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椎凿汉风——洛阳黄肠石题名研究_赵振华.pdf
下载文档

ID:400937

大小:1.78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椎凿汉风 洛阳 黄肠石 题名 研究 赵振华
112022 年第 11 期经典品读椎 凿 汉 风洛阳黄肠石题名研究黄肠题凑与黄肠石 先秦丧葬制度,王公贵族以木为棺椁享,椁室周围以大木累积为框壁结构,称之为“题凑”。礼记檀弓上 云:“柏椁以端长六尺。”郑玄注曰:“以端题凑也,其方盖一尺。”孔颖达疏曰:“以端者,犹头也。积柏材作椁,并葺材头也,故云以端。”即吕氏春秋节丧篇所云:“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高诱注曰:“室,椁藏也,题凑,复垒也。”倘若以黄色的柏木为枋堆垒,便是“黄肠题凑”。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的记载:“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颜师古注引苏林曰:“以柏木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目前所知的早期帝王陵墓木椁室例证是春秋时期陕西凤翔秦(景)公一号大墓椁室,而北京大葆台西汉广阳王墓地宫整个木墙一般用 90 厘米长、10 厘米见方的栗木叠垒而成,按现有高度推测,约 15000 多根。个别条木尺寸稍大,截面有 20 厘米 20 厘米或 20 厘米 10 厘米的,尚未开料就垒在墙中了,为考古所见典型墓葬,主要流行于西汉时期。“黄肠”是指颜色黄而长的柏木,“题凑”是指堆垒时柏木头向内聚齐。水经注记徐州城南山上孟尝君田文冢,“结石为郭,作制严固,莹丽可寻,行人往还,莫不径观,以为异见矣”,为地上的石冢。西汉成帝朝,刘向上疏曰:“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颜师古曰:“多累石作椁于圹中,以为离宫别馆也。”此为地下的石椁。后汉书记帝陵地宫制作程式云:“司空择土造穿。油缇帐以覆坑。方石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表明东汉时黄肠题凑已改为方石,这种以石代木的黄肠,是指墓葬中砖室周围用石材砌垒的地宫,它改换了“黄肠题凑”的材质,是汉代丧葬制度的变革之一。由此可知东汉帝陵以方石垒砌地下玄宫成为制度,而所用的长方形石材,仍称之为“黄肠题凑”,与洛阳邙山出土垒砌地宫方石题铭“黄肠掾王条主”“黄肠史袁康主”相印证。为了与木头相区别,近代学者罗振玉研究了洛阳出土的这种有题铭的方石后,首先定名为“黄肠石”,获得学界认同。简言之,东汉建造赵振华编者按:本文系赵振华先生洛阳东汉黄肠石题名研究一书的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在此对作者赵振华先生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致以诚挚谢意。洛阳东汉黄肠石题名研究一书广博而详实,是研究黄肠石历史与书法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本文仅选录部分章节,读者欲做更多学习与研究,请参原书。12 2022 年第 11 期经典品读陵墓的长方形石块叫做“黄肠石”。东汉早期,明帝于永平十四年(71)作寿陵,“帝自置石椁,广丈二尺,长二丈五尺”。“椁”即用黄肠石垒砌的地宫,因丧事从简而规模不大。这种葬制也可由皇帝赏赐而用于诸侯国王、后妃公主、勋戚大臣等,是统治阶级上层所专用的高规格的葬制。黄肠石墓的产生东周时期,风行盗墓,于是防盗技术兴起。据汉书刘向传记载,汉文帝在巡幸霸陵时曾说:“以北山石为椁,用 絮斮陈漆其间,岂可动哉!”所谓积石是指在木椁四周垒积石块,做法与东周墓的积石积炭相类。20 世纪 70 年代初发掘的山东临淄齐故城5 号齐景公墓为甲字形大型土坑竖穴墓,现存墓口长 26.3 米、宽 23.35 米。椁室建于墓室中部,椁室底部比较规整地平铺一层自然石块。椁壁用二至三层石块垒砌,厚达 1.52.5 米,以卵石充填缝隙,清理前上部石块已被挖掉。