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共阐释的哲学本体论问题_韩振江.pdf
下载文档

ID:479684

大小:248.42K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公共 阐释 哲学 本体论 问题 韩振江
作者简介:韩振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29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ZW002)公共阐释的哲学本体论问题韩振江(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200240)摘要:公共阐释论是继“强制阐释论”之后的探索公共空间中阐释规律的理论成果。公共阐释意即在公共空间中主体与主体之间通过对话与交流的阐释行为。作为系统化的新型阐释理论,其必然要有坚实的哲学本体论的支撑。在个体的存在本体论、社会的存在本体论和哲学阐释学的本体论三个层面上,公共阐释论进行了深入探索。就个体存在论而言,它汲取了海德格尔的此在之共在观念,指出共在是阐释的共在,是话语的共在。在社会本体论层面,它结合了马克思的“本质确证”与传统文化的“阐释”概念,认为阐释是人本质的“自我确证”和“向他确证”的结合。在哲学阐释学层面,公共阐释论吸纳了伽达默尔的“历时性”阐释学精髓,并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和交往理性启发下,产生了阐释学的空间转向,赋予公共空间以阐释学的本体性地位。因此,公共阐释论在哲学上是基于人类个体和社会的存在本体论的空间阐释学转向。关键词:公共阐释;公共空间;共在;确证;空间转向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94X(2023)01-0016-07人类为何需要阐释?人们如何进行有效阐释?阐释的目的是什么?张江的公共阐释论1 系统地讨论了这些问题。公共阐释是在人类公共空间中通过主体之间的平等讨论、形成共识、达到公共理性的自觉阐释行为。如果把公共阐释理解为一个阐释过程的话,那么个体在私人空间中的阐释行为如何上升为在公共空间中通过与其他主体交流、碰撞和对话,凝集公共观念和基本共识的过程,这就是公共阐释论研究的核心课题。由此可知,公共阐释是发生在公共空间中、在一定理性规范下,主体与主体、主体与社会之间进行的对话和交流,因此公共阐释论并不是止步于批判和解构,而是旨在真理性的建构。公共阐释论的公共理性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有基本的一致性,两者都强调个人理性如何演变为社会理性,在此基础上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的解决作出知识型的贡献。既然公共阐释是为人类精神进步而不断探索,那么其立论必然建立在人类的本体层面上,即公共阐释拥有坚实的存在本体论和社会存在论的基础。一、从“共在”到“话语”:公共阐释的存在本体论近代西方哲学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展开,来思考人的本体论。我认为,在康德哲学中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础在于主体的理性,而黑格61尔人学把绝对精神提升为基于人并超越人的世界本体,费尔巴哈哲学反而把人的本质拉回到了感性生命这个层面。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探索基础上,马克思则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入手,更深刻地把人的本质属性放在人类个体和社会本体双重维度上来探索人的本质问题。由此可见,现代哲学是在主体与客体二分的前提下围绕着主体来统摄客体世界,并认为主体与他者的关系不过是改造和支配的关系。现代主体不仅改造了客体世界,也改造了作为同样主体的他者,所以人最宝贵的理性就演变成了工具理性。面对主客二分、工具理性的哲学状况,胡塞尔的现象学指出了人与世界不是对立的改造关系,而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世界。也就是说,尽管主体存在于世界之中,但世界并不是客观的、中立的,世界应该是人之世界,是主体之客体。胡塞尔的哲学转折启发了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存在哲学在人的本质论上发生了转向:即人的本质在于人是存在于此处的,这种直觉式的存在体认才是人的根本所在。人是在世界中存在的此在,此在在时间中遭遇烦恼、操心和死亡,才会觉悟出此在存在的意义。同时,此在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与其他此在及万物共在。后期海德格尔强调此在共在于世界中、共在于语言和艺术中、在真理中绽放人生的意义。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指出,此在的存在意义在于对文化和语言等历史流传物的理解和阐释。人与人、人与文本、人与历史之间不断进行理解和阐释,进而形成主体之间的解释学循环和视域融合。