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_徐颖.pdf
下载文档

ID:421425

大小:2.61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服务 镇江 经济社会 发展 模式 路径 研究 徐颖
2022年第21卷第24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徐颖【内容摘要】推进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将人才引育、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融入高校“五大”基本职能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本文分析了驻镇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特征与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技术转移中心模式、研究院模式、产教融合模式)和路径(健全沟通机制,搭建需求平台、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丰富规划路径)。【关键词】智库建设;高校服务;服务职能【基金项目】本文为 2021 年度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教育专项立项课题(编号:2021jy072)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徐颖(1989 4),女,山东东平人,江苏科技大学会计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高校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五大”基本职能,其中社会服务职能来源于“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具有以下三种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二是具有双重性,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与高校的内部环境相互作用,使得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一方面可以满足当地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能促进高校自身发展、提升综合实力。三是具有差异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因发展定位、资源条件、地区限制等的差异,在社会服务的内容、模式和路径上也会具有差异。镇江市 2020 年高校在校学生数为 108,513 人(数据来源:镇江市统计局),留住数量庞大的人才是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保障。驻镇高校是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镇江综合实力和科技文化水平的标志,“十四五”时期(2021 2025 年)迫切需要驻镇高校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系统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于以上论述,研究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从而促进高校与地区共同发展,对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驻镇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特征与镇江发展现状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驻镇高校由于在行政隶属上不归镇江市管理,但在镇江市地域内服务,使得驻镇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主要有协同性、针对性和相互性三个特征,且社会服务职能受到镇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演变。(一)驻镇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特征。驻镇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具有协同性、针对性和独立性三个特征。1 协同性。随着驻镇高校和镇江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驻镇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镇江市属成,构建“一体两翼”新形态,提升教育效果。二是职业青年。职业青年具有思想独立、努力进取的特点,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企事业单位中组织主题系列活动,发挥职业青年的上进心,以赛促教,在各类活动中达到学习目的。三是社会青年。社会青年分布零散、难以统筹,以吸引其关注度为主,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优质资源整合后筹建垦荒精神资源数据库,并将科普视频、歌曲等影视作品在各类软件上广泛传播。红色资源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功能、文化功能、育人功能,正如列宁所说:“所谓教育不问政治,教育不讲政治,都是资产阶级的伪善说法。”5 传承垦荒精神是教育需要,同时也是政治需要,将为引领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良好基础。【参考文献】1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N 光明日报,2021 06 27 2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3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N 光明日报,2016 04 26 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 2025 年)EB/OL (2017 4 13)http:/www gov cn/zhengce/2017 04/13/content_5185555 htm#1 5 列宁选集(第 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232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卷第24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2(21)24高校不同,驻镇高校的管理权在江苏省而不在镇江市,因此驻镇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与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协同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执行命令关系。这就要求镇江市政府与驻镇高校建立一种良性的沟通协调机制,在不影响驻镇高校有序发展的前提下共同制定助推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案。2 针对性。驻镇高校的承载力与市属其他高校不同,驻镇高校学科种类丰富、培养目标多元化,能够以多种形式满足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驻镇高校社会职能发挥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驻镇高校根据镇江地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具体包括人力资源服务、科学技术服务、智库建设服务等方面。3 独立性。镇江驻镇高校与镇江市政府是利益共同体,而驻镇高校的发展不一定会带动镇江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镇江市的发展也不一定会促进驻镇高校的发展。因此,与镇江市属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相比,驻镇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具有相对独立性,驻镇高校虽然具有相对独立的职能边界,但其运行与发展受限于镇江经济社会发展。(二)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驻镇高校与镇江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20 年,镇江市地区生产总值422009 亿元(数据来源:镇江市统计局),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7901 46 亿元(以江苏省统计局2020 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 102718 98 亿元计算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的平均数),占平均水平的 53 41%。镇江市高校共有 8 所,其中本科院校 2所,2019 年江苏省高校共计 167 所(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局),镇江市低于平均数 12 85 所。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镇江市高校数量低于平均数,地区生产总值也低于平均数,驻镇高校整体办学水平高于镇江市属高校,其对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方面,驻镇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为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利益,另一方面,镇江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同时也能反作用于驻镇高校,为驻镇高校带来更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两者之间的契合程度越高,驻镇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得就越好,但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发挥驻镇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二、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自“威斯康星思想”提出以来,驻镇高校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服务职能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如:镇江高校园区、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面对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和驻镇高校内涵建设的定位,驻镇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驻镇高校供给之间的差距。一是驻镇高校不能明确了解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驻镇高校与镇江市政府之间未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驻镇高校无法准确获取需求信息。另一方面,随着镇江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地政府、市场等对驻镇高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不能及时、准确做出调整,就会引起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驻镇高校的供给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二是受驻镇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独立性特点的影响,驻镇高校的发展方向与镇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契合程度不高。镇江地区更加关注驻镇高校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而驻镇高校的发展方向受江苏省教育目标的影响,更加注重自身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效果、科研成果等,发展目标定位也没有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出现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驻镇高校供给之间不同步、契合度不高的现象。(二)驻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驻镇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日趋突显,但驻镇高校对服务地方的概念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虽然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对高校社会服务贡献指标提出了要求,但由于评价方式缺乏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所以难以对高校的社会服务效果做出准确评价。驻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主要体现在智库建设完善程度、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由于智库建设配套制度不健全、队伍结构相对单一等,所以智库建设不完善,在为镇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性智力支持时出现短板;人才是镇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驻镇高校培养的高质量人才是镇江地区的宝贵资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科研课题不能与镇江地区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缺乏应用技术的研究,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率低、社会实用价值低,难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促进镇江经济社会发展。(三)镇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限制。镇江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不够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路径单一,限制了驻镇高校的人才教育与培养,同时无法为驻镇高校的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镇江地区缺少对驻镇高校的资金、教育、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最终导致驻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空谈,驻镇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难以做好深层次、长期的教育规划,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受到制约,使得驻镇高校在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呈现消极的态势。镇江相关产业布局与当前产业发展现状不符,未能在规划布局前期阶段,做好管理保证体系建设,对驻镇高校人才本地就业产生影响。镇江地区缺少大型、超大型企业,针对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未能在政策方面给予帮助,企业缺少参与人才培养动力和具体措施,也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经济收益,导致企业参与驻镇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也会下降。三、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驻镇高校的责任与使命。针对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江苏科技大学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提出了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一)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包括“技术转移中心”模式、“研究院”模式、“产教融合”模式三种。1“技术转移中心”模式。科学研究是驻镇高校的重要职能以及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如江苏科技大学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坚持以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通过为技术转移中心提供人力、物力和资金等的支持保障技术转移中心稳定运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江苏大学采取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2“研究院”模式。根据镇江地区发展战略,同时对接产业发展需要,由镇江市政府推动、驻镇高校做支撑、市场为主导,建立“研究院”模式。如,江苏科技大学成立了海洋装备4212022年第21卷第24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研究院,得到了镇江市政府的支持,海洋装备研究院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高校技术、高新企业集聚,不断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为推动镇江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海洋装备研究院参研“981”石油钻井平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耙吸式挖泥船动力定位与动态跟踪系统”等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服务镇江地区科技的发展与创新。3“产教融合”模式。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795号)提出,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驻镇高校积极探索适合镇江市的“产教融合”模式,形成“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培养思路。如江苏科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条件和难得的锻炼机会,同时也为企业人才需求提供了精准的培育模式,着力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为全方位推进镇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有利于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二)驻镇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驻镇高校应不断增强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