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温州银行J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472333

大小:325.07KB

页数:4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温州 银行 分行 信贷风险 管理 优化 研究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进入新世纪后,城市商业银行的开展增速相比拟于工农中建等大型国有银行和全国性上市的股份制银行有了较大的提高,现有上规模的城商行都纷纷开展了混业经营,实施了跨地区开展战略。温州银行前身为温州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8年12月17日,由29家城市信用社、6家金融效劳社和8家营业处整合而成。成立初始,注册资本亿元,通过6次增资扩股和股本结构优化,注册资本增至亿元。2023年温州银行顺利更名并启动跨区域经营,相继在上海、杭州、宁波等8地〔含金华分行〕设立异地分行,温州辖内设有2家分行,现辖属149家营业网点〔含总行营业部〕,员工2800余人,逐步形成“立足温州、布局浙江、进军长三角〞的跨区域经营开展效劳格局。 温州银行J分行选择在金华金融大环境筑底上升的阶段进入金华市场,伴随着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开展新常态,以及经济开展方式和增长动能转型升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温州银行J分行的开展需要在面对剧烈同业竞争的同时,抓住改革带来的全新上升空间,对于授信准入,操作流程管控,贷后管理等多重信贷风险进行全面管控,在新时期新机遇的挑战下主动出击,夯实根底,实现分行的新开展。 风险管理是现代银行业开展的灵魂。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还是依赖于存贷差,因此贷款相比拟与中间业务收入等其他收入来源,依然是银行资产构成中的重中之重。温州银行J分行如何在金华金融市场这个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资产质量和利润水平,就十分依赖于J分行能否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这也会确立该行在金华市场的总体地位。本文通过对温州银行全行范围内的典型性案例进行分析,从多角度探寻J分行在之后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J分行的标准化经营和全流程信贷风险管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可以为同业银行的开展给出珍贵意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伴随着专营分期业务的金融机构开展相关业务,现代意义上的信贷产品以及其风险管理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美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贷产品于1889年脱胎于裁缝机分期贷款产品[2]。西方国家对于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较早,拥有较多的研究成果。 概要如下: 通过对国外相关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发现很多都处于理论性研究,与实践的结合还缺乏一定的延续性。信贷风险管理未来的开展方向是在运用多种管理工具和管理理论的同时,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可操作性强的优化和管控。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许多国外学者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不仅仅简单的通过计量方法进行判别,而是更多的在银行管理方面采取越来越复杂的混合模型,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也越来越精细化。具体见表1-2 从上面对国外的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出整体理论开展有着由点到面、由简单到系统的开展趋势,伴随着信贷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完善,在定性分析的根底上,逐渐演变出了基于数学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也从更直观的角度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指出了新的开展趋势。 2.国内研究现状 杨胜刚提出了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经历了4个阶段性的开展历程:资产风险管理利润阶段、负债风险管理理论阶段、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阶段和风险资产管理理论阶段。详细阐述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在我国的产生与开展情况。在历经多年改革之后,目前阶段的风险管理侧重于资产和负债业务的组合式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多种风险形式并重,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并举,风险管控流程再造与模型定量分析并行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模式[20]。 黄大玉,王玉东〔2023〕在对个人信用制度的研究过程中,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个人信贷建立的方式和步骤 [19]。冯蔚蔚,徐晶〔2023〕等对个人信用体系也提出了建议[21]。周玮通过对客户资信评级、行业及信贷政策调研、授信审批、贷款五级分类、集团客户授信及贷款集中度管理等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操作风险与银行利润收益的相关和潜在联系,银行对于操作风险要有全面性的认识,如果没有发挥很好的监管效能,会造成利润的一定损失。[22]。 银行中个人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在经过多年的开展后变得越来越明显,杨大楷,俞艳〔2023〕对银行个人消费信贷总量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两个开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资产消费信贷的风险,包括客户、制度、法律等风险。第二阶段,可以说是采取防范治理的阶段。包括建立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银行内控体系等措施[23]。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为我国的现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很多的借鉴和指导。不过信贷管理是一个长久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与优化。因此,本文采用温州银行的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了在实践中会出现的相关风险点,从实际出发对各类信贷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控制、管理,对于城商行来说,在参照现有的现金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和同业领先经验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由于跨区域经营所产生的风险管理上的盲区,需要从本行的整体业务着手,从制度、经营理念、风控流程等多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首先是通过期刊、报纸、杂志、网络等渠道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充分掌握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各种因素;其次通过对温州银行内部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并且在充分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从银行管理层面的方向出发,分析银行信贷风险发生的诸多原因。 本文对于温州银行辖属各分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信贷风险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J分行和金华地区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找到了问题的共性,并找到了优化温州银行J分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准的相关措施。 