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丧酆镐”_《史记》的两周之际历史书写及其深意_张若琪.pdf
下载文档

ID:411994

大小:481.72K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史记 既丧酆镐 之际 历史 书写 及其 深意 张若琪
年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期(总第 期)()()【周秦文化与青铜器】:“既丧酆镐”:史记 的两周之际历史书写及其深意张若琪(中山大学 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广东 广州 )摘要 平王东迁是两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史记 以 国语 吕氏春秋 秦记 为主要资料,参考谱牒类文献,连缀出一条“幽王废嫡申侯灭周平王继位东徙洛邑”的叙事线索,并着重叙述了秦襄公因此事而得以跻身诸侯之列的事迹,构筑出一个后人藉以了解平王东迁史的基本框架。然而,受史料来源的限制与原始察终史观的影响,太史公并没有完整翔实地叙述两周之际的史事,而是致力于揭示事件背后蕴含的兴衰缘由,突出“幽厉昏乱,既丧酆镐”的标志性意义:幽王的昏庸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在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后,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邑,秦襄公则获得了凭藉攻逐戎寇以占据宗周故地的权力,而这正是周秦之际大变局的最初发端。关键词 史记;两周之际;平王东迁;秦襄公;历史书写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诗经小雅正月 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小序 解释这首诗的撰作意图时说:“正月,大夫刺幽王也。”()类似的论评还有很多。于是褒姒与周幽王便被联结了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西周灭亡的标志性符号,“一笑失江山”曾一度是后人对幽平之际的历史认识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认知的历史线索是:周幽王因嬖爱褒姒而废黜申后及其所生的太子宜臼,申后之父申侯因此怒而联合犬戎攻击幽王;幽王身死骊山,诸侯拥立平王继位;平王践祚后,为了避开犬戎的威胁而选择东徙洛邑。相关叙述分见于 左传 国语 吕氏春秋 等先秦文献,史记 运用这些材料,做了一番“整齐”的工作,构筑出一段看似整全可信的幽平王位赓续史。然而,西晋时在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一带)出土的 竹书纪年 对此事的记述却呈现出不同的历史样貌:幽王死后,虢公翰曾在携地拥立王子余臣为王,导致周王室出现了分裂,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如果说 纪年 的叙述还可以被看作是对 史记 所述的补充,清华简 系年 的记载则暴露出周王室内部更为显眼的政治冲突:在幽王死后,“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系年 所述的两周之际历史不仅多出了一个携王,还认为他才是当时诸侯眼里的“正统”君主。在叙述了晋文侯杀携王、迎平王于少鄂并拥立其于京师等一系列事件后,故事才回到了 周本纪 记载的“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的历史“主线”上来()。上述歧异昭示着 史记 的两周之际历史书写并不“整全”。事实上,清人梁玉绳早已根据 竹书纪年 对 史记 的这段历史提出过质疑:“是时平王与携王并立,至平王二十一年携王始为晋文侯所弒。如此大事,何以不书?”()史记 为什么没有提及携王?是什么导致了 史记 的两周之际历史叙述与 竹书纪年 和 系年 的差异?太史公是怀揣着怎样的撰作意图来书写这段历史的?他可以利用的文献有哪些,又是如何在有限的史料中做出选择的?太史公究竟怎样塑造了这段历史,又有何深意寓于其间?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张若琪(),女,陕西宝鸡人,文学硕士,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科研助理,研究方向:先秦文献与文学、史记 学等。一、续作 春秋:史记 的撰作意图与两周之际史事的史源 史记太史公自序 载录了一段司马谈临终前交代司马迁的遗言,以及司马迁对其父的承诺: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 诗 书,作 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这一对话透露出两代太史公的作史动机。周王朝自厉王、幽王后衰微,孔子作 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寓褒贬之意于其间,被西汉学者奉为圭臬。然而,在孔子逝世后的四百余年间,却只有诸侯争霸、史记阙失的文敝局面,而没有一本类似 春秋 的史书。司马谈深恐历史的断裂与史书的放绝,因此希望其子司马迁继承自己的志向,接续孔子作 春秋 之义而著史。司马迁于是秉承其父之志,当仁不让地接过了作史的责任: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 易传,继 春秋,本 诗 书 礼 乐 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两代太史公的自白均展露出强烈的“续作 春秋”之愿。那么,何谓 春秋 之义?太史公为何要续作 春秋 呢?史记孔子世家 记载孔子作 春秋 之事道:“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 春秋,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 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同书 太史公自序 则称“夫 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 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 春秋。春秋 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 春秋。”()太史公认为,孔子寓褒贬之意于 春秋,在创作过程中“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因此,春秋 所揭示的是为君为臣者不可不知的“道”,可以惩恶扬善,补敝起废,是王道之大端。也就是说,春秋 中所蕴含的褒贬深意即是 春秋 之义。