在各种存在本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感性感受到人的生命力,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从独白到对话,其中人与人利用语言等媒介在公共空间中进行深层次、多渠道、系统化的阐释和对话,这已经逐步成为哲学理解人本身的主要路径。如果说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是从线性历史的阐释视域出发探索人存在的本质的话,那么“公共阐释论”则是从共时性的空间阐释视域中另辟蹊径地探讨人存在的本质属性,进而展望和探求人作为共同体的基本准则。陈勋武指出:“从概念上讲,这里和伽达默尔有一个很好的区别。因为伽达默尔主要强调一种历史线性型的(vertical)视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而公共阐释 更强调horizontal ,地平线 上不同主体之间的融合。这是张江教授与伽达默尔最大的区别。并且讲到公共空间,哈贝马斯是必要的参考。”2 对此,张江指出:“公共阐释本身就是公共空间里的阐释。”2 换言之,我们可以把公共阐释论放在阐释学的本体论发展史中进行定位 基于人类存在本体论的阐释学空间转向。也就是说,把人放在空间层面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可以达成共识理性的阐释行为。那么,公共空间的本体性阐释,在哲学上有何种来源?有什么样的创新?公共阐释论在两个方面续接了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思考路径。我认为海德格尔后期理论重心在于:此在必须与其他此在共同在世界中存在,这种“共在”是人生在世的前提条件。很显然,在当代哲学话语中共在的内涵是主体与主体的共存关系,也就是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但是海德格尔的思路还停留在此在语言中,特别是艺术中感受时间性断裂带给此在的存在论思考,他还没有真正地把人的存在论放在主体与主体之间。而公共阐释论则明确地把人的本体定位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主体性交往空间之中,这一空间就是公共阐释空间。公共阐释不仅是像哈贝马斯意义上的话语交流空间,更重要的是人与人存在论的本体空间。因此,公共阐释论的第一层意思:此在以共在方式存在于世界中。张江认为:“存在论的基本观点是,阐释是此在的呈现与展开方式。此在因阐释而在,阐释因在而阐释阐释空间可为此在空间,意即阐释与此在共构同一空间,失去此在,阐释不在;失去阐释,此在不在。”1 也就是说,张江把此在的阐释交流视为本体性的。此在在语言中通过阐释才能与本己、他人和世界相遇,才有绽放时间性思考的可能。第二层意思:共在是在公共阐释空间中存在。“以相互的精神关系为构成基础的阐释空间,才是具有实在意义的共在空间。所谓此在存于共在之中,除了生活世界中的社会关系,此在得以共在,是此在的自主阐释,生产了71韩振江:公共阐释的哲学本体论问题公共关系,此在才得以共在。”1 因此,共在并不是人类共处于物质空间或者精神空间中的社会关系,而是此在作为主体与其他主体发生本体论的阐释关系,并且这种阐释行为是此在主动与他人和世界发生积极关系的努力。第三层意思:共在以话语交流形式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相对于海德格尔的“此在阐释”,张江赋予话语以存在本体论地位。话语是在文化社会中能指的相互连结而成的意义体。当代哲学家、美学家巴赫金比较早地把话语视为人存在的基本条件。即使人作为生物可以独自生活在世界上,但是从心理学和存在论的角度来看,单独的个人无法存在于世界上。人在世界上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人必须要与他人共同生活在世界中,因为人无法自我观察,必须要靠与他人的交流才能看到和听到自我的本体存在,所以世界不是话语的独白,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话语交流和对话。在海德格尔从话语交流领域的本体“退却”处,公共阐释论用巴赫金的对话哲学和“杂语共存”为之做了补充和发展。因此,张江赋予公共空间鲜明的话语特点:此在自由进入某个阐释空间中,主体之间具有平等地位,主体自由发表看法和观点,空间中话语相互对话和斗争,最后遵循公共规则和传统习俗,在话语碰撞中阐释者及其群体凝聚了共识,进而化为可重复性的知识体系。不过,巴赫金的对话哲学过于强调主体与社会之间的差异性,主体不必非要形成社会共识,而是要作为差异者而对整体话语进行批判。比较而言,张江更强调主体在社会精神空间中有意识地就焦点话语而进行有效交流,为共同体的精神共在作出贡献。“阐释空间之所以公共,根本在于置身其中的成员共同关注某个话题,并就这些话题表达他们的态度和意见,求得其他成员的积极反应,发生有意义的对话。进入空间的成员不仅被听见和看见,而且被反应,并由此而产生精神交集,生成主题一致的焦点话语,此空间才可谓公共空间。”1 由此可见,公共阐释论并不单单是阐释学的重要发展,也是在哲学本体层面的阐释学转向。