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工科
视域
大学生
劳动教育
困境
实践
路径
戴君
49就业与保障 2023.2“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实践路径文/戴君摘要:文章选取“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视角,阐明了“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分析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教育理念“弱化”现象、教育制度“缺失”现象、教育实践“固化”现象、教育评价“缺位”现象等问题,探究“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主要从劳动教育观念、劳动教育制度、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评价四个维度展开,进一步树立“新工科”人才的劳动教育观念,增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与时效性。关键词:“新工科”;劳动教育;协同育人近年来,随着“五育并举”育人理念的不断落实,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命题1。2020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2。2021 年 4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纳入其中,丰富完善了教育方针的法律表述3。新时代孕育新使命,“新工科”呼唤新作为。从“中国制造 2025”行动纲领到“互联网+”发展规划,以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工科”建设,不断呼唤着高素质专业型“新工科”人才培养,而当前“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劳动教育体现不足,大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认知不够,因此如何帮助“新工科”人才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强化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劳动教育与“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内在统一性。一方面,劳动教育是“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4。“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需求是提升工程科技人才的工程创新能力与适应变化能力,而这些核心需求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是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劳动教育需要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培育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工科”人才,因此高校要将劳育纳入“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劳动教育理念、制度、实践、评价层面持续发力。二、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新工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劳动教育与“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的目标虽然一致,但目前高校在积极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理念存在弱化现象目前,“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劳育存在弱化的现象,甚至在社会中存在轻视体力劳动、普通劳动者等忽视劳动的理念,由此衍生出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劳动价值观存在偏差。高校师生观念存在偏差、缺乏认同感,认为劳动教育课程仅仅是单一的完成课程的需要,并没有结合“新工科”发展需求及“新工科”人才发展而进行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设计。二是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简单相加。专业教育是“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的重要一环,高校在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并未将其有机融入到工科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导致育人实效不足。三是劳动教育占比较低。当前劳动教育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中所占的课程比重较少,常常被简单的归于第二课堂活动中,在“新工科”人才综合素质测评中认可度和激励程度较低。基金项目:1.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工科 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2021SJB1068);2.扬州大学 2020 年度共青团工作重点调研课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实践总结50就业与保障2023.2(二)大学生劳动教育制度存在缺失现象目前,一些高校对于劳动教育没有足够完善的制度支撑和合理规划,或未开设独立的劳动教育课程。与此同时,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师资力量、场地规划也成为高校推进劳动教育的难题,这种缺失现象很难保证“新工科”人才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一是劳动教育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劳动教育的设置无法与“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匹配,劳动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课程体系没有充分结合“新工科”人才的发展需求及考虑不同学科类别学生培养的现实需求。二是劳动教育师资力量缺乏。部分高校未配备专业的师资力量,也没有相应的培训制度保障,不利于满足“新工科”人才的劳动教育需求。三是“家校社”劳动教育并未形成有效联动机制。意见中指出,家庭、学校、社会要分别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主导、支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规划过程中常常缺乏统筹安排。(三)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存在固化现象就育人价值而言,劳动教育的显著特征在于其具有开放性,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劳动教育实践需要根据区域特点、学校特色、专业特色进行针对性与个性化的教育,尤其是“新工科”背景下,对于劳动教育实践的适切性要求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部分高校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劳动教育实践,由此引发的劳动教育实践固化的现象亟待关注。一是劳动教育实践内容单一。部分高校忽视了与专业的实践教学、校外的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仅仅关注体力劳动与课程学习。二是忽视了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5。校园文化中对于劳动精神的氛围营造不足,学生对于劳动价值的认可度不高,从而导致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的积极性不足。三是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有待增加。高校内外的劳动实践资源划分不够明确、相对分散,没有形成规范的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四)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存在缺位现象随着“新工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劳动教育评价层面存在一些与新时代政策文件中背道而驰的现象,许多高校劳动教育评价存在缺位现象,评价内容不明确、评价方式的单一、评价结果不合理也成为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劳动教育评价内容模糊化。