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音乐融入音乐景观导赏课程研究_聂愿青.pdf
下载文档

ID:411652

大小:1.56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课程 背景 红色 音乐 融入 景观 研究 聂愿青
112大众文艺音乐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因此音乐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对教学育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音乐教育教学,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与载体,对于高校教育而言是夯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对大学生的人格、品质以及专业发展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音乐景观导赏是桂林旅游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也是一门跨学科创新课程。该课程通过跨学科的手段实现音乐与旅游两门学科内容的融合教学。本文主要对目前音乐景观导赏课程教学中各章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效果进行研究,将红色音乐融入课程教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音乐景观导赏课程的思政建设教学体系,将视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红色音乐既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从中国抗日救亡革命发展历程来看,红色音乐形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从学堂乐歌到而二十年代的音乐教育与音乐创作以及三十年代穿越炮火中的革命音乐活动等等。红色音乐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救亡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进程,同时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红色音乐文化历经革命实践、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阶段,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特定的红色音乐体系为核心,使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形态。将红色音乐融入音乐景观导赏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积极引导作用,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人才培养的必要任务,也是重要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旅游人文素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一、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课程教学问题课程思政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教育目标,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驾齐驱,形成协同效应,开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一项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谈道我国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理念时表示,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理念的教育意义,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做到全员、全程与全方位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音乐景观导赏课程是一门新近开设的创新课,对于挖掘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思政教育并十分完善。目前针对音乐景观导赏的教学总结与反思发现,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偏向美育教育,德育教育教学内容不充分,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素材挖掘不够深入,尚未形成德育与美育互相融合的系统的教学体系。现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如下:(一)教学目标的育人理念不清晰音乐景观导赏教程目前的教学目标是按照布鲁姆(B.S.Bloom)的目标体系构建的“认知-行动-情感”课程。并以培养学生建立健全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视界观等为教学首要目标,注重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通过有效的方式途径融入思政内容,使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信念、道德品格逐步得到增强。而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生目的、态度、价值、理想和个人同社会关系等问题的看法,注重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全方位了解,并通过思政内容的科学合理融入,逐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健全人格、高尚情操、政治信念以及道德品格。这样的教学目标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需要通过“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音乐融入音乐景观导赏课程研究*聂愿青(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0)摘要:音乐景观导赏是桂林旅游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该课程通过跨学科的手段实现音乐与旅游两门学科内容的融合教学。文章主要对目前音乐景观导赏课程教学中各章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效果进行梳理研究,并将红色音乐融入课程教学,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音乐景观导赏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关键词:课程思政;红色音乐;音乐景观导赏中图分类号:G641;J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04-0112-03*基金项目:桂林旅游学院2022年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音乐融入音乐景观导赏课程的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2KCSZJG002。文化教育113大众文艺知识动作情感三种层次目标进行音乐文化知识、音乐专业技能以及音乐情感表达的培养。还需要落实到文化态度与价值观立场等层面。因此根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要求,目前音乐景观导赏课程教学目标对于育人理念这一目标并未清晰地体现出来。(二)教学内容的育人素材不充分根据目前音乐景观导赏教学大纲显示,在教学过程中所涵盖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西方古典乐曲为主,对于中国作品涉及的并不多。中国音乐作品以红色音乐为典范。红色音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艺术性、民族性、时代性是红色音乐文化的特点。红色音乐体裁丰富,包括了红色歌曲、红色歌剧、红色交响乐、红色器乐曲、红色舞剧等。红色歌曲有: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上甘岭等。红色歌剧有洪湖赤卫队白毛女江姐等。红色交响乐有红旗颂新中国交响曲长征交响曲等。红色器乐曲有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翻身道情黄河钢琴协奏曲等。红色舞剧有东方红复兴之路等。这些红色音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的典范,是从土地革命开展至今所形成音乐文化形态的总和。但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并未体现,应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完善。(三)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手段较单一音乐景观导赏课程教学方法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主要围绕音乐单学科的视角进行讲解,学生只能对单个作品进行技术上的分析与内容的鉴赏。而不能把音乐放到多学科、多维度思考分析的文化历史范畴里。因此学生的文化素质拓展、创新精神、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有违新时代高等院校培育优秀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目标。