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鉴别诊断与综合防治_余国华.pdf
下载文档

ID:432859

大小:1.83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链球菌 嗜血 杆菌 鉴别 诊断 综合防治 国华
福建畜牧兽医第45卷第1期2023年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鉴别诊断与综合防治余国华1金艳冬2(1.将乐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福建将乐353300;2.三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三明365000)摘要该文介绍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鉴别诊断要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供同行参考。关键词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鉴别诊断综合防治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331(2023)01-0047-02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一年四季以及各个日龄猪均可发生,临床上以脑膜炎、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及关节炎为主1。由于仔猪好斗常因混圈饲养导致打斗受伤,细菌通过伤口、黏膜传播,所以该病以断乳仔猪、育肥猪多发,特别是在猪舍封闭及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善的规模化养猪场经常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猪体鼻腔和扁桃体内常在的条件性致病菌-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常年多发,主要通过空气、接触污染皮肤及污染物等传播,多感染断乳前后仔猪,患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临床上表现为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春秋冬三季温度较低,养殖户容易忽视保温措施,导致机体新陈代谢水平降低,抵抗力下降,是该病集中暴发季节。目前,这两类病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继发病,如果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共感染,往往会增加仔猪的病死率,给我国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鉴别诊断1.1临床症状的区别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患猪单个或多处关节附近的肌肉疼痛肿大,跛行,有的猪后肢瘫痪,躺卧不起。患猪体温升高,被毛粗乱,进食减少,日渐消瘦,如果为脑膜炎型患猪眼睛会潮红,眼球向一方斜视。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迅速,接触病原后短时间内就发病,体温升高、行动缓慢,走动或被驱赶时发出痛苦的哀叫声,某些猪只由于发生脑膜炎而表现肌肉震颤、四肢麻痹、机体惊厥。患猪四肢关节肿大,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眼睛灰褐色,伴随有眼球突出,而后机体日渐消瘦,最后死亡,从刚开始发病到最后死亡时间较长。1.2发病关节部位区别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关节部位肿大(特别是跗、腕关节),患猪剧痛尖叫、跛行,关节肿大常呈对称性;猪链球菌病前期关节坚硬、体温升高,之后又变软,用手触摸关节有明显波动感,部分地方变硬,皮肤相对增厚,关节肿大处不一定对称。链球菌导致的关节炎通常为关节及周边相关部位的肌肉或组织炎症,而副猪嗜血杆菌病则表现为关节位置浆膜炎症。感染链球菌的关节腔积液为化脓性,积液浓密黏稠,颜色较深,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关节液则相对澄清或颜色微微泛黄。所以用手术刀切开肿大处,流清亮水样物质并伴有浆液性纤维蛋白渗出物的则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切开后关节周围皮下胶样水肿;若流脓状液体伴有黄白色乳酪样块状物2,严重者可以看到关节软骨表面明显粗糙坏死的则为链球菌病。1.3心脏病变区别剖开胸腔,猪链球菌病的心包膜部分或广泛性增厚和钙化,心外膜上覆盖一层厚厚的干酪样物,使心脏扩张和充盈困难,形成“铠甲心”。副猪嗜血杆菌病以渗出为主,心包与心肌之间是淡黄色渗出液、不黏连,心肌上有出血点,形成“绒毛心”。1.4腹腔渗出液区别剖检患猪可发现副猪嗜血杆菌病患猪腹腔腹水严重,能嗅到恶臭味,伴有明显的纤维素性渗出,常有腹腔脏器与腹膜黏连,病情严重的腹腔各个脏器都被黄白色纤维素性伪膜包裹,根本无法辨识里面的脏器。链球菌病同样也会伴有腹膜炎症状,但纤维素性渗出相对较少,主要以出血性炎症为主,腹腔内没有太多的腹水。1.5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异猪链球菌对青链霉素、头孢噻呋、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药物敏感,用普通的抗生素治疗就有一定的效果,而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对青霉素、壮观霉素、林可霉素都有抗药性,治疗后效果不显著。治疗无效死亡后,感染链球菌病猪体表呈紫红色,腹下颜色尤其深,副猪嗜血杆菌病患猪死后体表肤色几乎无变化。2综合防治措施这两种致病菌均是条件性致病菌,在气温、湿度、卫生条件、饲养密度等环境诱因下,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极大概率会导致疾病发生。因此针对致病因47福建畜牧兽医第45卷第1期2023年素及传播途径,改善猪场的环境,减少应激反应,同时提高机体抵抗力,对症治疗才是防治这两种疾病最为重要的举措。