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翻译社会生产网络——以...外交部网站新闻合作项目为例_邢杰.pdf
下载文档

ID:479794

大小:633.02K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构建 翻译 社会生产 网络 外交部 网站 新闻 合作项目 邢杰
第 24 卷第 1 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4 No.12023 年 1 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Jan2023构建翻译社会生产网络 以英译外交部网站新闻合作项目为例邢杰,袁婉,黄静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收稿日期 2022-11-01 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GD20CWY13)和 2019 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本科)(2019WTSCX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邢杰,男,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翻译学、口笔译教育;袁婉,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黄静怡,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摘要 自 2014 年起,外交部、环球网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实践教育基地合作成立翻译项目组,开展外交部网站新闻的英译工作。文章尝试基于拉图尔等学者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透析由外交部/环球网发起,项目负责人主导,译员、审校等行动者交互影响的翻译生产网络,重点分析英文译稿的生产过程中,各个行动者特别是各级审校,如何相互配合,共同确保高质高效地产出最终译本。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外交部新闻;翻译过程;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DOI1015883/j13-1277/c20230104407引用格式:邢杰,袁婉,黄静怡构建翻译社会生产网络:以英译外交部网站新闻合作项目为例 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44-50自上世纪 70 年代霍姆斯(James S Holmes)提出“社会翻译学(或翻译社会学)”的设想后 1 72,翻译研究领域逐渐萌生出“社会学转向”2 14。学者陆续引入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学理论,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 3、拉图尔(Bruno Latour)等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 4 以及德国社会学家卢曼(Niklas Luhmann)的社会系统理论 5,研究翻译生产网络形成、运行及翻译产品的传播、接受过程等,用以分析翻译从发起直至译本被使用全过程的社会生产运作机制。其中,以 2022 年 10 月 9 日刚刚过世的拉图尔为代表的一些 社 会 学 者 的“行 动 者 网 络 理 论”(Actor-Network Theory,以下简称 ANT)重在分析社会生产过程中各行动者联结而成的网络及其运作,对翻译文本的生产与传播有较强启示作用。运用ANT 能够把研究视角聚焦于翻译项目的启动及实施,追踪从翻译出版权协商,翻译过程中各行动者间相互沟通,直至最终译作出版发行的完整过程。这为开展翻译传播研究,特别是对外话语传播与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出发点及方法论指导。2014 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实践教育基地与外交部和拥有独家采编权的环球网合作成立翻译项目组,主要负责外交部网站新闻的英译工作。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外交部、环球网为学生提供高端翻译实践平台,并选派资深传媒从业人员参与审核、指导工作;学生则有机会走出课堂模拟的训练环境,在参与真实翻译项目的实践中锤炼翻译技能,明确在政治文化语境中开展传播的理念、方法和原则。在过往几年的实践合作中,项目组不断吸引校内学生参与翻译、审校及项目管理等工作,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日渐成熟的运营流程和管理模式。基于第 1 期邢杰 等构建翻译社会生产网络45此,本文借用 ANT 作为方法论指导,建构分析框架,尝试构建外交部网站项目的翻译网络,并重点分析各级审校如何在行动中相互合作,共同确保高质高效地产出最终译本。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简述20 世纪 80 年代初,法国社会学家拉图尔、卡龙(Michel Callon)和劳恩(John Law)等学者提出并不断修正 ANT。经过不断发展完善,ANT 被广泛应用于研发、市场营销、金融和法律等领域的研究。6 194随后,中外翻译学者先后将 ANT 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4 6-9。拉图尔等人认为社会学的范式应是联结的社会学(sociology of associations)10 9,即认为社会是“许多异质性事物之间的一系列联系”10 5。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翻译的过程中涉及多个或人或物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和共同协作。ANT 能够帮助研究者从社会网络构成的角度探索翻译行为,透析译文生产的全过程。行动者(actor)、网络(network)和转译(trans-lation)是 ANT 的核心概念。拉图尔认为行动者是“能产 生 影 响 进 而 改 变 事 物 状 态 的 任 何 事物”10 71。一方面,该概念较之传统涵盖范围趋向广泛,既包含人类,也包括非人因素,二者同等重要;另一方面,“行动者是能动的转义者(media-tors)而非被动的中介者(intermediaries)。它们不是简单地提供信息,而会主动转换、翻译、甚至扭曲、修改原本所应传送的含义或元素”4 30。这体现出行动者的能动性,也表明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影响他者的同时也会受到反作用。由于行动者具有多样性和能动性,ANT 要求研究者密切跟随各种行动者,在行动踪迹中还原决策过程,了解每个行动者做出何种改变并经由何种协商对事物最终形态产生了影响。具体到翻译行为而言,这其中就涉及原作者、译者、审校、读者等人类行动者,也有译本、风格指南、翻译政策、媒体、出版社等非人行动者,彼此相互关联。