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上海市
新材料
产业
十二
发展规划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开展规划的通知
沪经信重〔2023〕449号
各区县经委〔商务委〕、各有关单位:
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开展规划是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体系中的重点专项规划。规划的编制依据国家及本市的产业政策,并参照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开展规划、上海市工业开展“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7月30日
[附件: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开展规划]
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开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开展的根底,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已成为当今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2023年5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新材料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展的九个重点领域之一。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材料产业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新材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中的根底性关键性作用,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开展回忆
〔一〕“十一五〞期间开展成果显著
1.新材料产业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上海新材料的年产值呈现良好的开展势头。据市统计局统计,2023年上海市新材料产值近600亿元、2023年突破800亿元、2023年到达了1235亿元。2023年虽然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但上海新材料全年总产值仍到达1105亿元。2023年,全市新材料产值到达1531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0.7%。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材料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约为6119.41亿元,其中新材料产值已占到全市规模以上材料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的两成以上。
2.关键新材料技术有所突破
“十一五〞期间,上海新材料行业为先进制造业配套效劳的理念不断增强,局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出现了许多新的研发及产业化成果。如晶盟硅材料生产的8英寸硅外延片和埋层外延片产品已供台积电等知名企业正式使用;宝钢股份公司已经能批量提供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高温、高压锅炉用T23、P91合金钢管;首台采用宝钢高磁感取向硅钢制造的84万千伏安/500千伏主变压器在三峡水利枢纽地下电站正式并网运行;汽车内板强度由600兆帕〔MPa〕提升到1500兆帕〔MPa〕,到达国际先进水平;汉源陶瓷公司研制出的陶瓷轴承球,可为风力发电机、高速列车等特种轴承供料;上海石化完成了碳纤维原丝——聚丙烯腈纤维中试线建设,碳纤维样品性能经测试,根本到达日本T-300的水平,正在建设生产线;中铝上海铜业公司已试制成功耐海水腐蚀铜镍合金管,以作为海洋平台和大型海轮的热交换管;上海涂料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已研制出高防腐、高抗污涂料;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海赛科技开展与医院、高校合作,在纳米涂层、人工陶瓷关节等方面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3.两大类材料成为上海新材料产业的主流
以高性能精品钢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和以高性能塑料及合金、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为主的新型有机材料,仍是上海新材料产业的主流;在蓬勃开展的建筑业带动下,新型建材已形成一定规模,而新型无机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领域增长比拟缓慢。
上海市新材料构成表
新材料
分类
企业数〔户〕
新材料产量〔万吨〕
新材料产值〔亿元〕
各类新材料产值比重〔%〕
2023年
2023年
2023年
2023年
2023年
2023年
2023年
2023年
新型有机材料
440
448.68
426.84
763.65
533.80
600.32
49.9
48.3
48.6
新型金属材料
135
615.76
584.29
615.90
449.76
516.41
40.2
40.7
41.8
新型建筑材料
129
52.12
43.77
69.48
63.90
61.98
4.5
5.8
5.0
新型无机材料
77
30.38
33.02
59.25
40.75
42.19
3.9
3.7
3.4
新型复合材料
20
88.56
82.72
23.20
16.81
14.7
1.5
1.5
1.2
总计
801
1235.50
1170.65
1531.48
1105.01
1235.56
4.新材料产业基地分工清晰
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已逐渐形成精品钢基地、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基地二个核心区,四个扩展区(青浦、嘉定、闵行、奉贤),多个区域协同开展的空间布局。
以宝山区高性能精品钢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核心基地,以上海石化及上海化学工业区为石化及精细化工的核心基地,在“十一五〞期间加速开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位于宝山区的新型金属材料基地已建成为国家综合性能最强的精品钢材基地,其核心企业——宝钢集团实施精品战略、低本钱竞争战略和超前开展战略,集普钢、特钢、不锈钢、钛合金、镍基合金为一体,打造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生产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将实现跻身世界钢铁前三强的目标。2023年上海精品钢材产值达1710亿元。
九十年代末开始筹建、“十五〞开始全面实施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在“十一五〞期间显示效益。截至2023年底,累计批准项目总投资168.9亿美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5.3亿元,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870.7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06.3亿元。随着园区的不断开展壮大,园区对促进上海市化工产业集聚式开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
5.投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材料生产企业重组步伐明显加快,继三钢联合跨入世界500强、跻身世界钢铁前五名后,又有不少于15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改。中国铝业整编上海有色金属总公司的铜加工企业,浙江广厦集团并购飞轮实业公司,金龙与海亮两大民营铜管企业集团登陆上海;美铝和瑞典萨帕、美国新格等集团均到沪建厂,生产先进铜、铝及其合金加工材,加上台资企业的半导体硅材料,多元化投资格局已经形成。
6.行业根底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为适应新形势开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在行业内开展了多项调查研究,有力加强了行业的根底管理工作。开展的“先进制造业用关键材料开展战略研究〞等调研,为确定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开展方向提供了依据。
