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武汉市
十二
公共财政
发展规划
武汉市“十二五〞公共财政开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3-08-01 浏览量:47
武汉市“十二五〞公共财政开展规划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对武汉财政“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的根底上,认真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十二五〞武汉市公共财政开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既是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未来五年武汉财政开展和改革的总体部署,也是财政部门履行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监督管理等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十一五〞时期武汉市公共财政开展与改革的根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武汉财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化财政改革,标准财政管理,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财政开展迈上新台阶。
(一)财政收支规模逐步扩大,财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时期,武汉财政进一步推进财税改革,标准收入征管秩序,创新征管手段,提高征管质量,确保收入应收尽收、均衡入库,根本建立起财税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2023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含政府性基金)预计完成1223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5.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完成684亿元,年均增长31.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57亿元,年均增长20.8%。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保持在78%以上,财政收入质量较好,极大地夯实了政府执政的财政根底。全市财政支出2023年预计完成788亿元,年均增长30.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43亿元,有效地保证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落实,“三农〞、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及各项社会事业开展的需要。
(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根本公共效劳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证社会重点事业开展和民生支出需求,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开展。
在促进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事业开展方面,全市财政投入365.9亿元,重点支持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初中标准化建设,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开展;支持中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及品牌专业建设,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健康开展。支持改善科研条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普及工作,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支持市属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实施农村电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汉派文艺精品生产创作。
在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全市投入245.6亿元,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补助水平,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13.5亿元,重点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效劳网络,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全覆盖建设。
在支持“三农〞开展方面,全市投入104.9亿元,重点支持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综合开发,开展现代都市农业;大力支持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方案〞;认真落实中央“三免四补〞等惠农政策,惠及全市270万农民。
在保障廉租住房方面,全市财政安排26亿元,对7万多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了租金补贴和配房租赁。
在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方面,安排586.3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和维护,大力支持三环线、武昌火车站、岳家嘴互通式立交等重点城市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天兴洲长江大桥、长江隧道等过江交通项目建设,打造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支持城市园林绿化、路灯、消防、供水排水等设施建设和维护,完善城市整体功能。投入资金11.7亿元,落实公交优先政策,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在支持两型社会建设方面,安排资金6亿元,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开展。支持零排放、低能耗的无轨电车项目建设,倡导市民绿色出行。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支持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开展,奖励节约型企业。支持“十城千辆〞和“十城万盏〞等国家级新型能源项目的示范和推广。
(三)财源根底进一步稳固,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开展
全市财政投入资金132.27亿元,重点支持钢铁、汽车、烟草、石化等支柱产业稳步开展,夯实财源根底;采取投资补贴等方式,重点支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等15个新兴战略产业。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武锅、武重等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搬迁改造,确保武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别离办社会职能,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支持都市工业园和远城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千亿板块、百亿园区〞建设,设立全民创业以奖代补、大学生创业奖励等专项资金,为各类创业主体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快速开展。设立企业上市融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和投资引导等专项资金,加大贷款贴息的支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全市安排资金42.3亿元,支持现代效劳业开展。全面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流通领域的现代化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口岸的支持力度,扩大外贸出口。支持本地商业银行改革改制,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汉设立地区性总部。支持举办各种旅游节庆,加大宣传促销,推动旅游业开展。
(四)财政改革成效显著,财政管理更加标准
武汉财政在稳固“十五〞期间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成果的根底上,进一步推进预算编制改革,实行预算分类管理,破解预算细化难,提高了年初预算到位率;建立预算编制标准体系,破解零基预算难,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制定预算调整规那么,破解刚性约束难,提高了年初预算的权威性;标准资金运行流程,破解严格预算执行难,增强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市、区、乡(镇)三级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整顿标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和资金管理,财政资金运行全面实现集中支付,公务支出银行信用卡结算报销制度在市区两级推开,财政国库动态监控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全面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全市所有执法部门的罚没收入与部门单位的经费预算和个人工资待遇彻底脱钩,执收执罚单位收取的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非税收缴系统,实现收入直达国库或财政专户。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坚持以公开招标为主,严格审核和控制其他采购方式;推行政府采购网络化管理,标准政府采购行为和政府采购资金管理,建立健全采购人、供给商和中介机构的运行约束机制,引导财政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绿色环保、地方名优产品。
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围,绩效评价项目由“十五〞时期的6个试点项目增加到“十一五〞时期的183个,涉及财政支出金额59.25亿元。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建立起覆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的制度体系,为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奠定了坚实的根底。稳步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完成各类评审项目289个,核减不合理资金9.2亿元,平均审减率到达11.2%。认真开展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开展自查和重点检查,共查出违规金额4434万元,并按规定催促落实整改,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积极推进财政政务公开,不断完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全市免费查询点由设立初的181个增加到651个,公开部门预算由217家扩大到283家,公开财政专项资金由326项增加到360项,涉及资金总额87.54亿元,增强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
二、“十二五〞时期武汉市公共财政开展与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武汉将进入跨越式开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开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开展机遇
1.新的开展战略将为我市财政经济的快速健康开展带来难得的政策机遇。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将使武汉更多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现代制造业开展加快并成为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全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高科技产业快速开展,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1+8〞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享有的先行先试权,将为我市实现科学开展赢得政策空间。
2.产业大开展将促进我市财政收入多极增长格局的形成。“十二五〞期间,我市支柱产业开展壮大,民营经济和15个新兴产业快速开展,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成为我市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预计到2023年,过千亿元的产业将到达8个,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产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将接近50%水平,根本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效劳业融合开展、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开展态势,将有效改变我市财政收入过分依赖局部产业和少数企业的格局。
3.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将有利于增强我市财政开展后劲。随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区总部经济与高端效劳业长足开展,核心功能区和特色功能区加快建设,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断优化,形成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结构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成为经济开展的主要推动力,将为优化税源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创造有利条件。
4.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将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十一五〞期间,我市预算编制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的能力得到加强,形成了相对顺畅的财政运行机制,为“十二五〞期间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条件。
(二)面临的挑战
1.经济快速开展存在不确定因素,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增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经济形势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开展将进入关键转型期,加快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繁重,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缺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有待进一步开展,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十一五〞期间快速增长的态势面临一定困难。
2.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宏观经济开展的重要战略决策,需要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解决财政供给范围“缺位〞问题,需加大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的投入。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事业开展,需要加大投入,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
3.财政监督管理任务十分艰巨。财政支出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许多资金直接面向基层,面广量大,监督管理任务更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程度还不够,监督管理缺乏科学的标准。项目重复申报、多头申报的问题依然存在,协调机制不健全。资金闲置和损失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使用效益不高。财经领域违纪违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财政监管难度加大。对政府性投融资平台的监管尚需加强。绩效评价、投资评审、专项检查的成果运用还不充分。财政监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得到改良和完善。
总体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标准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经济开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开展。
三、“十二五〞时期武汉市公共财政开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那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根底性作用,切实履行财政职能,健全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支持加快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夯实财源根底;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开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进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