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科协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区科协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3篇
(篇一)
202x年,区科委、科协继续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服务好一个中心,凝聚三股合力,实施双轮驱动”为推进主线,坚持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推动xx科创“一带三中心”“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助力xx全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迈入现代化新征程。
一、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一)持续深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目标,编制修订《xx区创新经济“十四五”规划》《xx高新区xx园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xx区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案》、现代服务业之软件信息扶持政策等,发布实施《xx区科普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xx高新区xx园“十四五”规划》,《xx区关于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等,助推我区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
(二)强化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会同吴江区科协、嘉善县科协,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坚持从党建优势互联、人才交流互动、活动联手互办、基地集成互享、资源共建互惠等方面搭建协同创新发展平台。成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科普基地联盟,进一步推进xx、吴江、嘉善三地科普基地的共建共享。联合举办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青吴嘉示范区专场赛。组织科技工作者参加“2022年长三角科惠万家协同创新”系列活动;举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企业科协联盟年会。xx、吴江、嘉善三地科协共同主办第三届“童心向党科普起动来”家庭创新制作大赛,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科普护照8000本,免费向三地市民发放。
(三)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0xx.3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1.5%。全面推动市西软件信息园等规划建设,促进软件信息服务业提质升级。我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累计营业收入达757.9亿元,同比下降8.7%;税收40.2亿元,同比增长8.9%。承接市科创中心建设重大战略专项,全力打造北斗导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北斗西虹桥基地营业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40.1%,税收2.1亿元,同比增长42.1%。
二、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不断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引导企业沿着“民营科技企业→市高新技术企业→区科技小巨人企业→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科技企业上市”的培育发展路线做大做强。39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拟认定312家,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851家。目前全区市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126家。57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推动xx高新区xx园空间优化调整,4家企业入选首批“xx之星”行动。指导4家企业、园区科协建立科技工作者之家。
(二)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个项目分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8个项目分获2020年度xx市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42个项目认定为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个项目获“2020年xx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荣誉,6个项目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相关领域项目立项。7项创新成果入选xx市“引智创新成果50佳”。69个项目获2022年第一批xxxx园重点项目立项。27个项目获区科技小巨人立项,51个项目获区产学研项目立项,11个项目获区科研专项立项,13个项目获区研发中心项目立项。45个项目获区科技发展基金医疗卫生项目立项;23个项目获区科技发展基金农业项目立项;9个项目获区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20个项目获区专利新产品计划项目立项。全区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510项,同比增长28.8%;成交金额116.4亿元,同比增长44.2%。
(三)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深化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智计划”建设,促进高层次人才与企业有效对接。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目前,全区院士(专家)工作站达44家,其中院士站3家、专家站41家。完善运行区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落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见面”审批。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数量932份,工作总量(含变更、注销、补办等)1124份,其中“不见面”审批受益量达849份。3人获“xx示范区杰出创新创业人才”称号,1人获“2020年度xx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先锋人物”称号。
三、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一)扎实推动“双创”“科技金融”建设。加快发展面向科技创新的专业化科技孵化器,大力集聚创新创业主体,营造区域创新创业良好环境。举办2022年度“创业在xx”国际创新创业大赛xx赛区比赛,组织开展“科技孵化大讲堂”系列活动等。目前,全区共有经认定备案的众创空间42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累计孵化科技企业2071家。不断深化“3+x”科技信贷融资服务体系,拓宽初创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及培育企业融资需求。审批通过科技履约贷款企业47家,获授信额度共计2.6亿元。
(二)坚持科普工作赋能提升。举办以“百年回望、崇尚科学、自立自强”“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瓷绘江山低碳中国”为主题的2022年xx科技节、2022年xx区“全国科普日”、2022年国际自然保护周等系列活动,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累计开展各类科技、科普活动300余场次,30万余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参与活动。举办xx市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xx区赛、xx区首届青少年创新技能挑战赛等系列活动。东方绿舟公共实训基地获评首批国家级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青教院附小获评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新增区级科普示范村居2个、科普村居4个、科普基地12家。目前,全区有全国科普示范社区5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7家、xx市科普示范社区9家、xx市科普教育基地15家、xx市科普示范街镇2个。
