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态社会均衡:多民族互嵌社...以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村为例_罗明军.pdf
下载文档

ID:401181

大小:456.42K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动态 社会 均衡 民族 互嵌社 云南省 贡山县丙中洛村 罗明军
动态社会均衡:多民族互嵌社区交融的内在逻辑 以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村为例罗明军,和光翰(云南大学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 昆明 )摘要多民族互嵌社区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缩影,探索多民族互嵌社区民族交融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推进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本文运用动态社会均衡理论框架,以云南省贡山县多民族互嵌的丙中洛为例,从四个维度分析多民族互嵌社区和谐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首先,经济发展均衡既是各民族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也是外部支持发挥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均衡推动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奠定民族交融的基础条件。其次,以目标达成为共识,实现不同群体的“公共利益”,引领多民族互嵌社区的资源优化配置,建构社会和谐的交融格局。再次,不同主体的多维度整合,有效地协调区域内外的关系要素,推动资源、利益和价值观形成合力,有助于建构民族交融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最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建构了文化维系机理,共筑“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体系,通过文化维系保持持续动态社会均衡,保证民族交融系统的秩序稳定和正常运行。动态社会均衡剖析多民族互嵌社区民族交融的内在逻辑,既为促进学术界深入研究民族关系提供新思路,又为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提供参考。关键词动态社会均衡;多民族互嵌社区;民族关系;民族交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引论多民族互嵌社区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缩影,民族关系和民族交融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美国学者戈登 年在 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 提出了衡量族群关系的个“变量”,分别是文化或行为、社会结构、婚姻、身份认同、族群偏见、族群间歧视行为的消除、公共事务。在此基础上,马戎等提出民族关系现状可从语言使用、宗教与生活习俗差异、人口迁移、居住格局、交友情况、族群分层、族际通婚和民族意识等八个指标入手。郑双怡等从国家要求建立的民族关系监测系统出发,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宗教五个方面建立一套多层次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测量民族关系和谐度指数。阎耀军则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作为民族关系的核心结构,认为民族关系和谐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环境、心理、思想、宗教、国际环境十个“领域模块”中。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评价民族关系的因素众多,不同的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关系的融合。衡量民族关系的指标是多元的,任何指标发生变化,将导致民族关系的失衡,在平衡 失衡 新的平衡过程中,民族交融关系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当然,仅仅从指标衡量民族交融关系意义不大,这只能反应某个静态的民族交融关系状态,并不能综合透视指标因素影响民族交融的本质。考量和谐民族关系的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态势,应对民族关系内在逻辑机制进行分析。因此,运用动态社会均衡理论框架对多民族互嵌社区民族融洽相处的运行逻辑进行深入讨论,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价值。年月第 卷第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简介 罗明军,男,云南大理人,云南大学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民族学。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越、老、缅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数字地图集”()。马戎 民族社会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郑双怡,张劲松 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民族研究,()阎耀军 民族关系和谐的逻辑结构和系统分析模型 兼及测度民族关系和谐状况的指标体系设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社会均衡论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一种观点,源于英国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社会均衡论认为社会本身是一个保持结构体内自动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任何社会系统总是趋向于一种和谐的、均衡的状态;社会系统内部具有一套维系、保持、调适和修复这种均衡状态的整合机制,一旦某部分出现失调,其他部分就会自动调节并纠正失调,使社会系统重新回复到均衡状态。社会均衡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无论是静态社会均衡还是动态社会均衡,影响社会关系的因素处于动态的变动中,但是整体结构总是要趋于相对的稳定,从而保障社会关系得以动态均衡发展。帕森斯在 社会体系 中指出,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次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这个体系具有四个维度的基本功能;“经济系统”执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功能。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节和相互支持的系统,结构内的各部分都对整体发挥作用;同时,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维持整体的动态的均衡秩序。以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指标为基础,运用动态社会均衡理论从发展均衡、目标达成、主体整合、文化维系四个维度来分析多民族互嵌社区交融的内在逻辑。一是发展均衡,丙中洛各民族经济发展既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也是适应外部支持环境发展的结果。经济发展均衡有机地调适各民族之间的内在关系。二是目标共识,正如詹姆斯科尔曼认为:“行动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相互进行各种交换,形成了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丙中洛各民族以满足相关群体利益最大化的“公共利益”为导向,引领社区各种社会治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建构和睦、协调、合作的民族关系。