2.1猪链球菌病预防措施2.1.1加强饲养管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卫生的控制,定期消毒猪圈,防止病原微生物、致病菌滋生,降低传播的概率,保证生猪在通风透光的猪舍内生活,湿度、温度处在适宜范围。加强种源管理,坚持自繁自养,避免从疫区引种,同时,科学调节生猪饲养密度,落实全进全出制度,并在仔猪断脐、断尾、剪牙、打耳标等及时用碘伏、酒精等消毒试剂处理伤口,避免感染。养殖场要杜绝生猪与其他动物混养,充分做好灭鼠、清蟑螂等管理工作,减少病菌传播媒介,防止猪链球菌病的传播和蔓延。2.1.2强化疫苗接种猪链球菌病要秉持防大于治的原则,及时接种疫苗能最大化降低该病发生。健康猪群可以选择活菌苗免疫,但在接种前后1周内禁用抗生素,否则抗生素会对疫苗中链球菌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接种疫苗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影响疫苗效力。生产中,由于链球菌血清型较多,妊娠母猪、出生不久或机体相对较弱的猪可以选择猪链球菌多价灭活苗免疫,接种待产前1个月左右的母猪,仔猪通过吮吸初乳获得抗体,在4周龄内都具有保护力,4周龄后,再用同种疫苗接种,使机体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46个月。2.1.3注重日常预防在生猪养殖中要重视药物预防,在饲料、饮用水中加入剂量合适、用药时间科学的药物,如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各类药物,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下的生猪机能,降低猪肠胃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类药物使用必须坚持低剂量、控制时间使用,否则会破坏猪体抵抗力、提高细菌耐药性,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2.2猪链球菌病治疗措施由于链球菌极易产生耐药性,病原具有多种血清型,所以有条件的猪场在确诊该病后,最好结合实验室药敏试验,通过筛选敏感药物开展治疗。不具备试验条件,可以选用剂量足、疗程完整的用药方案,并结合轮换和联合用药方式对症治疗。脑膜炎型患猪首次治疗使用足量的磺胺类药物配合一定量清肝利胆药物,避免猪肝脏受损坏而引发其他疾病,同时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钠防止结晶尿。对发热患猪可通过注射安乃近注射液缓解症状,对于有关节炎症状的患猪,可以在肿胀处使用阿莫西林和涂抹松节油来止痛消肿。2.3副猪嗜血杆菌病预防措施2.3.1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养殖人员在管理中需注意猪舍保温保暖,制定严格的卫生清洁计划,勤打扫,勤清粪、勤消毒,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检查饲料情况,避免发生霉变,同时通过在饲料及饮水中增加适量维生素、矿物质、抗应激药物、中药等有效提升猪群机体免疫力、抗应激水平。严格把关混群饲养情况,仔猪断乳后进入保育阶段,立刻“分级饲养”并选择冬暖夏凉的时间进行转群,在转群前后3 d补充多维,减少应激。2.3.2制定合理免疫程序猪场要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不单要免疫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猪圆环病毒病、支原体肺炎、伪狂犬病、蓝耳病、猪瘟等疫苗免疫,提升猪群抗病力,避免诱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生产中,初产母猪产前40 d首免,产前20 d二免;经产母猪产前30 d免疫1次即可。常暴发此病的猪场,需免疫仔猪,首免10日龄,25日龄加强免疫1次。由于该病血清型较多,规模大的猪场可以考虑制作自家灭活苗。2.3.3做好隔离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养猪场从外地引种后,为防止病原带入养殖区,必须开展隔离工作,隔离期到了才能混群饲养。日常饲养中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对疑似患病的生猪进行隔离并对症治疗,对病死及经济价值不高的猪,要通过填埋、焚烧等形式严格无害化处理。2.4副猪嗜血杆菌病治疗措施副猪嗜血杆菌病属细菌性疾病,治疗时要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但由于该致病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在治疗时应轮换使用多种抗生素进行针对治疗。患猪选择使用30%氟苯尼考注射液,使用3 d,第4 d使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连用3 d为1个疗程3。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猪,可使用黄芪多糖、地塞米松以及头孢噻呋钠混合肌注,连用1周,提高治愈率。3小结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均属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它们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极其相似,给养殖业临床生产造成了严重困扰并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症状、总结鉴别诊断要点、提出防治措施对保障猪场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刘益东.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9):24-25.2张春姝.副猪嗜血杆菌与猪链球菌的鉴别诊断J.中国畜禽业.2014,10(11):131-132.3薛和平.副猪嗜血杆菌病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1):141-142.4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