此外,课程教学手段较单一,主要运用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对于理解掌握离自身生活背景情感体验有一定时间空间距离的音乐作品无法身临其境地体验,学生无法建立起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二、课程思政背景下课程教学的改革(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由最初的知识技能情感三个维度教学目标完善细化为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层面的教学目标。每一层面对应不同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认知层面,红色音乐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贵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背景知识与艺术特征等内容的学习,潜移默化的唤起学生文化归属感。情感层面,红色音乐往往通过抒情化的表现方式展现了革命情感、民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通过聆听导赏唤起学生的情感共情。态度层面,红色音乐承载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通过对音乐的学习能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坚定学生的文化立场。行为层面,教学目标不能只停留在对民族情感、民族文化的承认、赞同的意识层面,更要求学生对国家尽职尽责的实践行为有所张扬。(二)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层面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应进行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曲目选取与教学融合两方面。1.曲目选取策略曲目选取主要分为革命历史景观、群众文化景观、时代景观三大类的乐曲。革命历史景观:选取的曲目有在太行山上上甘玲长征交响曲新编九一八小调淮海战役组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这些音乐描写了中华民族寻求民族解放、实现伟大复兴进程与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革命历史景观。群众文化景观:选取的曲目有黄河大合唱东方红刘胡兰码头工人之歌军民进行曲等。这些曲目都是由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或优秀音乐家创作以展示人民群众投身革命根据地斗争、民族解放与解放区新生活的群众文化景观。时代景观:选取的曲目有新中国交响曲歌唱祖国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草原之夜等。这些音乐通过讴歌时代主旋律的模式,抒发红色革命精神,展现新时代新中国以及不同地区人文新风貌的时代景观。2.教学融合策略对革命历史景观、群众文化景观、时代景观三大类的乐曲内容按照不同方式、策略的进行融合教学。革命历史景观:以时间为主线或以历史事件为主导,在音乐作品中穿插讲授革命历史、民间故事等。将音乐基础知识、乐理、审美和历史人物、具体事件结合起来。群众文化景观:以人物为主线,音乐创作个体或群众为主体,在音乐作品中穿插讲授作品的社会背景与个人风格。时代景观:通过红色影片、红色美术作品、红色经典歌曲等形式展现出来,加深时代精神和时代使命的理解。(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1.教学方法树立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理念,把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看成一个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才能将红色基因贯穿于课程的方方面面。对内加强各艺术课程之间的融合,包括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红色音乐可以结合红色美术作品、红色电影、红色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在课程中得到运用。对外加强艺术学科之外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包括旅游学、军事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旅游学:选取具有音乐鉴赏、旅游观赏以及红色文化内涵三重属性的作品,围绕音乐作品中所展示的景观(革命文化教育114大众文艺历史景观、群众文化景观、时代景观等)进行研讨和教学,并对其中所表现的红色文化内涵、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讲述音乐外在形式美感与内在结构逻辑时,分析不同地域音乐风格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人文风貌、审美情怀、文化理念、民族情感以及旅游资源之间的对应联系。军事文化:将红色音乐置于军事斗争语境,探讨其战时文化特征和军事文化属性,评估战争态势、作战样式对音乐体裁形式、语言风格及思想主题、价值取向的影响等。历史学:将红色音乐还原到革命历史和军事斗争语境中进行综合式、交叉式的“文化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其体裁形式、语言风格的嬗变。地理学:将红色音乐视为一种在特定地域形成的音乐文化,对比特定战区(如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等)与其所对应的文化色彩区的音乐风格。建立军事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音乐学之间的关系。社会学与传播学:从社会学的角度介绍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及对民众的影响;从传播学的角度介绍红色音乐在开展整治宣传和社会动员中的重要作用。2.教学手段课下教师通过要求学生自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如参考有关的音像、文献资料等;在教学中,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省份地区,成长环境、性格行为习惯差异大,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作为同专业同班同学,也作为宿舍班级中的一分子,需要通过团队的分工协作与老师的引导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并养成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互相体谅包容,求同存异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此外还应充分利用时事热点、第二课堂、课程分享等实践环节,增强课程思政的艺术性性与生活性。课程思政要注重以生活化导向,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和学习氛围营造上,把课程思政教育聚焦于当下的时事热点,让课堂成为一艘正向价值导向的领航船。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学习氛围营造等环节中,课程思政要注重与生活相结合,以国家社会时事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专业知识与学科发展动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让课堂引领学生的正面价值取向与世界格局。例如研究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将时事政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聚焦主流思潮,挖掘教学中的思政元素。组织爱国、爱党音乐会的评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撰写相关活动的乐评。此外,红色音乐文化的课程政治教学也在第二课堂的实践路径中进行。延续第一课堂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以学生社团教育为核心,并在整个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中进行重要的补充。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思政教育效用,能保证第二课题充分发挥思政教育效果以及整个课程思政体系的连贯性与统一性。三、“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音乐融入音乐景观导赏教学改革的意义红色音乐融入音乐景观导赏课程的教学改革意义与创新点是研究课程思政的挖掘与实践教学中的建设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美育与德育的结合通过融入红色音乐作品,课程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国家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又有利于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音乐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可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载体,能更具感染力与形象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此外,用跨学科的方式方法进行融合教学能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二)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融合当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仍较突出,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进行拼盘式教学,既达不到课程思政理想的育人效果,也难以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