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项痹
腰痛
项痹、腰痛 上肢神经分布 颈椎七骨八神经,颈从臂从要记清;颈从颈一到颈四,臂从颈五到胸一;二头六,三头七;颈五颈八没关系;肩五肘六掌桡七;掌尺第八臂内一。项痹(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 因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伤前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使颈椎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外伤直接诱发症状发生。不良的姿势是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喜欢高枕,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这些不良的姿势均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颈椎的发育不良或缺陷也是颈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亚洲人种相对于欧美人来说椎管容积更小,更容易发生脊髓受压,产生症状。诊 断 1、主要症状:(1)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2)一侧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3)其严重的典型表现是: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4)最严重者甚至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5)常伴有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项僵硬,活动受限。(6)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7)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聋、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2、体征:(1)、椎旁或棘突压痛,压痛位置一般与受累节段相一致。(2)、颈椎活动范围即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的检查。神经根型者颈部活动受限比较明显,而椎动脉型者在某一方向活动时可出现眩晕。(3)、椎间孔挤压试验:让患者头向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掌轻叩击左手臂背侧,如出现根性痛或麻木则为阳性。在神经根症状较重者则双手轻压头部即可出现疼痛、麻木表现或加剧。(4)、椎间孔分离试验:对疑有根性症状者,患者坐位,双手托住头部并向上牵引,如出现上肢疼痛麻木减轻者则为阳性。(5)、神经根牵拉试验又称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转向健侧,检查者一手抵住耳后部,一手握住手腕向相反方向牵拉,如出现肢体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6)、旋颈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病人坐位,做主动旋转颈部活动,反复几次。若出现呕吐或突然跌倒,即为试验阳性,提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7)、感觉障碍检查:对颈椎病人做皮肤感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的程度。不同部位出现的感觉障碍可确定病变颈椎的节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现,出现麻木时已进入中期,感觉完全消失已处在病变的后期。(8)、肌力的检查:损伤神经根或脊髓者,肌力均下降,若失去神经支配则肌力可为零。根据各肌肉支配的神经不同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及节段。3、辅助检查:(1)颈椎 X 线片:X片常表现为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张,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在颈椎的过伸过屈位片上还可以观察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2)颈椎CT或MRI:可更清晰的观察到颈椎的增生及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情况,对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证候分型 1风寒痹阻证 2气滞血瘀证 3痰湿阻络证 4肝肾不足证 5气血亏虚证 临床分型 1、神经根型 2、脊髓型 3、椎动脉型 4、交感神经型 5、颈型 6、混合型 治疗 1.针灸治疗 取穴:颈夹脊、阿是穴以及依据疼痛或麻木的经络分布区域取穴。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区疼痛取大椎、陶道、风府、天柱、督俞、昆仑;手阳明大肠经分布区疼痛取曲池、手三里;手太阳小肠经分布区疼痛取天宗、肩中俞、肩外俞、小海;手少阳三焦经分布区疼痛取天、天井、支沟、悬钟、丘墟。一般局部取穴取患侧,远端取穴取健侧,循经取穴或患侧或健侧。每次选69穴,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10次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2.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适用于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3.推拿治疗 适用于颈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轻度脊髓型颈椎病亦可以考虑使用。常用推拿手法:揉法,拿法,点按法,点压法,弹拨法,旋转扳法,抹法,叩击法,拍法。4.穴位注射 适用于各型项痹病,可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选取病变部位相对应的颈夹脊穴及患侧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每次取2-4穴,每穴注射1-2ml。5.拔罐疗法 适用于遇寒加重或因受凉发作的项痹病。于颈项、肩背部或患侧上肢行闪罐、走罐、留罐等。6.小针刀治疗 适用于疼痛部位固定且病程较长的项痹。取与椎间盘突出相对应的棘突间隙两侧旁开1寸的腧穴或颈项部压痛点为进针点,到达病灶后,行切、割、铲等手法,松解局部挛缩、粘连、疤痕、堵塞。疗效评定 1、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2、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3、未愈:症状无改善。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临床症状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 91%。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2.下肢放射痛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3.马尾神经症状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 神经支配区,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诊断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2、多发于青壮年。3、腰痛合并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并呈典型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或伴有麻木。X线片、脊髓造影、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肌电图检查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4、病变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5、患侧下肢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及屈踝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力可减弱。6、腰椎X线片:部分患者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一些间接征象,如生理前凸平浅或消失,甚至后凸,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 证候分型 气滞血瘀型 寒湿痹阻型 湿热痹阻型 肝肾亏虚型 治 疗 1、针灸治疗:(1)处方:腰夹脊、委中、承山、阿是穴。气滞血瘀型加大肠俞、太冲;寒湿痹阻型加腰阳关、阳陵泉、肾俞;湿热痹阻型加大椎、阴陵泉、三阴交;肝肾亏虚型加肾俞、命门。(2)治疗以局部取穴、远端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每次取69穴,随证补泻,每日一次,十次一疗程。牵引治疗:腰椎牵引适用于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及急性水肿期一般不宜牵引治疗。推拿治疗:推拿手法治疗适用于各型腰腿痛病。但急性水肿期不宜推拿治疗,脱出型忌用斜扳法,且手法以轻柔手法为主。拔罐疗法:适用于遇寒加重或因受凉发作的腰痛。于腰、骶部局部行闪罐、走罐、留罐等治疗。刮痧疗法:适用于各型腰痛。具体操作:先以“活络油”或“麝香舒活精”涂擦局部,致局部微热为度,然后于腰部行刮痧,主要取双侧足太阳经及督脉进行直刮,阿是穴采用点刮按压,刮痧时间为5-10分钟,以刮痧部位出现红色或紫黑色痧斑为宜,2-3天一次或以痧净为准。放血疗法:适用于各型腰痛,尤其是血瘀气滞型的腰痛。取腰部重点疼痛部位或委中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5-10点,后在点刺部位加以拔火罐。小针刀治疗:适用于疼痛部位固定且病程较长的腰痛。取与椎间盘突出相对应的棘突间隙两侧旁开1.5寸的腧穴或腰部压痛点为进针点,到达病灶后,行切、割、铲等手法,松解局部挛缩、粘连、疤痕、堵塞。疗效评定 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2、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