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优化路径探索_李菊蕾.pdf
下载文档

ID:421649

大小:188.45K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专业 认证 背景 学前教育 实践 教学 优化 路径 探索 李菊蕾
第 33 卷第 6 期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ol.33 No.62022 年 11 月JOURNAL OF GUANGXI OPEN UNIVERSITYNov.2022专业认证,即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者社会第三方机构组织承担的对专业教学展开的质量认证,以期通过以评促改,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2 0 1 7年以来,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不断发展,通过对师范类专业教学不同层面、角度的评价与考核,明确高等教育师范专业办学水平与能力,为院校专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参考。学前教育是师范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职责,是提供高品质、高质量幼儿教育的根本内在保障。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1 的颁布与实施为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为高校积极展开实践教学提供了发展路径,标志着中国学前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及现代化发展。5 年来,专业认证在中国现代大学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部分高校尚未形成成熟稳定的实践育人体系,学前教育人才输出存在供需不平衡问题。因此,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应清晰理解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完善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幼教人才。当前阶段,基于专业认证,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应采取优化措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素养,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任务。一、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优化的内在逻辑师范类专业认证主要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对学前教育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仅为教育主管部门展开教学质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优化路径探索*李菊蕾(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驻马店4 6 3 0 0 0)摘要 实践教学是培养幼儿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专业认证背景下,当前部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在实践课程体系与职业发展技能需求的协调性、实践教学资源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一致性、校企协同育人与教书育人理念的符合性、教学评价方式与实践教学动态认知的匹配性等方面需要完善。因此,高校应打造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体系,提高以实践育人为落脚点的实践教学资源基础配置,构建以可持续规范为特征的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基地,强化以动态性评价为关键的实践教学多元评价体系,促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突破现实发展困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关键词 专业认证;高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656(2022)06-0089-06*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编号:2021 一 JSJYZD一 069)收稿日期 2022-10-2789量评价提供了政策依据,而且为高校展开专业改革和教学计划变革提供了有效借鉴。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优化遵循以下内在逻辑。(一)专业认证强调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同频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教育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当今社会,人们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呼吁教育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其转型发展尤为重要。基于专业认证,学前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掌握基础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备多元化的职业素养,换言之,专业认证强调师范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同频发展 2。传统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通道比较单一,聚集于公办民办幼儿园、社会教育机构的早教教师,对此,部分高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重心也放在师范生教育方面,旨在培养具有专业理论基础、掌握一定教学技能的幼儿教师。然而,除了幼儿教师岗位之外,早教绘本编辑、图文设计、智力开发玩具等也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选择,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就业渠道得以进一步扩展。学前教育传统单一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无法满足多样多元职业岗位需求。专业认证背景下,国家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实践教学不仅要重视对传统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更应该基于当今社会学前教育工作者就业形势,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实践技能,保障学前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职业技能教学的同频共振。(二)专业认证要求推动高校学前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随着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的不断升级与优化,学前教育成为大学本科教育学学科领域的重点专业之一,高校要承担起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使命。与传统专科育人目标不同,本科院校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实践技能的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型人才。一方面,基于专业认证,高校完善了院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计划和育人目标 3。新时代需要的学前教师工作者,是可以将在校内习得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不同职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因此,高校在实践教学中要重视对师范生举一反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为师范生提供不同的实践教学环境,切身体验不同的职业实践。对此,高校学前教育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强调实践导向,注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深刻变革。另一方面,专业认证是高校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推动力。在专业认证标准的引导下,高校教育教学应作出适应性改革创新。专业认证从育人计划、课程、教师、实践教学资源、教学投入等方面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展开高质量评价。为通过专业认证,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核心竞争力,高校从认证标准出发,完善实践教学育人体系,比如优化师资结构、强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加大专业教学投入等,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内涵式转型发展。(三)专业认证旨在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自 2 0 1 2 年起,学前教育在本科层次办学的探索与发展历经 1 0 年 4,人才培养体系趋于合理与成熟,但受教育的长期性等特征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有效解决这一结构性问题,教育部提出师范生专业认证,从宏观层面引导学前教育工作的实践,以期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现代化发展。