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下WEB开发课程思政实践研究_赵营颖.pdf
下载文档

ID:411618

大小:1.56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多元 混合 教学 模式 WEB 开发 课程 实践 研究 赵营颖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1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1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下 开发课程思政实践研究赵营颖 唐国良 李瑞昌【内容摘要】后疫情时代,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广泛应用。针对“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践机制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以 开发基础课程为实践基础,探讨课程思政实践及评价方式,并提出采用增值性评价方式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提供参考。【关键词】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增值性评价【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实践机制及增值性评价研究”(编号:)成果。【作者简介】赵营颖(),女,河南禹州人,河南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唐国良,李瑞昌;河南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一、概念界定(一)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信息时代的创新理念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发展变革。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将教学从“内容、资源、环境、活动、评价”五个维度进行混合研究。目前在新冠感染疫情背景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是后疫情时代的教学趋势。(二)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这意味着教育结构发生变化,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三)增值性评价。增值性评价主张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出发组织教学过程,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唯一标准,引导教学多元发展。在五育并举视域下学生的增值不仅仅是学业成绩上的增值,更要全面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增值。在教学中引入增值性评价,将有效促进教学的多元平衡发展。规律,坚持价值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统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面向所有专业全部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着力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以紧紧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为出发点,将课程知识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理念,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层层递进、相互支撑、相对独立的单元,实现课程思政目标。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分类优化路径,推动各专业学科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分类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推动通识必修类课程按照授课对象,差异化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推动通识选修类课程贴近学生需求,针对性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专题。引进先进课程思政模式。充分遵循课程思政建设规律,注重隐性教育引导,进一步扩展课程思政途径与方法。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广泛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构建师生共生发展的课程学习共同体,在互动与讨论中将价值教育内容无形地传递给学生。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构建“课内”“课外”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重庆及周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加快课堂教学智能化。加强课堂教学智能化顶层设计,明确课堂教学智能化目标、进度和条件保障。积极引入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培养一批课堂教学智能化标兵和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课堂教学智能化专家,引入蓝墨云、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和工具。通过课堂智能化,提升课堂教学的课程思政质量,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参考文献】贺武华,王凌敦 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薛桂琴 高校课程思政背景下践行价值观教育目标研究 江苏高教,何红娟,阎树群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精细化创新的三重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杨涵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 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 思想理论教育,2023年第22卷 第1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文献研究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历经了 年的发展,目前研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和贴近实际的“渐进式”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年刘立云等提出了“互联网 ”时代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推动了“互联网 ”时代下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年吴胜和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年赵丽萍等提出了高校渐进式多元混合教学改革,设计了课程的渐进式混合教学模式和实施流程图。近年的研究围绕课程思政的三重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展开,并初步厘清了课程思政源头、揭示了课程思政内涵与机理、构建了课程思政实践框架,为课程思政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年在召开的全国中学教育会议上提出在各科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年上海率先将“学科德育”引入高校,并在 年形成“上海经验”;年全国性课程思政探索逐渐兴起,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出台,课程思政研究进入井喷期。目前研究表明,从学生增值视角下去评析教学效果,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时期,“增值性评价”是“德育”评价的好助手。年周继良等提出将学生学业水平提升视为一个多因素促成的增值过程,注重学生发展和进步,高校应注重评价的发展性,主动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注重评价指标的科学性,构建反馈机制,发挥增值评价的预测功能,引导学生发展;年谢小蓉等提出五育并举新时代全面树立正确导向的增值评价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增值。