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西南地区
地方
知识
再生产
美洲
粮食作物
引种
黄柏
2023年第1期(总第169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鄂西南地区地方知识再生产与美洲粮食作物引种黄柏权,范杨文灿(湖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摘要:清朝初年,美洲粮食作物开始在鄂西南地区引种,至清中期成为当地的主粮。新作物的引入和落地生根无疑是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这些适宜南方山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不仅改变了当地民众的生计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玉米、红薯、马铃薯的引种,当地人逐步认识到引进农作物与自然生境的关系,并在既往劳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总结,重新构建了一套从作物管理、收获贮藏到食品加工的完整的地方知识体系。同时,新作物的引种、推广和传播通过集体劳动促发了民众文艺活动,丰富了文人创作题材。民间劳动歌谣还与地方传统祭祀礼仪相结合,充实了民众的精神生活,延续和传承着地域传统文化。关键词:粮食作物;地方知识再生产;鄂西南地区中图分类号:K291/297;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27(2023)01-0114-07DOI:10.20076/ki.64-1065/G4.2023.01.014收稿日期:2022-11-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鄂西南民族地区民间文献价值研究”(20CMZ003)作者简介:黄柏权(1962-),男,湖北咸丰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茶叶史、万里茶道研究;范杨文灿(1987-),女,河南郑州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引用格式:黄柏权,范杨文灿.鄂西南地区地方知识再生产与美洲粮食作物引种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地方知识”由克利福德 吉尔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但其并未直接给出相应的概念和定义。吉尔兹基于爪哇、巴厘岛和摩洛哥等地的田野调查,认识到存在于西方文化认知体系外的本土文化与普遍性知识有所区别,这类知识体系即地方知识。他强调“这种地方性不仅指地方、时间、阶级与各种问题而言,并且指情调而言事情发生经过自有地方特性并与当地人对事物之想象能力相联系”,知识与当地人、生存条件或文化情境、行为和世界观密切相关。详见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273页;杨廷硕,田红:本土生态知识引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2页;蒋培:国内外地方性知识研究的比较与启示,青海民族研究 2015年第4期。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原产于美洲大陆的玉米、红薯、马铃薯等农作物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这些作物具有耐旱、耐瘠、耐寒、高产等特点,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海拔、土壤的地区种植,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自明代传入中国以来,美洲粮食作物很快在华南、华东各地种植。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开始在鄂西南地区引种,并且逐渐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作物。对美洲粮食作物在鄂西南地区引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引种时间、推广过程、社会影响等方面,而关于其引发的地方知识再生产则鲜有关注。本文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美洲粮食作物在鄂西南地区的引种改土归流后,清廷在鄂西南原土司地区推行优厚的招垦政策,引发了当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人口激增造成粮食需求量迅速上升,大量移民纷纷进入山区垦植,为美洲粮食作物的引进和114推广提供了广阔空间。