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共同富裕
目标
任务
社会保障
路径
席恒
68 学学术前沿术前沿 2023.02 上学术大视野学术大视野THE SCHOLARLY VIEWTHE SCHOLARLY VIEW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0万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持续缩小,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128元;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不断推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构建,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85%以上的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3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体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4。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既意味着共同富裕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与广大中国人民需要的前人未及之道路,又意味着在其推进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为此,必然需要首先勾画出共同富裕的蓝图,厘清其目标任务,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明确的道路席恒,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公共经济学。主要著作有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退休意愿、退休政策与退休准备(合著)、两岸四地养老保险制度比较与可携性研究(合著)等。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与社会保障的赋能路径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席 恒【摘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其基本任务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人群的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化解社会成员社会风险、提升社会成员社会福利、保障社会成员社会权益的制度安排,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城乡社会保障统筹缩小城乡差距,通过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区域差距,通过财政性转移、社会性转移与代际性转移等手段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结构,缩小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关键词】共同富裕 社会保障 城乡差距 区域差距 收入差距【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3.03.009FEB 2023 FRONTIERS 69指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途径,而社会保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与其他重大国家战略交织在一起,对于国家特定时期的重要战略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5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需要格外重视。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国民财富不断积累基础上三大差距不断缩小共同富裕是全体国民在不断提升物质财富、精神生活和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其本质是全体国民总体的“富裕程度”和全体人民共享富裕的“共同程度”的均衡状态6。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其基本任务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人群的收入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并提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作为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结构性矛盾。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20年11月,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562人,占总人口的36.11%。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而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城乡差距体现在省际范围内、区域共同富裕基础上的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城乡差距体现在省域范围内、区域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城乡差距。根据席恒等构建的共同富裕指数计算,2020年,全国31个省城乡共同富裕指数均值为0.586,较2019年(0.506)有所上升,说明通过施以政策干预,我国城乡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各省城乡差距仍十分明显。2020年,河南省城乡共同富裕指数为0.912,在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列首位,贵州省城乡共同富裕指数为0.258,排名末位。通过将31省(自治区、直辖市)拆分为城镇、农村两部分统一计算后可以发现,城镇共同富裕指数普遍比农村共同富裕指数高,浙江、上海、山东等地农村共同富裕指数排名较靠前,甚至高于辽宁、四川等地城镇共同富裕指数。特别是浙江农村与上海农村分别以0.623,0.615排名第19、20位,高于辽宁、四川、新疆等13省份城镇共同富裕指数。2020年,我国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31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6。7农村物质基础相对薄弱,农村发展仍然任重道远。2020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89元,但是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不平等或公平程度仍有较大的差距。2020年,全国31省份8共同富裕指数均值为0.568,上海、北京、浙江排名前三位,共同富70 学学术前沿术前沿 2023.02 上学术大视野学术大视野THE SCHOLARLY VIEWTHE SCHOLARLY VIEW裕指数分别为0.971、0.961与0.928,青海、河北、河南分别以0.387、0.381、0.346排名后三位。富裕指数方面,2020年,以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作为参照(计为1),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可达到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其富裕指数分别为0.961、0.725、0.607、0.601,广东和福建达到50%以上,其富裕指数分别为0.568、0.515,说明上述六省份的富裕程度达到较高水平。绝大多数省份在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下,其中甘肃更在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以下(富裕指数为0.282)。我国东部地区共同富裕指数均值为0.72,在四大区域中排名最高,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平均共同富裕指数分别为0.549与0.505,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指数均值最低,仅为0.477。由此可见,我国区域之间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均衡。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全面振兴”等区域性战略的推进,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有所增强,但中西部地区仍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突破口与关键点。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是全体人民达到整体富裕水平,9而收入无疑是衡量富裕水平的重要指标。合理、适度的收入差距能够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但当收入差距超过一定标准,则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抑制经济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按行业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7379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7727元。按照其对行业的划分标准,收入排名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收入排名后三位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如图1所示)。收入最高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177544元)与收入最低行业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38956元)之比约为4.6:1,可见不同行业之间劳动者收入差距之大。行业平均工资呈现以下特征:其一,高新技术行业工资普遍较高,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其二,传统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较低,仅达行业平均工资的67%;其三,垄断行业平均工资过高,如金融业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产和供应业;其四,受新冠疫情及市场环境冲击,服务业劳动者收入较低,如住宿和餐饮业平均工资仅有行业平均工资的73%;其五,私营单位与非私营单位工资差距较大,不同单位性质的同一行业仍存在明显差距,如城镇非私营单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177544元)是该行业私营单位平均工资(101281元)的约1.75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与收入差距。不同学者也对三大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城乡差距方面,有学者认为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战略10、经济制度与政策11、劳动力流动12是导致不同地区城乡差距存在分殊的重要原因;区域差距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水平、人口密度、财政分权度及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转化是影响区域差距的重要因素13;行业差距方面,形成我国各行业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内部因素或制度因素,是由体制不健全导致的分配扭曲,尤其是发生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中的扭曲14。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与行业收入差距之间是互相嵌入、互相影响的。从宏观层面来看,城乡差距、行业收入差距蕴含在全国不同区域差距问题之中,即在全国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与资源禀赋的差异,区域之间、域内地区的城乡差距、行业差距明显。从中观层面来看,全国可分为城镇与农村两部分,区域差距与行业收入差距又嵌套于城乡差距问题之中,城乡差距的拉大限制了各要素之间流动,进一步抑制区域协调发展、行业协同发展。从微观层面来看,行业收入差距在叠加区域问题与城乡问题时更加凸显,如2020年收入最高的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FEB 2023 FRONTIERS 71在北京地区行业平均工资为156044元,而该行业在山西省的平均工资仅为46368元15。可见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与人群收入三大差距是我国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不断缩小三大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当前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任务弥合城乡、地区与人群收入三大差距,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创共享美好生活是中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境况,决定了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现阶段目标应当着力于不断缩小城乡、地区与人群收入三大差距。为村民赋能,通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科技赋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6面对城乡差距的既定现实,倘若继续维持农村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无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可能使其进一步扩大。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缩小城乡差距必然需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17,为农业、农村、农民赋能,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体现在管理水平、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等方面。首先,科技赋能是产业赋能。要通过科技兴农、产业富农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共同富裕基础。第一,以智能化、精准化、自动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与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来源:作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制图1 按行业分城镇私营、非私营单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