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张鑫.pdf
下载文档

ID:412093

大小:213.02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普通 地质学 课程 建设 探索 实践
第 42 卷第 1 期2023 年 2 月东 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 SCIENCE)Vol.42No.1Feb 2023收稿日期:2022-10-10基金项目:东华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DHJG 21 09,DHJG 21 20);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DHBK2019069)。作者简介:张鑫(1990),男,江西临川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基础地学和铀矿地质研究。“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张鑫,张树明,朱志军,李增华,孔令涛(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摘要: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发挥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手段。以“普通地质学”为例,立足教学实践,从践行“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使命出发,分析了“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统一、“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前行的原则;探索总结了“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有效教学路径。关键词:教学实践;思政建设;“普通地质学”;专业教师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12(2023)01-0088-04张鑫,张树明,朱志军,等“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2(1):88-91Zhang Xin,Zhang Shuming,Zhu Zhijun,et al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and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Physical GeologyJ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23,42(1):88-91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1。2020 年 5 月 28 号,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 2020 3 号),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2021 年6 月,教育部在井冈山大学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实施一年来的进展,要求高校要以建党百年为契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务实的态度,以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切实打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最后一公里”3。在新时代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能否充分发挥“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关键作用,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高质量地质人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思政教育要与专业知识内容做到深度契合,倘若只是为了思政而思政,强行穿插与课程内容相关性不大的思政元素,反而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利用所在高校现有的专业课程资源,探讨“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探索总结“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路径。1“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普通地质学”作为高等院校资源勘查工程、地球化学、地质学等地质类和地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其内容涵盖了地学多个二级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是一门衔接和统领地学其他各门专业知识的入门基础性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丰富知识面,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引导学生较快进入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为后续地质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地质工作打下扎实基础4。因而,在“普通地质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愈发凸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鲜活案例、讲解典型实例等方式,做到在传授地学知识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推动“普通地质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相得益彰,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教育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认识专业特色、提高专业自信、掌握专业技能,树立以技报国的人生志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2“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2 1“普通地质学”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围绕教材内容,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思政资源,精心选择典型育人案例,凝练爱国主义情怀、大国工匠精神和安全环保意识等育人元素,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将爱国、诚信和创新等育人素材与课程内容有效融合(见表 1),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空概念,启发学生钻研科学的精神。易言之,“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几乎涵盖地质学学科所有基础理论知识,许多章节中都能挖掘到相关的人物事迹、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哲学思维、生态道德等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为本课程“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表 1“普通地质学”部分章节与课程思政元素章节内容知识点思政元素思政育人目标第一章绪论爱国、自信通过介绍我国地学研究的地域优势,结合近年来中国地学的丰硕研究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二章矿物严谨、求真通过矿物表面形态到内部结构观测,让学生由表及里,认识和抓住事件背后的本质规律第三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批判、创新讲述与地球形成有关的“水成论”和“火成论”,引导学生要敢于批判、敢于创新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坚毅、进取沉积岩中铀矿资源丰富,东华理工大学聂逢君教授团队 20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砂岩型铀矿研究,建立了铀成矿新理论,荣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五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进取、创新变质岩是由母岩经温度、压力和化学活性流体作用,由一种岩石变质成另一种岩石,变质作用对母岩来说不是毁灭,而意味着新生,它们的形成如浴火重生的凤凰,如破茧而出的彩蝶第六章地质年代与地球演化及生命事件公正、平等从生物演化规律思考基因编辑,让学生尊重自然及其演化规律第七章地质构造与岩石变形求真、进取关于地球均变论与灾变论的争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中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也体现了相对静止绝对运动的哲学思想第八章板块构造进取,坚毅“大陆漂移说”创始人魏格纳先生,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第九章风化作用和谐、文明当前居高不下的碳排放量已不可逆地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鼓励学生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愿景,做到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树立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与使命第十章河流与湖泊地质作用主动、自信以东华理工大学青年党员教师为主的防汛先锋队,积极主动助力江西省多条河流科学防汛,增强学生专业自信感22“普通地质学”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独特的时空条件东华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地学和核科学为特色的高校,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先后建成了杭州、江山、相山、龙虎山、伊犁等 14 个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建立了信江陆相盆地相模式、鄂尔多斯砂岩型铀矿“产、学、研”三结合基地等。“普通地质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特点在于除了课堂理论教学之外,还有室内实验教学和野外认识实习两个环节。室内实验教学和野外认识实习充分结合了我校的优势和特色,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学生从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中身临其境地获得更多的感性体验,为“课程思政”建设创造了更多的时空条件。在室内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认识具体的岩石标本,让学生对矿物和岩石的识别特征进行系统的认识,使学生感知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际认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在野外认识实习期间,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地质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教师带领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亲近98第 1 期张鑫等:“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自然之情。在地质工作实地考察时,教师带领学生实地查看温家宝亲临抚州指挥抗洪救灾的工作现场,向学生讲述抚州人民防洪筑堤的故事,进一步増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畏艰难的品格、团队合作的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不同环境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能力。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地质先辈们就是这样风餐露宿,一步一个脚印地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创造了我国地质业一个又一个奇迹,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2 3“普通地质学”囊括生动的故事案例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6“普通地质学”课程的一些章节内容不仅包括最基本的地质知识,而且涉及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鲜明的典型性、强烈的时代性。例如,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的山水之志;李四光、刘东生等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地质学家的杰出事迹;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 王德明院士的励志人生;从自力更生寻找大油田到自主创新开发大油田,铁人王进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感人故事,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需求适当引入此类真实的故事案例,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长期以来,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政理论课教学,受以往教育和评价模式的影响,在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师生普遍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轻视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7。然而,“普通地质学”课程不仅蕴涵丰富的思政元素、具备独特的时空条件,还囊括许多生动的案例。因此,“普通地质学”实施课程思政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3“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3 1坚持“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统一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强调思政课的价值性,不是要忽视知识性,而是要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加强价值观教育。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8 从教学目标来看,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皆为专业课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普通地质学”教学过程中,应将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价值范式等思政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提炼,并将其渗透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之中,从而转化为生动化、具象化的教学载体,充分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普通地质学”教师既要在知识传授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又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地质精神,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为己任,把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伟力传导给学生,真正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 2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频共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高等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味良药,联合使用效果最佳。”9 在“普通地质学”开展“课程思政”,不是单纯地在课堂上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而是在意识形态、思想内核、价值引领、精神实质等方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2 在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应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将“思政之盐”融入“专业课程大餐”,最终达到“吃盐不见盐”的理想境界。因此,设计课程要素时,要善用隐性渗透、跨界融合等巧思,找准契合点,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互融,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发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