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出...加值_基于价值链延伸的视角_闫志俊.pdf
下载文档

ID:435903

大小:668.12KB

页数:1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间 贸易 自由化 制造业 基于 价值链 延伸 视角 闫志俊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基于价值链延伸的视角闫志俊于津平摘要:本文将空间集聚因素纳入 Melitz(2003)、Kee 和 Tang(2016)的模型,探讨国内价值链延伸视角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机制,并利用 20002007 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空间集聚能够强化这一促进作用。分样本检验后发现:空间集聚的强化作用只对一般贸易企业产生显著影响,对混合贸易企业不显著;而对于加工企业而言,贸易自由化对其出口国内附加值不产生直接影响,而是主要通过出口集聚产生间接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引致出口集聚和技术溢出,通过降低国内中间品投入的相对成本促使企业将更多生产环节转移至国内,由此延伸国内价值链并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本研究证实了对外贸易自由化和对内产业集聚化的双循环发展模式是延伸国内价值链、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出口国内附加值;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空间集聚;国内价值链延伸 中图分类号 F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4670(2023)1012418引言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国际局势不断动荡的逆全球化背景下,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贸战略使得中国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且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始终难以摆脱“低端锁定”的尴尬境地。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应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供需两端畅通国内大循环,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助力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国际大循环发展国内大循环,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延伸国内价值链,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421国际贸易问题2023 年第 1 期 收稿日期20220717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经济赋能全球价值链韧性提升的理论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22CJY01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创新基地一般项目“后疫情时代全球价值链波动与创新链重构研究”(20JD007)作者信息 闫志俊: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于津平(通讯作者):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电子信箱:yujp DOI:10.13510/ki.jit.2023.01.008和在全球创新链中的主导能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焦点所在。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探讨了全球价值链(GVC)的治理与升级问题,而价值链升级的本质是生产分工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并从中获取高利润,因此,不少学者开始聚焦出口国内附加值(DVA)的研究。现有文献表明,在加入 WTO 之后,中国制造业的出口 DVA 有上升趋势(Koopman et al.,20121;张杰等,20132)。这主要是由于贸易自由化在扩大进口中间品二元边际的同时,通过技术外溢和研发创新扩大了国内市场的中间品种类,进而提升加工企业的出口 DVA(闫志俊和于津平,20193;毛其淋和许家云,20194)。而进口中间品对国内中间品生产的外溢效应不仅仅在企业内部产生,更多的还会在区域范围内产生。中国出口企业大量集聚在东部沿海区域,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关联和生产资源共享从很大程度上会促进中间品进口的外溢效应(邵朝对和苏丹妮,2019)5,而且集聚的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以及不同水平都会改变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渠道。从双循环视角来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使中国企业迅速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并促进国内产业大规模集群的形成,推动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体系中的双重嵌套模式。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推动的国际大循环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大循环的形成?国内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否促进了国内价值链的延伸,进而助力企业摆脱对 GVC 的依赖从而提高自身的出口 DVA?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探索中国制造业出口 DVA 的提升机制以及完善国内价值链构建的有效途径。一、文献综述基于增加值贸易的统计方法推动了学术界对出口国内附加值测算的广泛研究,从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宏观测算法(Hummels et al.,20016;Dean et al.,20117;Johnson and Noguera,20128;Koopman et al.,20149;王直等,201510)到基于企业进出口数据的微观测算法(张杰等,2013;Kee and Tang,201611;高翔等,201812),出口 DVA 的测度愈加精细化和复杂化。就其影响因素而言,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占主导地位,持续的关税减让显著提升了国内中间品多样性并降低其相对价格,对进口中间品形成了替代,进而提高了加工企业的出口 DVA。毛其淋和许家云(2019)进一步揭示了贸易自由化引致“中间品替代”的缘由,认为中间品关税减让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从而激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而最终品关税减让则通过促进竞争效应倒逼企业进行创新,导致国内市场上中间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加,从而激励下游厂商加大对国内中间品的采购。