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开放前上海工业设计的变迁(1949—1978年)_周敏.pdf
下载文档

ID:424624

大小:1.20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改革开放 上海 工业设计 变迁 1949 1978 周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 期,年 月 (),周敏 改革开放前上海工业设计的变迁(年)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改革开放前上海工业设计的变迁(年)周 敏(河南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焦作)摘要:改革开放前工业设计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社会影响力日益突显。为了研究改革开放前工业设计的变迁,本文以 年上海工业设计实践的碎片化资料为基础,既对改革开放前上海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进行了溯源,又对以上海为代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工业设计发展道路进行了探索。同时,文章从设计实践研究的视角,采用文献分析、实物研究和设计师访谈等方法,研究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内驱力 设计师、生产者、消费者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动态响应,研究发现:设计师通过身份转变积极应对生产和消费的需求,企业从联合设计到自主设计不断调整自身设计策略来提高生产者和设计师的能力,民众消费观念的转变影响着生产者和设计师的决策。关键词:上海工业设计;设计师;生产者;消费者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周敏(),女,河南新乡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设计历史及理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历次非制度化政治运动的发生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都影响了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促使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不断发生转变。相比中国的其他区域,上海作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最大的物资调拨中心和中央直属的外贸地区,具有相对发达的工业生产、不曾间断的对外贸易活动和长期累积的专业人才,使得其企业生产、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中国具有先发性。上海工业结构的变化和现代工业体系的完善,使得以工业领域的生产实践和商业消费为主体表现的工业设计实践具有代表性。由于“工业设计”的专业术语出现时间较晚,对其在企业和生产实践中的研究存在不足,为解决此研究不足,本文通过采用文献、实物和设计师采访的方法,对改革开放前上海工业设计变迁进行研究。一、工业设计的实践研究“工业设计”是中国 世纪 年代末才出现的专业术语。工业设计的定义、设计环境、设计对象、创新模式等一直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工业设计经历了从广告中产品图像的设计到产品设计,从产品外部特征的设计到产品形式属性的设计,从产品形式属性的设计到产业链的设计。不变的是,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的创造性活动,工业设计实践包含策划、设计、生产、销售宣传到售后使用的多个环节,是设计师、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博弈的结果。设计师是创造性活动的执行者,生产者是创造性结果的实施者,消费者是创造性结果的使用者,它们是工业设计发展的内驱力,因而,研究工业设计的变迁可以从工业设计实践中的设计师、生产者和消费者来切入。在社会的动态发展中,设计师、生产者和消费者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师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审美品位、个人能力,以及生产者的生产方式、技术工艺、组织管理等直接决定了设计的内容、过程和实现;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传统、衣食住行等决定了设计的具体需求和发展方向。设计研究通常包括 种范式:设计求真研究、设计求用研究、设计实践研究和设计构架研究。文章通过对 年间上海工业设计实践碎片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梳理和分析设计师、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显性事实”和“实证材料”,以此来探究这些内驱力与上海工业设计变迁之间的内在逻辑。二、设计师的身份转变 解放前,上海是中国的工业和贸易中心,其设计师和设计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居全国之首,专业化程度也是全国之最,主要是为企业进行产品销售宣传的设计师和广告商。至 年底,上海市共有私营广告商 户,从业人员 余人。自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的社会结构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设计师群体的变化也显而易见。进入计划经济体制后,上海的商业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工业则形成了大、中、小型企业结合的专业化协作生产体系,在保持轻工业的优势下,轻工业产品成为了重要的出口商品。随着商业领域中设计的减少和工业领域中设计的增加,使得上海设计师的设计实践从商业领域为主转向工业领域为主,设计师也成为工业系统的工人。上海最早从事工业设计实践的设计师主要从画家转变而来。解放前,上海设计师主要集中在纺织、出版、广告、装潢、建筑等领域,尤其是月份牌广告、连环画和漫画的昌盛,使得上海拥有数量众多的广告画家、连环画家和漫画家,如郑曼陀、杭穉英、张光宇等。年,文化部出台了 关于加强对上海私营出版业的领导,消除旧年画及月份牌年画中的毒害内容指示,与此广告行业也受到抑制,旧年画、月份牌等广告画家不得不转变设计方向。同时,日用工业品行业中的设计师则严重不足,尤其是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制笔、搪第 期 周 敏:改革开放前上海工业设计的变迁(年)该资料来源于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 年的数据。具体参见上海地方志:.。年 月,文化部发布了 关于加强对上海私营出版业的领导,消除旧年画及月份牌年画中的毒害内容指示,上海市文化管理部门对年画的创作人员和经营人员进行了指导和管理。具体参见上海地方志:.。瓷制品、玻璃制品、保温容器、仪器仪表等行业,几乎没有设计师。年的记录显示,上海 家搪瓷制品厂有设计师 人,家热水瓶厂仅有设计师 人,而 家玻璃器皿厂竟然没有设计师。在国家需要和个人选择下,以创作广告画著称的李咏森、钱定一、蔡振华、丁浩、张雪父、顾世朋等都从广告业转入轻工业,从事工业设计实践,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由广告画家转变而来的设计师,设计经验丰富,审美品位较高,成为了 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设计师中的引领者和中流砥柱,对提高上海轻工业的设计水平贡献巨大。