美洲粮食作物在鄂西南地区的引种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朝乾隆至嘉庆年间,为开始引种阶段。已有资料证实,这些粮食作物在当地引种最迟在乾隆年间。玉米、红薯、马铃薯这三种粮食作物中,玉米首先被引入,长阳、鹤峰、来凤等州县方志均有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鹤峰州志、乾隆十九年(1754年)长阳县志、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来凤县志 都将玉米列入物产谷属类,说明玉米种植已在当地形成一定规模。另据 清实录 载,“湖北宜昌府属之鹤峰州,水田甚少,常平仓向贮包谷、粟谷乾隆四十年鹤峰州酌增稻谷七千六百余石,迄今仅买三千五百石查该州不通舟楫,改买本地包谷”1(25274),说明当时鹤峰等地的玉米种植已初具规模,并且产量可观。在这一阶段,鄂西南地区或已是玉米集中产区2。其次是红薯,比玉米引种稍迟。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湖北巡抚陈辉祖奏称,施南府所属“近年户口日繁,流寓人众”3(20669),如遇荒年,粮食作物产量多有不逮。为缓解粮荒,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侍郎张若淳请敕直省“劝种甘薯,以为救荒之备”4(472),说明在此之前,红薯已有种植,因是新引进作物,当地农民尚未完全接纳,还需要劝导和引导种植。由此推测,红薯至迟在乾隆晚期开始在鄂西南地区引种。马铃薯的引种与红薯大致同步或稍晚。道光二年(1822年)鹤峰州志 载,“近十余年来,得此(马铃薯)代粮”5(392)。据此推测,马铃薯至迟在嘉庆年间被引入鄂西南地区。第二个阶段是清朝道光至同治年间,为美洲粮食作物成为鄂西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阶段。道光、同治年间,鄂西南地区移民垦荒运动进入尾声,方志中已不见开垦升科的记载。在耕地面积不能继续扩大的情况下,调整种植结构、最大化利用地力是提高粮食总产量的关键因素。历史上当人地矛盾尖锐时,一般会通过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来解决粮食困境。道光、同治年间,鄂西南地区耕地再难以大面积增加,这为引进美洲粮食作物以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套种和轮作,进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供了可能性。道光、同治年间的鄂西南地方志中,多有美洲粮食作物在鄂西南各州县种植及食用的记载。玉米、红薯、马铃薯这三种农作物一般被归入谷属类,广泛用作口粮和备荒。玉米是山区主粮,“山居以为正粮”6(198);红薯作为主食,“居下者,恃甘薯接济正粮”7(193);马铃薯被当地人用以“佐粮”,可“宴客,伴嘉蔬”8(268),如遇歉岁可代粮,如有剩余,还能做粉贩出山区以外换布购衣,以及“饲猪”5(392)。这些新作物除日常食用以外,还可做商品出售,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可见种植和用途之广泛。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美洲粮食作物在清朝早期已开始引入鄂西南地区种植,至清朝中后期,成为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这些粮食作物的引进改善并丰富了鄂西南地区的农作物品种和民众饮食结构。随着山区民众对外来农作物认知的深化、种植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这些作物进一步融入当地生活,对当地农耕文化的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二、美洲粮食作物引种推动鄂西南地方知识再生产美洲粮食作物引种到鄂西南地区以后,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生计方式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能、生活常识等地方知识的再生产。以下从粮食作物管理过程、粮食贮藏和加工制作知识的生产几方面展开论述。(一)作物管理知识的生产玉米、红薯、马铃薯虽为旱地作物,也适合山地种植,但与粟、麦、豆、龙爪谷等鄂西南地区原产粮食作物相比,对海拔和土壤的需求差异较大,生长习性也不一样。特别是块根农作物红薯和马铃薯的择地整地、选种育种、田间管理直至收获的整个过程,与本土农作物的管理过程差异较大。由1152023年第1期(总第169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此,在适应新作物生产过程中,当地民众构建了一套新的知识体系。其一,从土地选择看,构建了根据不同海拔和土壤特点选择作物的认知体系。