二、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一) 信贷风险管理的意义 作为一门全新形成的管理学科,信贷风险学术上的概念,1930年发源于美国,在之后逐渐引起了各国经济部门、金融系统、企业人士的重视[23]。银行信贷是商业银行为了进行贷款投放而产生的经营活动,它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在银行信贷业务背景下,信贷风险可以理解为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段,由于一种或多种因素影响而可能导致银行信贷资产发生损失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会随着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正面性或负面性的改变,因此信贷风险管理也就具有的现实性的意义。通过对信贷风险管理的优化,可以显著控制可能导致风险的各类因素以及风险发生的频率,同时可以根据过往的风险成因和处理流程,对未来可能形成的风险损失量级进行预测、量化、控制和管控[23]。 (二)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通过建立量化、检测和控制的各个风险管理流程,使得 商业银行的业务运营和开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全面性工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贷风险的识别 作为信贷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信贷风险的识别指的是,在风险管理部门的全局性安排之下,在风险发生之前,对风险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分类[23]。 信贷风险量化那么是通过使用具体的风险指标在分析的根底上,对风险的相应程度进行准确的量化评估。通过使用现代化的评估模型,正确的估算贷款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以及相应的损失金额。 2. 信贷风险的监测 通过建立全面的信贷资产风险检测评估体系,实时掌握信贷风险指标的异常变化,经过与模型内部数据的比照,判断出风险的具体水平,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具有关键地位。 3. 信贷风险控制 在当今越来越复杂的市场化情况下,随着信贷业务的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同时市场整体经济情况的波动也会对贷款客户造成不同影响。这就需要根据信贷风险的不同类型、不同频率、不同规模,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进行风险控制,通过一户一策等差异化的处理流程,对不同的客户情况使用不同的化解方案,消耗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风险控制效果。 4. 信贷风险处理 基于信贷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客观性,商业银行无法完全防止风险的发生。因此银行应当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利润增长、抵质押品处置收入等方式,补抵信贷风险所造成的信贷资金损失,保证银行的信贷资产平安[23]。风险拨备就是商业银行针对预期的呆账、坏账所提取的准备金,在当前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拨备率在9%左右,这是银行能够持续性经营的重要保障能力,也是反映银行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它从宏观上反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和社会整体经济环境、诚信气氛灯方面的情况,风险拨备率的上下应当与银行现有贷款风险程度相匹配,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缺乏,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过多,利润虚降。风险拨备包括了一般拨备、专项拨备和特种拨备,它代表着银行现阶段所有可能产生的风险能够被预先计提的拨备金覆盖,银行能够完全补偿或者消化它自身的风险。 (三)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监测指标 信贷风险监测体系在目前的实际运营中,主要通过多种风险指标综合分析并搭配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方式,按照固定的频率、口径定时形成风险监测报告,针对信贷客户形成“分工明确、全面监测、实时反响〞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这个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信贷客户实时资料的综合分析,迅速准确的反映客户的信贷风险状况,有效的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警并及时发现信贷资产可能具有的隐性风险和相关成因,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并采取措施,现代风险监测指标列举如下: 1. 流动性风险指标 流动性风险指标是衡量商业银行风险清偿能力的重要标志,它能够反响银行资金使用情况,流动性资产情况和未来30天内商业银行满足流动性资金兑付的刚性能力。包括了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比例等相关指标。 2. 风险迁徙类指标 风险迁移类指标是衡量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和进度,是资产质量从期初到期末的变化比率。包括正常贷款迁移率,即正常贷款转化为不良贷款的金额及该局部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有的比率;不良贷款迁徙率,即不良贷款由于信贷风险的变化而在五级分类中向上或向下迁徙的金额及该金额占总资产的比率。 3. 信用风险类指标 信用风险指的是衡量由于贷款人无法按时到期还本付息,而使得银行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进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该指标包括了整体信贷风险头寸、整体信贷风险水平情况、信贷风险水平关联度、信贷风险集中度等多个指标。 4. 风险抵补类指标 风险抵补指的是衡量商业银行补偿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了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等三个方面。主要指标为资金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达标情况等。 (四)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具体流程 信贷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是现代化金融产业的标志性理念之一。由此可知,推动信贷风险管理的全面化是商业银行优化风险管理、防范信贷风险的根本性举措。现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标准化流程为: 1. 风险管理指导思想 收益覆盖风险、资产优化组合、强调风险预警这几个原那么是目前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岗位科学设置、强化准入门槛、合理风险定价、严格贷后管理等举措,对信贷风险进行全流程管控。在审慎性制定的风险管理框架下、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誉风险等进行全面的监测、量化、预警以及处置。 2. 授信准入 信贷业务风险管理重点在于准入时的授信调查,通过合理制定的授信政策和针对目标客户的预筛选,到达信贷业务在准入时的风险暴露。授信调查统一实行客户经理双人调查制度,经办客户经理根据贷前审查、客户资信等相关情况撰写并向风险管理部门提交标准化的信贷调查报告,并由客户经理对所有提供的资料和调查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3. 贷款审查 贷款审查应对贷款调查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准确性、平安性进行全面审查。 a〕审查人员对申请资料的合法性、外表真实性、政策合规性、和完整性以及资料之间的逻辑关联性进行审查。 b〕审查人员根据审查与分析结果,出具书面意见,揭示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疑点,提示贷款潜在风险。 c〕审查人员须重点关注借款人的归还能力、诚信状况、担保情况、抵质押比率、风险程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