此外,全国各地美术学校的少数毕业生,通过国家分配进入上海的工业领域,在局、公司和工厂的不同级别的设计部门从事工业设计。但是,随着上海支援外省建设和整风运动的深入,上海的设计师一部分随工厂迁往其他省市,一部分下放劳动,导致设计师数量迅速减少。随后,上海的文化局、纺织局、轻工业局、手工业局都在系统内的大中专院校和技校设置了设计相关专业,培养专门的设计师。年,上海市轻工业学校成立了“造型美术设计”的中专学制专业,其培养目标为“轻工业产品美术造型设计人员,并能进行轻工业产品的包装、装潢、广告宣传、商标的美术设计”。然而,设计师总体数量的紧缺,使得国画、油画的毕业生不得不放弃画家的职业,转而从事工业设计。具有绘画和设计背景的设计师群体是上海从事工业设计实践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提升了上海工业领域的整体设计水平,如上海搪瓷七厂的唐逸览和上海搪瓷六厂的设计师穆益林 都是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毕业的。其中唐逸览 世纪 年代从上海中国画院主动借调到搪瓷厂工作,对搪瓷产品的设计和加工工艺有着独特的见解;穆益林则是将搪瓷贴花工艺和民族风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设计了大量受消费者喜爱的搪瓷产品,其中图 的搪瓷茶杯和图 的搪瓷痰盂是穆益林设计的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搪瓷产品。改革开放前,在企业众多、行业繁杂的上海工业领域,还出现了一批由普通工人转变而成的设计师。一方面,各系统内通过短期培训班的方式,将有美术爱好的工人培养成设计师,并将之发展成一种常态性的替代设计教育的措施。年,由上海市搪瓷工业公司组织举办了中国搪瓷行业的第一个设计师训练班,并由黄幻吾、颜文樑等著名的国画家任训练班教师;解放后至 年,上海丝绸科学技术研究所也陆续培养了 余名设计师,分布在上海和全国各地的丝绸印染厂 。另一方面,有美术爱好的工人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在生产实践的第一线逐渐转变成设计师。在无线电器材厂马寿岑的 一支工人美术队伍的成长 文章中谈到了美术爱好者转变成设计师的过程。由工人转变成的设计师长期存在,也是上海设计师的主要群体之一,如仪器仪表设计的殷正声、自行车设计的朱钟炎等。他们普遍爱好绘画,头脑灵活,做事坚持,熟悉生产技术和工艺材料,是上海工业设计实践的重要力量。图 搪瓷茶杯图 搪瓷痰盂 三、从联合设计到自主设计的策略转变 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设备简陋,尽管上海工业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大部分生产者对工业设计在生产过程中的内容、形式和作用尚不明确,独立完整的工业设计实践罕见。在“赶超”战略下,上海加速新产品研发,对国外优良产品的模仿成为缩短研发周期的有效手段。然而,模仿的产品与我国现有的加工工艺和生河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年第 卷该资料来源于对唐逸览的采访。唐逸览 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同年进入上海中国画院,年毕业留院任专职画师,年借调到上海搪瓷七厂任设计师。该资料来源于对穆益林的采访。穆益林 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同年进入上海搪瓷贴花厂任设计师,年进入上海搪瓷六厂任设计师。图 和图 产品照片由穆益林提供。短期培训班的数据资料参见张磊:上海艺术设计发展历程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 页。产设备较难匹配,也不适应本土消费者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毫无益处。随着多次工业改组和产业结构调整,上海逐渐确立了现代工业体系,生产者逐渐意识到工业设计的作用。在不同行业和企业的产品开发中,工业设计的发展也不同,表现出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从外观设计到系统设计的多层次发展。针对技术门槛较高、需求多元化的日用工业品,上海出现了从联合设计到自主设计的两段式设计策略。以计划代替市场的制度安排,统筹国家资源,集中力量打破低水平技术桎梏,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科研院所和企业完成产品的功能、结构和工艺等基础设计,用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再由各企业自主设计产品的 ()和外观,用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差异,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电视机等产品都是如此。以自行车的设计为例,年之后,中国由经销自行车时代步入了能独立制造自行车的民族工业时代。由于企业间技术、工艺和生产的差异,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年,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管理局牵头,组织设计师在北京进行联合设计,沈阳自行车厂的解宝林、天津自行车厂的汪轶棠和上海自行车厂的徐振中主要负责,完成了中国第一套自行设计的标准定型男式自行车(图)图纸。试制成功后,年上海自行车厂开始批量化生产这种 英寸平车,也就是“二八大杠”。我国自行车生产企业众多,上海自行车厂的“永久”成为知名品牌,得益于产品的质量和自主设计的产品多样化。在“二八大杠”的基础上,上海自行车厂率先试制了 型高级平车,后升级为 型,车架、前叉等主要部件采用高强度锰钢制造,承重和避震性好。年,以 型为基础的 型(图),改善了载物性能和车体的稳定性。上海自行车厂还推出了 型轻便自行车、型公路赛车、型赛车、型赛车、型轻便车等产品。年,针对农民短途运输需求的 型载重自行车最具代表,被誉为“不吃草的小毛驴”。与标定车的 公斤载重相比,的自重仅增加了 公斤,但载重量提升到了 公斤(不包括骑车人)。从联合设计到自主设计的策略转变,既有力地保障了产品的标准化和功能品质,又满足了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促进了上海工业设计多层次的发展。改革开放前,以工业设计为契机的上海众多工业产品享誉中外,展现了上海工业设计处于国内引领者的地位。图“永久”标定车 图“永久”型自行车 四、消费观念的转变 世纪 年代起,美国的生产力就使企业意识到消费者的重要性,并将工业设计作为刺激消费者的手段。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曾间断的对外贸易,也使上海企业的设计师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存在文化和生活上的差异,所以出口商品的类型和设计有着明显差异。上海出口企业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喜好、使用习惯等多方面进行工业设计实践探索。然而,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力落后,物质匮乏,绝大多数产品都供不应求。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控制的供销关系,生产和营销都不直接与市场需求相关联,消费者只能被动购买,市场上有什么,消费者买什么。此时,我国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