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村落
空间
传播
价值
马栏村
张文强
传媒论坛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一、空间理论及其内涵空间理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关于事物存在和活动状态描述和解释的一个概念体系。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时间维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列斐福尔、哈维等人的推动下,其研究范式经历了一个“空间转向”。随着人们对空间的认识不断深化,空间的内涵在逐步拓展,空间概念不再局限于可感知的具有物理属性的实体空间,符号和精神层面的文化空间也被纳入空间的范畴,其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凸显。如一处自然景观,如果没有人的实践介入,那么它只是单纯的自然空间实体,当有名人驻留赋诗时,就为其注入了人的主观化意义,使得该实体空间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景观,而是促使其转化为一处文化空间。但无论哪一层次的空间,当它成为人类的一种认知形式时,空间就自然具有人类社会产品意义,空间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对其背后反映的社会和时代特征的研究。二、古村落的空间价值古村落作为承载人类实践过程的产物,本身也是一个空间系统,古村落的空间系统包含两个层次,第一是村落的自然景观、道路、建筑等构成的物质空间;第二层次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们的心理感受、社会文化等无形的意义空间。作为一种人类实践活动形式,古村落的空间系统不仅作为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还通过主体的能动作用与当下现实需要互动,生成特定的价值。尤其是在当前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文化振兴成为乡村建设重要内生动力的大背景下,村落空间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而产生多重价值。一方面,古村落物质空间承载的景观、建筑、街巷等有形的文化遗产可以进一步被改造提取,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和居民收入增长;另一方面,通过符号层面的传播和意义植入为古村落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树立地方形象,传承和保留居民的乡土记忆。三、马栏村概况马栏村下辖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最早见于明代典籍,古时为圈养马匹之地,故得名“马栏”,后历经明清两代、民国特别是抗战时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马栏村。由于其发展进程横跨多个历史时期,村落空间积淀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不仅有龙王庙、大戏台、碾子等见证京西古村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同时还有萧克将军、邓华将军所领导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此外,马栏村自然资源禀赋,除了富饶的煤炭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也是一大优势,全村风景秀丽,山环水绕,为当地空间价值的利用和挖掘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丰富的空间资源,马栏村在发展过程中依托现实场所进作者简介:张文强,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刘贺娟(通讯作者),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古村落的空间传播与价值重构以京西“马栏村”为例张文强刘贺娟摘要:古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结晶和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价值,面对日益加速的现代化进程,诞生和成长于农耕土壤的古村落显示出了很强的不适应性,其生存发展遭受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古村落保护和传承更应从空间视角出发,探究其如何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进行价值重构和意义再生产,为古村落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思路,推动当地可持续发展。关键词:马栏村;空间价值;隐喻;文化资本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3)2-0083-03文化传播与审美83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行了一系列空间实践,并根据时代需求为其注入多重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实现古村落的复兴与再生。改革开放以前,马栏村只是京西众多中国传统农耕村落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现代化意识不断渗透,马栏村开始了自觉地发展和探索。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末,马栏村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以挖掘,采煤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巅峰时期村落点缀着大小20余座煤矿,整个村落空间的价值定位聚焦于墨色矿源地。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受限于采煤带来的环境污染、城镇化吸引人口外流等方面的发展困境,马栏村由远近闻名的煤炭供应基地逐渐衰落,成为一处被遗忘的失落空间。2005年,随着首都经济结构和城市功能定位的战略性调整,北京市首次将门头沟划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马栏村关闭多家煤矿,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成为这一时期当地空间价值弃黑向绿转变的缩影。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古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被提上新的日程,2013年,马栏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7月28日,马栏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随着人们对空间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马栏村在承载旧有的绿色发展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还通过文化资本的再生产为其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使当地的空间价值不断拓展,逐渐打造出一个容纳多重空间意义的京西乡村旅游品牌。这些空间实践生动地表达了马栏村在不同历史时期生存发展的价值定位和发展主题,并且展现了当地在各种主体意识介入下对村落空间原有价值进行重构和调整的过程。四、马栏村的空间价值重构与意义再生产空间是客体实在,但空间价值则是社会产物,村落空间作为社会结构起重要作用的特定场所,在其内部进行的一系列空间实践都会受到来自不同社会结构的政治、文化、历史背景等主观化意义的影响,生成不同的空间价值。在市场化语境和乡村振兴背景下,马栏村不断尝试为当地空间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使其空间价值不断拓展,逐渐打造出一个容纳多重空间意义的京西乡村旅游品牌。