张江从海德格尔那里汲取了此在和共在,并用巴赫金等现代话语概念补充了海德格尔的共在方式。因此,他强调了公共阐释空间作为此在共在的本体性地位,即阐释空间是以话语交流为主要形式的精神公共空间。二、从“确证”到“开放”:公共阐释的社会本体论人与人的对话性关系,不仅是现代哲学的存在本体论的起点,也是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础。在现代哲学史上,马克思是较早对人的对话性进行本体论思考的思想家。他对于人本质的思考也是在个体与社会双重维度展开的,即作为个体的类存在和作为社会关系的本体存在。作为个体的类存在的人,其本质是人这种生命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人的现实化而言,人是自由自觉的生命,这种生命力量要在对象化中确认和确证自我。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人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关系,另一种是人与他人共同构成的社会关系。就人与自然而言,人要在自然的基础上通过自由劳动改造自然界,并在劳动的对象化关系中确认自我的本质力量。而人与他人的关系则被马克思概括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层面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不仅是被动的自然关系,更重要是主动的、再生性的对象化关系。因此,社会关系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对象和领域。社会关系的对象化,一方面是面对自然的社会关系的适应和改造,另一方面也要对不合适的社会关系作出改变。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人作为主体性的力量就要改变不合理的现实社会关系,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解放,也即人本质力量的全面实现。我们可以总结,马克思人学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人的存在意义则是人在对象化过程及其结果中对自我的确证。“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3 84如果说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确证,那么马克思则认为人的本质是人在劳动与81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1 期社会关系的对象化中确证自己。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们看到公共阐释论拥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基础。公共阐释的立论基础在于 人天然就处于社会关系中,但只有人作为独立意识与他人的意识进行多维度的空间连结,才构成精神的公共关系。人在精神的公共空间(即公共阐释空间)中是为了向内确证自己的精神的本质力量,同时也向外从他人和社会处寻求他证。张江认为:“阐释是意识主体的自觉行为。阐释的目的,从心理学说,是阐释者主动向外获取自我确证,从自我以外的他者获取自证满足。由此,阐释空间的主动创制就是必然。”1 在此,话语交流成为人的一种基本的社会需求。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具有自我诉说和求取他人认同的欲望。主体倾诉和表述自己的思想感受,其实这也是一种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证。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力量有很多种,感性、感受、爱、理性、自我意识等都是属于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思想观念等理性的本质力量也需要对象化及在对象化中确证自我。海德格尔的此在在艺术中的体悟,以及伽达默尔指出人在流传物中的视域融合,也可看作是马克思所谈的人的理性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自我确证。马克思认为:“作为类意识,人确证自己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并且只是在思维中复现自己的现实存在;反之,类存在则在类意识中确证自己,并且在自己的普遍性中作为思维着的存在物自为地存在着。”3 84也就是说,人是思维的、观念的、理性的自我确证者和向他人确证者,而且这种确证是以表达感知、思想、观念、理性等话语形式进行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公共阐释论超越了个体阐释及其视域融合,而导向了社会话语的阐释大循环。张江在揭示了公共阐释对于人的精神关系向外求证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