(三)努力营造学术交流氛围。鼓励各学(协)会积极开展学会咨询项目申报、业务学术交流和常态建设,促进学(协)会健康发展。立项涉及科技创新服务、科技咨询服务、学术交流研究、科技人才建设等领域的2022年度xx区学会咨询重点项目6项。共同承办主题为“新技术·新业态·新发展”的2022年沪港科技合作研讨会,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来自xx、香港、澳门、江苏吴江、xx嘉善相关学(协)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精英约300人与会。
四、谋划长三角数字干线,多举措推动数字化转型
(一)夯实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加强顶层设计,发布实施《xx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xx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调研工作方案》。聚焦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编制《xx区全面推进生活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xx区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3年)》《xx区2022年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计划》《xx区5G通信设施布局规划(2022年-2025年)》等系列规划计划,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
(二)推进全领域数字化转型。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自评估企业1979家。23家企业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42个项目获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项目立项。完成xx区城市运行管理平台(一期)项目、xx区进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xx区“一网统管”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千兆宽带、5G等高速网络全覆盖。以资源共享、融合开放为建设原则,完成建设1000个5G基站。完成市、区两级电子政务外网二次升级改造,建设自主可控的“基于自主创新技术下的xx区综合办公统一政务平台”,实现全区政务及办公的安全统一综合管理。申领新版社保卡81.2万张、新版敬老卡9768张。
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xx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区科技工作将紧扣xx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xx加快建设“长三角数字干线”的目标,调动全区科技创新积极性,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布局与服务体系,完善创新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为推动我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提供强劲动力。
一、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一)推进xx科创“一带三中心”建设。要围绕我区科创“18条”,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技投入专项资金、人才扶持政策等,全面实施xx区创新经济“十四五”规划、xx区科普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xx高新区xx园“十四五”规划等,助推我区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要有序推动北斗创新基地、市西软件信息园等系列创新集群和西岑科创中心建设,努力打造5个以上百亿级创新集群和软件信息新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复旦大学创新学院、华为xx研发中心等引领性示范项目的建设,加速提升科研创新实力。
(二)大力整合科技综合服务资源。要完善建设xx区科技企业融资平台,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融资服务,以满足科技企业的个性化融资需求。要完善区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建设,健全窗口服务规范,探索建立外国专家联系服务机制。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率先探索推进外国专业人才(B类)工作许可互认。
(三)积极构筑科技人才高地。要积极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在xx新城落地建设,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要积极搭建育才、引才、荐才、用才平台,持续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探索设立归国人才创新创业园,放眼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力争xx区首个“海智基地”落地。
二、强化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促进软件信息服务业集聚发展。要加快市西软件信息园核心区、拓展区建设,充分运用产业政策,推动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区,进而升级为长三角软件信息园。要面向长三角地区,转化落地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科研成果与数据成果,推动建设长三角高分遥感产业基地,建成长三角高分遥感数据应用服务中心。
(二)加快北斗导航产业规模化发展。要发挥北斗创新基地全产业链布局优势,鼓励优质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建,形成“一平台多基地”的北斗产业集聚新模式,打造全国北斗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要搭建高端智力资源与企业自主创新对接平台,协同重大产品研发,支持产业链技术创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与资源共享,全力打造北斗导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三、深化协同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开展多个层面的长三角协同创新。要鼓励高校、企业、创新集群开展区域合作与技术创新。推动长三角创新挑战赛等重点项目建设。要积极争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专业孵化器落地,推动示范区内科技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探索实行重点科研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要建设跨区域院士专家服务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推进外专管理区域一体化。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构建区域一体化科技金融服务网络。要加强长三角科普资源合作交流、项目共建与资源共享。
(二)加强xx西部五区科创联动发展。要联合布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加强产业规划对接,探索建立跨区产业技术联盟。要推出一批开放共享的功能型平台和专业研发服务平台,推动形成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协同推进国家战略实施,打造“五型经济”重要试验区和承载地。
(三)推动xx高新区xx园示范建设。要以强化科创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为核心,围绕重点领域,依托重要载体、龙头企业,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创载体建设和创新型企业培育上深度对接xx高新区,努力打造“xx研发、xx制造”的承载地。要整合园区资源,建立更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制定实施园区会议、轮值、考核、信息等相关制度,修订xx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各子园间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四)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落实培育引领发展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推荐与认定下放。深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企业申报科技进步奖、行业领域项目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加快推进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