新材料产业的统计数据是政府制定新材料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2023年,会同市统计局在行业内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完成了上海市新材料产品统计指导目录、上海市新材料生产企业、上海市新材料统计方法的编制工作。
7.人才集聚优势明显
上海从事材料领域的科研机构112家,研发领域涵盖范围广。相关院所和高校针对新能源、信息产业、海洋工程、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业、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开展和传统工业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新材料需求,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攻关工作。
全市高校和研究所与材料相关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毕业生数量年均达2500人,进入本市企业、研究机构从事新材料工作的人数年均达1500人左右。
〔二〕上海新材料面临的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先进制造业以引进装备为主,工艺技术的引进那么较少,对成套生产技术的消化吸收更少。科技投入实际比例不高,特别是用于消化、吸收、二次创新的费用通常占引进费用的1/10,致使二次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强。开发的一些高性能材料,往往无法进入商业化运行。现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远不能适应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的需要。
2.新材料开展水平仍不平衡
本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各类复合材料的科研成果不少,研制的样品性能甚至到达或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然而,因粉体质量、装备水平等原因,产业化步伐不快;在已经形成的新材料产业中,行业间、企业间的技术装备水准差距较大,尚有不少仍停留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另一方面,各类新材料生产的技术难度不一,需求量各不相同。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要求严、数量少的专用材料涉及较少,无法满足用户对关键材料的要求。
3.产、学、研、用结合的机制有待完善
产、学、研、用结合的长效协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定期流动的机制尚未建立,主导产业所需的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开展,并成为产业开展的瓶颈。
4.缺乏新材料的鼓励机制
缺乏持续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投入,一些高新技术的研究成果受困于客观开展条件,难以成长为高技术产业的新增长点。
政策方面。由于高新技术关键新材料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力量难以保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实施,离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很难实现跨越式开展。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初期,政府尚需要对新材料的生产企业和用户制订一些鼓励措施,以加快材料本地化的进程。
资金方面。中国80%以上的新材料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需由政府有关部门推动建设一个完善的科技金融效劳体系,帮助解决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融资问题。上海在政策扶持方面已经加大了力度,但在具体落实环节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十二五〞开展环境和趋势
〔一〕全球新材料产业开展呈现新变化
1.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全球新材料的市场规模随着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开展而迅速扩大。截至2023年底,全球新材料的市场规模已接近8000亿美元,国家的重视与市场规模的扩大,给新材料产业开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2.产业链结合日趋紧密
随着高新技术的开展,新材料与根底材料产业结合日益紧密,根底产业正在向新材料产业拓展;伴随着元器件微型化的趋势,新材料技术与器件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上下游产业的合作和融合更加紧密,产业结构呈现垂直扩散趋势。
3.创新成为新材料开展的灵魂
新材料开展方向是多功能、智能化、环保、复合和低本钱、长寿命及按用户要求定制。新材料的开展正从革新走向革命,开发周期正在缩短,创新性已成为新材料开展的灵魂;国家战略带动明显,国际范围产业分工不断深入,美国、欧盟和日本都各自确定了自己的重点开展方向,并出台了相关政策。
4.节能环保材料成为主流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谋求绿色、可持续的开展路径。绿色开展,就是要开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开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开展与自然相协调。在能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的21世纪,节能环保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日益演变为各国争相竞逐的新领域,成为新材料开展的主流。
5.新材料产业呈现多学科交叉及多部门参与
新材料与信息、能源、医疗卫生、交通、建筑等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材料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电子学、光学等。对学科交叉的认知和有力推动,将对一个国家材料产业的超前开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材料的开展还跨越多个相关部门,因此各国都致力于将材料开展纳入到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平台,以满足材料开发对各个部门提出的不同要求。
〔二〕我国新材料产业处于快速上升过程
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在经历一个加速开展的过程,“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到达20%。在国际产业布局中,我国正处于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开展,随着对外开放和全球业界的广泛交流合作,我国新材料产业也呈现快速健康开展的良好态势,在一些关键材料的制备工艺技术、新产品开发及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一批新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开展。“十五〞期间我国发布了国家计委关于组织实施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公告,通过100多个产业化专项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业的开展,在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材料、磁性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方面形成了一批高技术新材料的核心企业。
〔三〕上海新材料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上海工业根底雄厚、科技资源密集、综合实力领先、要素流动迅捷,新材料产业整体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依托国家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针和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面对“十二五〞时期潜力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