学活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氛围良好,而位于其他地区高校的课程教学,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偏低,传承教学效果并不理想。2.3 专业教材建设滞后教材是教学活动组织和开展的有力支撑,亦是教学内容的来源与依据。长期以来,陕北秧歌传承与发148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民族传统体育2023年(第13卷)第1期展过程中,通常是以师徒制,口传身教的形式,相关专业教材建设十分滞后。当前,陕北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开设陕北秧歌必修课与选修课,整体教学成效良好,教材编写有成功经验。但对于高校而言,其面向受众有所差异,陕北秧歌教学内容和素材必然不同,无法借鉴中小学的教材体系,专业教材建设尚未完善。部分高校对专门教材建设予以重视,但受到种种现实因素影响(包括陕北秧歌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无法完全纳入教材体系中,需要专业人士结合陕北秧歌特点与高校传承教学需求,做好提炼与总结,方能形成可行性教材,高校人力、物力资源有限,面对专门教材建设,往往有心而无力。2.4 专业师资力量匮乏教师是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保障因素,陕北秧歌作为一种新兴艺术门类,进入高校教学的时间相对有限,各大高校普遍缺少专业的陕北秧歌教师。一方面,陕北秧歌在民间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艺术传承人通常有固定工作岗位,在各地艺术团参加陕北秧歌表演与培训工作。因教育背景、文化层次、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陕北秧歌传承人无法加入到高校师资队伍中,以专职教师的形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高校当前开设陕北秧歌选修课后,通常从舞蹈专业、体育专业选择一些教师转岗,这些教师均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与专业背景,但此前接触且深入了解陕北秧歌的教师不足,当前教学仍然在探索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均有所欠缺,成为影响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3 高校陕北秧歌传承教学的实践策略 3.1 民间采风陕北秧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陕北民间地区,其诞生和发展与民间文化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间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口传心授方式的传承与发展,因此,陕北秧歌传承自然离不开民间艺人的知识与技能4。高校开展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