三、问题从课程思政实践操作层面看,课程思政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教材、资源等方面的建设。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资源建设,均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课程思政要渗透到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采用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评价进行建设,采用增值性评价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从“纵向角度”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大学教师而言,课程思政是教育部提出来的长期的课程建设方向,课程思政实施中出现“两层皮”等问题,对课程思政多元混合教学实践机制进行研究,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对大学学生而言,“德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最为根本的人文素养。以增值性评价为导向,注重学生多元化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综合评估,有助于学生进行正确自我评价,提升综合素质水平。对学科建设而言,课程思政建设的时间相对较短,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机制,尤其是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为学科建设提出建议。四、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实践机制(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实践机制是以课程思政实践机制为研究对象,以学生增值为目标,重点对课程思政线上线下资源建设、课程思政与教学环境的融合、课程思政与教学活动融合、课程思政与多元化评价融合机制进行研究,对实施效果进行增值性评价,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具体内容如图 中所示。图 研究对象以校级课程思政样板课 开发基础课程建设为基础,针对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才能实现“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目标的问题,深度挖掘思想政治资源,在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融入点、教学资源 活动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等方面入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相协调的教学体系。课程育人目标。对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计算机类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进行调研,结合本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确定课程育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融入点。对当前 开发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从历史人物、抗疫、冬奥、春晚等方面收集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将本无应用背景的信息技术知识融入“红色”“抗疫”“正能量”的应用背景。最后根据素材特点,将素材分为线上和线下;根据素材与技术结合点,将素材融合到教学活动中;研究素材的融合点,将素材内容融入不同的教学环境。将 课程中每一个章节的课程思政元素点进行提取,如图 所示。课程内容工匠精神爱国情怀人文精神协调沟通价值塑造第 章 开发简介第 章 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第 章 基础语法第 章 内置对象第 章 图 课程思政矩阵图 实践机制研究。开发基础课程使用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一是依据思政素材特点及技术背景,在多元混合教学内容建设中,将课程思政资源划分为线上教学内容与线下教学内容。二是课程思政隐性资源建设中,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框架,以教学活动为中心,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自我探究、寻找资源或他人帮助、解决问题并以文档或博客形式完成新资源建设,逐步形成“学生问题活动资源”的能力培养方式,培养学生大国工匠精神。三是在多元混合教学活动建设中,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1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1创设技术应用背景,将技术应用到“正面”“有意义”“红色”的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强调工程伦理的重要性。四是在多元混合教学环境建设中,教学中采用课堂派、微信群、博客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在课堂派中发布话题,实现学生匿名发布问题,根据学生发布的问题同学和教师都可以进行回答,同时补充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并将其发布到博客和课堂派中,实现从“面对面”交互到“人与资源”交互和“在线实时”交互,激发学生的责任心、集体意识。第一章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点,一是爱国情怀,对应的思政案例:从“史上首例!阿里程序员写的代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了!”热点事件引入,阐述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过程,进而引入中国软件的工业软件的卡脖子难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二是价值塑造,对应的思政案例:介绍中国软件发展史,从一无所有到第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再到发展到现在的抖音新媒体在很多国家广泛使用,鼓励学生投身软件创新工作,树立 行业内的榜样,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第二章融入的思政点,一是工匠精神,对应的思想政治案例:对 的安装配置步骤进行演示,通过每一个环境变量的配置,命令的执行,没有环境的安装就不可能运行起来软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学生的软件工匠精神。第三章融入的思政点,一是人文精神,采用启发式教学,对应的思政案例:在使用跳转指令时,跳转到另外一个页面,数据应该如何展示,这是由用户的权限来决定的,在设计功能时,必须考虑工程伦理要求,区分不同用户的权限。二是工匠精神,利用实践教学形式,对应思政案例: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实现查询功能以及分页查询,不断优化程序实现形式,突出软件设计应该以方便用户使用为导向,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培养软件工匠精神。第四章中融入的思政点,一是遵纪守法,对应的思政案例:由大数据技术中个人信息记录引入 对象,阐述 对象使用中的利与弊,引导学生理解使用软件技术时要遵纪守法。二是专业使命,对应的实践教学案例是:实践教学中学生实现系统的登录功能,注重用户的密码安全性,引出我国在超算领域及密码学领域的地位,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专业使命。第五章中融入的思政点,一是团结协作,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在前期代码的基础上,实现 的形式实现登录功能,挑选学生逐步完成代码,在不断的磨合中,让学生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二是沟通协调,采用实践教学的形式,思政案例:由原来的单个模块实现形式转变为两个模块实现形式,在实现过程中,必须注重模块间的预留的接口定义和声明,加强学生间沟通能力的培养。(二)方法过程。结合工科学生特点与课程特点确定课程育人目标。在课程以往教学目标中,确定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并没有明确地提出本课程的育人目标,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思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