石椁南北长 7.9 米、东西宽 6.85 米、残高2.8米。这种墓多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山东地区,以石为椁是古代陵墓的防盗设施之一。这种垒石成椁的做法到西汉时期仍有延用者,临沂西汉刘疵墓就是垒石成椁的墓。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发掘了一批两汉时期的诸侯王陵墓,墓葬形制多样,建筑用材不同。其中有用黄肠石为椁的,有用塞石封堵墓门甬道墓道的,或有题铭。山东巨野红土山西汉昌邑哀王刘髆墓,为凿山竖穴石圹墓,上有封土。前室长 4 米、后室长 5.64 米,宽均 4.7 米。墓室高 3.75 米,以横木为顶,木顶上平砌方石 4 层,墓门以石墙封堵。墓道长 60.5 米,内垒筑两堵石墙。墓室顶盖石之上采用夯土石块(3 层)分层填筑。现存 4 种尺寸的方形条形石 500 块,大中号石长度、厚度相若,为 9592 厘米、2422 厘米。大号宽 91 厘米,中号约为其半,似乎有一定规律。其中 17 块阴刻题记,14 块朱书题记,题记内容有的似工匠姓氏和地名,有的是数码标记。这些石块用于砌筑墓顶、封堵墓门和防盗。陕西咸阳西汉帝陵陵区发掘的西汉济南王刘咸墓,是王莽时期的大型积砂石墓,在砖室四周及顶部均填以砂石,约 400 余块,用以防盗。在已清理的207 块大石上,170 块写有文字,以隶书为多,也有少量篆书与行书。多朱书,少刻写。内容有属于将作大匠的五令丞之简称:“左”“右”“前”“后”“中”以及“中校”“宫府”“宫石”等。根据铭文可以知道这些石块由地方官署与个人贡献,并据以判定采石地点,为研究当时的官制、行政地理、社会状况等提供了重要原始资料。河南永城僖山一号墓,是西汉末年梁国王陵,为凿山竖穴石室墓。平面呈“甲”字形,墓顶封土达 10米以上。墓道后段用 408 块塞石封堵,大部分石上刻有文字,内容为石块的方位、编号和工匠的姓名等。墓室凿山为穴,用方形石块垒砌为壁,根据汉代埋葬制度,这些石块应是由黄肠题凑演变而来,用石料代替木材,当为黄肠石。墓口用 14 块长条石盖板。这种石筑石墙代替了木墙,演变成黄肠石墓。墓中出土了金缕玉衣和大量精美的玉器等文物。该墓体现了从黄肠题凑向黄肠石过渡的特点,年代在西汉晚期。于石穴的四壁垒砌石块,显然不是防盗设施,由此亦可见石椁墓与黄肠石墓的区别。洛阳的黄肠石墓截至目前,洛阳尚未发现先秦两汉墓葬的黄肠题凑遗迹。大中型的东周墓用多重棺椁,一般腐朽成灰。偶然有小块木芯的孑遗,经鉴定为柏木。战国大墓中或用石板衬垫木椁。在洛阳东周王城内北部中心,有4 座“甲”字形贵族大墓,墓室居北,墓道在南,东西排开(1957 年编号洛阳西郊一至四号墓),压在汉河南县城北墙下。1973 年 10 月发掘西边的四号。墓底长 9.05 米、宽 7.43 米、深 14 米。斜坡墓道长 77.2 米,与墓室交接处宽 7 米。墓底、椁室与墓壁间四周积石,为河卵石。其中墓底积石厚约 0.6 米,上表平整,以承棺椁。其中嵌有平铺南北向红砂石板 2 条,各长 6.7米,东侧一条放置砂石板 11 块,西侧一条放置 10 块;石板形状不规则,或长方或菱形或多边形,最大者长0.9 米、宽 0.55 米,最小者长 0.35 米、宽 0.27 米,一般厚 0.10.15 米。石板上表平滑,低于河卵石层约 0.1 米,外椁东西两壁的圆木正置其上。据出土器物分析,墓的时代在战国中期。洛阳地区西汉墓多为空心砖墓,偶见以石片垒砌椁室的小型墓,与空心砖墓同类而非积块石为椁。东汉洛阳城北和城南,帝陵茔域的高坟大冢,发掘清理的不多,墓室或砌以青砖而不用黄肠石。1986 年 12 月,考古工作者在洛阳涧西发掘了一座大型东汉中期黄肠石壁画墓,墓道朝北。墓葬为砖石结构,由天井、前堂、后室构成,通长 13.5 米,前132022 年第 11 期经典品读堂宽 8.35 米。此墓门外两侧各有一石墩,各由 4 块黄肠石叠砌,大小不一,相当于东汉广三尺、厚一尺至二尺、长三尺至四尺的黄肠石。四壁砖砌,顶部起券两层,内层以扇面形黄肠石、外层以扇面形小砖起券。墓葬多次被盗,只余大量铜、铁、陶器碎片和1只石羊。墓室坍塌,堆积的长方形、方形、条形和扇形石块上,4 块由朱砂书写符号,当是营建墓葬时石料位置的编号。其他大部分石上的朱砂字迹已模糊不清1987 至 1988 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市东白马寺镇西发掘了一处东汉时期的长方形大型墓园遗址。