三是主体整合,共同地域协调系统内外部关系要素,价值观念整合形成合力。四是文化维系,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建构了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共有的价值观。通过文化交流保障持续动态的社会均衡,保证民族关系系统的秩序稳定和正常运行。丙中洛村隶属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村落位于丙中洛坝子中心,是丙中洛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东邻双拉村,北邻甲生村,距县城 公里。全村下辖丙中洛、日当、纳依朵、打拉、扎那桶、坎桶、斯尼当、王期和新村个自然村,个村民小组。怒江的江西有个村民小组,江东有个村民小组。年全村有 户 人,其中男性 人,女性 人。其中农业人口 人,劳动力 人。丙中洛村民族众多,其中怒族 人,占;傈僳族 人,占;藏族 人,占;独龙族 人,占;其他民族 人,占。丙中洛是一个多民族互嵌的社区,其中丙中洛自然村以怒族为主,日当以傈僳族、藏族和怒族为主,纳依朵以傈僳族为主,打拉、扎那桶、坎桶、斯尼当、王期以怒族为主,新村是移民搬迁村落。从经济发展来看,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村民主要收入依次是打工、挖药材、种养殖业、旅游经营等。从社区治理来看,各民族基本达成了多元主体共治的良性治理格局。从各民族主体整合来看,共同地域建立关系网络,形成了基本一致的价值观念。从多元民族文化的维系来看,在共有精神家园的统合下,对民族交融起到了稳定作用。一、发展均衡促进民族交融的适应性发展既是适应生存环境的动力,也是建构民族交融的基础。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困难和问题的总钥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关系动态均衡本质上是发展资源配置的均衡、利益分配的均衡、价值共享的均衡的结果。经济均衡发展是解决民族关系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或冲突的根本。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卷邓伟志 社会学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根据丙中洛村委会 年统计报表和 年丙中洛村委会年度工作总结整理。习近平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扶持政策全力推动互助发展从宏观的政策上来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努力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等有关精神,通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上,探索总结了“一族一策、一山一策、一族几策”的工作思路。从微观的具体措施来看,从 年开始,政府在丙中洛村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一是大力打造打工经济,推动实施“阳光工程”,组织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二是实施发展经济项目,丙中洛实施种植大棚蔬菜项目,为了提高农业产业,大力调整农业结构,适度发展高效农业。抓好粮食生产,合理化布置、规模化种植和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的原则,努力抓好各项增产措施,加强良种的推广。年全村蔬菜大棚 个,种植天麻、三七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药材 亩。丙中洛村的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是全镇项目中的组成部分,甚至丙中洛中心学校也有这个项目。项目建设的资金补助、技术培训和市场都是政府统一推动的。在这一过程中,打破了传统各民族各自发展的路径,探索了共同利益的互助式发展模式。年贡山县推动丙中洛个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建设,通过旅游精准扶贫助推全镇脱贫摘帽,其中纳依朵自然村是丙中洛的代表。以怒族为主的民族文化、历史资料及民间传说的收集整理,通过凝练升华,有机结合自然景观突出旅游特色,提升景点吸引力。结合景点和古迹的保护开发,打造观景、民俗、艺术、农耕、休闲多元融合的特色旅游,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旅游业的发展,对外市场的开拓,村落经济外向型产业得到了发展,增加了村落经济共同体的外联向度。(二)多元生计方式的互补从经济收入来看,外出打工已经成为丙中洛主要的收入来源。丙中洛村在怒江州以外打工的共计 人,在州内打工的共计 人,参与打工的户数共 户。全村有一半以上农户参与到了打工的人口流动中,打工人数大约占村落人口总数的,主要在广东、江苏和安徽等省份务工。“我常年在外打工,主要是帮一些老板打工,一般都是带领 人不等在外打工。一般的包吃包住,技术工每个月 元左右,一般的小工每个月 元左右,每年还是给村子里带回 万元左右。”外出务工不仅成了主导性生计方式,而且也促进了各民族交融。“我是在政府 阳光工程 组织下到安徽外出打工。在与外面不同的人生活交流以后,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问题方式等都有一些变化。”丙中洛依托地理优势、自然风光和多元、独特的民族文化,怒族、藏族、傈僳族、独龙族、汉族等各民族相互学习,展示不同的文化元素,共同发展,共同致富。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核心,不仅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乡村旅游上持续发力,而且通过开展民族团结和谐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村各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发展。丙中洛旅游业发展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互补。最初旅游业的发展是接待陌生背包客或旅行者,提供简单的食宿,包括提供傈僳族苞谷稀饭、藏族酥油茶等。后来发展旅游业,村落发展条件改善,发展速度加快,“山好水好,样样好”。近年来加大了旅游业投入,以农家乐为龙头,增加农民收入,旅游收入越来越成为丙中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村落社区内部来看,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有效地把三产融合起来,农业和手工业提供了旅游产品。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丙中洛地区的均衡发展,而且也提供了各民族进一步交往的外部环境。同时,丙中洛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怒族文化保留比较完整,民族文化和旅游互利共存、相互促进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外来人口的流入。在丙中洛从事旅游业的外来商家,从事酒店和餐饮的超过三分之二。这些外来流入人口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此外,丙中洛地区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第期罗明军,等:动态社会均衡:多民族互嵌社区交融的内在逻辑被访谈人:余春,男,傈僳族,丙中洛镇副书记;时间:年月 日;地点:丙中洛镇镇政府。资料来源:丙中洛村委会统计资料。被访谈人:李建华,男,岁,怒族,初中毕业;时间:年月 日;地点:怒江第一湾农家园余清林家。被访谈人:罗金芬,女,岁,怒族,初中毕业,外嫁到安徽;时间:年月 日;地点:打拉罗从新家。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有机融合,进而有力地促进民族团结。(三)各民族的互助互惠关系多民族互嵌社区维系和运行基础是互惠机制。互惠机制将村落社会中的各种纽带有机地衔接起来,并保持这些纽带在微型社区有效运行。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基于血缘、地缘和生计的互惠机制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区域和民族之间的边界。民族间互助既是多民族互嵌社区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域发展的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