除此之外,公羊 家还进一步提出了“春秋为汉制法”的命题。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载:“君子曷为为 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 春秋。制 春秋 之义,以俟后圣。”()董仲舒将此“后圣”解释为汉朝的新王,于是“春秋 为汉制法”便成为两汉流行的认知。太史公所谓“续作 春秋”,正是如同孔子作 春秋 般,整理故籍,原始察终,寓人世兴衰之意于其间。这一愿景蕴含着汉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其自身所处时代的强烈关切。汉武帝与董仲舒“天人三问”的 第 三 问 以“善 言 古 者 必 有 验 于 今”命题(),也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体现。就 史记 的撰作意图而言,尽管在与壶遂的对话中,太史公谦逊地表示自己修 史记 的行为只是“述故事,整齐其世传”,并非孔子作 春秋 之“作”,但这一说法不过是为回应壶遂“今夫子上遇明天子”“欲以何明”的质疑而采用的修辞罢了。在更多的行文中,太史公或隐或现地表示了自己“续作 春秋”的意愿: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 诗 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于是汉兴,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 十 二 万 六 千 五 百 字,为 太 史 公书。()“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这不正是要继承孔子“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的期许,()在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中寄寓褒贬盛衰之理吗?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收集“天下放失旧闻”。这便透露出 史记 的双重性质 正如孔子“因史记而作 春秋”,太史公作 史记,首先也需要进行汇纂史料的工作,其次才能观兴衰之所由,实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撰作目的。()也就是说,史记 既具有大型文献汇编的功能,又是一部创作型的著述。张若琪“既丧酆镐”:史记 的两周之际历史书写及其深意这两方面是相互作用的:作为文献汇编,其资料来源限制了撰作时的选择与分析;作为一部著述,其著作目的又会影响到对史料的甄别采信。具体到两周之际的历史,周本纪 篇末的“太史公曰”折射出时人对这段历史的普遍认识 “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西汉学者竟以为武王伐纣后即定都洛邑,可见他们对两周历史、尤其是春秋之前的历史,了解相当有限。而对太史公而言,即使“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可以利用的关于两周之际的史料也并不多。在谈及 十二诸侯年表 的撰作意图时,太史公写道:“幽厉之后,周室衰微,诸侯专政,春秋 有所不纪;而谱牒经略,五霸更盛衰,欲睹周 世 相 先 后 之 意,作 十 二 诸 侯 年 表 第二。”()这一写作设想兼有整理史籍与原始察终的目标,也透露出两周之际史料的不丰富。十二诸侯年表 还展露了太史公曾采用的部分史料的来源:太史公读 春秋历 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 春秋。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 左氏春秋。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 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 铎氏微。赵孝成王时,其相虞卿上采 春秋,下观近势,亦著八篇,为 虞氏春秋。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尚古,删拾 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 吕氏春秋。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 春秋 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汉相张苍历谱五德,上大夫董仲舒推 春秋 义,颇著文焉。()汉书 司 马 迁 传 赞 也 提 及 了 史 记 的史源:故司马迁据 左氏 国语,采 世本 战国策,述 楚 汉 春 秋 ,接 其 后 事,讫 于天汉。()十二诸侯年表 所述 铎氏微 虞氏春秋 今无全本,但二书涉及的历史并不早于春秋,与 战国策 楚汉春秋 一样,就时代而言,与两周之际的史事关系不大。诸子以及张苍、董仲舒等人也往往采用 春秋 的材料,而且他们的著述均不以纪事为重。那么,就两周之际的史事而言,史记的年谱世系主要参照 春秋历 谱谍 世本 等文献,叙事材料则主要依据 左传 国语 与 吕氏春秋 等书涉及两周之际的记载,其文献来源与今日学者所掌握的史料相似。二、幽死平继:周本纪 的两周之际历史书写在了解 史记 的史料来源后,便可以具体考察 周本纪 对两周之际的历史书写及其构成。倘若从文本生成的角度去分析这段叙述与先秦史料间的互文性关系,可以将 周本纪 所述的幽平之际历史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伯阳甫因镐京附近三川震动的灾异而做出“周亡预言”之事。此节源自 国语:表 史记周本纪“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节与 国语 之互见关系 史记周本纪 国语周语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川竭必山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周本纪 这段叙述与 周语 只有个别字词的差别,重合度极高,承继关系显而易见。紧接着的第二部分则叙述了周幽王因嬖爱褒姒而废黜申后及其所生的太子宜臼,太史伯阳因而追溯“龙漦”故事和“檿弧箕服”预言,称亡国之祸已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表 史记周本纪“三年幽王嬖爱褒姒”节与 国语 之互见关系 史记周本纪 国语郑语三年,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且宣王之时有童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鬻是器者,王使执而戮之。府之小妾生女而非王子也,惧而弃之,此人也收以奔褒。天之命此久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