另外,贸易自由化还通过提高投入品质量推动行业向技能密集型方向转变(魏悦羚和张洪胜,2019)13,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得企业有能力承担更多的价值链生产环节,扩大生产范围,促使其向上游环节延伸,以此提升出口国内附加值(张亮等,2022)14。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引入对出口 DVA 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首先,FDI带来的上游产业链本土化必然导致下游厂商使用更多的国内中间品投入生产活动,对进口中间品形成替代,导致外资企业出口 DVA 大幅度提升(张杰等,2013)。其次,FDI 有助于提高东道国在 GVC 中的嵌入程度,产生外溢效应,进而提高本521国际贸易问题2023 年第 1 期土企业的生产率水平(Bas and Strauss,2015)15,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国内市场的竞争加剧,造成本土企业生产规模的缩小以及国内中间品产出供给的减少,进而降低出口国内附加值(唐宜红和张鹏杨,2017)16。最后,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进驻以及 GVC 的深度嵌入,外资企业始终掌握并控制核心环节,对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封锁,致使东道国的中间品供给行业始终被锁定在低端,难以实现出口国内附加值的长期可持续提升。由此可见,FDI 对出口 DVA 的影响方向具有不确定性。除外贸政策的影响之外,贸易方式、行业特征和伙伴国的发达程度也是影响出口 DVA 的重要因素(Upward et al.,2013)17。另外,国内学者还广泛讨论了制造业上游垄断(李胜旗和毛其淋,2017)18、市场分割(吕越等,2018)19、政府补贴(许家云和徐莹莹,2019)20、融资约束(邵昱琛等,2017)21、贸易网络(吕越和尉亚宁,2020)22 以及数字化投入(张晴和于津平,2021)23 等因素对出口 DVA 的影响。随着新经济地理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不断交叉拓展,集聚的外部性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邵朝对和苏丹妮(2019)研究了产业集聚对中国企业出口 DVA 的正向促进作用,通过解构集聚外部性后发现,包含劳动力蓄水池、中间投入共享、知识技术溢出三个方面的马歇尔外部性和集群商业信用引发的融资外部性通过提高企业成本加成和降低国内中间品相对价格对出口国内附加值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成本加成效应与中间品替代效应之间存在相互强化的促进作用(张丽和廖赛男,2021)24。显然,渐进式的对外开放和集群式的发展模式促使国内企业迅速融入全球价值链,通过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而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产生积极的影响(闫志俊和于津平,2019)。不难发现,现有文献已经对制造业出口 DVA 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拓展:第一,从国内价值链延伸视角考察国内外两个市场互动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关系,探讨反映 GVC 参与程度的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表征本地化生产网络的空间集聚与衡量企业贸易利得的出口 DVA 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国双循环战略的推进提供经验支撑;第二,现有文献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企业出口 DVA 的演变路径和影响渠道,本文尝试将全球价值链理论与异质性企业理论相结合,将集聚因素纳入 Melitz(2003)25 模型,构建数理模型揭示背后的作用机制;第三,构建企业国内价值链长度指标,以此检验国内价值链延伸影响出口 DVA 的理论机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机制检验思路。二、模型与假设(一)基本假设假设经济由 N 个国家组成,Li和 Ei分别表示第 i 国的劳动力数量(或者是消费者数量)和总收入(或者是消费总支出)。每个国家都有 H 个垄断竞争部门,生产621国际贸易问题2023 年第 1 期过程中投入两种要素:劳动力和中间品,假设各国的工资率相等且标准化为 1。1.消费与偏好假设各国消费者具有相似的偏好,效用函数采用不变替代弹性(CES)函数:U=Hh=1hlnhq()(h1)/hh/(h1)(1)其中,Hh=1h=1 且 h 1,h 代表部门,q()是产品 的消费量,h是多样化产品集合。h表示消费占总支出之比,h是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求解效用最大化可以得到部门 h 产品 的需求函数:q()=p()hPhh1hE(2)其中,p()是产品 的价格,Ph是部门层面的价格指数,具体的表达式为:lnPh=11 hlnhp()1h()。由(2)式可知,产品 的需求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价格,而且与部门价格指数和消费支出有关。由于本文的理论分析对任意部门 h 都是类似的,为简化起见,后文的公式中将删去下标 h。2.生产与技术各国市场上的经营企业具有异质性的生产率,使用劳动力和中间品作为投入要素,生产函数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形式:q()=LLMM(3)其中,为常数项,满足:=LLMM,L和 M分别是劳动力 L 和中间品 M的产出弹性,且有 L+M 1,代表企业的生产率。假设 w 和 PM分别表示劳动力的工资和中间品的价格指数,根据利润最大化可得企业的加成定价:p()=1c(,q)=1wLPM()M(4)其中,c(,q)表示企业的边际成本,wLPM()M是 投入要素组合的单位成本,由要素价格决定。生产率越高的企业,最终品生产的边际成本越低,市场竞争力越强。与 Melitz(2003)一致,本文假设生产率服从外生的帕累托分布。3.出口成本与企业异质性假设来自 i 国的出口商在进入 j 国的市场时,需要克服的出口固定成本为 fxij,运输一单位产品所产生的冰山成本为 xij,fxij和 xij满足:fxii=0 和 xii=1,即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不会产生额外的出口固定成本和冰山成本,fxij 0 和 xij 1 则意味着远距离的国际运输和销售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基于加成定价规则,可得生产率为 的企业从 i 国出口到 j 国的产品价格为:pij()=1xijPMi()M(5)显然,产品的出口价格大于其内销价格,出口市场距离越远,销售价格越高。考虑到集聚所带来的信息外溢,本文参考 Krautheim(2012)26,将出口固定成本721国际贸易问题2023 年第 1 期fxij设定为企业数量 nij的函数:fxij=nij()fxij。其中,fij是与集聚无关的外生成本因子,是调整参数且满足 1,这意味着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不完全的,部分信息会在传递过程中有所流失。可以视为出口集聚的成本弹性,为确保有内点解,假设 (1)/,即出口固定成本会随着集聚程度的加深而缓慢下降。4.中间品投入假设中间品 M 是一系列国内外中间品种类的投入组合:M=exp(z*0b(z)lnmd(z)dz+1z*b(z)lnmf(z)dz)(6)其中,=exp(10b(z)lnb(z)dz),md(z)和 mf(z)分别表示国内中间品和进口中间品的投入量,b(z)是多样化种类 z 的投入份额,满足10b(z)dz=1。假设 z 的取值范围是(0,1),将 z 按照国内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排序,z 越小表示国内生产越具有比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