东距汉洛阳城西垣 2.5 公里,院墙东西约 190 米,南北约 135 米,总面积 25650 平方米。墓园之内,东区为建筑群,由三进院落组成,西区上为土冢,下为多室砖券墓室,墓道朝南。清理出的玉衣残片,说明墓主人的地位在列侯以上。洛阳伽蓝记 水经注等文献记载皇女埋于洛阳城西,推想墓主人可能是汉皇之早殇稚女。在这座东汉中晚期大墓的甬道北口、后室和耳室门口,皆以长方形青石质黄肠石砌壁。石一般长 71 厘米,厚 36 厘米或 46 厘米,宽 6290 厘米。即相当于东汉广三尺,厚一尺五寸或二尺,长二尺六寸至三尺八寸的黄肠石。1971 年 1 月,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市东关旭升村清理了一座砖石混合结构的大型东汉晚期墓,有封土,墓道朝东。墓内使用不多的石材,凿制细致规整,分长方形和扇形两种。长方形石材主要用作石墩和叠砌墙的转角,平面长70厘米、宽60厘米,乃常见的黄肠石。扇形石材主要用作券顶。墓分前中后室,通长 12 米,中室带耳室亦通长 12 米。此墓建国前多次被盗,出土少量残碎陶器和陶俑 19 件,玉衣片 42 片。砖上印有人名“北张卿”和“二丈一”“二丈五”等表示尺寸的文字。此墓有一特殊现象,即在墓门券顶上的夯土内清理出5男5女共10个殉人,其下夯土中发现殉狗1只。1990 年秋至 1991 年春,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市东花坛东、洛阳机车工厂厂区东南角发掘了一座东汉墓。地上为椭圆形土冢,长径 62 米、短径 35.5 米、高 10.5 米。地下为砖石结构券顶多室墓,前中后室由甬道相连通,南北通长 19.12 米、东西通宽 16.65 米,墓道朝南。石材多青石,也有少量红砂石。墓门、中门石构。前甬道、中甬道、后甬道两壁石构。前、中、后室砖砌,以石块为基础。东、西、南耳室与东侧室壁、券顶石构。石材规格不一,最大的长2.6米、宽0.4米、厚 0.63 米;最小的长 0.25 米、宽 0.2 米、厚 0.08 米;扇形石一般长 0.46 米、上宽 0.34 米、下宽 0.24 米、厚 0.12 至 0.2 米。由于室内抹白膏泥,上彩绘壁画,故不知石上有否题铭。仅从墓室底部的石基础看,墙厚 0.7 米左右,相当于当时三尺,与常见的“广三尺”的黄肠石尺度相同。这也是一座局部使用黄肠石的砖石结构的东汉晚期贵族墓。这几座汉墓,地宫用砖石混砌,规模宏敞,墓主级别很高,有的可能是帝陵陪葬。所出黄肠石的特点,一是尺度有规律。“广”“厚”有定规,长度在二尺以上五尺以下;配以少数特大石和小石以及券顶的扇形石,灵活结合使用。二是具备通用性。黄肠石和砖一样,能够据自身的形状和工程的需要,砌筑不同样式和面积各异的墓室,保持宽度统一的墙体。换言之,各地宫所用黄肠石,依据预先设计所需,准备足够数量即可,需要单独制作的门用石材等数量很少。对于东汉洛阳城北的墓冢而言,生产年代早的黄肠石,砌筑地宫的年代也早,反之亦然。由上述墓葬和洛阳启明东路出土光和六年(183)黄肠石的出土地推测,早期墓葬位于邙山岭上,自北而南安排墓茔,晚期墓葬位于邙山南坡至邙山脚下,即墓冢的年代可由早而晚为次,地域可由北而南为序。由于证据缺环很多,而且陪葬冢群的年代和排列情况不明,这只不过是依据少量材料提出的一种推测而已。就偃师“关冢”出土黄肠石而言,东汉末期高级贵族仍采用方石黄肠题凑墓室,墓葬使用石灰,也是这个时期的特征(光和六年黄肠石墓也有使用)。限于资料,截至目前尚不知洛阳东汉早期黄肠石墓的形制。由于黄肠石墓的资料较少,没有系统的整理,在一部书中这样写道:“东汉时期,砖室墓占居绝对优势,费工巨大的崖洞墓走向衰退,黄肠题凑葬制也因不能适应砖室墓墓制而一度改用象征性的题凑石(方石)。东汉中期以后,大型多室砖墓更加流行,强宗豪右僭越诸侯王列侯葬制的越来越多,题凑石实际上归于消失,玉衣也不仅是王侯的专用品。”东汉时期砖室墓墓制和黄肠石墓墓制并行不悖,或砖石并用,黄肠石墓多用于帝陵区域的高级贵族的墓葬。还有人如此认为:“据考古资料,大约从东汉安帝起,中原地区的大型墓葬皆实行前、中、后三室之制,题凑之制因而受到多室墓制冲击,石材题凑从此逐渐在历史舞台上消踪隐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