传播作为空间实践的一种,在空间意义的制造和构建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马栏村通过符号隐喻,活动展演、媒介建构等传播实践,不断建构和凸显自身空间价值。(一)符号隐喻:“冀热察挺进军”的红色记忆传承村落是承载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不仅以空间实体的方式凝聚了当地的文化和社会意识,而且随着持续性的主观参与行为制造具有特定意义的象征性符号。但是符号承载的意义和内容的表达并非对现实事物的完全复现,而且可以通过隐喻进行意义再生产。隐喻就是把某种符号与其他的事物进行联结,使得符号的意义发生置换,指向特定文化内涵的一种操作策略。马栏村位于京西崇山峻岭之中,这里险隘林立,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为了抗日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在京郊创建平西革命根据地,并成立冀热察挺进军进驻马栏。因此,村内保留了大量抗战时期遗址,其中有“马栏事件”发生地、抗日英雄张秀林跳崖处、扔地雷处、多处防空洞,还有挺进军司令部政治处、机要科、通讯科、警卫班、医院、枪械所、弹药库等遗迹,积淀了丰厚的红色革命记忆。空间作为人与环境发生关联的一种特别方式,是记忆传承的重要媒介。为了将这一红色记忆传承和发展,马栏村围绕冀热察挺进军遗址,从建筑、景观、道路等空间载体中提取出形态、材料、样式等符号元素,对其重新设计改造并赋予新的象征意义,使它们成为一种隐喻,从而构建起关于马栏村的红色文化意涵。刚步入村庄,对面山坡上“马栏”两个巨大字样的景观十分显眼,红五角星标志在中间点缀,寓意着这片土地深厚的红色传统。在通往各个红色遗址的坡道上,巧妙地置入具有特殊含义的道路元素,4个马掌和破碎的石头代表着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散嵌的40个五星钢钉代表当年为抗日而牺牲的40名“马栏排”烈士。这些空间元素不仅构建了一个红色文化的精神叙事空间,强化了马栏儿女浴血奋战、英雄辈出的历史记忆,而且与村里着力打造的红色教育基地在物理空间形态上保持了统一,使得马栏村作为“京西第一红村”的价值体系和意义体系不断彰显。(二)活动展演:“运动休闲基地”的空间价值拓展除了实体空间本身作为媒介的传播,实体空间构筑的传播活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活动展演,是将大量符号与意义集中聚焦演绎的传播活动。通过活动展演,大量的符号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聚焦和演绎,为各种意义的创造和传播提供了平台。尤其是随着近些年古村落的参与式保护与开发问题被广泛谈及,进行活动展演似乎成为一种古村落文化意义生产与表达的新方式。马栏村依托冀热察挺进军的驻村历史资源推出系列情境体验项目如忆苦饭、穿军装、钻隧道等展演活动,同时还利用数字交互技术创造出新的虚拟空间形态,游客可以在冀热察挺进军纪念馆内手写签名留念,在互动屏幕上自主选择解说内容,这种基于村民和游客的自我展演活动增加了村落文化呈现的观赏性、真实性和互动性,更有利于地方空间的意义植入和价值拓展。此外,在各种社会主体的介入下,马栏村逐渐构建起一个融合多重价值和意义的开放式空间,不单单作为一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存在,而且加入了作为乡村健身休闲目的地的空间价值。马栏村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改文化传播与审美84传媒论坛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革开放至90年代末,当地以采煤作为主导产业;受限于采煤带来的环境污染、城镇化吸引人口外流等问题以及门头沟区域功能定位转移,马栏村开始对自身发展定位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依托绿色生态和优质的自然环境,马栏村联合周边古村落开展赛事展演活动,为当地空间注入体育运动休闲的意义和价值。基于这一价值定位,村里铺设了木栈道,修建了观景平台、休息亭,设置了垃圾桶、指路牌、植物标识牌等附属设施,开展健步行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其中。同时还引入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作为斋堂站的经典比赛线路,至今已举办12届,将当地打造成为一个户外健身的好去处。马栏村通过这些运动休闲活动展演,不仅赋予当地符合时代主题的健身休闲价值,同时还可以将当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其中,拓宽自然景观单一的观赏价值。展演活动有效增强了与游客的互动,破解了古村落一次性观光游览的难题,让当地有限的空间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三)媒体建构:“乡村发展样本形象”的多主体呈现地方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媒体的参与,媒介中所呈现出的地方形象,会对地方发展定位的确立形成参照,并依托于此作出调整,作用于地方后续的空间实践,从而推动地方空间的价值重构和意义再生产。马栏村在媒体中的形象呈现是多样的,但总体上始终都围绕着自身作为“京西古村落振兴发展的样本”来建构外部对于当地形象的认知。近些年来,随着红色文化的价值被重视和发掘,马栏村依托政务新媒体平台“门头沟融媒”,着力打造“全景沉浸式”的红色文旅空间,将当地革命年代独特内涵的红色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以凸显马栏村作为乡村红色旅游典型的地方形象。当古村落活化升级工程成为媒体中的显著议题后,马栏村根据媒体中其他村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空间演化的过程,也重新根据自身优势进行了文化遗产的活化,对外构筑了包括“京西古村落的活化石”“创意文化传播基地”“绿色转型发展的成功样板”等更加多元综合的形象。如今,随着传播生态和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革,人们对特定空间的价值构建和意义感知拥有了新的途径。除了传统的传播渠道,民众也可以通过自媒体渠道发布游记、分享旅行见闻,参与地方形象的构建。众多游客和自媒体人从社交分享文本出发,把马栏村描述为一处集摄影圣地、休闲观光、逃离城市享受静谧的地方。据此,马栏村便充分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优势,也开始了对户外健身、休闲观光产业的探索与实践,以契合当前人们对于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需求,使得当地作为休闲旅游胜地的价值被人们感知和体验。虽然不同的媒介主体构建了对马栏村地方形象的不同偏向,但不同媒介主体所建构和凸显的价值倾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发展需要作用于现实的空间实践,促使马栏村的空间意义和价值再次发生重构与转换,从而适应新时代生存发展的语境。五、结语从群山中的小村落成长为声名远播的京西旅游胜地,马栏村将自身空间视为一种文化资本,通过不同的传播实践为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文化资本的生产、流通、价值转换和再生产除了在实体的物理空间开展,还可以在观念层面所处的象征性空间进行。在象征性空间,主体可以脱离实体空间的固着性和不可损耗性等限制,通过各种符号和文化元素的运作实现空间意义的再生产和价值重构,实现了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为古村落的复兴与再生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因此,基于当地空间构建文化资本并推动其价值转换成为古村落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据统计,北京市像马栏村这样的古村落还有53处,其中很多都面临着“空心化”危机,亟待发掘和引入新的资源要素支撑当地发展。在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这些古村落可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