专业认证涉及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既包括专业教学专业评估,比如课程体系是否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是否建立、协同育人是否应用、师资专业素养的高低等,也包括人才输出端的专业评价,比如教师资格证考试成功率、就业率、就业形势类别等。一是专业认证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针对性、规范化创新变革。专业教学改革可以按照认证标准,结合院校发展实际,分清主次轻重,有序进行。二是专业认证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育人质量。高校严格控制人才的“输入端”“输出端”,在保障生源质量的同时,提升就业率,进而提升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整体实力,提高社会对本科层次学前教育的满意度。三是专业认证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专业认证标准的提出是基于社会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人才需求端的充分考量,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学前教育专业内在发展规律及学生发展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专业评估指标,有助于高校完善专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事业现李菊蕾/著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优化路径探索90第 33 卷第 6 期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ol.33 No.62022 年 11 月JOURNAL OF GUANGXI OPEN UNIVERSITYNov.2022代化发展。二、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优化的现实阻碍基于专业认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积极开展改革,专业育人成效随之提高,实践教学体系逐渐形成。然而,整体来看,实践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一些环节尚未发展成熟 5,制约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影响高校专业认证结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实践课程体系与职业发展技能需求不够协调课程是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重要载体 6,是师生之间信息交互、完成专业知识传播的主要渠道。无论是专业知识的有效学习,还是职业技能的充分锻炼,都要依靠专业课程。以课程内容呈现形式的不同,专业课程可以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的学前教育专业将改革与发展的重心放在理论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方面。当今社会,应用型复合人才是社会生产急缺的人才群体,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对于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现阶段,部分高校实践课程体系与职业发展技能需求不够协调,制约学前教育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一是部分课程内容与新时代学前教育职业发展技能不协调。部分实践课程内容局限于传统的幼儿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实践基地局限于幼儿园,对新时代学前教育事业的丰富与发展、其他形式课程内容的实践重视不够,比如早教绘本设计技能、编辑技能、早教玩具设计与应用教学技能等,实践课程内容有待补充与完善。二是部分课程形式难以满足新时代职业发展技能需求。目前,实践课程的主要形式为实习,学生独自承担幼儿课堂教学的机会较少,只能以见习的方式完成实习,职业体验不足,实践教育价值发挥受限。(二)实践教学资源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不够一致教学资源是指为保障专业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行而提供的各种可利用的条件,比如课程、基础设施、教师、管理制度及校园文化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为学前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人力、财力等基础保障。现阶段,基于专业认证标准和评估结果的考量,部分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资源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体现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师生比不协调。教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也是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责任主体,更是必备的教学资源。目前,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规模不够。一方面,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学生规模迅速扩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呈大班授课的常态,即 1个教师要同时教授至少 3 5 个学生,高于专业认证要求的 1 1 8 的师生比 7,师生比不协调。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实践教学的专业技能无法满足实践教学模式优化需求。部分教师职前和在职发展均以理论教学技能的学习为主,实践教学技能学习与培训机会少。二是实践教学基地规模较小。实训基地包括校内与校外两种模式,其中校内实训基地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要求学生自主承担实践教学设计,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现场展示,其余学生与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意见;校外实训基地以幼儿园为载体。但部分高校校内多媒体实践教学规模较小、课时较少,幼儿园实习见习质量有待商榷。三是实践教学监管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学前教育实践基地缺乏完善的配套监管体系,实践教学质量无法保障。比如在幼儿园校外实习阶段,尽管高校配置带队教师进行统一管理,但一些教师并未深入学生实习过程中为学生实习见习提供指导与监督,精细化管理不足,影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三)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有待加强校企合作是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校企协同育人有助于弥补高校课堂专业教学的弱势,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助力学前教育工作者实践技能的培养。现阶段,部分高校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出现功利主义、结果导向等现象,协同育人体系难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作用。从不同企业类型来看,首先,幼儿园是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训的主要阵地,也是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场域。但在协同育人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有与高校签订长期联合培养协议的幼儿园会主动参与教师培养,给予学生实习以资源支持,学生可以完全融入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中,得到充分的教学实习与锻炼;而其他幼儿园只能够保证学生实习或者见习的实践,实习任务完成与否难以保证。其次,学91前教育机构也是学生实习选择的主要场所。教育机构属于社会营利组织,要通过学前教育活动培训工作获取利润。为实现利益,在协同育人过程中,部分企业只允许学生以助教的身份进入课堂 8,不能干预机构专职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并未真正参与教学实践。最后,早教绘本或益智玩具出版公司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实习的新场域。这类企业属于新型企业,部分高校的校企合作机制尚未触及这部分企业,学生只能自己申请到这类企业进行实习。但这类企业也存在忽视实践教学育人职责的问题,学生进入企业之后,实习管理过程不够规范,不利于学生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四)教学评价方式与实践教学动态认知不够匹配评价是衡量考察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能够为实践教学的创新提供反馈意见与改革依据。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学评价体系是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成效的主要衡量手段,更是专业评估结果的重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