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服务学习”模式下社工专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创新_王婧.pdf
下载文档

ID:411686

大小:1.27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服务 学习 模式 社工 专业 人才培养 体系 建构 创新 王婧
43就业与保障 2023.2“服务学习”模式下社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创新文/王婧摘要: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是推动社工人才专业化、职业化的关键议题,对于助力青少年成长、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服务学习”模式,形成动态循环的“服务学习”模式,创设阶梯式服务学习系统,实现多元教育督导,落实服务成效评价机制,形成“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实务核心能力,为专业社工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关键词:“服务学习”;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社会工作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整个社会工作体系中尤为关键的一个领域。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现代化进程下伴随青少年问题多样化而产生的专业社会服务,旨在助力青少年弱势群体、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不仅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对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培育勇挑时代重任的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意义1。社会工作人才流失率高、专业化不足一直是社会工作行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顶层设计者及行业组织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除去行业激励与晋升机制的改善,社工专业的教育模式与引导也至关重要。课程设置、实训实践、成效评估等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专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未来就业的对口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现状(一)人才社会适应性不强传统的社会工作专业在人才培养时偏向于技能的训练。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问题不断变化、升级,传统的技能型人才缺乏面向未来不确定人群、不确定事件时的精准处理能力,导致人才输出与行业发展不匹配,人才社会适应性不强2。(二)师资指导力量有限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快,师资配置不合理,数量严重不足,指导力量受限,教师参与实践指导难以覆盖全部学生。(三)实践形式空泛、单一传统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多局限于跟岗实习,内容空泛、形式单一,对本土社会组织资源的链接、整合及运用不足,实践结果偏重于终结性评价,能力发展缺少“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螺旋式递进。(四)教学内容“以师为本”这里的“以师为本”是指传统学习模式下,由于缺少社会服务的层递式实践及反馈,教学内容缺乏即时动态调整的触发机制,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学生的职业知识掌握不扎实,职业能力训练不充分。二、“服务学习”模式下青少年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服务学习”模式是指将课内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后再学习,最终形成常规性的、良性循环的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3。通过以“服务学习”模式为抓手,强化校政行企合作机制,利用课程及实训双元改革,推动产教融合模式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实务能力培养问题,有效促进学生专业认同,推动教科研发展,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一)动态循环的“服务学习”模式图 1 服务学习模式图基金项目:2019 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课题“新时代高职高专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改革研究”(JAT191346)。实践总结44就业与保障2023.2“学习服务督导反思再学习”的服务学习模式是青少年社工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基石。通过本体系,学生获得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务技能,增加了专业认同、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该模式推动学生运用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以服务为载体开展社会服务性实践,并将服务中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带回课堂,通过课堂讨论来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反思,形成良性动态循环。理论学习和能力训练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形成学习与服务相辅相成。(二)阶梯式服务学习实践体系图 2 阶梯式服务学习系统路径图“阶梯式服务学习实践体系”是青少年社工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主体。在此体系中,“学习服务督导反思再学习”过程是课程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服务学习”模式下的实践教学,通过改变传统育人方式和学习环境,创设阶梯式服务学习实践体系,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主动性,调动对课程学习的主动反思,增强对专业的认可度,提升学生实务能力。(三)“多元教育督导”模式图 3 多元教育督导结构图“多元教育督导”是青少年社工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支撑,是指在项目服务、社团服务、岗位服务不同场域担任教育督导的专业导师(教师)、职业导师(一线社工)、同辈导师(同辈群体)。他们在不同的场域发挥着知识传播者、行业引领者、支持指导者的作用,保证每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开展,使得“服务学习”模式下学生知行并进,专业认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四)“服务成效评价”机制图 4 “服务成效评价”机制流程图“服务成效评价”机制是青少年社工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良好成效的保障。在完成社会服务后,根据服务项目类型邀请利益相关方对服务过程、结果、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对服务成效评估的评价,提高了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的专业性和专业认同感,增强了专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深化“服务学习”模式。