一方面,当地人将鄂西南地区大体分为高山、二高山、低山三个农业区域,基于此,确定适宜不同海拔种植的作物。高山地区多种玉米和马铃薯,二高山地区多种玉米、红薯和马铃薯,低山地区多种玉米和红薯。玉米喜温,平地种植的棒大且颗粒饱满,山坡所产棒小且籽粒小;红薯“喜暖”9(388),常种在稻谷不给的旱地;马铃薯“喜冷地”9(388),主要种在高山地区。根据山地海拔的区分,相应地形成了三种较有代表性的种植方式。一是高山地区种一熟春玉米。一年种一季春玉米,或将春玉米与马铃薯套种。如建始县“稻谷不给,则于山上种包谷、羊芋或蕨蒿之类所种惟包谷最多”10(68)。二是中低山地区套种红薯、马铃薯和其他粮食作物的两熟制。如施南府“近城之膏腴沃野多水宜稻,旱则宜薯,且宜荞麦、豌豆诸春粮”7(193);恩施县马铃薯“夏种秋收,春种夏收”,玉米“七八月收”11(470);宣恩县种玉米、粟、高粱等,玉米“收以九月止”,杂粮七至十月不等可收12(211212)。三是河谷地带以玉米、水稻种植为主的三熟制,或麦、玉米、红薯三熟,或麦、玉米、水稻三熟。如长乐县山间河谷坪地产玉米,兼有稻田8(263264),每年淤塞水涨时改种本地荞麦等;恩施县低山地区收获后,在玉米茬口选种麦,三季可收11(473)。另一方面,根据适宜新作物生长的土壤特点择地整地。玉米不择地,能在不同土质种植。红薯、马铃薯对土壤肥力、深厚、软硬的需求较高,需要深耕。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块茎膨大,是增产的前提。当地“做文昌会”时,会展演“整田”13(468469)的劳动情景,通过表演、示范深松土壤动作,强化民众的深耕意识。可见,在美洲农作物引入鄂西南地区以后,当地农民不断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关于新作物对山地海拔、土壤需求的认知。其二,从种子选用看,形成了一套引进作物种子选育的知识。农作物种子的大小、色泽等与粮食产量直接相关。鄂西南地区的玉米品种以“黄、白者为多”4(472),还有红、黑、花诸色,“花包谷”杂各色10(69)。玉米种要选颗粒大、无霉烂、色彩鲜亮的,红薯要选薯皮光滑、色泽鲜艳、无病虫害、形状大小适中的留种,马铃薯要选个头稍小且光滑、无虫眼的留种。可见,鄂西南地区引种美洲农作物后,当地民众探索出一套新选种方法,丰富了原有的粮食作物选种知识体系。其三,从播种时机看,掌握了山区播种时间差异性规律。根据鄂西南地区“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环境特征,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下种时间不一。玉米在来凤县“有早、晚二种”4(470),在长乐县则是“春深播种”8(263)。早栽红薯生长期长,块根愈大,产量也愈高。“每于春月开挖山地”9(387),施南府常于清明后下种6(199)。马铃薯隔年播种,常在腊月下种,低山正月种。总体看,根据海拔形成阶梯型播种时间规律,低山和河谷地区“种以清明始”12(211),二高山地区晚十日左右,高山地区再晚十日左右。适时下种,既能避免霜冻对农作物的损害,又能和自然降水期更大程度地吻合,可保证作物生长所需水分,满足作物对温度和阳光的需求,保证粮食产量提高。当地民众基于对鄂西南不同区域气候特征的认知,在确定播种时间上形成了阶梯式播种经验。其四,从种植技术看,形成了不同种属粮食作物的种植技法。玉米和红薯、马铃薯分属谷、薯两类粮食作物,因生长季节和对地力等的不同要求,形成了不同的栽培方法。玉米种植按照“整田打蓺播种薅草破苗”环节依次进行13(469)。每年秋收后,清理焚烧田中杂草、秸秆等,牛耕深翻后,经寒冬霜雪冷冻,冻杀病虫、疏松土壤。春天播种时,平地用牛犁翻沟,一人随后沿沟一并撒种和施放草木灰,用土掩之;坡地和边角地“依地形凹凸垦作,旱田不能成亩开荒种地半弓宽”14(340),一人举锄挖窝,一人撒种和灰于窝内用土盖上。种植红薯有两种方法:一种“用种横下,粪土壅之,根生萌芽”9(387)后,从种薯母体采摘长约四寸的秧苗,挖沟施底肥后,间隔约三寸半放入,盖土;另一种是待藤长至约九寸时,取藤“剪成三寸许另栽于地”,栽种方法同前。施南府一带大约在芒种时剪藤,雨后插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与红薯相似,平地和缓坡地挖沟放底肥,间隔三寸许放116种后培土。以上种植技艺都是当地农民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来的,大大丰富了当地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特别是掌握了红薯和马铃薯的种植方法,推动了当地种植技艺的历史性突破。其五,从田间管理看,探索出施肥、锄草、翻藤等因地制宜的方法。鄂西南地区曾经用择山垦伐烧畲的办法保持地力,新作物引入推广时,当地开始蓄积肥料,学会“收草粪,春耕和土”15施肥。玉米维护的关键在于锄草。“初种多丛生,必薅至再三”10(69),成行列栽种,三月薅旱苗草,叫做“薅头道草”,苗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