评价内容对于学生而言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显性行为的评价内容,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品质、劳动习惯养成等方面,坚持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为何而劳动”。二是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单一化。目前,劳动教育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较为突出,仅仅通过评分、评等级及提供劳动图文视频的情况来评价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实效,劳动评价的方式没有从专业角度、职业角度、未来发展角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忽视了工科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可持续性成长。三是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不合理。目前,部分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往往存在结果很完美但忽视了劳动教育评价结果的反馈功能的现象。通过评价结果更好地促进工科大学生进行自我完善才是劳动教育评价的实际意义所在。三、“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选择基于上述困境,本文从劳动教育观念、制度、实践、评价四个维度入手,不断满足“新工科”人才劳动教育的需求。(一)劳动教育观念维度:积极推进劳动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围绕当前“新工科”视域下劳动教育观念存在的上述问题,高校应当积极更新观念,营造积极的劳动教育氛围,全面提高工科大学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是筑牢思想基石,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结合雷锋日、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重要纪念日,高校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6。二是强化劳动教育认同感。高校应当积极强化价值引领,注重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校园活动的有机融合,使学生通过劳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人生价值中,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扬州大学组织四百余名师生志愿者清理扬子津校区内 10000 的花田杂草,依托疫情大思政课的背景,让师生身体力行地上了一堂“劳动思政课”,通过行为认同转化为更深层次的价值认同。三是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群建设,积极推动劳动教育指导教材特色化。面向专业特色、学生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编写符合“新工科”大学生特点的劳动教育课程,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课件等系列材料。同时,针对工科专业特色,开展相关的劳动教育和实践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统一。(二)劳动教育制度维度:着力构建“家校社共同体”劳动协同育人机制高校应当强化顶层设计,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工科专业的劳动教育资源,建立系统化的劳动育人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家校社共同体”劳动协同育人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围绕劳动教育进行系统的规划与部署,从学校、学院、班级、学生个人四个维度建立及修订劳动教育相关制度,推进设计“新工科”人才劳动教育实施指导方案,同时结合不同年级的工科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分层次的内容体系,逐步实施绘制“施工图”。此外,高校可以通过设置劳动教育示范学院、劳动教育示范班级,形成典型辐射效应。二是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51就业与保障 2023.2强化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参与劳动教育制度的制定,形成良好的“家校社”的劳动教育机制,充分调动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积极从硬件条件、校外基地、教育基金等方面提升劳动教育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凝聚育人合力,通过“家校社”及受教育者多维联动,营造劳动教育全员互动“生态圈”。(三)劳动教育实践维度:推动劳动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劳动教育起于认知、持于制度、落于实践。高校应当紧扣“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提升,夯实学生劳动教育“第一课堂”理论基础,拓展劳动教育“第二课堂”探求氛围,不断推动劳动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发展。一是强化劳动教育“第一课堂”,将其纳入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课程大纲,选取试点专业课程实施方案,聘请专家或教授精心打造劳动教育“金课”,推动劳动教育第一课堂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二是设置劳动教育“第二课堂”,将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例如:2022 年 5 月,扬州大学在试验田里举办蚕豆采剥大赛,师生一同来到采摘现场,在流汗的同时体会到丰收的快乐、劳动的快乐;2022 年 9 月,上海交通大学邀请全国劳模、劳育名师进军训场,同时设置多个劳动实践岗位,让新生体验了一场劳动精神“金课”。从大一新生入校就要不断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从实践维度而言,这些创新做法增强了育人实效,有利于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劳动能力。(四)劳动教育评价维度:积极探索校内校外双循环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劳动教育评价关系到“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的提升,针对“新工科”视域下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呈现单一化、模糊化、边缘化的现象,高校要积极探索构建以校内大循环为主体、校内校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校内评价主要通过从工科大学生入校为起点开展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组织评价等,搭建学生反馈平台,形成校内评价大循环。同时,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从价值观、专业学习、科技创新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在实施过程中动态地了解劳动教育目标与劳动教育结果之间的差距,逐步构建“以发展为本”的校内评价大循环体系。校外评价主要是根据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针对各专业学生的劳动品质、劳动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对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对毕业生进行评价,完善校外评价体系的反馈渠道,从而细化完善劳动教育制度,更好地指导“新工科”人才的劳动教育。四、结语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有助于“新工科”人才塑造劳动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情感,在劳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地从思想教育引领、完善制度体系、创新实践方式、拓宽评价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避免劳动教育边缘化、同质化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准确把握“新工科”人才劳动教育的内涵及本质,为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实践基础。(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参考文献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教育科学论坛,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