三、“服务学习”模式下青少年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一)广泛调研,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社会工作作为新兴领域,发展日新月异,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升级,立足于青少年群体服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与实现路径是关键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多次开展聚焦人才培养定位的调研,与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社工机构深入交流合作,邀请业内专家参与论证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和反思研究的关系,对接行业需求,力求“行业缺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同时,保持与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联系,调研毕业生就业反馈、岗位适任度、职业发展需求等情况,了解用人单位评价与建议,利用优秀毕业生资源为课程教学内容提供新的内容。形成“服务学习”模式。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将社会服务资源嵌入教学内容,以社会服务为载体,设计并实施社会服务方案,提高社会适应性。(二)四方协同,打造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多元育人共同体社会工作是一门尤为注重实践的专业,“服务学习”模式的运用为应用型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打造了“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社会服务”成为实践教学的特色。构建“阶梯式社会服务实践体系”,要把握科学实践规律,45就业与保障 2023.2将社会服务实践内容与不同年级学生对实践的需求相匹配,逐步拓展社会服务领域,让学生的实践过程层层递进。在“社会服务”实践过程中,要将实践教学平台上的一大批专业实践教育基地随之建设起来,高校、民政系统、各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多方协同,“校政行企”四轴联动,形成多元育人共同体。(三)多元教育督导,扎实理论学习,精进专业能力社会工作专业起步迟、扩张快,高校师资人数有限,无法应对庞大的学生群体实现一对一的指导。要利用多元督导机制,让校内教师、学生朋辈、一线社工在校内服务、项目服务及岗位服务中各司其职,根据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挖掘优点,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使学生在多元教育督导中以问题带动反思,通过反思推动再学习。同时,通过邀请在岗位服务中的指导教师参与岗位服务实践教学汇报分析、专业讲座交流等形式的行业交流,促进专业与行业的交融。通过多元督导反哺教学,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带动实践教育发展。(四)以生为本,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社会服务是学习成效的试金石,学生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真实的服务中。教育督导要根据阶梯式实践教学的要求检测学习成效,根据社会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变原有的知识单项流动、专业与行业脱节的尴尬问题。要回应行业诉求,构建贴合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与课堂教学,建设与社会需求契合度高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从而使专业人才培养不脱离于社会服务实践,不滞后于行业需求。四、“服务学习”模式下青少年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一)运用本土化理念,突出专业特色“服务学习”模式是西方服务学习理念本土化的创新运用,立足于本地社工人才培养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充分整合利用社团、项目、岗位等多方面社会服务资源,围绕儿童青少年群体需求定位开展专业社会服务,打破学习与服务之间的固有屏障,师生联动,同向同行,形成动态循环的“服务学习”模式,进一步发展服务学习理念。(二)改变传统育人方式,形成“阶梯式服务学习实践系统”“阶梯式服务学习实践系统”是青少年社工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创新内容,颠覆了“为了实践而实践”的形式化实习方式,创造性地将社会服务与技能训练有机融合,改变传统育人方式,补充了社团服务、项目服务的实践教学方式,在服务中育人,体现了全程递进的特点。(三)学习与服务互嵌,理实一体螺旋发展在“学习服务督导反思再学习”的服务学习模式下,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专业根据课程学习内容精心规划系统性的社会服务项目,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完成学习;在服务中理解、深化、运用理论知识,理实一体,提升实务水平。其次,多元教育督导法的使用,既缓解了实践教学中师资不足的困境,也让学生通过朋辈督导制营造“人人都是学生,人人都是老师”的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共同体,提高人才培养成效。最后,通过项目服务制,既能检验所学,引导反思性学习螺旋发展,又能通过项目服务回馈社会,感受服务社会的自豪感,内化专业价值,牢固职业信念。(四)服务成效注重质量,多元评价推动建设青少年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除了克服传统实践教学评价存在的评价单一、评价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外,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服务成效评价更注重质量。例如:在岗位服务评价中,更侧重从三大实务手法检验实践教学的成效,体现了由“量”到“质”的变化。第二,多元评价推动建设。评价主体主要有专业导师、同辈导师、职业导师等,还表现在评价内容多元,根据服务类型对评价内容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实现学生表现评价考察及专业成长双重目标,从而达到考察人才培养服务成效的目的。综上所述,“服务学习”模式下“四位一体”青少年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促成学生、学校、社会多赢的局面,提升学生实务核心能力,通过强化高校、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人才培养合作机制、课程体制改革、实训模式转变,进一步完善高职高专青少年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作者单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考文献张乐.服务导向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社会工作,2014(5):65-73+81+153-154.李树文.服务学习:转型背景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4):80-84.姚进忠,蒋尚源.服务学习:社会工作专业阶梯式培育模式的行动研究 J.社会建设,2021(4):12-23.1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