研究者可通过追踪翻译过程中的人与非人因素,从而“理解行动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翻译选择,也可以观察到影响翻译选择的协商事件和决定决策”2 16。网络不是一个结构固定的静态网,而是无数能动的行动者在互动联结的动态变化过程中留下的一系列动态痕迹。拉图尔清晰地区分了 ANT 中的“网络”与日常生活中的“网络”,如下水道、火车、地铁或通讯网络等 11 369。在 ANT 的框架中,“网络是一个概念,不是实体性的存在。网络是用来描述事物的工具,不是被描述物”10 131。依照其思维逻辑开展翻译研究,研究焦点将从翻译产品转向实证数据还较缺乏且成果相对不足的翻译过程研究,并为之提供理论框架及方法论指引。6 202当然,此处所指的翻译过程研究,主要是指翻译的“社会过程”,而非聚焦人脑黑匣子的“认知过程”。即是说,研究者通过观察行动者采取何种策略吸引其他行动者加入翻译网络,凭借追踪行动者之间在微观层面的关联以达到全面把握宏观层面翻译网络的目标。转译是一个“界定行动者身份、促使行动者间产生可追踪的联系并推动网络运行的过程”。4 31在网络构建之初,行动者的目的和利益各不相同,如何使原本“志不同、道不合”的行动者产生关联,成为同一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并经由协商与调节,最终成功进入网络体系中,转译就是网络构建及运行成败的关键环节。转译可分为四个阶段:问题化阶段、引起兴趣阶段、征召阶段和动员阶段。4 31问题化阶段需要界定行动者身份,通过解释行动者与目标问题的利益相关来说明行动者加入网络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引起兴趣阶段是对上一阶段的巩固与强化,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进一步吸引行动者的兴趣,使其别无选择并最终自愿加入网络;征召阶段是多方反复协商、较量并运用策略来使相互联系的行动者形成联盟,以确保他们能成功征召进网络;动员阶段需要由代言人动员已形成联盟的行动者,让各方真正地行动起来。12 203-218转译的四个阶段是充满“置换、协商、变化与杂合”的四个环节。6 201ANT 的网络正是依托上述环环相扣的步骤让各类行动者向彼此间不断延伸拓展,在行动者的动态行动中联结形塑起来。二、英译外交部网站新闻合作项目网络构建借助 ANT 的理论框架及方法论指导,可以帮助构建外交部网站翻译项目的翻译网络,分析英文译稿的生产过程。建构过程主要体现为下列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递进和强化,翻译网络的构建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征和具备清晰目标的结果导向。问题化阶段:为确保外交部网站新闻的时效46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性,工作任务客观要求除环球网与外交部以外更多的行动者加入翻译网络,共同承担外交部日常信息量大、时间要求紧的新闻翻译工作。分析翻译项目网络,其中涉及的人类行动者有:翻译项目负责人、项目组译员、项目组审校、外交部/环球网审校等。上述人类行动者的参与一方面提高了外交部/环球网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满足了高校翻译专业学生提升专业能力的需求。此外,翻译网络中还存在一些非人行动者,如外交部/环球网针对译员与审校提出的翻译要求、项目组内部整理形成的外交部新闻术语语料库以及外交部网站、新华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网站新闻稿等平行文本。上述非人行动者从词汇选择到篇章布局等方面都对译审人员的翻译行为产生规范作用,影响着翻译决策的形成及最终译稿的呈现。人类与非人行动者的共同参与使项目翻译生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是翻译网络构建的前提与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译稿质量的重要保证。引起兴趣阶段:界定好网络中各行动者的身份之后,需要进一步吸引行动者加入翻译网络并明确各自在网络中的角色。环球网提供原稿,项目组负责提供译稿并获得相应报酬,双方确定共同目标并明确各自的任务,构成了最原始的翻译网络。为吸引更多合适的行动者加入网络,翻译项目组通过举办迎新大会加大宣传力度,向成员候选人介绍外交部翻译项目的特色,比如能够提高新闻编译能力、获得专业实践机会、了解项目管理流程等,鼓励更多能力优秀的候选人加入项目组,扩大项目组译员和审校的选择范围。征召阶段:外交部新闻具有鲜明的时政语言风格与外宣目的,项目组需要通过项目试译严格选拔符合资格的译员进组。项目试译要求候选人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篇约 350 字的新闻片段翻译,原稿为近期外交部网站上尚未刊登英文译稿的中文新闻稿。原文中通常会出现人名地名、头衔称谓、论坛会议名称等专有名词,候选人需要从权威网站上检索正确译文并标注出处,如遇到不同译法,还需展现出自己的判断能力。项目试译既能考察译员的翻译速度,又能考察译员是否具备翻译搜索能力与查证能力。此外,候选人需按要求编辑中英文文本的字号、格式、行距等,这能考察译员基本的文本编辑能力。经过综合考察,项目组最终挑选出最适合的候选人加入翻译网络。进组后,候选人成为正式的译员承担翻译工作,在积累了一定量的有效翻译字数并达到平均翻译得分等条件后进一步晋升为审校。至此,翻译网络的主要行动者基本征召完毕,各成员明确自身角色与职责,参与项目译审工作。动员阶段:最后,被征召的行动者组成联盟并由其代言人将它们动员起来。4 31具体而言,网络中需要协调者负责各个翻译生产环节的沟通与交接,保证整个过程顺利开展。在外交部项目网络的运作中,项目负责人可视作翻译网络的代言人,在调动行动者参与网络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项目组成立初期,项目负责人负责与客户(环球网)沟通洽谈、签订合同与组织试译等工作;在翻译前期与中期,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原稿的译前处理、任务分配、稿件收发与时间把控,确保译稿能按时提交;在翻译后期,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统稿与协调校内校外的顺畅交流,保证最终译稿的质量与译员审校职业能力的提升。尽管项目负责人不直接参与文字翻译工作,但其把控着整个翻译生产过程的节奏,是网络中关键的行动者之一。经由上述四个阶段,译稿生产网络架构逐渐明晰,各行动者的角色身份、分工及相互间协商关系与操作目标要求也基本得以明确。遵循常规流程,网络发起者环球网通过邮件将原稿发至当日的项目负责人,并告知其返稿时间。项目负责人统计原稿字数后将稿件份数与时间要求发布在项目工作群中,依据申请任务人员报名优先次序招募每份稿件的译员与审校。译员拿到原稿后需在规定时段内将初译稿发至审校,由审校对初译稿进行校对,并将一审稿反馈给译员,双方针对每一条审校批注进行商榷,达成一致意见后敲定审校稿。审校再把此版审校稿在规定时间内发至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统稿并生成返稿发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